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吹临南浦。
凤吹临南浦。
神驾饯东平。
神驾饯东平。
亭回漳水乘。
亭回漳水乘。
斾转洛滨笙。
斾转洛滨笙。
地冻斑轮响。
地冻斑轮响。
风严羽盖轻。
风严羽盖轻。
烧田云色暗。
烧田云色暗。
古树雪花明。
古树雪花明。
歧路一回首。
歧路一回首。
流襟动睿情。
流襟动睿情。

zhēngtíngsòngxīnānwángyīnglìngshī--líng

fèngchuīlínnán

shénjiàjiàndōngpíng

tínghuízhāngshuǐchéng

pèizhuǎnluòbīnshēng

dòngbānlúnxiǎng

fēngyángàiqīng

shāotiányúnàn

shùxuěhuāmíng

huíshǒu

liújīndòngruìqíng

徐陵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 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 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¹者海鸟止²于鲁郊³,鲁侯而觞(shāng)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而太牢以为¹⁰膳。鸟乃眩(xuàn)¹¹忧悲,不敢食一脔(luán)¹²,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译文: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侯(派人)用车迎接它,并在宗庙里给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海鸟却眼睛发花,心情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后就死了。
注释:¹昔:从前、过去。²止:停止,栖息。³鲁郊:鲁国的郊外。鲁:古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⁴鲁侯:鲁国国君。⁵御:吹奏。⁶觞:古代的饮酒器,这里用作动词。此指敬酒。⁷庙:祖庙。⁸《九韶》:虞舜时乐名。韶乐九章,故名。⁹太牢:指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猪、牛、羊三牲齐全的供品。¹⁰以为:用来作为。¹¹眩视:眼睛发花。¹²脔: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逶迤而处。
此以己养¹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²养鸟者,宜栖(qī)³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qiū)(tiáo),随行列而止,逶(wēi)(yí)而处。
译文:这是因为(鲁侯)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养鸟。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鸟栖息于深山老林,游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
注释:¹己养:供养自己的方法。²鸟养:喂养鸟的方法。³栖:居住。 ⁴止:停止,栖息。⁵逶迤:顺应自得之貌。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童稚¹情亲四十²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译文:与儿时的旧友分别了四十年,在此之间的杳无音信令我们都感到茫然失落。
注释:¹童稚:儿童,小孩。²四十:一作“三十”。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更为后会¹知何地?忽漫²相逢是别筵(yán)³
译文: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久,谁能想到在某地能重新会合?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
注释:¹后会:后相会。²忽漫:忽而,偶然。³别筵:饯别的筵席。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不分¹桃花红似锦,生憎²柳絮(xù)白于³棉。
译文:现在我不去赞美桃花秀丽的如锦缎一般,却反而憎恶柳絮比棉花还要白。
注释:¹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一作“不忿”。²生憎:犹言偏憎、最憎的意思。³于:一作“如”。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剑南¹春色还无赖²,触忤(wǔ)³愁人到酒边。
译文:我恼怒剑南的春色无赖,是因为它冒犯了我这个愁人;而它之所以冒犯了我,是由于我和朋友后会无期,离怀难遣。
注释:¹剑南:剑南道,唐朝置,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²无赖:无聊。谓情绪因无依托而烦闷。³触忤:冒犯。

  关于路六侍御的生平,详不可考,从诗的开头一句看,是杜甫儿时旧友。作此诗时,杜甫五十一岁,四十年前,他们都在十岁左右,正是竹马童年。诗人用“童稚情亲四十年”完满地表现出童年伙伴那种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四十年”,在这里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更主要的是表明童年时代的友情,并不随着四十年漫长岁月的迁流而归于淡忘。正因为如此,下句说,“中间消息两茫然”。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想知道他的消息而又无从问讯,故有“茫然”之感。而这种心情,彼此间是相同的,所以说“两茫然”。一别四十年,时间是这样的久,没能想到会有重新相见的一天。所以说“忽漫相逢”。他乡遇故知,本来是值得高兴的事;然而同样没有想到,久别重逢,乍逢又别;当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忽漫相逢是别筵”,在“相逢”和“别筵”之间着一“是”字,使会合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笔力千钧,直透纸背。

