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馀寒尚旅亭。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
三冬蛰物听雷惊,二月馀寒尚旅亭。春色未归桃李树,剑光空射斗牛星。
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待船客子思同济,酤酒人家竟独醒。一曲沧浪洗烟雨,汩罗江上楚山青。

guòtiānjǐngguān--liúbǐngzhōng

sāndōngzhétīngléijīngèryuèhánshàngtíngchūnwèiguītáoshùjiànguāngkōngshèdòuniúxīng

dàichuánzitóngjiǔrénjiājìngxǐngcānglàngyānluójiāngshàngchǔshānqīng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1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huái)阳多病¹偶求欢²,客袖(xiù)侵霜³烛盘。
译文: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尔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
注释:¹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²求欢:指饮酒。³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⁴与:对,向。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qì)¹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²凭阑(lán)³
译文: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谁在此凭依栏杆?
注释:¹砌:台阶。²谁此:谁人在此。³阑干:即栏杆。

  “淮阳多病偶求欢”,在这句诗中诗人以汲黯自比,正是暗示自己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好借酒浇愁,以求片刻慰藉。这一句语意沉痛而措辞委婉。第二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自伤,愤悱无告,更觉寂寞悲凉。“霜”,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所饱含的辛酸。“烛盘”,则关合题面中的“夜饮”,真是语不虚设。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上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独具匠心的。看来诗人独斟独饮,并不能释忧解愁。于是他罢酒辍饮,凭栏而立,但见朔风阵阵,暮雪纷纷,那阶下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此处看似纯写景色,实则情因景生,寓情于景,包孕极为丰富。诗人烛下独饮,本已孤凄不堪,现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又不知将身在何处。“明年谁此凭栏杆?”这一反问,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是很能令人深思。

  此诗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透露出情思的抑郁,有笼盖全篇的作用。次句承上实写夜饮,在叙事中进一步烘托忧伤凄惋的情怀。第三句一笔宕开,用写景衬托一下,不仅使全诗顿生波澜,也使第四句的感叹更其沉重有力。妙在最后又以问语出之,与前面三个陈述句相映照,更觉音情顿挫,唱叹有致,使结尾有如“撞钟”,清音不绝。明胡震亨说: “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玩味此诗,庶几如此。

参考资料:
1、 肖剑.唐诗鉴赏大典.北京:长征出版社,1999 :1583

chūdōngyǐn

 tángdài 

huáiyángduōbìngǒuqiúhuān xiùqīnshuāngzhúpán 
xiàhuāduīxuě míngniánshuípínglángān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
潜鱼愿深渺(miǎo),渊明无由逃¹
译文: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
注释:¹“渊明”句:用“水清无鱼”之意。
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
彭泽当此时,沉冥(míng)一世豪¹
译文:彭泽县曾经在古时,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
注释:¹“彭泽”二句:彭泽,彭泽县,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沉冥,泯灭无迹。一世豪:陶渊明原有用世之心,志大才高,却被埋没于微官。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mǎo)金刀¹
译文:汉室刘姓制作礼乐,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
注释:¹“司马”二句:按诗意本当为“礼乐卯金刀,司马寒如灰”,意谓汉高祖刘邦命萧何制礼作乐,至司马氏掌天下的晋代,尤其至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世,礼乐废丧,已如死灰难以复燃。卯金刀,为“刘”字。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岁晚以字行¹,更始²号元亮。
译文: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
注释:¹以字行: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²更始:重新开始,此指重新恢复礼乐。
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
凄其¹望诸葛²,肮(āng)³汉相
译文: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
注释:¹凄其:寒凉。其,词尾。此形容情绪凄怆。²诸葛,指三国时蜀汉宰相诸葛亮。³肮脏:刚直倔强貌。⁴犹:如同。⁵汉相:即指诸葛亮。
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
¹无益州牧²,指挥用诸将。
译文: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
注释:¹时:当世。²益州牧:指刘备(162-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牧:指太守。
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
平生本朝心¹,岁月阅江浪。
译文: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
注释:¹本朝心:指匡扶晋室之心。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¹
译文:空留下精工的诗篇,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
注释:¹“落笔”句:化用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句意。九天,极言其高。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¹
译文: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
注释:¹尚友:上与古人为友。尚,通“上”。
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
¹予刚制酒²,无用³(zhuó)杯盎(àng)
译文: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
注释:¹属:适值,恰好。²制酒,止酒,戒酒。³无用:无以。⁴酌:斟酒,此指以酒祭献。⁵杯盎:泛指酒器。盎,一种大腹敛口之盆。
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欲招千载魂,斯文¹或宜当。
译文: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或许这首诗倒还适宜、妥当。
注释:¹斯文:此文,即指此诗。

