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苦旱今未休,青空烈火燔新秋。雨师不仁龙失职,百鬼庙食茫无谋。
五月苦旱今未休,青空烈火燔新秋。雨师不仁龙失职,百鬼庙食茫无谋。
我欲笺天诉时事,只恐天公亦昏睡。苍生性命吁可哀,风云何日从天来。
我欲笺天诉时事,只恐天公亦昏睡。苍生性命吁可哀,风云何日从天来。

hànxíngsānshǒu--shīdào

yuèhànjīnwèixiūqīngkōnglièhuǒfánxīnqiūshīrénlóngshīzhíbǎiguǐmiàoshímángmóu

jiāntiānshíshìzhǐkǒngtiāngōnghūnshuìcāngshēngxìngmìngāifēngyúncóngtiānlái

吴师道

吴师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1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译文:有桩心事久久未能忘怀;一提起来,就要心酸泪零。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此地¹暂胡马²,终身只宋民。
译文:胡人虽然暂时占领此地,我到死了还是宋朝臣民。
注释:¹此地:指苏州。²胡马:指元兵。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读书成底事¹,报国是何人。
译文:读书半世,有甚功名成就?
注释:¹底事:什么事。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chǐ)见干戈(gē)¹里,荒城²梅又春。
译文:世乱如此,报国竟无一人!看到荒城梅花已经开放,使我惭愧白白又过一春!
注释:¹干戈:古代常用的两种兵器,此指战争。²荒城:指经过兵燹后的苏州。

yòuèrniánsuìdàn··èr--zhèngxiào

yǒu怀huáizhǎngshìsuānxīn

zànzhōngshēnzhǐsòngmín

shūchéngshìbàoguóshìrén

chǐjiàngànhuāngchéngméiyòuchūn

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沉碑。
延陵¹留表墓²,岘首³送沉碑。
译文:延陵留存着季札显示功德的墓表,岘山遣送来载有杜预功绩的沉重石碑。
注释:志文:墓志铭。令狐楚的墓志铭是李商隐所作,今已佚。¹延陵:春秋时季札的封地(今江苏常州)。季札墓在晋陵县北七十里申浦西。²表墓:以墓表显示墓主功德。此指彭阳公(令狐楚)的功绩将如季札一样为人所传颂。³岘首:即岘山。岘首山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杜预曾于岘山刻碑载其功绩。此以杜预喻令狐楚。
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敢伐¹不加点²,犹当无愧辞³
译文:岂敢自夸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只是墓表所载彭阳公的事迹毫无夸大、赞美之词,彭阳公当之无愧。
注释:¹敢伐:岂敢夸耀。²不加点:即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点,涂改。³无愧辞:《后汉书》:“郭泰卒,刻石立碑,蔡邕为文,谓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
百生终莫报¹,九死²谅难追。
译文:即使我活百世也报不了彭阳公今生对我的大恩,即使我死九世也不能让他复活。
注释:¹百生终莫报:《诗经·秦风·黄鸟》:“如可赎也,人百其身。”²九死:屈原《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几移。
待得生金¹后,川原亦几移。
译文:等到墓碑生金之后,即使川原几变、沧海桑田,彭阳公的德行事迹亦当流芳百世。
注释:¹生金:王隐《晋书》:“《石瑞记》曰:‘永嘉初,陈国项县贾逵石碑中生金,人凿取卖,卖已复生,此江东之瑞也。’”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柳外轻雷¹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lán)²倚处,待得月华³生。
译文:柳林外传来轻轻的雷鸣,池上细雨蒙蒙;雨声浙淅沥沥,滴在荷叶上发出细碎之声。不久小雨即停,小楼西角显现出被遮断的彩虹。我们靠倚栏杆旁,直等到月亮东升。
注释:¹轻雷:雷声不大。²阑干:同“栏杆”。³月华:月光、月色之美丽。这里指月亮。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燕子飞来窥画栋¹,玉钩²垂下帘旌(jīng)³。凉波不动簟(diàn)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duò)(chāi)横。
译文:燕子飞回门前,窥伺着飞到画梁间;我从玉钩上放下门帘。床上竹席纹路平展,好像清凉的水波,却无波纹涌动。床头放着水晶双枕,她的金钗从发上坠下,横放枕边。
注释:¹画栋:彩绘装饰了的梁栋。²玉钩:精美的帘钩。³帘旌:帘端下垂用以装饰的布帛,此代指帘幕。⁴簟:竹席。⁵水精:即水晶。⁶堕:脱落。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柳在何处,词人不曾“交待”,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奇不在两个“声”字叠用。奇在雨声之外,又有荷声。荷声乃其叶盖之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雨本不猛,旋即放晴故曰“小楼西角断虹明”。断虹一弯,忽现云际,则晚晴之美,无以复加处又加一重至美。又只下一“明”字,而断虹之美,斜阳之美,雨后晚晴的碧空如洗之美,被此一“明”字写尽,因为它表现了极其丰富的光线、色彩、时间,境界深远。