  从过去到重逢,聚散离合是这样的迷离莫测;从分别悬想将来,诗人把感慨集中地写在“更为后会知何地”这句话里。这是全诗的主脑。它包涵有下列两重意思:路六侍御这次离开梓州,回到长安去做官,勾起了杜甫满腹心事。他设想:“倘若今后能和路六再度相见,这地点又将在哪里?自己能不能够也被召还朝廷?”回答是不可知的。从他自身蹭蹬坎坷的生活历程,从这次和路六的聚散离合,诗人懂得了乱世人生,有如飘蓬泛梗,一切都无从说起。这是就空间而言的。从时间方面来说,过去的分别,一别就是四十年;别时彼此都在童年,相见时俱入老境。人生苦短,“更为后会”,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诗人没有直说后会无期,而是以诘问语发出咏叹,体现出他的向往之切、感慨之深。

  前四句写送别之情,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它本身有个时间的层次。诗从“童稚情亲”依次写来,写到四十年来,“中间消息两茫然”,不接着写相逢和送别,而突然插入“更为后会知何地”。表明看,恍如天外奇峰,劈空飞来。但实际上,“更为后会”,就已逆摄了下文的“忽漫相逢”。因为没有眼前的“忽漫相逢”,诗人是不可能想到将来的“更为后会”的。这句对上句来说,是突接。由于这样的突接,所以能掀起波澜,把诗人感伤离乱的情怀,表现得沉郁苍凉,百端交集。就下文来说,这是在一联之内的逆挽,也就是颠倒其次序,用上句带动下句。由于这样的逆挽,所以能化板滞为飞动,使得全诗神完气足,精彩四溢。如果没有诗人思想情感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在诗歌艺术上深湛的造诣,也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

  诗的后四句写景,另起了一个头,颈联和颔联似乎毫无相干。其实,这景物描写,全是从上文的“别筵”生发出来的。尾联结句“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恼怒春色“无赖”,是因为它“触忤”了“愁人”;而它之所以“触忤愁人”,则是由于后会无期,离怀难遣,对景伤情的缘故。颈联中的“不分”和“生憎”,恰恰成为绾合上半篇和下半篇的纽带,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完美的诗的整体。全诗句句提得起,处处打得通,一气运转,跌宕起伏;而诗句的措辞,脉络的贯通,则又丝丝入扣,在宏大中体现了精细的特点。

参考资料:
1、 马茂元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545-546 .

sòngliùshìcháo--

tóngzhìqíngqīnshíniánzhōngjiānxiāoliǎngmángrán

gèngwèihòuhuìzhīmànxiāngféngshìbiéyán

fēntáohuāhóngshìjǐnshēngzēngliǔbáimián

jiànnánchūnháilàichùchóuréndàojiǔbiān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jiǎo)¹白驹(jū),食我场²苗。絷(zhí)³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吃我园中嫩豆苗。拴好缰绳绊住脚,就在我家过今朝。所说那位贤德人,请在这儿尽逍遥。
注释:¹皎皎:毛色洁白貌。²场:菜园。³絷:用绳子绊住马足。⁴维:拴马的缰绳,此处意为维系,用作动词。⁵永:长。此处用如动词,延长。⁶今朝:今天。⁷伊人:那人,指白驹的主人。⁸于焉:在这里。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huò)¹。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吃我园中嫩豆叶。拴好缰绳绊住脚,就在我家过今夜。所说那位贤德人,在此做客心意惬。
注释:¹藿:豆叶。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贲(bì)¹来思²。尔³公尔侯,逸豫无期?慎(shèn)尔优游,勉尔遁(dùn)¹⁰思。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快速来到我的家。为公为侯多高贵,安逸享乐莫还家。悠闲自在别过分,不要避世图闲暇。
注释:¹贲然:文饰,装饰得很好。²思:语助词。³尔:你,即“伊人”。⁴公、侯:古爵位名,此处皆作动词,为公为侯之意。⁵逸豫:安乐。⁶无期:没有终期。⁷慎:慎重。⁸优游:悠闲自得。⁹勉:“免”之假借字,打消之意。¹⁰遁:避世。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¹。生刍(chú)²一束,其人³如玉。毋(wú)金玉尔音,而有遐(xiá)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空旷山谷留身影。一束青草作饲料,那人品德似琼英。走后别忘把信捎,切莫疏远忘友情。
注释:¹空谷:深谷。空,“穹”之假借。²生刍:喂牲畜的青草。³其人:亦即“伊人”。⁴如玉:品德美好如玉。⁵金玉:此处皆用作意动词,珍惜之意。⁶遐心:疏远之心。

