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萋萋,霜叶飞飞,落闲阶不管狼籍。雁儿才过,燕子先归。盼佳音,无
烟草萋萋,霜叶飞飞,落闲阶不管狼籍。雁儿才过,燕子先归。盼佳音,无
佳信,误佳期。
佳信,误佳期。
  【幺】帘幕空垂,院宇幽凄,步回廊自恨别离。松鬓发,束减腰围。见人
  【幺】帘幕空垂,院宇幽凄,步回廊自恨别离。松鬓发,束减腰围。见人
羞,惊人问,怕人知。
羞,惊人问,怕人知。
  【乔木查】但凭高望远,谩把阑干倚。不信功名犹未已,知他何处也,歌酒
  【乔木查】但凭高望远,谩把阑干倚。不信功名犹未已,知他何处也,歌酒
狂迷。
狂迷。
  【天仙令】相思忆,长是泪沾衣。恨满西风,情随逝水,闲恨与闲情,何日
  【天仙令】相思忆,长是泪沾衣。恨满西风,情随逝水,闲恨与闲情,何日
终极。伤心眼前无限景,都撮上愁眉。
终极。伤心眼前无限景,都撮上愁眉。
  【离亭带歇指煞】橹声齐和归帆急,渔歌渐远鸣榔息。尖青寸碧,遥岑叠
  【离亭带歇指煞】橹声齐和归帆急,渔歌渐远鸣榔息。尖青寸碧,遥岑叠
连天际。暮霭生,孤烟起。掩映残霞落日,江上两三家,山前六七里。 寄情
连天际。暮霭生,孤烟起。掩映残霞落日,江上两三家,山前六七里。 寄情
  春满皇州,名遍青楼,二十年旖旎风流。金鞍玉勒,矮帽轻裘。谢娘诗,云
  春满皇州,名遍青楼,二十年旖旎风流。金鞍玉勒,矮帽轻裘。谢娘诗,云
子酿,雪儿讴。
子酿,雪儿讴。
  【乔木查】几愁花病洒,偏甚今番瘦。非是潘郎不奈秋,都因风韵他,引起
  【乔木查】几愁花病洒,偏甚今番瘦。非是潘郎不奈秋,都因风韵他,引起
闲愁。
闲愁。
  【拨不断】两绸缪,意相投,天然一点芳心透。年纪未三十过二九,多情莺
  【拨不断】两绸缪,意相投,天然一点芳心透。年纪未三十过二九,多情莺
燕蜂蝶友,速难成就。
燕蜂蝶友,速难成就。
  【天仙令】于飞愿,端的几时酬?会语应难,修书问候。铺玉版写银钩,寄
  【天仙令】于飞愿,端的几时酬?会语应难,修书问候。铺玉版写银钩,寄
与娇羞。真真的的美眷爱,不尚延由。
与娇羞。真真的的美眷爱,不尚延由。
  【离亭带歇指煞】休违了剪发燃香咒,莫忘了并枕同衾褥。再休眉期眼约闲
  【离亭带歇指煞】休违了剪发燃香咒,莫忘了并枕同衾褥。再休眉期眼约闲
<辶它>逗,娘间阻人调斗,枉教咱千生万受。长办着惜花心,空闲了画眉手。 痴迷
<辶它>逗,娘间阻人调斗,枉教咱千生万受。长办着惜花心,空闲了画眉手。 痴迷
  既不知心,便不知音,既知音岂不知心?文君有意,司马调琴。想从初,思
  既不知心,便不知音,既知音岂不知心?文君有意,司马调琴。想从初,思
已往,怨而今。
已往,怨而今。
  【拨不断】泪淋淋,湿离襟,近来憔悴都因您。可是相思况味深,自西风吹
  【拨不断】泪淋淋,湿离襟,近来憔悴都因您。可是相思况味深,自西风吹
断回文锦,瘦来直恁。
断回文锦,瘦来直恁。
  【天仙令】特然地,这几日越昏沉。鬼病难捱,情怀不禁。自恨咱家,无分
  【天仙令】特然地,这几日越昏沉。鬼病难捱,情怀不禁。自恨咱家,无分
消任。天长地久争奈何,虚度光阴。
消任。天长地久争奈何,虚度光阴。
  【离亭宴带歇指煞】情知的不是娘拘禁,度量来非为人谗谮。再审小冤家,
  【离亭宴带歇指煞】情知的不是娘拘禁,度量来非为人谗谮。再审小冤家,
不道人图甚。饥不タ进饮食,卧不能安床枕。岂止道忘餐废寝,鬓发已成潘,形
不道人图甚。饥不タ进饮食,卧不能安床枕。岂止道忘餐废寝,鬓发已成潘,形
骸俏如沈。
骸俏如沈。

