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悲风萧萧易水寒,荆轲西去不复还。狂图祇与蝥蛛靡,至今恨骨埋秦关。
君不见悲风萧萧易水寒,荆轲西去不复还。狂图祇与蝥蛛靡,至今恨骨埋秦关。
又不见豫让义所激,漆身吞炭人不识。劘躯止酬一己恩,三刜襄衣竟何益。
又不见豫让义所激,漆身吞炭人不识。劘躯止酬一己恩,三刜襄衣竟何益。
超今冠古无与俦,堂堂义烈王青州。午年辰月丁丑夜,汉允策秘通神谋。
超今冠古无与俦,堂堂义烈王青州。午年辰月丁丑夜,汉允策秘通神谋。
春坊代作鲁两观,卯魄已褫曾夷犹。袖中金锤斩马剑,谈笑馘取奸臣头。
春坊代作鲁两观,卯魄已褫曾夷犹。袖中金锤斩马剑,谈笑馘取奸臣头。
九重天子为动色,万命拔出颠崖幽。陂陀燕血济时雨,一洗六合妖氛收。
九重天子为动色,万命拔出颠崖幽。陂陀燕血济时雨,一洗六合妖氛收。
丈夫百年等一死,死得其所鸿毛輶。我知精诚耿不灭,白虹贯日霜横秋。
丈夫百年等一死,死得其所鸿毛輶。我知精诚耿不灭,白虹贯日霜横秋。
潮头不作子胥怒,地下当与龙逢游。长歌落笔增慨慷,觉我发竖寒飕飕。
潮头不作子胥怒,地下当与龙逢游。长歌落笔增慨慷,觉我发竖寒飕飕。
灯前山鬼忽悲啸,铁面御史君其羞。
灯前山鬼忽悲啸,铁面御史君其羞。
王恽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4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lí)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jiān)(jiā)¹,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²,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译文: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的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注释:¹蒹葭:一种像芦苇的草。²函关:即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函关为战国秦之东方门户,时平则开,时乱则闭。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六国扰¹,三秦扫²,初谓商山遗四老³。驰单车,致缄(jiān)书,裂荷焚芰(jì)接武曳(yè)长裾(jū)。高流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萧洒爱酒的刘伶。
注释:¹六国扰:指秦末复起之齐、楚、燕、韩,赵、魏。²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³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这四人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⁴单车:指使者。⁵“裂荷”句:芰荷制衣为高士之象征。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曳长裙:指依附于王侯权贵,裾:衣服的前襟。⁶高流:指阮籍、陶渊明、刘伶、王绩等。⁷端:真。⁸刘伶: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

  此词是作者在饱经人生忧患之后对历史、社会的沉思和对人生的抉择。历史、社会是虚幻变化的:古人的坟墓变成了今人的耕田,昔日的江河流水如今变成了村落住上了人家:社会动乱又太平,太平了又动乱:整个人生又是那么劳碌奔忙,疲惫不堪,就像长安道上人无水马无草的倦客。在这虚幻变化的社会历史中,摆在作者面渐的只有荫条路:一是遁入深山做隐士,一是沉入醉乡做酒徒,因为仕进之路早巳堵塞。而追思往古,历史上的所谓高人隐士多属虚伪,君不见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一度以隐居深山不仕新朝而名扬四海,可不久就撕下伪装住进了侯门。看来唯一的人生选择只有像刘伶那样沉入醉乡;旋浪形髌,且尽生前一杯酒,也不管死后有无名。不过,作者表面上看破红尘,实质上他难以看破,也难以真正忘名,不然他就不会这么激愤了。

