秋光萧瑟满林霜,篱菊英英桂子黄。最是西堂风月好,不妨游衍乐清狂。
秋光萧瑟满林霜,篱菊英英桂子黄。最是西堂风月好,不妨游衍乐清狂。

zhàoqiānqiūjǐng--zhèn

qiūguāngxiāomǎnlínshuāngyīngyīngguìzihuángzuìshì西tángfēngyuèhǎofángyóuyǎnqīngkuáng

吴镇

吴镇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 2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吴地¹(sāng)叶绿,吴蚕已三眠²
译文:吴地的桑叶已经碧绿,吴地的蚕儿已经三眠。
注释:¹吴地:即今江苏一带,春秋时此地属吴国。²三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其状如眠;蚕历经三眠,方能吐丝结茧。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我家寄东鲁¹,谁种龟阴田²
译文:我的家室远寄东鲁,我家的田地谁人劳作?
注释:¹东鲁:即今山东一带,春秋时此地属鲁国。²龟阴田:这里借此指李白在山东的田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春事¹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译文:我欲春日耕种已经赶不上了,能否乘船江行而返也心感茫然。
注释:¹春事:春日耕种之事。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南风吹归心,飞堕(duò)酒楼¹前。
译文:南方来风吹着我的思乡之心,飞堕在家乡的酒田门前。
注释:¹酒楼:据《太平广记》所载,李白在山东寓所曾修建酒楼。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fú)青烟¹
译文:田的东边有一株桃树,枝条高耸被青烟笼罩。
注释:¹拂青烟:拂动的青烟,形容枝繁叶茂状。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¹
译文:这株桃树是我临行时所栽,一别至今已是三年。
注释:¹向三年:快到三年了。向:近。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¹
译文:桃树如今与酒田一样高了,我出行在外仍未回返。
注释:¹旋:还,归。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娇女字平阳¹,折花倚(yǐ)桃边。
译文: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
注释:¹“娇女字平阳”:此句下一作“娇女字平阳,有弟与齐肩。双行桃树下,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译文:折下桃花不见父亲的面,眼泪哗哗如同泉水流淌。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译文:我的小儿名叫伯禽,已经与姐姐一样高了。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双行桃树下,抚背¹复谁怜?
译文:他俩并肩双行在桃树之下,谁能抚背怜爱他俩?
注释:¹抚背:抚摩肩背;长辈对晚辈的抚爱举动。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念此失次第¹,肝肠日忧煎(jiān)
译文:想到这里心中不定七上八下,肝肠忧煎日甚一日。
注释:¹失次第:失去了常态,指心绪不定,七上八下。次第,常态,次序。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裂素¹写远意,因之²(wèn)阳川。
译文:撕片素帛写下远别的心怀,借此我仿佛也回到了汶水。
注释:¹裂素:指准备书写工具之意。素,绢素,古代作书画的白绢。²之:到。汶阳川:指汶水,因汶阳靠近汶水故称。

  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寄怀诗,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诗以景发端,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的江南春色,把自己所在的“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描绘得清新如画。接着,即景生情,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感到自己浪迹江湖,茫无定止,那龟山北面的田园不知由谁来耕种。思念及此,不禁心急如焚,焦虑万分。春耕的事已来不及料理,今后的归期尚茫然无定。诗人对离别了将近三年的远在山东的家庭,田地,酒田,桃树,儿女,等等一切,无不一往情深,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女更倾注了最深挚的感情。“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诗篇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所特有的抚爱、思念之情。

  这首诗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就是充满了奇警华赡的想象。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田前”,诗人的心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虚幻境界,想象出一连串生动的景象,犹如运用电影镜头,在读者眼前依次展现出一组优美、生动的画面:山东任城的酒田;酒田东边一棵枝叶葱茏的桃树;女儿平阳在桃树下折花;折花时忽然想念起父亲,泪如泉涌;小儿子伯禽,和姐姐平阳一起在桃树下玩耍。

  诗人把所要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和神态都想象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折花倚桃边”,小女娇娆娴雅的神态维妙维肖;“泪下如流泉”,女儿思父伤感的情状活现眼前;“与姊亦齐肩”,竟连小儿子的身长也未忽略;“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一片思念之情,自然流泻。其中最妙的是“折花不见我”一句,诗人不仅想象到儿女的体态、容貌、动作、神情,甚至连女儿的心理活动都一一想到,一一摹写,可见想象之细密,思念之深切。

