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倚渔舟独钓鳌。等閒入海即乘潮。从浪摆,任风飘。
醉倚渔舟独钓鳌。等閒入海即乘潮。从浪摆,任风飘。
束手怀中放却桡。
束手怀中放却桡。

sānshǒusān--zhèn

zuìzhōudiàoáoděngxiánhǎichéngcháocónglàngbǎirènfēngpiāo

shùshǒu怀huáizhōngfàngquèráo

吴镇

吴镇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 2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由来重。
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由来¹重。
译文:虽然新人娇媚如花,娇气可宠,但是旧人就像美玉一样端庄稳重。
注释:¹由来:从发生到现在。
花性飘扬不自持,玉心皎洁终不移。
花性飘扬不自持,玉心皎洁终不移¹
译文:要知道花性飘扬的人不稳重,而美玉是由内而外的冰清玉洁,始终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注释:¹移:改变。
故人昔新今尚故,还见新人有故时。
故人昔新今尚故,还见新人有故时。
译文:夫人当初也是新人,只是今天尚且变成了旧人而已;而今天的新人,明天还有变成旧人的时候。
请看陈后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请看陈后¹黄金屋,寂寂珠帘生网丝。
译文:你看:当初陈皇后受宠时是住在皇上为她建造的金屋中,可是后来成了旧人,珠帘结满蜘蛛网,孤寂下半生。
注释:¹陈后:孝武陈皇后阿娇。

yuànqíng

bái tángdài 

xīnrěnhuāsuīchǒng rényóuláizhòng 
huāxìngpiāoyángchí xīnjiǎojiézhōng 
rénxīnjīnshàng háijiànxīnrényǒushí 
qǐngkànchénhòuhuángjīn zhūliánshēngwǎng 
闲院宇。独自行来行去。花片无声帘外雨。峭寒生碧树。
闲院宇。独自行来行去。花片无声帘外雨。峭(qiào)¹生碧树。
注释:¹峭寒:严寒。
做弄清明时序。料理春酲情绪。忆得归时停棹处。画桥看落絮。
做弄¹清明时序。料理春酲情绪。忆得归时停棹处。画桥看落絮。
注释:¹做弄:故意播弄。
这首小令,写惜春伤别情绪。上片写庭院春景。帘外细雨,落花无声。独自徘徊,寒生碧树。下片抒情。清明时节,风雨无情,忆得归时,画桥停棹,正满眼落花飞絮,春将尽矣。全词婉秀淡雅,柔媚多姿。表现了“蒲江词”的风格。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碧空溶(róng)¹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译文:宽广夜空明月高悬静寂无声,月光吊只有愁人独自徘徊,形单影只。
注释:¹溶溶:宽广的样子。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花开残菊傍(bàng)疏篱,叶吊衰桐落寒井¹
译文:盛开后渐渐凋零的菊花倚着稀疏的篱笆,枯败的梧桐树叶飘落寒井之上。
注释:¹寒井:井吊寒凉。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sài)鸿¹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译文:塞外飞鸿感到晚秋已尽,急速的由北向南飞去;邻居的鸡啼推迟因为它知道昼短夜长。
注释:¹塞鸿:塞外的鸿雁。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凝情¹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译文:积聚着情感不说话,徒然思索着,风儿吹落露珠,打湿衣襟,感到一阵凉意。
注释:¹凝情:情意专注。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此诗氛围清冷寂静,色彩皎洁幽丽,韵味清新隽永,通俗浅显,平易近人。《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此诗就是如此。 

  所谓浅,就是浅显通俗,琅琅上口,不饰典故,不用奥语;所谓淡,就是轻轻入之,淡淡出之,不着浓彩,不用艳词;所谓清,就是气氛爽利,清新明朗,不事雕琢,自然而然;所谓丽,就是容光焕发,天真纯净,文采斐然,姿容秀美。首联写宽广的碧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皎洁华美,静寂无声,把读者带入一个浩渺无垠、明媚清朗、宁静深邃的境界中。

  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然而对月无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在这里,诗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吻和的。颔联写菊花开放,论常理,秋菊独傲霜雪,孤芳孑立;但此时却是残菊花开,还依傍着稀疏的篱笆,可见凋谢之期已不远了。