  自然界的变化,一般比人事变化迟缓。如果自然界都发生了变化,那人事变化之大就可想而知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这首词一上来的六句,也是就自然与人事两方面合写这个意思。词句用顾况《悲歌》“边城路,今人犁田昔人墓;岸上沙,昔时流水今人家”,而略加增改。前三句写陆上之变化,墓已成田(用《古诗》“古墓犁为田”之意),有人耕;后三句写水中之变化,水已成陆,有人住。下面“黄埃”二句也从顾况《长安道》“长安道,人无衣,马无草”来,接得十分陡峭。看了墓成田,水成陆。他们依旧为了自己的打算,不顾一切地奔忙着。函谷关是进入长安的必由之路。关开关掩,改朝换代,然而长安道上还是充满了人渴马饥的执迷不悟之徒。歇拍用一问句收束,讥讽之意自见。

  “六国扰”,概括了七雄争霸到秦帝国的统一,“三秦扫”,概括了秦末动乱到汉帝国的统一。“初谓”四句,是指在秦、汉帝国通过长期战争而完成统一事业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被卷进去了。词人说,他最初还以为商山中还留下了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这四老。谁知道经过统治者写信派车敦请以后,就也撕下了隐士的服饰,一个跟着一个地穿起官服,在帝王门下行走起来了。(商山四皓最初不肯臣事汉高祖,后被张良用计请之出山,保护太子,见《史记·留侯世家》。南齐周彦伦隐居钟山,后应诏出来做官,孔稚圭作《北山移文》来讥讽他,中有“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之语。又汉邹阳《上吴王书》中句:“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这四句专写名利场中的隐士,表面上很恬淡,实则非常热中。隐居,只是他们的一种姿态、一种向统治者讨价还价的手段,一到条件讲好,就把原来自我标榜的高洁全部丢了。上面的“初”字、“遗”字和下面的“裂”字、“焚”字、“接”字、“曳”字,不但生动准确,而且相映成趣,既达到嘲讽的目的,也显示了作者的幽默感。不加评论,而这般欺世盗名的人物的丑态自然如在眼前。

  “高流”以下,正面结出本意。《醉乡记》,隋、唐之际的王绩作,《酒德颂》,晋刘伶作,都是古来赞美饮酒的著名文章。在《记》中,王绩曾假设“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反,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在《颂》中,刘伶曾假设有贵介公子和搢绅处士各一人,起先反对饮酒,后来反而被专门痛饮的那位大人先生所感化。高流,指阮、陶、刘、王一辈人,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末三句是说,酒徒既外生死、忘名利,那么公子、处士这二豪最初不赞成刘伶那位先生,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肯定阮、刘等,也就是否定“长安道”上的“倦客”、“裂荷焚芰”的隐士。(“生忘形”,用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死忘名”,用《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晋张翰语:“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均与“高流端得酒中趣”切合。)方伯海《〈文选〉集成》评《酒德颂》云:“古人遭逢不幸,多托与酒,谓非此无以隐其干济之略,释其悲愤之怀。”此词以饮酒与争权势、夺名利对立,也是此意。

  此词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而发出的不平之鸣。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于那样一些统治者及其帮忙、帮闲们的鄙视,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由于阶级性和世界观的限制,他又只知道向“醉乡”中逃避,即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又显示了这种进步意义的局限性很大。

  以愤慨、嘲讽的口吻来描写历史上那些一生忙着追求权势和名利的人,占了此词的大部分篇幅。但起笔却从人事无常写起,这样,就好比釜底抽薪,把那些热衷于富贵功名的人都看得冷淡了,从而为下文揭露这些人的丑态埋下伏线,同时也为作者自己最后表示的消极逃避思想埋下伏线。

  张耒《〈东山词〉序》曾指出贺词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袂,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览者自知之。”此词和前几首截然不同,也可证明此点。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苏轼的作品在词坛出现以后,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