  紧接下来,诗人又从幻境回到了现实。于是,在艺术画面上读者又重新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看到他“肝肠日忧煎”的模样和“裂素写远意”的动作。诚挚而急切的怀乡土之心、思儿女之情跃然纸上,凄楚动人。

  全诗由见吴人劳作而思家里当是春耕时节,继而对家中的桃树展开描写,随即由树及人,抒发对儿女的一片想念之情。结尾点明题意,表达寄托思念之意。全篇如同一封家书,言辞亲切,充满关爱之情。

  毋庸置疑,诗人情景并茂的奇丽想象,是这首诗神韵飞动、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过去有人说:“想象必须是热的”(艾迪生《旁观者》),意思大概是说,艺术想象必须含有炽热的感情。读者重温这一连串生动逼真、情韵盎然的想象,就不难体会到其中充溢着怎样炽热的感情了。如果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黑格尔语),那么,李白这首充满奇妙想象的作品,是无愧于真正的艺术创造的。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128-129 .
2、 贾文昭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90-292 .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田舍¹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注释:¹田舍: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jǔ)¹柳枝枝弱,枇(pí)(pa)树树香。
注释:¹榉:一作杨。《本草衍义》:榉木皮,今人呼为榉柳。然叶谓柳非柳,谓槐非槐。吴曾《漫录》:今本作榉柳,非也。枇杷一物,榉柳则二物矣。对对亦胜树树。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lú)(cí)¹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注释:¹鸬鹚:水鸟,蜀人以之捕鱼。

  首联开篇点题,经过将近两年的风雨洗礼,诗人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草堂。草堂附近一道清澈如带的江水蜿蜒流过,宛如一道自然屏障,隔绝尘世喧嚣,成为了诗人的隐逸世外桃源。因此,诗人简单而朴实地在古道旁搭起了用柴木做成的简易大门。从此,诗人终于找到了漂泊心灵的安身之处。

  颔联描写诗人站在柴门旁,顺着古道眺望,草木郁郁葱葱,遮蔽了视线,所见皆是茂盛的芳草;耳中充斥着鸟虫的歌唱。面对这景色,诗人遗世独立的心情油然而生,仿佛可以尽情放纵。于是,素来儒士风范的诗人也开始放松自己,衣着慵懒,心境愉悦,享受着简朴生活中的温暖。

  颈联,诗人的笔触转向了田舍周围的景色描写。诗人的草堂不仅幽静,还坐落在秀美的环境中,在古道边,青江旁,生长着一丛丛的榉柳树,它们的枝条婆娑多姿,伴随微风轻摆;果园里的枇杷已经成熟,香气扑鼻,令人心旷神怡。这样优美的景色对曾经颠沛流离的诗人而言,如同心灵的疗愈良药。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田舍周围幽美的风光中,不知不觉夕阳西下。余晖中,诗人目睹着一天辛勤觅食的鸬鹚相继归来,它们聚在一起,陆续落在江中的鱼梁上。在夕阳的映照下,或用鸟喙整理羽毛,或舒展翅膀悠然自得。诗人巧妙地以特写镜头描绘了夕照下鸬鹚晾翅的场景,表现出自己恬静悠闲的心境。