shuāngdiàoxíngxiāngzibiéhèn--zhūtíng

yāncǎoshuāngfēifēiluòxiánjiēguǎnlángyànércáiguòyànzixiānguīpànjiāyīn

jiāxìnjiā

yāoliánkōngchuíyuànyōuhuílánghènbiésōngbìnshùjiǎnyāowéijiànrén

xiūjīngrénwènrénzhī

qiáochádànpínggāowàngyuǎnmánlángànxìngōngmíngyóuwèizhīchùjiǔ

kuáng

tiānxiānlìngxiāngzhǎngshìlèizhānhènmǎn西fēngqíngsuíshìshuǐxiánhènxiánqíng

zhōngshāngxīnyǎnqiánxiànjǐngdōucuōshàngchóuméi

tíngdàixiēzhǐshāshēngguīfānjiànyuǎnmínglángjiānqīngcùnyáocéndié

liántiānǎishēngyānyǎnyìngcánxiáluòjiāngshàngliǎngsānjiāshānqiánliùqíng

chūnmǎnhuángzhōumíngbiànqīnglóuèrshíniánfēngliújīnānlēiǎimàoqīngqiúxièniángshīyún

ziniàngxuěérōu

qiáocháchóuhuābìngpiānshénjīnfānshòufēishìpānlángnàiqiūdōuyīnfēngyùnyǐn

xiánchóu

duànliǎngchóumóuxiāngtóutiānrándiǎnfāngxīntòuniánwèisānshíguòèrjiǔduōqíngyīng

yànfēngdiéyǒunánchéngjiù

tiānxiānlìngfēiyuànduāndeshíchóuhuìyīngnánxiūshūwènhòubǎnxiěyíngōu

jiāoxiūzhēnzhēndedeměijuànàishàngyányóu

tíngdàixiēzhǐshāxiūwéilejiǎnránxiāngzhòuwànglebìngzhěntóngqīnzàixiūméiyǎnyuēxián

ll;;chuògg;;dòuniángjiānréndiàodòuwǎngjiàozánqiānshēngwànshòuzhǎngbànzhehuāxīnkōngxiánlehuàméishǒuchī

zhīxīn便biànzhīyīnzhīyīnzhīxīnwénjūnyǒudiàoqínxiǎngcóngchū

wǎngyuànérjīn

duànlèilínlín湿shījīnjìnláiqiáocuìdōuyīnnínshìxiāngkuàngwèishēn西fēngchuī

duànhuíwénjǐnshòuláizhínèn

tiānxiānlìngránzhèyuèhūnchénguǐbìngnánáiqíng怀huáijìnhènzánjiāfēn

xiāorèntiānzhǎngjiǔzhēngnàiguāngyīn

tíngyàndàixiēzhǐshāqíngzhīdeshìniángjìnliàngláifēiwèirénchánzènzàishěnxiǎoyuānjiā

