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白玉点蝇头,正坐胸中有九流。同部吏郎皆五马,不知山鬼解揶揄。
楚山白玉点蝇头,正坐胸中有九流。同部吏郎皆五马,不知山鬼解揶揄。

zixiùzuǒyuánwàilángzuǒqiānshàngjīngguān--wángxiāo

chǔshānbáidiǎnyíngtóuzhèngzuòxiōngzhōngyǒujiǔliútónglángjiēzhīshānguǐjiě

王翛

王翛

(1133—1207)涿州人,字翛然。熙宗皇统二年进士。由尚书省令史除同知霸州事。章宗时累官定海军节度使。性刚严,临事果决,吏民惮其威,虽豪右不敢犯。 ▶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云暝虚窗静,新篁别有情。
云暝(míng)¹虚窗²静,新篁(huáng)³别有情。
译文:阴云晦暗,空窗那里一片安静,新竹此时看上去别有趣味。
注释:¹暝:晦暗。²虚窗:空窗。³篁:竹。
烟云清古壁,风雨壮江声。
烟云清¹古壁,风雨壮江声²
译文:烟云清洗着古壁,风雨的声势浩大衬得江水的声音也更加磅礴。
注释:¹清:清洗,洗涤。²江声:江河中浪涛之声。
有癖酬山水,偷闲断送迎。
有癖¹酬山水,偷闲断送迎²
译文:我喜欢写山写水,所以拒绝了应酬应酬只为偷得半日闲。
注释:¹癖:成为习惯的嗜好。²送迎:迎来送往,指与人交接应酬。
萧疏且高卧,无意问阴晴。
萧疏¹且高卧,无意问阴晴。
译文:我懒散地高卧听雨,并不在乎外界的阴晴。
注释:¹萧疏:本意为稀散,此处作懒散解。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湖上朱桥¹响画轮²,溶溶³春水(jìn)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译文:带有彩绘的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色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春水丰盈的湖面,倒映着柔美的白云。湖面平静的好像碧绿的玻璃,平滑干净没有灰尘。
注释:¹朱桥:栏杆朱红的桥。²画轮:指有彩绘的豪华车子。³溶溶:指水盛貌。⁴春水:指春天时的湖水,表现出湖水的柔和之感。⁵春云:即春天的云,表现出湖上天空的云之舒缓柔美。⁶碧:即绿色。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当路游丝¹(yíng)²醉客³,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译文: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木之间,网住春光,留住游人。花丛中的鸟儿不停地鸣叫,仿佛在召唤行人。湖光春色如此诱人,游人游赏到夕阳西斜才无可奈何地离去。
注释:¹游丝:本指春季里昆虫吐出的细丝。²萦:即萦绕,留住之意。³醉客:指陶醉在美景之中的游人。⁴归:指离开。

  欧阳修这首《浣溪沙》抒发了作者对春光的深深眷恋。词中的春光,使读者联想到人生的青春、爱情、理想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它那深沉委婉的情思,那隽永蕴藉的意境,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

  上片写湖面风光很有特色。首句“湖上朱桥响画轮”,写游客们乘坐着豪华的车子,驶过那装修着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传达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第二句“溶溶春水浸春云”,一句之中,并列两个“春”字,是名副其实的“加一倍写法”,目的就是把这个字突现出来。这句里的“浸”字也用得好,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来,从观察体验的错觉中描绘景物的状态。第三句“碧琉璃滑净无尘”,用琉璃的光洁平滑来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

  下片写游兴未尽的留连之情。前两句是对偶句:“当浸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两句描写春物留人,人亦恋春,是全词的重点所。欧阳修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是游人赏春纵饮,也有游人被美景“唤住”之意,下句“隔花啼鸟唤行人”,这一句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不但写出了春天具有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境界,也写出了春天西湖的“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葱绿景象。词人通过把游丝、啼鸟对游人的“挽留”,表现出游人被西湖美景吸引而舍不得归去之情。把游丝、啼鸟说成颇通人性的灵物,这便是词体以婉曲写情的特别处。末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奈何春”三个字使得全词更显得精彩,它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留连惆怅之情。这首词的结尾,是用陡转直下的笔法揭示了游人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表现了由欢快而悲凉这种两极转换的心理状态,故而能够取得含蓄蕴藉、余味不绝的艺术效果。