tiánshè

 tángdài 

tiánshèqīngjiāng cháiméndàopáng 
cǎoshēnshìjǐng lǎncháng 
liǔzhīzhīruò pashùshùxiāng 
西zhào shàichìmǎnliáng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¹²之月,子产相³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译文: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
注释:¹公:指鲁襄公。²薨:诸侯死去叫薨。³相:辅佐。⁴郑伯:指郑简公。⁵坏:拆毁。⁶馆垣:宾馆的围墙。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士文伯¹²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³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译文: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您拆毁了围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
注释:¹士文伯:晋国大夫士匄。²让:责备。³属:臣属,属官。⁴在:问候。⁵闬闳:指馆舍的大门。⁶完:同“院”,指墙垣。⁷茸:用草盖墙。⁸共命:供给宾客所求。请命:请问理由。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¹无时²,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³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¹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¹¹;库厩缮修,司空¹²以时平易¹³道路,圬人¹⁴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¹⁵设庭燎¹⁶,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¹⁷¹⁸¹⁹,隶人²⁰、牧、圉,各瞻²¹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²²,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²³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²⁴不戒²⁵。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²⁶勤劳?”
译文: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陈列聘享礼物的正式仪式,那是不敢奉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也修得很好,司空按时平整道路,泥水工匠按时粉刷馆舍房间;诸侯的宾客来到,甸人点起庭院中的火把,仆人巡视客舍,存放车马有地方,宾客的随从有代劳的人员,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加油,打扫房间的,伺养牲口的,各自照看自己份内的事;各部门的属官要检查招待宾客的物品;文公从不让宾客们多等,也没有被延误了的事;与宾客同忧共乐,出了事随即巡查,有不懂的地方就指教,有所要就加以接济。宾客到来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哪里会有灾患啊;不怕有人抢劫偷盗,也不用担心干燥潮湿。现在晋侯的缇别宫方圆数里,却让诸侯宾客住在像奴仆住的房子里,车辆进不了大门,又不能翻墙而入;盗贼公然横行,天灾难防。接见宾客没有定时,召见命令也不知何时发布。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存放礼品,我们的罪过就要加重。斗胆请教您,您对我们有什么指示?虽然贵国遇上鲁国丧事,可这也是敝国的忧伤啊。如果能让我们早献上礼物,我们会把围墙修好了再走,这是贵君的恩惠,我们哪敢害怕辛劳?”
注释:¹诛求:责求,勒索贡物。²无时:没有定时。³会:朝会。⁴时事:随时朝贡的事。⁵输币:送上财物。⁶暴露:露天存放。⁷荐陈:呈献并当庭陈列。⁸卑庳:低小。⁹观:门阙。¹⁰台:土筑高坛。¹¹公寝:国君住的宫室。¹²司空:负责建筑的官员。¹³平易:平整。¹⁴圬人:泥水工匠。¹⁵甸:甸人,掌管柴火的官。¹⁶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¹⁷巾车:管理车辆的官。¹⁸脂:指加油。¹⁹辖:车轴头的挡铁。²⁰隶人;清洁工。²¹瞻:看管。²²不留宾:不让来客滞留。²³缇之宫:晋侯的别宫,一在今山西沁县西南。²⁴天厉:天灾。²⁵不戒:无法防备。²⁶惮:怕。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文伯复命。赵文子¹曰:“信²。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³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译文:士文伯回去报告了。赵文子说:“的确是这样。我们实在不注重培养德行,用像奴仆住的房舍来招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他派士文伯前去道歉,承认自己不明事理。
注释:¹赵文子:晋国大夫赵武。²信:确实,可信。³垣:这里指房舍。⁴赢:接待。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¹,厚其宴²³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译文: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优厚,然后让郑简公回国。晋国接著建造了接待诸侯的宾馆。
注释:¹加礼:礼节特别隆重。²宴:宴会。³好:指宴会上送给宾客的礼物。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¹也?《诗》曰:‘辞之辑²矣,民之协³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译文:叔向说:“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靠他的辞令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大雅.板》中说:‘言辞和顺,百姓融洽;言辞动听,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懂得这个道理吧。”
注释:¹释辞:放弃辞令。²辑:和顺。³协:融洽。⁴怿:喜悦。⁵莫:安定。

  这是讲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不分大小,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多寡,财富不分贫富,大伙儿一律平等,以礼相待,、以诚相待。这应当是国与国交往的前提。咱们现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也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吗?

  这个原则也可以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人不分男女老幼,黑白胖瘦,身份地位,权力大小,名气高低,大伙一律平等,人人享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相待以诚,相待以礼,相敬如宾,相互尊重,是起码的做人准则。上天没有赋予谁有特权可产藐视他人、愚弄他人、傲慢无礼、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视他人为草芥。