dàorénshénjìnyǐnshínéngānchuángzhěnzhǐdàowàngcānfèiqǐnbìnchéngpānxíng

háiqiàoshěn

朱庭玉

朱庭玉

朱庭玉( “庭”或作“廷”) ,生平、里籍均不详。 ▶ 14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邪(yé)¹!我欲与君相知²,长命³无绝衰
译文:上天呀!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
注释:¹上邪!:天啊!上,指天。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²相知:相爱。³命:古与“令”字通,使。⁴衰:衰减、断绝。这两句是说,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山无陵(líng)¹,江水为竭,冬雷震震²,夏雨(yù)³,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除非高山变平地,滔滔江水干涸断流,凛凛寒冬雷阵阵,炎炎酷暑雪纷纷,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肯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注释:¹陵:山峰、山头。²震震:形容雷声。³雨雪:降雪。雨,名词活用作动词。⁴天地合:天与地合二为一。⁵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上邪”犹言“天哪” ,“相知”即相亲相爱。此句说:“天哪!我要和君相爱,让我们的感情永久不破裂,不衰减。”为了证实她的矢志不渝,她接连 举五种自然界的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意思是:要想背叛我们的誓言,除非出现山平了,江水干了,冬日里雷雨阵阵,夏天里大雪纷纷,天与地合而为一!。女主人公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离奇,一桩比一桩令人难以思议。到“天地合”时,她的想象已经失去控制,漫无边际地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环境都不复存在了。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是这位痴情女子表示爱情的特殊形式。而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都被抒情女主人公当作“与君绝”的条件,无异于说“与君绝”是绝对不可能的。结果呢?只有自己和“君”永远地相爱下去。

  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三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长命无绝衰”五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 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三句虽未进行形象刻画,但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读者面前。

  清代王先谦说:“五者皆必无之事,则我之不能绝君明矣。”这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绝唱之作。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确实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诗短情长,撼人心魄。正如胡应麟所说:“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

  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可谓句句在理。

  从艺术上看,《上邪》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的爱情欲火犹如岩浆喷发不可遏制,气势雄放,激情逼人。读《上邪》,仿佛可以透过明快的诗句,倾听到女子急促的呼吸之声。《上邪》是一首用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爱情篇章,其语言句式短长错杂,随情而布。音节短促缓急,字句跌宕起伏。

  《上邪》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敦煌曲子词中的《菩萨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显地受到它的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不仅对坚贞专一的爱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辙的,并且连续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不可能的艺术构思也是完全相同的。

参考资料:
1、 李春祥等 .乐府诗鉴赏辞典 .河南 :中洲古籍出版社 ,1990年 :13-14页 .
2、 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0年 :55-56页 .

shàng

míng liǎnghàn 

shàng jūnxiāngzhī chángmìngjuéshuāi 
shānlíng jiāngshuǐwéijié dōngléizhènzhèn xiàxuě tiān nǎigǎnjūnjué 

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久废南山田¹,叨陪²东阁贤³
译文:很久没有回家了,也没有打理自家的庄园,而在京城这长时间,看来自己也不配让贤士们天天陪我了。
注释:¹南山田:浩然在观山下的田园,因岘山在北郭林间之南,故称南山。²叨陪:吞陪。叨,谦词。全诗校:“一作谬。”³东阁贤:说的是汉武帝朝时的宰相公孙弘,在自家院墙的东面开了一个门,并专门建了房舍,供招揽的贤士居住,这也是成语“东阁待贤”的出处。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欲随平子¹去,犹未献甘泉²
译文:也想像张衡那样归田隐居。再最后一搏像扬雄那样,也写一篇赋自荐。
注释:¹平子:东汉张衡字平子,曾作《归田赋》。²甘泉:指扬雄的《甘泉赋》。
枕籍琴书满,褰帷远岫连。
枕籍(jiè)¹琴书满,褰(qiān)²(wéi)³远岫(xiù)连。
译文:看着满床的书和琴,却仕途无门,撩开帷幔,只见远处群山相连。
注释:¹籍:全诗校“一作席。”陶渊明《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庾信《拟咏怀》“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²褰:揭起。³帷:幔。⁴岫:《尔雅·释山》“山有穴曰岫”。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我来如昨日,庭树忽鸣蝉。
译文:时间飞逝,仿佛觉得自己是昨天才来京城,突然听见庭中树上传来阵阵蝉鸣。
促织惊寒女,秋风感长年。
促织¹惊寒女,秋风感长(zhǎng)²
译文:蟋蟀的声音使感到天气寒意的女子一惊,习习秋风中,不但感到了寒意,更感叹年华的流逝。
注释:¹促织:蟋蟀,《易通·系卦》“蟋蟀之虫,随阴迎阳,居壁向外,促妇女织续女工。”²长年:年长者。
授衣当九月,无褐竟谁怜。
授衣¹当九月,无褐(hè)竟谁怜。
译文:织布制衣都完成了,可是诗人却没得穿,无人相怜。
注释:¹授衣:《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zhǎngānzhǔrén--mènghàorán