  然而,尚可支撑些时日,至于衰老的梧桐,却已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叶子已纷纷凋零,飘落在寒井之上了。这里,以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更渲染出一种凄寂寒冷的气氛。虽系写景,却暗寄着愁情,且与首联写的 愁字相呼应。颈联由植物转入写动物。塞外飞鸿,为了躲避寒冷的侵袭,疾速地飞过长空,由北向南,感到晚秋已尽;由于昼短夜长,邻居的鸡啼也推迟了。这里,以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以觉秋尽对知夜永,以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从而把诗情深化到一个更新的境界。尾联又回到写人上来。这就是首联所写的愁人,他凝情不语,寂寞凄清。就在他思绪万千之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拂在白露上,冷气袭人,衣不胜寒!全诗流畅爽口,通脱雅致,清淡幽丽,宁静悠远。

  俗与雅,没有明确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为上乘。黄庭坚强调过以俗为雅(《再次杨明叔韵引》),吴讷也注重由俗入雅 (《文章辨体序说》)。而化俗为雅关键在于一个化字。唐代诗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即将元、白都视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诗人。可见雅,并不排斥通俗的。至纯的雅,往往古奥、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众性*;如雅中含俗、寓俗于雅、由雅返俗,则无俗的痕迹,却有俗的滋味,无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韵。这种俗,是雅的极致,也是俗的极致。

  因为它已非纯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这就高于一般的俗。《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

  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12-514页

wǎnqiū--bái

kōngróngróngyuèhuájìngyuèchóuréndiàoyǐng

huākāicánbàngshūxiàshuāitóngluòhánjǐng

sāi鸿hóngfēijuéqiūjǐnlínmíngchízhīyǒng

níngqíngkōngsuǒfēngchuībáishanglěng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云光岚(lán)¹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译文:云气山岚升起四野弥漫,柔柳垂荫下有十余人家。
注释:¹岚彩:山林中像云彩一样的雾气。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zhì)¹飞鹿过芳草远,牛巷²鸡埘(shí)³春日斜。
译文:锦雉野鹿飞跃芳草地,村十鸡畜沐浴春日斜。
注释:¹雉:野鸡。²牛巷:牛儿进巷了。³鸡埘:鸡儿进窝了。埘,在墙上挖洞而成的鸡窝。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秀眉¹老父对樽(zūn)酒,茜(qiàn)²女儿簪(zān)³野花。
译文:长眉老翁悠闲自斟酒,红袖女娃清秀戴野花。
注释:¹秀眉:老年人常有几根眉毫特别长,称为秀眉,旧以为是长寿的象征。²茜袖:大红色的衣袖。根可作红色染料,这里指红色。³簪:插戴。
征车自念尘土计,惆怅溪边书细沙。
征车¹自念尘土计²,惆怅溪边书细沙³
译文:感自己舟车行旅总奔忙,怀惆怅叹向溪边乱涂鸦。
注释:¹征车:旅途中乘坐的车。²计:生计。³书细沙:在细沙上书写。

  这首诗是诗人由宣州经江州回长安途中路过商山麻涧时所作。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其地险峻,林壑深邃。麻涧,在熊耳峰下,山涧环抱,周围适宜种麻,因名麻涧。诗人以清隽的笔调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带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恬静的农家生活和村人怡然自得的意态,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一辆风尘仆仆的“征车”曲折颠簸在商山的山路上。峰回路转,车子进入麻涧谷口,一片迷人的“桃源”境界,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使得诗人一下子忘记了旅途的疲困,精神为之一振。

  举目遥望,周围群峰耸立,山上白云缭绕,山下雾霭霏微,在阳光的辉映下,折射出炫目的光彩;山风飘拂,山涧逶迤,远处在一片垂柳的掩映下,竟然坐落着一个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这是一个无比美好的休息之处。那袅袅的炊烟,那轻柔的柳丝,那悠悠的鸡犬声,引得诗人兴奋不已,催车前行。车轮辘辘向前,打破了山间的幽静,惊起了栖息在野草丛中的野鸡,纷纷扑棱着翅膀,从车前掠过;胆小的獐鹿竖起双耳,惊恐地逃到远处的草丛里。车子进入村庄时,太阳已经西斜,放牧的牛羊纷纷回栏,觅食的鸡鸭也开始三三两两地回窠了。

