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风花收拾够也,用心用力这时节,担儿上一担担风月。途路赊,步步些些。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雪月风花收拾够也,用心用力这时节,担儿上一担担风月。途路赊,步步些些。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黑海春愁浑无处躲,嫩香腻玉渐消磨,瘦呵也不似今春个。无奈何,自画双蛾,添得越愁多。薄命儿心肠较软,道声去也泪涟涟,这些时攒下春闺怨。离恨天,几度前,羞见月儿圆。
黑海春愁浑无处躲,嫩香腻玉渐消磨,瘦呵也不似今春个。无奈何,自画双蛾,添得越愁多。薄命儿心肠较软,道声去也泪涟涟,这些时攒下春闺怨。离恨天,几度前,羞见月儿圆。

shuāngdiàochūnguīyuàn--qiáo

xuěyuèfēnghuāshōushígòuyòngxīnyòngzhèshíjiédānérshàngdāndānfēngyuèshēxiēxiēdiāoānménqiánliǔróngjiànhuāxiūlěngfēngérchuīhuánghūnhòuliánkònggōuyǎnshàngzhūlóufēnghuāchóu

hēihǎichūnchóuhúnchùduǒnènxiāngjiànxiāoshòuāshìjīnchūnnàihuàshuāngétiānyuèchóuduōbáomìngérxīnchángjiàoruǎndàoshēnglèiliánliánzhèxiēshízǎnxiàchūnguīyuànhèntiānqiánxiūjiànyuèéryuán

乔吉

乔吉

乔吉(约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1] 太原(今属山西)人,元代杂剧家,他一生怀才不遇,倾其精力创作散曲、杂剧。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 8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yáng)缕金衣¹。采得石榴²双叶子,欲贻(yí)谁?
译文: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
注释:¹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 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²石榴:石榴树。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¹,不禁吹。
译文: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注释:¹著力:用力、尽力。
这首词写一女子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其中“采得石榴双叶子”和“只应无伴送斜晖”之句,又透露出她怀春的幽凄孤独之意。
沙河塘上旧游嬉。卢郎年少时。一声长笛月中吹。和云和雁飞。
沙河塘¹上旧游嬉(xī)。卢郎年少时。一声长笛月中吹。和云和雁飞。
译文:我们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时候的你还是少年。月中吹起长笛声声,曲调轻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飞翔。
注释:卢长笛:系一下层社会的乐工,据词中透露,是词人的一位老相识,极有可能还是词人的一位老乡。¹沙河塘:杭州的一条街道。在余杭门内,南宋时为繁华之处。
惊物换,叹星移。相看两鬓丝。断肠吴苑草凄凄。倚楼人未归。
惊物换,叹星移¹。相看两鬓(bìn)丝。断肠吴苑(yuàn)²草凄凄。倚楼人未归。
译文:惊叹那物换星移,岁月流逝。我们对视着,两鬓都已斑白。吴苑的迷离芳草是那样令人心碎,倚着小楼,还有未归的人。
注释:¹物换、星移:景物改换,星度推移。谓时序变迁,岁月流逝。²吴苑:指苏州。苏州为春秋吴地,有宫阙苑囿之胜。后因以吴苑为苏州的代称。

  词的上阕忆写旧游沙河塘上的情景。与卢长笛一起追忆年少时在家乡无忧无愁的天真生活,往事有多么美好,同时对卢氏的长笛吹奏艺术的高妙也记忆犹新,当时卢郎还年少,一声长笛在月下吹奏,曲调轻快若“和云和时飞”。词人从简单的生活中截取了一个既真又幻的横断面,把年少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时光刻写得极其微妙,直接触及到心灵深处,乍看起来似意随言尽,反复咀嚼则别有感慨。

  下阕一转,写时光流逝,转眼已老,由年少怀想转入现实记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直接点明时间的变化之快。少年已然变成了白发老叟。 “相看两鬓丝”,寥寥五字,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而如今吴苑草长凄凄,两人相见也伤心断肠。倚楼远眺的人盼望我们回去,可是我们还未归。词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思乡不能归的感伤。韵味浓醇,思致渺远。思乡情浓,是历经坎坷之后重新想回到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是一种慰抚心灵创痛的愿望和追求,也是为了解脱现实生活的苦涩情状。当然,如能回乡归去,则无疑又可和卢长笛同游了,又可去“沙河塘上旧游嬉”的地方重拾旧梦,再创新的乐趣了。