  俗话说,人穷志不短。上天赋予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并没有对某某人另眼相看。四海之内,普天之下,大伙都同样头顶一片蓝天,同样脚踏一方土地,生来是人,死了变鬼,没有谁更优越。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¹情。墙头红杏暗²如倾³。槛(jiàn)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译文:昨天出东城踏青游玩。墙上的红杏颜色很暗,茂密得好像要倾斜下夹。栏杆内侧的各种花草却还没有露出花苞,春天的脚步还没走到这里。
注释:¹探春:早春郊游。²暗:色浓。³倾:犹倾倒,这里指漫出来。⁴槛:花池的围栏。⁵群芳:各种花草。
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不辞辛。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qǐ)¹²香尘³,雪霁(jì)前村。东君用意不辞。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
译文:美丽的小路上,女子经过,扬起尘土和落花,前面的村子,刚刚下过雪。这是掌管春天的神辛勤的脚步吧?想必春天来到之时,柔风一定会先吹开梅花。
注释:¹绮陌: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²敛:聚集、不扬起。³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⁴雪霁:雪止天晴。⁵东君:司春之神。⁶用意:着意,留心。⁷辞:推辞。⁸辛:劳苦。⁹绽:花蕾开放。

  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初春杭州城东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态。“昨日出东城”,点明探春的时间,以及探春的地点杭州城东郊。“试探春情”,一个“试”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动的情态唯妙唯肖地传达出来了。“墙头红杏暗如倾”,写探春的第一个光景。从墙头伸出来的红杏色彩绿得如油漫出来了。让人们首先领略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诗),“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玉楼春》词)的探春神韵。“槛内群芳芽未吐,早杏回春”。用一对矛盾句,提出初春栅栏内各种花草嫩芽嫩叶未发未露,而栅栏外早己春回大地,为过渡到下片进一步写探春幽情埋下的回环之笔。

  下片以承延手法与上片呼应,写探春的第二个光景路景、第三个光景村景等,直至进入神话般的幻境。“绮陌敛香尘”,写探春男女们路途上的“春”景。那是一条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那是一条“尽日细尘吹绮陌,迷却梦游归路”(清代纳兰性德《念奴娇》词),那是一条聚集着探春女子的步履而留下芳香尘之路。似有一点“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唐代沈佺期《洛阳道》诗)的韵味。“雪霁前村”,写探春男女们进入前村后所见的另一番“春”景。雪止天晴后的前村,留下的便是那被栅栏内冰雪覆盖着,尚未露面吐芽的各种花草与此相映的红楼与红杏,可谓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是回答上片埋伏的景情回环的一妙笔。“东君用意不辞辛”,写探春者全身心地进入到一种美妙的幻境。指挥春日运动之神啊,你是那样的留心描绘焕发的春光,又是那样的不辞劳苦迎来春心。唐代成彦雄《柳枝词》早杏代探春者倾吐,“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笔锋一转,宕开情丝,引起探春者春心欲动的不仅仅是墙头红杏,绮陌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还有你未猜想到的春光最初到来的地方,一眼见到的便是那花蕾刚刚开放的梅花。最后两句“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画龙点睛,把苏轼追求梅的高贵品格那样一种春心境界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苏轼将春心与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实属匠心独运,自然天成。最后两笔妙不可言,毛泽东之词《卜算子·咏梅》与该词异曲同工,令人回味。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107-110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译文:泜(zhī)水清澈且浅,水中沙石清晰可见。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译文:水流荡漾着轻波,连绵不断地汇入远处的河流。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译文:众山倒映水中呈翠黛之色,群山乱石兀立岸边如墙壁之状。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译文:我来这里尽情地游泳,放声高歌缅怀往古。浩歌:高歌。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逼侧¹井陉²道,卒列不成伍。
译文:狭窄的井陉道上,士兵无法排成行伍。
注释:¹逼侧:一作“逼仄”,狭窄。²井陉:今河北省西部井陉县,县北有井陉山,山上有关名陉关(又名土门关)。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是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孔道。此下八句,咏汉初张耳、韩信于井陉口破赵的故事。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译文:(韩信)在背水设下奇计,攻占赵地,树立起汉的赤帜旗。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¹
译文:韩信悬赏活捉李左车,(相较之下)张耳心胸就有些鄙陋。
注释:¹陋肺腑:谓心胸鄙陋。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译文:(张耳)为何不赦免陈馀,与之一起共事刘邦?
郑板桥写了不少咏史诗,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郑板桥对于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此诗从泜水入笔,叙述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这一段历史故事。前六句写景,中间两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后面八句表达作者的看法,惋惜两个生死之交的朋友最后反目成仇。诗歌语言流畅,质朴自然。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