  全诗四章,分为两个层次。前三章为第一层,写客人未去主人挽留。古代留客的方式多种多样。《汉书·陈遵传》载有“投辖于井”的方式,当客人要走的时候,主人将客人车上的辖投于井中,使车不能行走,借此把客人留住。此诗描写的主人则是想方设法地把客人骑的马拴住,留马是为了留人,希望客人能在他家多逍遥一段时间,以延长欢乐时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主人殷勤好客的热情和真诚。主人不仅苦心挽留客人,而且还劝他谨慎考虑出游,放弃隐遁山林、独善其身、享乐避世的念头。在第三章里诗人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对客人的形象作了刻画。客人的才能可以为公为侯,但生逢乱世,既不能匡辅朝廷又不肯依违,只好隐居山林。末章为第二层,写客人已去而相忆。主人再三挽留客人,得不到允诺,给主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于是就希望客人能再回来,并和他保持音讯联系,不可因隐居就疏远了朋友。惜别和眷眷思念都溢于言表。

  由上文所述可知,此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刻画人物手法灵活多变,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相使用,值得玩味。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75-377

bái

míng xiānqín 

jiǎojiǎobái shíchángmiáo zhízhīwéizhī yǒngjīnzhāo suǒwèirén yānxiāoyáo 
jiǎojiǎobái shíchánghuò zhízhīwéizhī yǒngjīn suǒwèirén yānjiā 
jiǎojiǎobái ránlái ěrgōngěrhóu  shèněryōuyóu miǎněrdùn 
jiǎojiǎobái zàikōng shēngchúshù rén jīněryīn éryǒuxiáxīn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付办。如瀛洲十八学士²,云台二十八将³之类,稍差其姓名,辄(zhé)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于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shú)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
译文:天下的学问,惟有夜航船中的最难对付。那些村夫俗人,他们的“学问”都是预先准备好了的,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的,谁若把他们的姓名说得稍有差误,就会被人掩口耻笑。他们大概不知道那十八学士、二十八将,即使忘记了他们的姓名,实在对于学问、文理并没什么害处。但他们却说错说或落下了个人,就是十分耻辱的事。所以道听途说,只是辨得口头上的几十个名字,便以为是博学的才子了。
注释:¹夜航船:旧时江南地区用于长途运输的客船。在漫长的航程中,坐着无聊,各色乘客闲谈消遣,其所谈内容也包罗万象,故称“最难对付”。²瀛洲十八学士:唐初秦王李世民建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姚思废、薛收、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等十八人并为学士。命阎立本画像,褚亮作赞,题十八人名号、籍贯,藏之书府,时人谓之“登瀛洲”。³云台二十八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因追念父皇打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图画邓禹、吴汉等二十八将于洛阳南官之云台,故称。⁴错落:指弄错或遗漏。
余因想吾八越,惟馀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之类是也。”
余因想吾八越¹,惟馀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²,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³,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zāng)(gǔ)、徐夫人之类是也。”
译文:于是我想我们八越之地,只有余姚的风俗,后生小子没有不读书的,等到了二十岁学业无成,然后便去学习一门手艺。所以大凡各行各业的人,像《性理大全》《纲鉴》等书,全都烂熟于胸。偶尔问到一事,与之有关的人名、官爵、年号、地方,对他们来说真是如数家珍,并且从未说错过。他们的“学问”之丰富,真可以称得上是个“两脚书橱”了,但这些“学问”对于文理考校来说却没什么用处,与那些目不识丁的人是没什么不同的。有的人说:“果真像你所说的,那么古人的姓名全不必记忆了。”我说:“并非如此。姓名有与礼文仪节无关的,不妨不记,如八元、八恺、八厨、八俊、八顾、八及之类的便是;有与礼文仪节有关的,则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榖、徐夫人等这些姓名便是。”
注释:¹八越:古时绍兴领辖八县: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故称。²《性理》《纲鉴》:两部明代较流行的著述,即《性理大全》和《纲鉴》。前者为明初时刊刻的一部宋人理学汇编。后者系承袭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写的史书取纲目、通鉴各一字而得名。³两脚书厨:读书记诵虽多,而不能灵活运用。⁴考校:考辨、订讹。⁵八元、八恺:传说上古高辛氏时有伯奋、仲堪等八位才德之士,称“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恺”。见《左传・文公十八年》。厨、俊、顾、及:即八厨、八俊、八顾、八及,均为东汉时人,见《后汉书・党锢传序》。及,导引人追随圣贤。⁶四岳:传说尧舜时四方的部落首领称“四岳”。⁷三老:《礼记・礼运》载,古代地方掌教化之官有“三老”。⁸臧榖:即臧与榖,庄子寓言中两个虚拟的人名。⁹徐夫人:上古著名铸剑师,姓徐名夫人。据传荆轲刺秦王时所用之剑即出其手。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tán)台灭明¹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之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亦已矣。故即命其名曰《夜航船》。
译文:从前有一个僧人,与一个应考的读书人同宿夜航船中。读书人一路高谈阔论,僧人有些畏惧他,小心地蜷缩起双脚睡在一角。后来,僧人听出读书人的话中有破绽,便问道:“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回答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如此,那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说:“那自然是一个人了。”僧人于是笑笑说:“如此说起来,且让小僧伸伸脚吧。”我所记载的,都是人们眼前极其肤浅的一些事,我们且把它们记录在此,只要别让僧人伸脚也就可以了,所以就给它取名叫《夜航船》。
注释:¹澹台灭明:春秋时人,为孔子弟子。澹台为复姓。
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古剑¹陶庵²老人张岱书。
译文:剑州陶庵老人张岱书。
注释:¹古剑:张岱祖籍剑州,因此常自称为“古剑”。²陶庵:即张岱之号。