  这首词写作者与一位姓卢、善吹长笛的艺人久别后的重逢。上片回忆当年在杭州余杭门外沙河塘上的勾栏瓦舍听卢郎演奏笛子的情景。下片感叹岁月易逝,物换星移,如今异地重逢,彼此都已年迈苍苍,鬓发斑白,尚未能回到故乡,不禁泪眼相望,恍若隔世,令人伤心悲凉。词语平实,不事雕饰,表达了作者和一位民间艺人的真挚感情与深厚友谊。

参考资料:
1、 蔡云超,俞宸亭.杭州河道诗词楹联选粹:杭州出版社,2013:101
2、 喻朝刚,周航.中华文化的传世经典: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1447

zuìtáoyuán··zèngzhǎng--wényīng

shātángshàngjiùyóulángniánshǎoshíshēngzhǎngyuèzhōngchuīyúnyànfēi

jīnghuàntànxīngxiāngkànliǎngbìnduànchángyuàncǎolóurénwèiguī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¹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dài),辄(zhé)²水沃面;食³不给(jǐ),啖(dàn)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chán)受贬,由参知政事谪(zhé)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责任。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做官后,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及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由于谗言而被贬官,从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他经常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注释:¹每:常常。²以:用。³食:吃饭。⁴给:供应。⁵啖:喝。⁶既(仕):考取功名后。⁷谗:说别人坏话。⁸贬:贬官。⁹妻子:妻子与孩子。

fànzhòngyānyǒuzhìtiānxià

ōuyángxiū sòngdài 

    fànzhòngyānèrsuìér jiāpín shàoyǒuzhì měitiānxiàwéirèn fèn huòhūndài zhéshuǐmiàn shí dànzhōuér shì měikāngkǎilùntiānxiàshì fènshēn nǎizhìbèichánshòubiǎn yóucānzhīzhèngshìzhéshǒudèngzhōu zhòngyān shíchóngròu shíjǐnér chángsòngyuē  shìdāngxiāntiānxiàzhīyōuéryōu hòutiānxiàzhīér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异乡何处最牵愁¹?独上边城²城上楼。
译文:身在异乡,什么地方最能引发忧愁呢?那就是独自登上这边的层楼。
注释:原州:辖今甘东宁南交界处,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从事:州郡长官的佐吏。¹牵愁:牵动愁绪。²边城:边境附近城镇。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日暮(mù)北来¹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译文:暮色渐渐降临,昏黄中只见北来的大雁飞向南,地域荒凉寒冷,往西去更没有郡州。
注释:¹北来:从北面飞来。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数声塞(sāi)(jiǎo)¹高还咽(yè)²,一派³泾河冻不流。
译文:塞上的号角声,时而高越时而低咽响在楼头,一条辽远的泾河,被冰封住再不能东流。
注释:¹塞角:边塞上报时的号角。²咽:低咽。³派:水的分流,这里泛指水流。⁴泾河:即泾水,北源出甘肃平凉,南源出甘肃华亭,东南流入渭水。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君作贫官¹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译文:你作清贫的小官,我在异乡客居滞留,此中的离愁别恨,一样都悠长难收。
注释:¹贫官:清贫的官宦。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抒写羁旅客愁。首联以问句呼起,点明忧愁因独上边城城楼望远,但见满目荒寒引起。颔联渲染原州冷落萧条的景象,言置身于无尽头的孤寂之感。颈联由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衬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尾联总束全篇,写出友人为异乡贫官而自身为客,离恨均难收拾的情状。全诗写景高远开阔,情调苍凉凄楚。

  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先是自问身处异乡何处最易牵发个人愁绪,接着自答孤身一人独自登上边远城楼,这就足“答案”。身处异乡,就已令人孤寂忧愁的了,更何况是客子伶仃一人独自登上偏远边城城上之楼呢。站在边城高处,就能极目远眺,边地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这带有边地特征的景色,最能牵动客子心中之愁,此意虽然诗人没有明说,但却蕴情于景。借助逼真的画面予以展现。这就既为下文抒写展开了宏伟的画卷,又设定了“愁”这一主体旋律,颇有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式的开头风格。

  颔联开始抒写塞外风光。“日暮北来惟有雁”,秋季黄昏,抬眼望去,眼前看到的唯有振翅而飞的北归雁群,尽管是“平沙万里绝人烟”,但却仍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北来的雁群仿佛毫无留意,头也不同地向着南方的中原飞去了。渐渐地“几行归雁云边断”,心中不难涌起“何处行人不断肠”的愁怨。诗人的家同本在中原,但却不得不滞留两北边陲一望着那越飞越远的雁儿,令作者伤感。“地寒西去更无州”,虽说现在还是秋天,然而边地冬季来临甚早,早已天寒地冻,衰草连天了。从此再往西去,已经没有朝廷的州郡了。想到自己就像那身不由己无依无靠的蓬草,被寒风一吹,就流落到了这边远荒凉的原州边城了,作者不由得悲从中来。