参考资料:
1、 刘尊明.新编千家词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09:第364页-第366页

qiāngjìnjiǔ ·chéngxià

zhù sòngdài 

chéngxià fēng jīnréntiánrén àntóushā dàijiānjiā mànmànshíliúshuǐjīnrénjiā huángāichìchángāndào juànjiāngcǎo kāihánguān yǎnhánguān qiānjiànrénxián 
liùguórǎo sānqínsǎo chūwèishāngshānlǎo chídānchē zhìjiānshū lièfénjiēcháng gāoliúduānjiǔzhòng shēnzuìxiāngānwěnchù shēngwàngxíng wàngmíng shuílùnèrháochūshǔliúlíng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
故人栖(qī)东山¹,自爱丘壑(hè)美。
译文:老友栖身嵩山,只因爱这山川之美。
注释:¹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元丹丘山居。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
译文:大好的春光,却空林独卧,白日高照也不起。
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松风清襟(jīn)袖,石潭洗心耳¹
译文:松风徐吹,似清除襟袖中的俗气;石潭水清,清洗心里耳中的尘世污垢。
注释:¹洗心耳:洗心,《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洗耳,据《高士传》记载,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答应,跑到嵩山隐居起来;尧找到他,又要让他做九州长,许由不愿意听,就在颖水里洗耳朵,表示尧的话污了自己的耳朵。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译文:羡慕你啊,无忧无虑,静心高卧云霞里。

  这首诗的头两句,先用东山表明故人隐居的事实和山居对他的意义,再写山壑之美和故人的喜好。这样交代一句,下面就不再写景了。

  中间四句刻画故人的形象,还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故人就高卧山林,太阳老高了,还不起床,这是一个疏懒的人的形象。古人所谓的高士就是这样的,他们鄙弃功名利禄,追求闲云野鹤般的人生境界。“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两句运用古典故事来刻画这个形象的精神风貌,将故人比作古代隐士高人,意境深远;松涛阵阵,伫立在风中的听者心有会意;石潭清清,住在它旁边的观者心耳早已清净。其人格之高洁,尽在不言之中。前两句是画肉,这两句是画骨,这样,诗人笔下的形象不但有形态,而且有精神,于是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具有了诗人仰慕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也是诗人是在刻画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形象,追求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生活。

参考资料:
1、 纪准.李白诗赏读.北京市:线状书局,2007年:57-58页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近寒食雨草萋(qī)萋,著¹麦苗风柳映堤。
译文: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注释:¹著:吹入。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等 一作:早)
等是¹有家归未得,杜鹃²休向耳边啼。(等 一作:早)
译文:同样是有家,我却有家归不得,杜鹃啊,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注释:¹等是:同样是,都是。²杜鹃:鸟名,即子规。