  断虹现于小楼西角。由此引出上片闻雷听雨之人。其人独倚画阑,领此极美的境界,久久不曾离去,一直到天边又见了一钩新月,宛宛而现。“月华生”三字,继“断虹明”三字,美上增美,其笔致温丽明妙,匪夷所思。

  下阕继月华生而再进一层,写到阑干罢倚,人归帘下,夜深了。凉波比簟纹,已妙极,又下“不动”字,下“平”字,写透静处生凉之境。水晶枕,加倍渲染画栋玉钩,是以精美华丽之物写理想的人间境界。而结以钗横,则写出夏夜人不寐的情状。

  词的上阕写室外景色,轻雷疏雨,小楼彩虹,雨后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断虹明”三字和“月华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极美的境界。下阕写室内景象,以精美华丽之物又营造出一个理想的人间境界,连燕子也飞来窥视而不忍打扰。结尾两句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引人遐想,艳而不俗。

línjiāngxiān ·liǔwàiqīngléichíshàng

ōuyángxiū sòngdài 

liǔwàiqīngléichíshàng shēngsuìshēng xiǎolóu西jiǎoduànhóngmíng lángānchù dàiyuèhuáshēng 
yànfēiláikuīhuàdòng gōuchuíxiàliánjīng liángdòngdiànwénpíng shuǐjīngshuāngzhěn bàngyǒuduòchāihéng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译文:这种花可以说是白色,也可以说是红色,到了晚年尤其是喜爱这种菊花。
注释:黄花:菊花。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译文:他宁可在枝头老去,也不随着落叶在秋风中飞舞飘落。
这首咏物诗,前面叙事,写菊花之形貌;后面点题,咏菊花之精神,既歌颂了菊花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气节,又体现了诗人的人格美。“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为全诗主旨,重在托物言志,作者以菊自喻,表达了其对世俗礼教的抗争精神和对于独立人格的不屈追求。

huánghuā

zhūshūzhēn sòngdài 

huānéngbáiyòunénghóng wǎnjiéyóunéngàigōng 
nìngbàoxiāngzhīshànglǎo suíhuángqiūfēng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清溪¹流过碧山头²,空水³(chéng)一色秋
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注释:¹清溪:清澈的溪水。²碧山头:碧绿的山头。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³空水: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⁴澄鲜:明净、清新的样子。⁵一色秋:指夜空和在融融月色中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明朗、澄清。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隔断红尘¹三十²里,白云红叶两悠悠³
译文: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的白云、山中的红叶都悠闲自在,这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注释:¹红尘:佛教徒把人间称为红尘。此泛指人世间。²三十:非确数,只是写其远隔人世,写其幽深。³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前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这两句诗实际上化用了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所流过的只能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清亮的溪水绕着碧绿的青山,缓缓流来,碧蓝的天空倒映于水中,是那样澄明、纯洁,两者融为一色,浑然一体。如果没有天地间弥漫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诗人就不能在秋夜中欣赏水之清,山之碧,水之澄鲜了。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后两句即景抒怀。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油然而生出一丝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白云”、“红叶”,既是带有象征意义的幻像,又是诗人在秋月下所见的山林实景。从象征意义上说,这“白云”的任意漂游,“红叶”的飘逸自得,更是诗人悠闲清静心境的真实写照。

  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参考资料:
1、 乔万民.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53-54
2、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5

qiūyuè

zhū sòngdài 

qīngliúguòshāntóu kōngshuǐchéngxiānqiū 
duànhóngchénsānshí báiyúnhóngliǎngyōuy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