  文章开篇点出主旨,即天下学问中夜间航船时的闲聊“最难对付”,有的人是“两脚书橱”,却“无益于文理考校”,乃至和“目不识丁”的人没什么区别,接着道出了“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的主旨,最后以一段僧人与士子的故事结尾。文章平淡之中带有漫不经心,笔调轻松诙谐。

  文章开篇扣题而出,由于著作题目本身的奇异新颖,这一句仍给人以突兀之感。“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学问与“夜航船”本不搭界,超出了正常思路的妙想自然有一种抓住人的力量。“最难对付”,这是作者站在学人士子的角度说的。在夜航船中,白天可观览的景物已消失在夜幕中,唯一的消遣就是闲聊了。船上的乘客大都是村夫俗子、下里巴人,他们的“学问”,都是些口头相传、烂熟胸中的“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对于这样的“知识”,读书人就相形见绌了。当读书人显得反不如村夫俗子,被人“掩口笑之”,处境便会尴尬。作者家乡更有“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橱”一样的人,如遇上他们,恐怕读书人更得汗颜了。于是,令人信服地相信开篇语并非危言耸听。当然,上述难对付的人并不会作学问,即便是“两脚书橱”,也“无益于文理考校”,乃至和“目不识丁”的人没什么区别。这似乎给了读书人一线转机:不知那些姓名地理也无妨,实可不必与村夫俗子争高低。作者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之借问答形式自然一转,道出了“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的主旨,将著作目的不经意道出,是张岱的高明之处。唯其不经意就愈发吸引读者加深了对“不可不记”的印象,撩起了阅读的兴趣。

  在一问一答中,知识的有用与无用,舍弃什么应记什么的道理已经说透,但在解释中毕竟少了些情趣,于是乎作者最后又加了绝妙的一段,不仅在结构上与“夜航船”呼应,而且巧妙地把有用的知识不可不记的思想化解在这则诙谐风趣的故事里,令人在会心一笑中自然接受作者的主张。故事中提到的尧舜作为古史相传的圣明之君,几乎是古人读书开篇即遇的人物;澹台灭明是孔子的弟子,《论语》《史记》都提到过他,两书也是古人必读的典籍。不知道他们,这位士子已浅薄得可笑,可是他却不以为无知,反“高谈阔论”,强烈的反差更增添了喜剧成份,再看那位先是“畏慑”,“拳足而寝”,待察觉了趾高气扬的士子竟不如自己的僧人那“伸伸脚”的自信,便也就再也忍俊不禁了。至此,作者顺势把笔锋引向自己著作的命名,好像著书的意义仅仅在“勿使僧人伸脚”,平淡之中带有漫不经心,笔调的轻松诙谐亦无吹嘘之意,但所留给读者的感受却是深刻的。显而易见,一段形象的故事,调节了整篇序言风趣幽默的文风,是张岱抓住读者取得成功的精彩之笔。