shī

míng tángdài 

jìnhánshícǎo zhuómàimiáofēngliǔyìng 
děngshìyǒujiāguīwèi juānxiūxiàngěrbiān  (děngzuò zǎo )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悠悠我祖,爰(yuán)¹自陶唐²
译文:我家祖先甚遥远,帝尧之世称陶唐。
注释:¹爰:乃。²陶唐:指帝尧。尧初居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后迁居于唐(今河北唐县),因称陶唐氏。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miǎo)焉虞(yú)¹,历世重光²
译文:其后为臣宾于虞,历世不绝显荣光。
注释:¹虞宾:指尧的后代。相传尧禅位给舜,尧的后代为宾于虞,因称虞宾。²重光:谓家族的光荣相传不绝。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御龙勤¹夏,豕(shǐ)韦宾²商。
译文:御龙效力于夏世,豕韦亦曾辅佐商。
注释:¹勤:服务,效劳。²宾:辅佐。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穆穆¹司徒²,厥(jué)族以昌。
译文:周世陶叔甚端庄,我祖由此得盛昌。
注释:¹穆穆: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²司徒:指周时陶叔。《左传定公四年》记周灭商以后,周公把殷余民七族分给周武王的弟弟康叔,陶氏为七族之一,陶叔为司徒。以上是叙述唐尧、虞舜、夏、商、周时,陶氏的光荣历史。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纷纷¹战国,漠漠²衰周³
译文:乱世纷纷属战国,衰颓冷落彼东周。
注释:¹纷纷:骚乱的样子。²漠漠:寂寞的样子。³衰周:周朝的衰落时期,指东周末年。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凤隐于林,幽人¹在丘。
译文:凤凰隐没在林中,隐士幽居在山丘。
注释:¹幽人:隐士。这两句是说,在战国和周朝未年,陶氏人才像凤凰隐蔽在山林一样,隐居山丘而不仕。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逸虬(qiú)绕云¹,奔鲸骇(hài)²
译文:虬龙奔腾绕乌云,鲸鱼奔窜掀激流。
注释:¹逸虬绕云:奔腾的虬龙环绕着乌云。虬:传说中无角的龙。²奔鲸骇流:惊奔的鲸鱼掀起巨浪激流。这两句形容战国、周末群雄战乱、狂暴纵横的乱世。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天集¹有汉²,眷(juàn)³予愍(mǐn)
译文:上天成全立汉代,顾念我祖封愍侯。
注释:¹天集:上天成全。²有汉:即汉朝。有:名词词头。³眷:顾念,关心。⁴愍侯:汉高祖时右司马愍侯陶舍。
於赫愍侯,运当攀龙。
(wū)¹愍侯,运²当攀龙³
译文:赫赫愍侯声威扬,命中注定辅帝王。
注释:¹於赫:赞叹词。²运:时运。³攀龙:指追随帝王建功立业。旧时以龙喻天子。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抚剑¹风迈²,显兹武功³
译文:英勇威武仗剑行,屡立战功在疆场。
注释:¹抚剑:持剑。²风迈:乘风迈进,形容英勇威武。³显兹武功:显扬了如此的武功。陶舍曾追随汉高祖刘邦击燕代,建立了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书誓河山¹,启土开封²
译文:汉帝盟誓泽子孙,我祖受封甚荣光。
注释:¹书誓河山:指封爵盛典。《汉书》记汉高祖与功臣盟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如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²启土开封:陶舍封地在开封(今属河南),称开封侯。启土:指分封土地。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wěi)¹丞相²,允³前踪。
译文:陶青勤勉任丞相,先人功业得弘扬。
注释:¹斖斖:勤勉不倦的样子。²丞相:指陶舍之子陶青。《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孝景二年八月,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七年六月免。³允:诚然,确实。⁴迪:追踪。这两句说陶青确实能继承父亲的功业。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浑浑¹长源,蔚(wèi)²洪柯³
译文:涛涛大河源头长,茂盛大树干粗壮。
注释:¹浑浑:大水流动的样子。²蔚蔚:草木茂盛的样子。³洪柯:大树。这两句用涛涛的大河和茂盛的大树比喻陶氏祖先的兴盛。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群川载¹导,众条载罗²
译文:群川支流共来源,众枝虽繁依树长。
注释:¹载:开始。²罗:罗列,布列。这两句用群川始导于长源、众枝条皆布列于洪柯,比喻陶氏家族的后代虽枝派分散,但都导源于鼻祖。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¹有语默²,运因隆寙(wā)³
译文:时运有显有隐没,起伏盛衰岂有常?
注释:¹时:指时运。²语默:代指出仕与隐逸。《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语或默。”语,显露;默,隐没。³隆窊:谓地势隆起和洼下,引申为起伏、高下,或盛衰、兴替。隆:高起、兴盛。窊:低洼。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在我中晋¹,业融²长沙³
译文:在我东晋鼎盛日,长沙郡公业辉煌。
注释:¹中晋:晋世之中,指东晋。²融:光明昭著。³长沙:指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陶侃在晋明帝时因功封长沙郡公。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huán)¹长沙,伊²勋伊德。
译文:威武英姿长沙公,功勋卓著道德崇。
注释:¹桓桓:威武的样子。²伊:语助词。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天子畴(chóu)¹我,专²征南国³
译文:天子赐爵永世袭,分掌军权司南征。