jiǔfèinánshāntiándāopéidōngxiánsuípíngziyóuwèixiàngānquán

zhěnqínshūmǎnqiānwéiyuǎnxiùliánláizuótíngshùmíngchán

zhījīnghánqiūfēnggǎnzhǎngniánshòudāngjiǔyuèjìngshuílián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译文:秋雨使丛丛紫菊颜色浓淡均匀,金风吹拂片片红蕉叶飒飒有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北畔(pàn)是山¹南畔海²,只堪(kān)³图画不堪行
译文:闽中北面是高山南临汹涌大海,便于成图作画而道路崎岖难行。
注释:¹北畔是山:指闽中地势,北边是连绵的山脉。²南畔海:指闽中南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³只堪:只能的意思。⁴图画:指画画。⁵不堪行:指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诗的开篇,即写闽中秋景。诗人以极为细腻的笔触,以雨中紫菊的艳丽色彩和风里红蕉的清脆乐音,新鲜生动地写出了南国特点。前句的一个“匀”字,极准确地勾画出雨的细密,雨的轻柔。在那动人的丛丛紫菊前,雨是那样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将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浓淡均匀,让人赏心悦目;而后句的“弄”字,则以拟人的手法将“风”人格化。闭着眼想想,风吹红蕉,蕉叶声声有韵,这该是怎么的一种情致。这样的一幅声色俱备的图画,是很容易让人陶醉的。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诗人有意地拓开一笔,将笔触延伸到人们的目力的尽处:“北畔是山南畔海”,诗句看似极为平实,却高度地概括出闽中的地势:北边是山,山道弯弯;南边是海,海浪滔滔。风景美妙得可以入画,可以为诗,可以作为旁观者兴奋地指手画脚,可是,真的走马行船却实在不易。于是,便有了结句的“只堪图画不堪行”。这不仅是诗人由衷地慨叹,也是全诗旨意之所在。

  诗为诗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过这些“紫”、“红”的耀眼色彩,透过那些音韵和谐的声响,不难发现,诗人抒写的,原来是浓浓的思乡情怀,诗人笔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觉地印上了深深的乡愁的印记。于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为诗人一种情感的载体,成为诗人以景抒情的绝佳选择。这就是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诗人跋涉异乡,旅途艰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怀乡之感,则成为一种必然。可诗人在诗中,却有意识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将极和谐的风景与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借此,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缘于内心深处的隐痛。于是,一种叫作“乡愁”的东西,也就隐逸于其中,弥漫于其中。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十二)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34-135 .
2、 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70-271 .

mǐnzhōngqiū

xún tángdài 

yúncóngcóng fēngnònghóngjiāoshēng 
běipànshìshānnánpànhǎi zhǐkānhuàkānxíng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群山万壑(hè)赴荆(jīng)¹,生长明妃²尚有村。
译文: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尚存。
注释:¹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²明妃:指王昭君。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去¹紫台²³(shuò),独尚青冢(zhǒng)向黄昏。
译文: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尚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注释:¹去:离开。²紫台:汉宫,紫宫,宫廷。³连:通,到。⁴朔漠:北方的沙漠。⁵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画图省识¹春风面²,环珮空归夜月魂。(夜月 一作:月夜)
译文: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认识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注释:¹省识:认识。²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lún)
译文: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他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杜诗镜铨》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这个意思相接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但是,仔细地对照,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说得很对。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读者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诗人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认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认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环佩句是写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南宋词人姜夔在他的咏梅名作《疏影》里曾经把杜甫这句诗从形象上进一步丰富提高:“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里写昭君想念的是江南江北,而不是长安的汉宫,特别动人。月夜归来的昭君幽灵,经过提炼,化身成为芬芳缟素的梅花,想象更是幽美。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据汉代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晋代石崇《明君词序》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国的乐器,经常弹奏的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后来许多人同情昭君,又写了《昭君怨》、《王明君》等琵琶乐曲,于是琵琶和昭君在诗歌里就密切难分了。