参考资料:
1、 刘传新主编.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08:755-756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野旷吕蒙(méng)¹,江深刘备城²
译文:此地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江深流急,刘备又在此筑过坚城。
注释:¹吕蒙营:东吴大将军吕蒙曾驻军公安一带,与蜀军对峙。吴大帝封吕蒙为孱陵候,吕蒙营即蒙所屯兵处,在公安县北二十五里。²刘备城:三国蜀先主刘备曾为汉左将军荆州牧,镇油江口(故址在公安县西),即居此城,时人号为“左公”,故名其城为公安。这两句是:诗人到一马平川、江深水阔的公安县,回忆律枣,臆叹不已。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¹
译文:天寒而时日渐短,风起则浪与云平。
注释:¹与云平:风浪高与云齐。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洒落¹天臣契,飞腾(téng)战伐名²
译文:刘备孙权的君臣们都潇洒磊落,互相契合,终于战功显赫,飞黄腾达,天下闻名。
注释:¹洒落:不受拘束。这句说刘备待关羽、张飞谊同兄弟,得孔明欢如鱼水,天臣契合,臣在天前不感到拘束。²飞腾战伐名:说吕蒙是当时声播四方的良将。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维舟¹(yǐ)前浦(pǔ),长啸一含情。
译文:我系船在这前面的水边,凭吊往事,不禁一声长啸,发出思古之幽情。
注释:¹维舟:系舟。是说在江边系舟嘹望,即景生情,忆古抚今,只有含情长叹。

  诗为怀古而作,所以首先提出与公安县有历史关系的两个古人——吕蒙和刘备。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合破曹操。战争结束,“周瑜为南郡(汉置,郡治江陵,吴移治公安)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满刺州数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江表传》)刘备“借剃州”不还,孙权便要用武力夺取,任其事者为吕蒙。吕蒙趁蜀将关羽伐魏之机,奇袭南郡。事后,孙权以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也治公安。这是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早就过去了。如今只剩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营已不在,只有遗址,所以说是“野旷”;城在江边,所以说是“江深”。这是首联,是写“古”。

  下面接着写景:“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这副颔联,上句写时,下句写地。这时正是冬天,夜长昼短,才见旭日东升,忽又夕阳西下,好象有人催着似的。“催”字用得好,极见作者炼字功夫。诗人这时正坐在江边的小船上,面对风急天高、波涛汹涌的景色,不禁感慨系之。“与云平”,极言浪高。杜诗《秋兴八首》之一有句云:“江间波浪兼天涌”。清人钱谦益笺注:“江间汹涌,则上接风云。”这也可以作为“波浪与云平”的注脚。颈联“洒落天臣契,飞腾战伐名”是承首联的:上句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下句指吕蒙擒关羽的战功。首联说的是“古”,此联说的是“怀”,说古处接“景”(寒天、风浪),说怀处接“情”:所以尾联写出了“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两句。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中的情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思古之幽情”。刘备与诸葛亮的天臣关系,非同等闲。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决策。刘备临终时,托诸葛亮以后事。其次是“讽今之隐情”。唐代的李光弼、郭子仪就是像吕蒙那样的名将,可惜他们不遇明主。唐代宗宠信鱼朝恩、程元振,李、郭同受其害。所以他们虽然都有“飞腾战伐”之名,仍然不能取得全国安定团结的局面,这是诗人引以为恨的。由吊古伤今而托古讽今,这首诗的弦外之音是可以想见的。

参考资料:
1、 长江日报编辑部.楚天诗话: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09:87-89

gōngānxiànhuái怀

 tángdài 

kuàngméngyíng jiāngshēnliúbèichéng 
hántiāncuīduǎn fēnglàngyúnpíng 
luòjūnchén fēiténgzhànmíng 
wéizhōuqián chángxiàohánq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