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供奉曲,卿卿解、写入十三弦。听促弹宝柱,暮催行雨,放娇银甲,春绕飞烟。可人处、凤声啼玉碎,燕尾点波圆。宜与画看,徽容妍丽,欲裁诗寄,莺思缠绵。多情曾相遇,归舟字、梦里尚记游仙。好倩钿床纤手,移近尊前。尽何处教吹,玉箫明月,此情追忆,锦瑟华年。多少旧愁新恨,知为谁传。
梨园供奉曲,卿卿解、写入十三弦。听促弹宝柱,暮催行雨,放娇银甲,春绕飞烟。可人处、凤声啼玉碎,燕尾点波圆。宜与画看,徽容妍丽,欲裁诗寄,莺思缠绵。多情曾相遇,归舟字、梦里尚记游仙。好倩钿床纤手,移近尊前。尽何处教吹,玉箫明月,此情追忆,锦瑟华年。多少旧愁新恨,知为谁传。
张翥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68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译文:十年的游历惟有一处曾到过的青山,时常出现在梦中。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紫绶(shòu)¹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译文:高官厚禄金山银山,都比不上安稳的睡眠和安贫乐道的生活。
注释:¹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作印组,或作服饰。代指达官贵人。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愁闻剑戟(jǐ)扶危主,闷听笙歌聒(guō)醉人。
译文:世间最使人发愁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了君主,而最使人苦闷的正是那人们用来醉生梦死的笙歌。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译文:归隐去吧,带上喜爱的古琴,和平日常读的书籍就可以了,到山间赏野花,听鸟儿自由自在的鸣叫,享有这最自然最美好的春光去吧。

  修道的人一般讲求修心养性,与世无争。也讲因果循环,众生平等。这首作品里也有这样的观点出现。可能这正是作者隐居前最后对红尘的回顾,里面还有看破尘世的意思。

  像许多隐士一样,诗人也曾远足游历,因此寻到了心中理想的隐居地点,这可能是武当山,又可能是华山。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华山上也有道观。深山历来为修道者的所爱,因为山中就连四时也不于山外的相同,有安静的环境,又有简朴的生活必需品,如山泉、野蘑菇、山野菜、古刹遗迹也是山林里保存的最好。因此诗里最后也表示诗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山林,隐居起来的。这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印记。

  说他看破红尘,其实在第一句里“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中就点明了。后面的两句可以说是对这一句的补充说明,最后则是对立志归隐修道的表白。红尘游遍,唯有青山是最向往的,说明对诗人来说俗事已经是如过眼云烟般了,诗人通过十年的磨砺,终究决定归隐修道,这除了消沉,还有一种独特的清醒。这从后面对选择归隐的解释“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中可以领会到。说诗人隐居有时代因素,也是因为这两句中还有对世事的一些批评。最后表露出的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似乎说明了他并非不爱热闹,繁华的世间,只不过逃避的是不该有的战乱和人祸罢了。大自然的生机正是诗人向往的,他要远离的是腐败和颓废的环境。所以诗里就有“野花鸣鸟一般春”这样的句子。与其说诗人想弃世,不如说诗人是想洗刷自己的思想,用朴素的生活历练自己,以达到修道的本来目的。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yàn)¹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²犹薄。溪奁(lián)³梳掠(lüè)。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xiāo)衬著。倚东风¹⁰,一笑嫣(yān)¹¹,转盼¹²万花¹³(xiū)¹⁴
译文: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梅花临水照镜。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注释:¹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²嫩冰:薄冰。³溪奁:以溪水为镜。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言征雁临溪照影。⁴照:照镜。⁵梳掠:梳妆打扮。⁶艳妆:美丽的妆扮。⁷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⁸更重重:写梅花瓣。⁹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¹⁰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¹¹嫣然:美丽貌。¹²转盼:眼波流转。¹³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已。¹⁴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寂寞¹。家山²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³旧约。鳞(lín)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mì)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译文:寂寞。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注释:¹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²家山:家乡。言有归隐之心。³瑶池:传说为西王母居处。⁴鳞鸿:鱼雁。古诗词常以鱼雁代指书信。雁,典出与《汉书苏武传》。⁵仗:依仗。⁶只解:只知,只会。⁷开遍南枝:指梅。⁸但伤心:梅花于黄昏画角中,自伤冷落,无奈发出哀叹。

  有人认为该词作于1194年(绍熙五年),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使用了烘托手法,总体层次分明。

  “霜寒透幕”借用了晚唐诗人韩偓“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之意----北雁带来的霜气来,即使装有重重帘幕,也抵不住寒威的侵袭,何况兀立在荒山穷谷中的梅树,从而传达出冻梅所处的环境。

  接着写“梅方含蕊”时的气候,霜寒来袭,还没到坚冰难忍的时期,天上的白云似乎对冷冷清清的明月,具有同情心而予以遮护,教她保持纯洁的心灵,前途是大有可为的。“溪奁照梳掠”转进一层:不妨趁着这霜气还不十分严重,对着镜面般的清泉从容梳掠,作好“一笑嫣然”的准备。