  开篇二句,一般均以为是释陶令名字之义,即虽想潜藏而不能逃于渊。然而这样解释与下文意思不连贯。南宋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谓深眇则易潜居,如果潭渊明澈见底,就无法藏身,故陶令晚年改名为潜。山谷此处用《庄子·庚桑楚》中的典故:“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下面二句说陶渊明本是一世豪杰,但为彭泽令仅八十多天就弃官归隐了。山谷称他为“一世豪”是言之有据的。他少年时代即“猛志逸四海,中年时常叹惜“有志不获骋”,老年时代犹“猛志故常在帮,可见平生抱有经世济民之大志。而他又晦迹不任了,山谷认为是由于“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意即司马氏的东晋王朝,此时已如冷却之灰烬,而刘裕则已擅政治,军事之大权。刘氏擅权,乱世无道,所以向令就决意沉冥了。山谷以蜀庄来比陶令,颂扬其能保持高风亮节。

  山谷这样称颂陶令是以某些史书作根据的。沈约《宋书·陶潜传》云:“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作为陶侃后裔,他依恋旧朝,不愿仕宋,亦在情理之中。但沈约此说早就有人表示怀疑。陶令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自彭泽辞官归田时,刘裕刚以一个地位不高的武将,临时被推为八州都督,初掌朝政,下距晋、宋易代之时(420)还有十五年。不能说他辞官的原因就是“耻复屈身异代”,即使他当时对刘裕不满,也不可能预见刘裕将来篡晋的结局。山谷博闻强识,熟悉史乘,其取沈约说是蔽于儒家忠孝观念。山谷此说对后世颇有影响,自南宋起盛行以“忠愤”来解释陶令后期的作品,是与山谷此诗分不开的。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诗意是说陶令在晋时名潜字渊明,刘裕篡位后即以渊明为名,更号为元亮,自别于晋宋之间。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早就指出,山谷此二句是承《南史·隐逸传》的“潜字渊明”之误。实际上陶令在晋时名渊明,字元亮,在宋时始更名潜,仍字元亮。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颜延之的《陶征士诔》曾云:“有晋聘士陶渊明。”既以陶令为晋臣,则宜用其旧名渊明。颜延之与陶令是知交,所作哀悼亡友之《诔》,用名不应有误。山谷以“虑愤”目渊明,自然采取《南史》的说法。陶令在晋时已号元亮,而山谷却生出“更始号元亮"一说,这是为了借题发挥,便于把陶令塑造成理想人物。

  他说陶令更号是欲以蜀汉丞相诸葛亮自比,要兴复汉室,汉、贼誓不两立。但晋宋易代,诸臣竞相趋附,陶令看到向于旧朝的人并不多,他的心情是凄苦的。虽说是凄苦,但他仍然“肮脏”,即刚强不屈。山谷惋惜当时无益州牧,即刘备,渊明遂不能成就诸葛亮的勋业。在中国文学史上,山谷此诗首次以诸葛亮比渊明,实属创见。清代诗人龚自珍亦云“渊明酷似卧龙豪”,可以说是从此诗得到启发。