注释:¹畴:使相等。²专:主掌。³南国:南方诸侯之国。陶侃曾镇武昌;都督荆、湘、江等州军事;平定湘州刺史杜弢、广州刺史王机、交州梁硕的叛乱,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功遂¹辞归²,临宠不忒(tè)³
译文:功成不居愿辞归,心明无须恃荣宠。
注释:¹遂:成。²辞归:《晋书》本传载,陶侃逝世的前一年,曾上表逊位。³临宠不忒:在荣宠面前不迷惑。忒:差错。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孰谓斯心¹,而近²可得。
译文:谁说如此高尚心,近世能得再遭逢?
注释:¹斯心:指“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的思想境界。²近:近世。这两句是说,像陶侃那样的思想境界,在近世是难以得到的。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¹矣我祖,慎终如始²
译文:我祖严肃且稳重。谨慎善始亦善终。
注释:¹肃:庄重,严肃。²慎终如始:谓谨慎从事,善始善终。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¹²二台³,惠和千里。
译文:正直严明树楷模,恩惠遍郡似春风。
注释:¹直:正直。²方:法则。³二台:指内台外台。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wū)¹仁考²,淡焉虚止³
译文:可赞先父仁慈心,恬淡无为不求名。
注释:¹於皇:赞叹词。皇:美,正。²仁考:仁慈的先父。考,是对已死的父亲的称谓。³淡焉虚止:即恬淡无为的意思。焉、止,皆语助词。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寄迹风云¹,冥兹愠(yùn)²
译文:暂时托身于仕途,不喜不怒得失同。
注释:¹寄迹风云:暂时托身于仕途。古人常把做官叫作风云际会。²冥兹愠喜:没有欢喜和恼怒的界限。即得官没有欢喜之情,失官亦无恼怒之色。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¹余寡陋²,瞻(zhān)望弗及³
译文:叹我寡闻学识浅,仰望前辈难企及。
注释:¹嗟:感叹。²寡陋:见闻狭窄,学识浅薄。³瞻望弗及:谓不如前辈。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顾惭华鬓(bìn)¹,负影只立²
译文:自顾华发心惭愧,孤身一人负影立。
注释:¹华鬓:花白的头发。²负影只立:只身单影,孤独一人。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三千之罪¹,无后为急²
译文:刑罚罪过有三千,身后无儿数第一。
注释:¹三千之罪:《尚书》:“五刑之属三千。”意谓犯五刑罪的有三千种之多。²无后为急:《孟子·离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即无子。急,指最重要的。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我诚念哉,呱(gū)¹闻尔泣。
译文:我心为此甚忧虑,欣然听你叭叭啼。
注释:¹呱:婴儿啼哭声。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bǔ)¹云嘉日,占亦良时。
译文:我子降生我占卜,皆曰吉日兼良时。
注释:¹卜:占卜,古人用火的龟甲,视其裂纹作为吉凶的预兆。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名汝曰俨(yǎn)¹,字汝求思。
译文:为你取名叫做俨,为你取字叫求思。
注释:¹俨:恭敬、庄重。古人的名与字多取相近的意义。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温恭¹朝夕,念兹在兹²
译文:温和恭敬朝夕处,名字含义须牢记。
注释:¹温恭:温和恭敬。²念兹在兹: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原指念念不忘于某一件事情,这里是诗人希望儿子要念念不忘自己名字的含义。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尚想孔伋(jí)¹,庶²其企³
译文:孔子贤孙名孔伋,愿你效法能企及。
注释:¹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相传孔伋忠实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陶俨字求思,含有向孔伋学习的意思。²庶:庶几,表示希望之词。³企:企及,赶上。⁴而:语助词。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¹夜生子,遽(jù)²而求火。
译文:癫病患者夜生子,急取灯火瞧仔细。
注释:¹厉:同“疠”,患癞病的人。²遽:急,骤然。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凡百¹有心²,奚³于我!
译文:凡百君子皆有心,并非唯独我自己。
注释:¹凡百:概括之辞。。²心:指对儿子的希冀之心。³奚:古疑问词,何。⁴特:独。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¹
译文:既见我儿喜降生,实愿将来有出息。
注释:¹可:合宜,好。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人亦有言,斯¹情无假。
译文:人们经常这样讲,此情真诚无假意。
注释:¹斯:此,这。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
日居月诸¹,渐免于孩²
译文:日月如梭去匆匆,我儿渐渐会成长。
注释:¹日居月诸:语出《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意思是说时光一天天地过去。居、诸,皆语助词。²孩:幼儿。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¹
译文:幸福不会凭空至,灾祸容易身边降。
注释:¹“福不”二句:这是诗人告诫儿子应小心谨慎地处世,懂得幸福不会凭空而来,灾祸却容易招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sù)兴夜寐¹,愿尔斯才²
译文:早起晚睡须勤奋。愿你未来成栋梁。
注释:¹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不懈。²愿尔斯才:希望你成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尔之不才,亦已¹焉哉²
译文:如你竟然不成才,休矣休矣我心枉。
注释:¹亦已:也就罢了。²焉哉:感叹词。