  颈联紧承上文进行情景描述。“数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角,就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在原卅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让这种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呼北风,一介书生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尾联“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这两句是说:你在异乡作小官,我在异乡作异客,其中的客愁,是你我两人都难以收拾的。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呼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抒情,则感情悲怆;写景,则景象萧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之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之不同则是更主要的原因,作者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花明月暗¹笼轻雾²,今宵³好向郎边去。刬(chǎn)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¹⁰南畔¹¹见,一向¹²¹³人颤¹⁴。奴¹⁵为出来¹⁶难,教君¹⁷(zì)¹⁸¹⁹
译文:在鲜花盛开,淡月朦胧,轻雾迷蒙的良宵,正好可以与你相见。手提着绣鞋,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在堂屋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身体仍止不住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你要好好怜惜。
注释:¹暗:一作“黯”。²笼轻雾:笼罩着薄薄的晨雾。笼,一作“飞”;一作“水”。³今宵:今夜,一作“今朝”。⁴郎边:一作“侬边”。⁵刬袜:只穿着袜子着地。唐《醉公子》词中有:“刬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刬:《全唐诗》及《南唐书》中均作“衩”。刬,只,仅,犹言“光着”。⁶步:这里作动词用,意为走过。⁷香阶:台阶的美称,即飘散香气的台阶。⁸手提:一作“手携”。⁹金缕鞋:指鞋面用金线绣成的鞋。缕,线。¹⁰画堂:古代宫中绘饰华丽的殿堂,这里也泛指华丽的堂屋。¹¹南畔:南边。¹²一向:一作“一晌。”一向,同一晌,即一时,刹时间。¹³偎:紧紧地贴着,紧挨着。一作“畏”。¹⁴颤:由于心情激动而身体发抖。¹⁵奴:一作“好”。奴,古代妇女自称的谦词,也作奴家。¹⁶出来:一作“去来”。¹⁷教君:让君,让你。一作“教郎”;一作“从君”。¹⁸恣意:任意,放纵。恣,放纵,无拘束。¹⁹怜:爱怜,疼爱。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欢爱的词,写的是一个繁花盛开、月光淡淡的夜晚,一个少女与情人幽会的情形。

  上句以夜景铺垫,黯淡的月,迷离的雾,给半夜悄然赴约,生怕被人发觉的女主人公一点方便,暗影中的明艳花朵象征着偷偷幽会的少女的娇媚和青春。女子呼男子为“郎”,说明她的心已然相许了。如今主动前去践约,恐怕曾经多次犹豫才有今天的决心的。

  下片写幽会的中心,更加精彩:“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女子走到践约之处——画堂西畔,一眼瞥见等待她的情郎,便扑过去,紧相偎倚,身子微颤着,好一会儿享受着难得的欢乐。词人用了一个“一向”,一个“颤”,描摹女子的情态,可谓大胆的暴露,狎昵的极度。

  末二句描摹女子的言语,更是写实之笔:“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越礼偷情,幽会不易,感郎挚爱,今来就郎。“任你恣意爱怜吧,我只珍惜这幸福的一刻!”女子如此毫无忌讳地吐露爱情,真令男子销魂无限。只有后主之情和他的笔,才会把本人的风流韵事传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从这首词看,李煜是如何擅长写人物。他以白描手法,认真细致地描摹人物的行动、情态和语言,毫无雕饰和做作。只凭画面和形象,便做成了艺术品。不过如此狎昵的猥褒的内容,不足为法。和古代《诗经》、《汉乐府》五代诗词向等描摹妇女的热烈坦率的爱情、反叛坚定的性格的那些名著,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李煜的这首词,极俚,极真,也极动人,用浅显的语言呈现出深远的意境,虽无意于感人,而能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

参考资料:
1、 詹幼馨.南唐二主词研究:武汉出版社,1992:29-35
2、 杨敏如.南唐二主词新释集评:中国书局,2003:36-41
3、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43-144

mán ·huāmíngyuèànlǒngqīng

 dài 

huāmíngyuèànlǒngqīng jīnxiāohǎoxiànglángbiān chǎnxiāngjiē shǒujīnxié huàtángnánpànjiàn xiàngwēirénchàn wèichūláinán jiàojūnl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