  渊明虽一心忠于本朝,但岁月流逝,壮志未酬,只有好诗流传下来。渊明的诗文,在南朝时并不受重视,到了唐代才普遍受到赞誉。其文名至宋而极,苏轼追和陶诗百余首,称为曹刘李杜所不及,山谷此诗,称其为“落笔九天上”。由于尊崇渊明的“忠愤”和诗文,故山谷云:“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这就是说,古人中有许多可与之为友,其中以渊明为最。尚友说出自《孟子·万章下》的话,可以说是山谷写此诗的圭臬,意即上与古人为友,要读懂他的诗文,必须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经过全面考察,山谷认为渊明最值得自己尊敬。本应酌杯祭奠,正遇上自己戒酒,此礼也就免了。结句是说自己仿《楚辞·招魂》,写此诗是为了召唤渊明的灵魂。

  宋人魏泰曾云:“黄庭坚喜作诗得名,好用南朝人语,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自以为工,其实所见之僻也。故旬虽新奇,面气乏浑厚。”(《临汉隐居诗话》)他与山谷是同时代人,上述的一段话虽贬黄诗,但用来评论山谷此首怀陶令诗的得失,却大体恰当。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8-19
2、 黄宝华.黄庭坚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8-30

宿jiùpéng怀huáitáolìng--huángtíngjiān

qiányuànshēnmiǎoyuānmíngyóutáo

péngdāngshíchénmíngshìháo

hánhuīmǎojīndāo

suìwǎnxínggèngshǐhàoyuánliàng

wàngzhūāngzàngyóuhànxiāng

shízhōuzhǐhuīyòngzhūjiāng

píngshēngběncháoxīnsuìyuèyuèjiānglàng

kōngshígōngluòjiǔtiānshàng

xiàngláifēirényǒushàng

shǔgāngzhìjiǔyòngzhuóbēiàng

zhāoqiānzàihúnwénhuòdāng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长笑蛇医¹一寸腹,衔冰吐雹²何时足。
注释:¹蛇医:即蛇蜴,类似大蜥蜴,旧说蛇蜴与兴风作雨的龙为亲家。²衔冰取雹:意为蛇医求雨应验。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苍鹅无罪亦可怜¹,斩颈横时不敢哭。
注释:¹苍鹅句:苍灰色的鹅无辜被杀,横在时中作为祈雪的供品。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¹踏阴轴。
注释:¹雷车:传说中雷神降雨时乘坐的天车。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前年太守为旱请¹,雨点随人如撒菽。
注释:¹前年太守句:指徐州前任太守傅钦之曾祷此泉得雨。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太守归国¹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²
注释:¹归国:回归京城。²淇园绿:显赫政绩的代名词。《诗经·卫风·淇奥》一诗是卫人歌颂政绩显赫、功德盖世、人品高尚、德才兼备的卫武公的诗,其中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句。淇园就建在淇奥。淇园因竹子名满天下,也被称为卫国竹园。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我今又复罹¹此旱,凛凛²疲民在沟渎。
注释:¹罹:遭受。²凛凛:惧怕的样子。渎:dú,水沟。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¹仍携王子渊²
注释:¹坐客:苏轼自注曰,钦之时客惟舒在矣。²王子渊:王褒,字子渊,西汉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是继司马相如之后的又一位汉赋名家,他的《洞箫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
看草中和乐职¹颂,新声妙悟慰华颠²
注释:¹草中和乐职:《草中》和《乐职》两部乐曲。²华颠:白头,指高龄,年老;此作者自指。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¹泣。
注释:¹蛟: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¹不量吾所及。
注释:¹险韵:同“怪词”,当指祷告词。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¹掀百蛰²
注释:¹春工:传说中春天之神。²掀百蛰:春雷惊醒各种冬眠的虫蛇。蛰,zh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的动物。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¹仍贯笠。
注释:¹汰辀:用力划船。辀,zhōu,车辕。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¹
注释:¹震失匙:震落手中的匙筋(筷子之类)。
作为徐州太守的苏轼,记述到雾猪泉祈雪的情景。也是一首次韵好友舒尧文的和诗。祈雪虽为迷信活动,说明作者当时思想的局限性,但也体现了苏轼的忧国忧民思想。