  “含香”二句从“梳掠”时的心境,转到“艳妆”的浓抹,照应上一句“玉肌瘦弱”,暗示内心的凄苦,且力自护持,表现出“与物为春”的冰玉精神,“龙绡衬着”有《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的芳洁之意。静候“东风”的到来,便尔“一笑嫣然”,“转盼”间顿使“万花羞落”。

  下片以“寂寞”两字点睛,不禁让人想到当年的“突骑渡江”所为何事。梦里家山,何曾回去,即使把我移种园林楼阁间,亦只有顾影自怜、忍寒增恨而已。

  “雪后”二句是借用北宋高士林逋“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的诗意,暗示“富贵非吾愿”、“栖隐亦非所期”的微旨。紧接着“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显示隐约难达的衷情,正和《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消息相通,表现出自己是不甘寂寞的。

  “粉蝶”三句宕开,从“鳞鸿”六字的反面转进一层,致慨于狂蜂浪蝶,一味追逐目前的荣华,把大好收复中原的机会全都失掉了。“南枝向暖北枝寒”是句有名的咏梅诗句,这里借来暗示当时北方的起义军,倾心南向,时机一失,大事就不复可为的情境。

  结以“冷淡黄昏,数声画角”,惋惜贞姿方茂,便尔凋零,画角吹奏着《梅花落》的凄音,传达出一种悲苦的心境。“冷淡黄昏”四字,是从林逋的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七字中截取而来,与发端的“护月云轻”遥相激射。画角声中,再一凝想南来征雁,此情此景正自难堪。

ruìxiān ·méi

xīn sòngdài 

yànshuānghántòu zhèngyuèyúnqīng nènbīngyóubáo liánzhàoshūlüè xiǎnghánxiāngnòngfěn yànzhuāngnánxué shòuruò gèngchóngchóng lóngxiāochènzhe dōngfēng xiàoyānrán zhuǎnpànwànhuāxiūluò 
 jiāshānzài xuěhòuyuánlín shuǐbiānlóu yáochíjiùyuē línhóng鸿gèngzhàngshuítuō fěndiéérzhǐjiě xúntáoliǔ kāibiànnánzhīwèijué dànshāngxīn lěngluòhuánghūn shùshēnghuàjiǎo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¹
注释:¹禁烟:寒食节。古代逢此节日,禁止烟爨。亦称禁火。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此词写春怨。上片写景。春波软荡,碧水红楼。下片写人因别离而消瘦。情思缠绵,温柔含蓄。全词轻柔俊雅,别样风流。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译文:仙女仙逝于此幽谧风景之地,化为温泉象大河一样流淌。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译文:阴阳之气在此激荡,如同炭火熊熊燃烧,神工鬼斧造化出这温泉。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译文:地底下一定奔涌着烈火,沙丘傍边弥漫着白色的雾气。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译文:翻腾的水池如同明月一样皎洁,好象天空悬挂的明镜。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译文:人浮在水中鼻内充满了兰花的芳香,脸色热得好象三月的桃花艳丽欲燃。
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
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
译文:温泉水中萃集了万物精华,温泉水在地下与五湖七泽相通连。
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
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
译文:这温泉水治疗疾病的功能无与伦比,日月盈亏全按照天道而行。
濯缨掬清泚,晞发弄潺湲。
濯缨掬清泚,晞发弄潺湲。
译文:水清清啊清气氛氲,热气腾啊头发迅速可干。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
译文:流淌在古楚国的流域,还可以浇灌宋玉家的稻田。
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
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
译文:就是让皇帝来泡泡这里温泉也是不错的,可惜地处穷山僻壤离长安太远。
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译文:温泉水只好跟随大流,奔赴到海,尽忠尽心,以微薄之心力。

ānzhōuyīngchéngtāngzuò--bái

shényōujìngtāngchíliúchuān

yīnyángjiéyántànzàohuàkāilíngquán

shuòzhūhuǒshāpángxiāoyān

fèizhūyuèmíngyuèjiǎojìnghánkōngtiān

lánfāngmǎnzhǎngtáohuārán

jīnglǎnwànshūqiánxínglián

gōngshàngbiànyíngdàonǎiquán

zhuóyīngqīngnòngchányuán

sànxiàchǔwángguófēnjiāosòngtián

fèngxúnxìngnàiqióngpiān

suícháozōngshuǐhǎishūwēijuān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
疏星淡月¹秋千院,愁云²恨雨芙蓉面。
译文: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
注释:¹淡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²愁云: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¹(luán)²闲团扇。
译文:寂寞伤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红线,对镜照芳容,形蓉孤单好烦恼,百无聊赖摇团扇。
注释:¹恼人:令人着恼。²鸾影:比喻女子身影。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
兽炉¹沉水烟²,翠沼³残花片。
译文:看香炉里烟气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
注释:¹兽炉:兽形的金属香炉。²沉水烟: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种名贵香料。³翠沼:翠绿的池塘。
一行写入相思传。
一行¹写入相思传。
译文: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写入了相思传。
注释:¹一行:当即。

  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

  后两句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全曲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描写来透漏出相思之情至深,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007-100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