  前面已经反复说明,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前面提到,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的诗句只能用于“生长英雄”的地方,用在“生长明妃”的小村子就不适当,正是因为他只从哀叹红颜薄命之类的狭隘感情来理解昭君,没有体会昭君怨恨之情的分量。吴瞻泰意识到杜甫要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杨伦体会到杜甫下笔“郑重”的态度,但也未把昭君何以能“惊天动地”,何以值得“郑重”的道理说透。昭君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清人李子德说:“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说出了这首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它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而“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的悲剧形象,却在读者的心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56-158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25-327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575-580

yǒnghuái怀shǒu ·sān

 tángdài 

qúnshānwànjīngmén shēngzhǎngmíngfēishàngyǒucūn 
táiliánshuò liúqīngzhǒngxiànghuánghūn 
huàxǐngshíchūnfēngmiàn huánpèikōngguīyuèhún  (yuèzuò yuè )
qiānzǎizuò fēnmíngyuànhènzhōnglùn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jiōng)¹牡马,在坰(jiōng)²之野。薄言駉者,有驈(yù)³有皇,有骊(lí)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¹⁰(zāng)¹¹
译文:群马高大又健壮,放牧广阔原野上。说起那些雄健马,毛带白色有驈皇,毛色相杂有骊黄,驾起车来奔前方。跑起路来远又长,马儿骏美多肥壮。
注释:¹駉駉:马健壮貌。²坰:野外。薄言:语助词。³驈:黑身白胯的马。⁴皇:鲁诗作“騜(huáng)”,黄白杂色的马。⁵骊:纯黑色的马。⁶黄:黄赤色的马。⁷以车:用马驾车。⁸彭彭:马奔跑发出的声响。⁹思:句首语助词。下句“思”字同。¹⁰斯:其,那样。¹¹臧:善,好。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zhuī)¹有駓,有骍(xīn)²有骐³,以车伾(pī)。思无期,思马斯才。
译文:群马高大又健壮,放牧广阔原野上。说起那些雄健马,黄白为骓灰白駓,青黑为骍赤黄骐,驾起战车上战场。雄壮力大难估量,马儿骏美力又强。
注释:¹骓:苍白杂色的马。²骍:赤黄色的马。³骐:青黑色相间的马。⁴伾伾:有力的样子。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tuó)¹有骆²,有駵(líu)³有雒(luò),以车绎绎。思无斁(yì),思马斯作
译文:群马高大又健壮,放牧广阔原野上。说起那些雄健马,驒马青色骆马白,駵马火赤雒马黑,驾着车子跑如飞。精力无穷没限量,马儿腾跃膘肥壮。
注释:¹驒:青色而有鳞状斑纹的马。²骆:黑身白鬃的马。³駵:赤身黑鬃的马。⁴雒:黑身白鬃的马。⁵绎绎:跑得很快的样子。⁶斁:厌倦。⁷作:奋起,腾跃。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yīn)¹有騢(xiá)²,有驔(diàn)³有鱼,以车祛(qū)。思无邪,思马斯徂(cú)
译文:群马高大又健壮,放牧广阔原野上。说起那些雄健马,红色为骃灰白騢,黄背为驔白眼鱼,驾着车儿气势昂。沿着大道不偏斜,马儿如飞跑远方。
注释:¹骃:浅黑间杂白色的马。²騢:赤白杂色的马。³驔:黑身黄脊的马。⁴鱼:两眼长两圈白毛的马。⁵祛祛:强健的样子。⁶徂:行。

  此诗重点是写马,通过写马来赞颂鲁国的国君鲁僖公。诗分四章,可能与古代一车四马的驾车制度有关。有人说“《礼》:诸侯六闲,马四种,有良马,有戎马,有田马,有驽马”,“作者因马有四种,故每章各言其一”(孔颖达疏);也有人说每章各写马的一种品性,第一章是写“马之德”,第二章是写“马之力”,第三章是写“马精神”,第四章是写“马志向”(方玉润《诗经原始》),这却不免让人感到穿凿附会,四章中各种各样毛色的马都有,难道说“骊”一定是良马、“駵”一定是劣马?“彭彭”、“伾伾”、“绎绎”、“祛祛”与“臧”、“才”、“作”、“徂”这些形容词(或动词)也看不出与德、力、精神、志向有特定的对应关系。从结构上看,它每章除了第四、五两句“有……有……”句式各具不同内容外,也就第六句末二字和第七、八两句末一字不同,是典型的重章叠句体式,而各章所更易之字,也不像《国风》中的一些篇章那样相互间有递进或联贯关系,而像《国风》中的另一些篇章那样,联章复沓只是为了取得一唱三叹、余音不绝的歌咏艺术效果。