yùnshūyáowénxuězhūquán--shì

zhǎngxiàoshécùnxiánbīngbáoshí

cāngézuìliánzhǎnjǐnghéngpángǎn

zhīquánxiàyǒuzhūlóngzhěnléichēyīnzhóu

qiánniántàishǒuwèihànqǐngdiǎnsuírénshū

tàishǒuguīguólóngguīquánzhìjīnrényǒngyuán绿

jīnyòuhànlǐnlǐnmínzàigōu

quèxúnjiùkòushénquánzuòréngxiéwángziyuān

kàncǎozhōngzhísòngxīnshēngmiàowèihuádiān

xiǎoláiquánshàngdōngfēngshàngbīngzhūlǎojiāo

guàilóngfēixiǎnyùnliàngsuǒ

xíngkànxuěhòumáiniúshuíchūngōngxiānbǎizhé

shíháijièjūnshītàizhōuréngguàn

huīháoluòzhǐyánjīnglóngzàizhènshīshi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译文:农夫插秧时,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满整片田地,低下头就能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
注释:偈:佛教术语,梵语(Gāthā)的音译,意译为颂,简作“偈”,读为jì。“颂”,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译文: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影响,才能悟道。正是因为农夫插秧时退后,所以插秧工作才会有进展。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湖上风来波浩渺(miǎo)¹。秋已暮²、红稀香³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译文:微风轻拂着湖水,更觉得波光浩渺,正是深秋的时候,红花叶凋,芳香淡薄。水光山色与人亲近,唉!我也说稀清这无比的美好。
注释:¹浩渺:形容湖面空阔无边。²秋已暮:秋时已尽。³红、香:以颜色、气味指代花。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¹花汀²草。眠沙鸥鹭(lù)³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译文:莲子已经成熟,莲叶也已衰老,清晨的露水,洗涤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眠伏沙滩的水鸟也稀回头,似乎遗憾人们归去的太早。
注释:¹蘋:亦称田字草,多年生浅水草本蕨类植物。²汀:水边平地。³眠沙鸥鹭:眠伏在沙滩上的水鸟。

  这是一首秋景词,词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细腻委婉又具体形象地传达出一种特色鲜明的阴柔之美。 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南渡前的早期。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自宋玉“悲秋”以来,文人笔下的秋景,总呈现出一种悲凉萧瑟之色。然而李清照这首《忆王孙》中的秋景,展现的是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词人不仅赋予大自然以静态的美,更赋予生命和感情,由此见出词人不同凡俗的情趣与襟怀。 

  “湖上风来”句起语不俗,避开俗套。秋高气爽,常见风平波静,而一旦朔风初起,便会吹起悠远的水波,宣告着深秋到了,所以说“秋己暮”。而一句“红稀香少”,更通过自然界色彩和气味的变化,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景观。大自然总是宜人的,深秋季节却别有滋味,这里,作者不说人们如何的喜爱山水,倒说“水光山色与人亲”,将大自然人情化、感情化了。正是这“与人亲”,方换得人与景亲,也才能真的领略到大自然的水光山色中的景物美,所以,作者所说的“说不尽、无穷好”言之有根,是从心田深处发出的真诚的赞颂之语。 

  下片虽然仍是对秋景色的继续描绘,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莲实叶老、露洗苹草,都标示着深秋的时令,人所共见,却易于忽略,一经作者点染,便觉秋意袭人。而沙滩上勾头缩颈睡眠的鸥鹭等水鸟,对于早早归去的人们头也不回,似乎以此表示了它们的不满。这里,鸥鹭也人格化了,与上片的山水的感情化似是同样手法,但却一反上片的山水“与人亲”,而为鸥鹭对人恨,这一亲一恨之间就带给读者以清新多样之感,且通过人们郊外的不能久留,更深一层地透露出深秋的到来。

  这首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细密传神,巧妙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物我交融的深秋美意,耐人寻味。

shuāngdiàowángsūn ·shǎng

qīngzhào sòngdài 

shàngfēngláihàomiǎo qiū hóngxiāngshǎo shuǐguāngshānrénqīn shuōjìn qiónghǎo 
liánchénglǎo qīng pínhuātīngcǎo miánshāōuhuítóu hèn rénguīzǎ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