  命子者,训子也。然而,从头到尾读者却没有感受到被“训”的压力,反而心中时时会涌起一股暖流,这就是诗人对其子的慈善和宽容。

  此诗讲述陶氏远祖始于尧,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且累世盛德,辉光相承。因时运而有盛有衰,有高有低。在中晋之时,长沙公陶侃功业昭著。祖父一生谨慎、正直义方、仁爱和顺;先父性情淡泊,不因仕宦与否而愠喜;在感叹自己的无成以及两鬓花白而仍无子嗣时,儿子陶俨出生了。从诗人对陶俨生辰的占卜、命名取字中,表现了他对儿子寄予的无限希望。他告诫儿子说,祸福不会无缘无故到来,都是由人自己生成。望儿子能早起晚睡,勤奋刻苦,努力成才。这些无不是一个慈善父亲的殷殷希望。最后,诗人宽容地对其子陶俨说,如果按照以上所说的去做了,你还不能成才,亦无可奈何了。

  另外,先祖的“功遂辞归,临宠不忒”、“慎终如始。直方三台,惠和千里”以及“淡焉虚止”盛德风范,也深深影响着淡泊名利的陶渊明。诗人的远祖始自尧。尧之子丹朱,虞舜待之以宾礼,称为虞宾,累世盛德,辉光相承。先祖御龙氏任职于夏,而豕韦氏又辅佐于商。陶叔又使陶祖得以昌盛。战国纷争杂乱,周王室衰微寂寞。在乱世中,贤人若凤隐于林一样隐居不仕,陶氏亦不显;纵逸之虬龙蟠绕于云间,奔逸之鲸鱼惊起于水中,群雄竞起。皇天使汉成功,并眷顾愍侯陶舍。愍侯得到追随帝王建功立业的机缘。持剑如风超越,显示了愍侯武功的高强。高祖书写誓言分封诸侯,陶舍得以分土于开封。陶青果能蹈袭父踪,而为丞相。

  陶氏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后代指派分散。时运有盛有衰,有高有低。中晋之时,长沙公陶侃功业昭着,不仅有功勋,而且有德行。天子酬陶侃,受命都督南国。祖父一生谨慎,其正直义方之德闻于朝中,而仁爱和顺之风广被千里。诗人先父性情淡泊,不因仕宦与否而愠喜。嗟叹自己孤陋寡闻,望祖先之项背而不可及。看到自己两鬓已经花白,而仍无子嗣,只有影子相伴,心感惭愧。在各种罪过中已无后为最大。诗人给他儿子起名为“陶俨”,希望他牢记为人要时时文和恭敬,并希望他能追慕孔汲。日月流逝,陶俨已渐长大。作者望陶俨早起晚睡,勤奋刻苦,努力成才。