  黄昏,是农家最悠闲的时光。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开始回到石头垒成的小院里休息、并准备晚餐了。那长眉白发的老翁悠然自得地坐在屋前的老树下,身边放了一壶酒;那身着红色衫袖的村姑正将一朵刚刚采撷的野花细心地插在发髻上。置身这恍如仙境的麻涧,面对这怡然自乐的村人,诗人心旷神怡。想到自己千里奔逐,风尘仆仆,想到明天又得离开这里,踏上征途,欣羡之余,又不禁升起了悠悠怅惘。一个人坐在溪涧边,手指不由自由地在细沙上画来画去。此时余辉霭霭,暮色渐渐笼罩了这小小的山村。

  这首诗运用蒙太奇的艺术手法,通过巧妙的剪辑,远近结合,移步换形,一句一景,将商山麻涧一带的自然风光和山村农家的和美生活写得熙熙融融,生机盎然。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怅然失落的神情一起摄入画面,曲折地表达了因仕途曲折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富有意趣。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608-609页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
(liǎo)¹避葵(kuí)(jǐn)²,习苦不言非。
译文:蓼虫已经习惯了辛辣的水蓼,看见甜美的葵堇,反而要逃跑。
注释:放歌行:《放歌行》为古乐府使用的旧题,常用来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¹蓼虫:蓼草上生长的小虫。蓼,指泽蓼,一种草本植物,叶味辛辣。²葵堇:又名堇葵,一种野菜,味甜。见《楚辞·七谏》:“蓼虫不徒乎葵藿”。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小人自龌(wò)(chuò)¹,安知旷(kuàng)²怀。
译文:小人总是限于狭猫的境界,又怎么能理解旷士的高尚怀抱。
注释:¹龌龊:拘局的样子,指局限于狭隘的境界。²旷士:旷达之士,不拘于世俗之见的人。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鸡鸣洛城¹里,禁门²平旦³开。
译文:天刚放亮,洛阳城中雄鸡啼晨,宫门洞开,大小官吏前来早朝。
注释:¹洛城:洛阳城,这里是泛指京城。²禁门:皇宫的门。天子居住的地方叫禁中,门设禁卫,警戒森严,所以叫禁门。³平旦: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冠盖¹纵横至²,车骑四方来。
译文:达官贵人从四面八方聚来,轻车骏马奔驰在条条官道。
注释:¹冠盖:冠冕与车盖。指戴高冠乘篷车的达官贵人。²纵横至:纷纷而来。纵横,是纷纭杂乱的样子。
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
素带¹(yè)²长飙(biāo)³,华缨(yīng)结远埃。
译文:宽大的衣带在风中飘舞,五彩的冠缨被飞尘笼罩。
注释:¹素带:古时大夫所用的衣带。²曳:引、拉动。³长飙:暴风。⁴华缨:华美的冠缨,一种用彩线做成的帽带。
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日中¹安能止,钟鸣²犹未归。
译文:日上中天,公务仍然不会停止,夜幕降临,晚钟已敲也无人回家。
注释:¹日中:中午。²钟鸣:钟鸣漏尽,指深夜戒严之后。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yí)¹不可逢,贤君信²爱才。
译文:如今这太平盛世,不易再逢,君王贤明爱才,也很难遇到。
注释:¹夷世:太平之世。²信:诚然,确实。
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明虑自天¹断,不受外嫌猜。
译文:清明的谋虑,出自君王的独断,外来的猜嫌之辞,都无法动摇。
注释:¹天:指君王。
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一言分珪(guī)¹(jué)²,片善辞草莱(lái)³
译文:说对了一句话,就能封官进爵,有一点儿特长或好的品格,就可以辞别田野,从此做官,步步升高。
注释:¹珪:一种上圆下方的玉板,古代封官时赐硅作为符信。²爵:爵位,官阶。³草莱:田野。
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岂伊¹白璧赐²,将起黄金台³
译文:当今君王,为招纳天下贤士,岂只是把白璧颁赏,还要把黄金台来建造。
注释:¹岂伊:哪里。伊,是语助词。²白璧赐:赏赐白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一见虞卿即赏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³黄金台:在今北京附近。燕昭王筑黄金台,上置千金,以招天下贤士。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今君¹有何疾,临路独迟回²
译文:可是今天,您究竟为什么面临坦荡的仕途,反而迟疑不前,把好机会失掉?
注释:¹君:指旷士。²迟回:迟疑不前。