  从诗的表现手法看,此篇尽管用的是赋法而没有比兴成分,但写来跌宕有致,马的形象既生动传神,对鲁君的颂美也点到即止,没有过分的张扬,一切都温而不火,流畅自然,这在《颂》诗中实不多见。全诗先将直接歌咏的对象群马置于广阔无边的原野这一环境背景,且冠以“駉駉”这一表形态的叠字形容词,这样篇首就鼓荡着一种矫健强悍的气势。接着,“薄言駉者”一句略按,往下介绍马的品种,马的品种繁多正可作“有无疆(期、斁、邪)”一句的注脚,为下文的赞颂作了有效的铺垫。“以车”云云,又以带叠字形容词的句子咏马之善于驾车疾驰,与上文的“駉駉牡马”句相呼应,而句中“马”字不出现,叠字词前后位置不同,又见出章法上的变化。最后,由写马转为赞美鲁君,但赞美鲁君仍紧扣住咏马,结尾一丝不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篇的脉络很分明,作者的写作技巧很纯熟。不妨说这是现存最早的专咏马的咏物诗,后世咏马之诗大致也是这样从马的形体(这在此篇中主要是通过写马的毛色表现出来)、马的动势、马与人的关系这几方面落笔的。作为咏物诗的雏型,它已显得相当完美。一些读者会有此疑问:这样一首具有《国风》风格的诗,为何不在《国风》中?鲁诗不称《风》而称《颂》,前引孔颖达疏实际上已作了说明,原因是鲁为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周室重视周公的功绩,尊鲁若王,天子巡守采诸国之诗以观风,遂不及鲁诗。

  从诗的历史文化意义上说,此篇以牧业的兴盛作为治国有方的一大业绩,反映出那个时代对马政的重视。据文献记载,在周代的“六艺”中,就专门有“御”(驾马车)这一艺,周穆王也有驾八骏遨游天下四方的传说。春秋中期,车战仍是战争的主要手段,一辆兵车需四匹马牵引,因此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弱,必然与马匹数量密切相关,大国号称“千乘之国”,良有以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马政于是成为军国要务,各国诸侯都十分重视养马,这在《诗经》中也有所反映,如《鄘风·定之方中》就赞扬卫文公“秉心塞渊,騋牝三千”,而《鲁颂》更是篇篇写到马,《鲁颂·駉》自不待言,《鲁颂·有駜》则诗题就是马肥壮之貌,《鲁颂·泮水》有“其马蹻蹻”句、《鲁颂·閟宫》有“公车千乘”句。在此篇中,写到不同毛色的马的品种有十六种之多,可见驯马养马这一业的发达。而考之典籍,以毛色定名的马还远不止这些。语言学家们认为:某一民族语言中哪一属类事物的名词特别多,就反映出此民族在该方面的知识特别丰富,与该类名词有关的科学技术特别发达。中国上古时期牲畜命名的多样化,正反映了畜牧业的高度发达,这也是中华民族可以为之骄傲的事。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99-702

jiōng

míng xiānqín 

jiōngjiōng zàijiōngzhī yánjiōngzhě yǒuyǒuhuáng yǒuyǒuhuáng chēbāngbāng jiāng zāng 

jiōngjiōng zàijiōngzhī yánjiōngzhě yǒuzhuīyǒu yǒuxīngyǒu chē  cái 

jiōngjiōng zàijiōngzhī yánjiōngzhě yǒutuóyǒuluò yǒuliúyǒuluò chē  zuò 

jiōngjiōng zàijiōngzhī yánjiōngzhě yǒuyīnyǒuxiá yǒudiànyǒu chē xié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