  这首诗共十章,前六章历述陶氏先祖功德,以激励儿子继承祖辈光荣的家风;后四章旨在表达对儿子的殷切 希望和谆谆诫勉,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全诗言辞恳切,感情厚重,表现出诗人对儿子的希冀之切。

参考资料:
1、 黄茜.对《命子》的赏析[J].读者,2009,04.
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
舟逐清溪弯又弯。垂柳开处见青山。毵(sān)¹绿发²覆烟鬟(huán)³
译文:小船儿沿着弯弯的清溪曲折而行。两岸是浓密的杨柳,偶在风吹开处窥见远远的青山——仿佛像那丝丝绿发披覆着女子的髻鬟。
注释: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¹毵毵:毛发或枝条细长貌。²绿发:指眼前垂拂纷披的杨枝。³烟鬟:指女子乌黑美丽的头发,喻指云烟缭绕的远山。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鼓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
夹岸莺花迟日¹里,归船萧鼓²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
译文:夹岸莺啼花放,在那迟迟的春日里;归船吹箫击鼓,在那西下的夕阳间。啊,一生难得的正是这春天的闲暇。
注释:¹迟日:指春日。²萧鼓:指春社祭神时的萧鼓。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是首写山水风景的小词,流露出一种《人间词》中难得有的好心情和好兴致。

  起句“舟逐清溪弯复弯”是指小舟在清澈曲折的溪水中自由自在地划行。“逐”,强调了舟行之随意,它不是故意做出曲折的姿态,而是随自然弯曲的溪水而行。正如苏轼论文时所说的“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那种“行云流水”的境界(《答谢民师书》)。“弯复弯”,与《阮郎归》中“美人消息隔重关,川途弯复弯”的用词虽同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川途弯复弯”是强调前途的艰难阻隔,这里却是写船行的自然随意。“垂柳开处见青山”的“开”字用得很好,它既写出了小舟在杨柳稀疏之处忽然发现柳外青山的豁然开朗之感。这两句写的是放舟春游的自然环境,但也同时写出了人在这种环境中所感到的自由和适意。“毵毵绿发覆烟鬟”是进一步描写近处垂柳和远处青山共同组成的画面。这一句实际上有双关的含义,既可以看作是写近景垂柳远景青山的自然风光,也不妨可以看作在写乘舟春游的美人。

  “夹岸莺青迟日里”写春暖青开的两岸景色,“归船萧鼓夕阳间”写的是游春之人的萧鼓丝竹之乐。古人说:“四美俱,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王勃《滕王阁序》),王国维自己也说过,“四时可爱惟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国维《晓步》)。大自然的春色提供春色每年都有,而且它如此慷慨地把这美色提供给人间,不分贫富也不论贵贱,只要你有悠闲的心情和审美的悟性,就能够得到尽情的享受。然而,这么简单的两个条件却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萧鼓楼船的达官贵人固然未必真正懂得大自然之美;忧生忧世的诗人则很少有“能狂”的闲暇和“能狂”的兴致。

  在《人间词话》里,作者提出了境界说,大大丰富了文艺批评的理论。境界是一个空间。根据构成空间的要素,境界可分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来说,空间的构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间的维度是由要素决定的,景境是一维的,情境是二维的,意境则是三维的。比如说,在景境空间并非纯粹的毫无情感的景物描写,只不过其主要意蕴是表现物和景的。

  情境是二维空间,作品所表现的是景(物)和情,景既是情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情的背景,是情的衬托。《人间词》中以情境词为多,其中有表现恋情的,有表现思妇怀远人的,有表现伤感的。无论是哪一类情境词,大多采用以景衬情的手法,表现了圣洁的情境。“清溪弯复弯”表达的就是有我之境。作者平素难得欣赏这样的闲适美景,休养的时候身入其境了,所以作者在尽情地欣赏美景。“一生难得是春闲” 正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作者对当前的美景是无限珍惜的,词中表现的景是优美的,情是深沉的。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王国维诗词全编校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2、 叶嘉莹 安易.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