  此诗前四句开门见山亮出矛盾,将龌龊小人与高怀旷士分列两句,形成对照。“小人自龌龊”构成全诗主脑,是后文穷形极相描绘的张本。在这两句写实诗前用“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两句来起兴,既有含义,又增添了文学情趣。蓼虫习惯了辛辣苦味,不喜欢堇葵的甘甜。这两句不仅是兴,而且也是比。其比的含义,前人或谓是指小人不知旷士之怀,犹如蓼虫不知葵堇之美;或谓是指旷士习惯于辛苦生涯,不以辛苦为非。细绎诗意,当以后说为是,因为“避”、“不言非”等语,并无贬义,而以苦为乐,从来就是豁达放旷之士的本色;只有小人,才是趋甘避苦之徒。

  从“鸡鸣人城里”至“钟鸣犹未归”八句是此诗第二层,写“小人”的龌龊行为。“鸡鸣”“平旦”“日中”“钟鸣”是贯串八句的时间线索。其人物则是“冠盖”,他们的一天,从“平旦”起,天子的“禁门”刚刚打开,就蜂拥而至了。“纵横至”、“四方来”,来势汹涌如潮水,笔端带有揶揄调侃之意。乘他们车马驰骤之际,诗人迅速为他们的风尘尊容勾勒了一幅生动无比的漫画:“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这些颇有身分的人,他们的素带在急驰的大风中乱飘,华丽的帽缨上结聚了远道而来的尘埃。这幅画有色彩,有动态,有细节,形象传神,耐人品味。句中未著一字褒贬,却“写尽富贵人尘俗之状”(沈德潜《古诗源》),把角逐名利场者的丑态刻划得入木三分,不愧为神来之笔。他们到处奔竞,“日中”不可能会停止钻营。就连夜深“钟鸣”后他们犹未回家。一个“犹”字,有多少惊讶、感叹、挖苦之意。后汉安帝《禁夜行诏》云:“钟鸣漏尽,人阳城中不得有行者。”这里说“钟鸣未归”,可见奔竞日盛,古风荡然无存。

  “夷世不可逢”以下是此诗第三层,记录了奔竞小人对道旁旷士的谈话,他们对旷士说道: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君王也是真正爱才的贤君。他英明的考虑出于自己的判断,不受任何外来影响而猜疑动摇。这些正经话出自小人之口,就显得肉麻阿谀与不伦不类,因而具有极大的讽刺性。接着,小人们又向旷士津津乐道地夸说起了进入仕途的容易和当官的好处。这四句是说才能之士只要有一言之美,片善之长,就会受贤君青睐,被封官赐爵,辞别田野,登上朝堂。而贤君爱才,岂但只赏赐白璧,还将仿效燕昭王筑黄金台来重金招聘你们呢。这四句虽是小人们的劝诱、夸说之辞,但也是他们一心只想升官发财的灵魂大曝光,写得真是笔锋辛辣,利如刀锥。“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最后,小人以嘲弄的口吻诘问旷士:你到底有什么毛病,竟面对阳关大道还独自徘徊不前?全诗至此顿住。对于无耻小人的挑衅,诗人没有也不屑回答,但不回答并不等于没有答案。读者若试着掩卷思索,就会发现,答案已在开头“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之中了。这一结回应开头,使通篇皆活,旷士形象虽未著墨,但在对照中自显出其迥异小人的品格。这个结尾让应受嘲弄的人去厚颜嘲弄别人,真是幽默滑稽而有波澜,可谓味蕴言外,冷峻隽永。

  《代放歌行》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歌录》曰:“《孤生子行》,亦曰《放歌行》。”《孤生子行》,又题作《孤儿行》,在乐府古辞中写的是孤儿备受兄嫂折磨,难与久居的内容。鲍照的拟作,旧瓶装新酒,用以揭露黑暗,抨击时政,大大拓宽和加深了这一乐府旧题的表现力。在这个方面,也同样显示了诗人非凡的艺术勇气和独辟蹊径的创新精神。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741-74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