  从艺术上看,词人借景抒情,在描写“乐景”之中,暗示了“哀情”,具有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把那深沉委婉的情思意念蕴含在宽阔的境界之中,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参考资料:
1、 张鸣林主编.唐诗 宋词 元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334页
2、 郁玉莹编著.《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8页
3、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
4、 王值西选编.《经典宋词》: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第31页
5、 徐培均 选注.婉约词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2页

huànshā··shàngzhūqiáoxiǎnghuàlún--ōuyángxiū

shàngzhūqiáoxiǎnghuàlúnróngróngchūnshuǐjìnchūnyúnliúhuájìngchén

dāngyóuyíngzuìhuāniǎohuànxíngrénxiéguīnàichūn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
(qiè)¹南海上,人死乱如麻。
译文:离开南海北上,看见因为战乱死去的人多得如乱麻一般。
注释:¹朅来:离开。
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腥浪拍心碎,飙(biāo)¹风吹鬓华。
译文:暴风吹来,波涛翻涌,浪花里散发出浸泡尸体的腥味,想到自己鬓发已白,心情难抑。
注释:¹飙:暴风。
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
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
译文:一山还一水,没有国又哪里有家。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译文: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要永远为国家的事业奋斗下去。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¹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译文:刚展开的芭蕉叶,(被微风吹着)好像要睡着似的杨柳,樱桃花稍有凋谢,是谁把春日时光分走了一半?还是珍惜现在的春光吧!
注释:¹乍:刚刚。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花前倍觉¹无聊。任冷落、珠钿(diàn)²翠翘(qiào)³。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译文:独立花前只觉得更加寂寞无聊,珍珠簪子、翡翠头饰也丢在一边不想佩戴。你可要趁着现在春光还剩下一半,好好珍惜莫要辜负了我的青春年华。
注释:¹倍觉:更觉得。²珠钿:嵌珠的花钿。³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liǔshāoqīnghuācháochūnfēn--zhēnguān

zhàzhǎnjiāomiányángliǔwēixièyīngtáoshuíchūnguāngpíngfēnbànzuìjīncháo

huāqiánbèijuéliáorènlěngluòzhūdiàncuìqiàochènchūnguāngháiliúbànjīncháo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登兹¹楼以四望兮,聊²(xiá)³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guǎ)。挟清漳(zhāng)之通浦(pǔ)兮,倚曲沮(jū)之长洲。背¹⁰(yǎn)¹¹之广陆¹²兮,临皋(gāo)(xí)之沃流¹³。北弥陶牧¹⁴,西接昭丘¹⁵。华实蔽野¹⁶,黍(shǔ)(jì)盈畴(chóu)¹⁷。虽信美¹⁸而非吾土¹⁹兮,曾何足以少留²⁰
译文: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携带着清澈的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的沮水的长长的水中陆地。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的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的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的终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但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么能够值得我在此逗留?
注释:¹兹:此。麦城楼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漳、沮二水汇合处。²聊:姑且,暂且。³暇日:假借此日。暇:通“假”,借。⁴销忧:解除忧虑。⁵斯宇之所处:指这座楼所处的环境。⁶实显敞而寡仇:此楼的宽阔敞亮很少能有与它相比的。寡,少。仇,匹敌。⁷挟清漳之通浦: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挟,带。清漳,指漳水,发源于湖北南漳,流经当阳,与沮水会合,经江陵注入长江。通浦,两条河流相通之处。⁸倚曲沮之长洲:弯曲的沮水中间是一块长形陆地。倚,靠。曲沮,弯曲的沮水。沮水发源于湖北保康,流经南漳。当阳,与漳水会合。长洲,水中长形陆地。⁹背:背靠,指北面。¹⁰坟:高。¹¹衍:平。¹²广陆:广袤的原野。¹³临皋隰之沃流:楼南是地势低洼的低湿之地。临:面临,指南面。皋隰:水边低洼之地。沃流:可以灌溉的水流。¹⁴北弥陶牧:北接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弥:接。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牧:郊外。湖北江陵西有他陶朱公墓,故称陶牧。¹⁵昭丘:楚昭王的坟墓,在当阳郊外。¹⁶华实蔽野:(放眼望去)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华:同“花”。¹⁷黍稷盈畴:农作物遍布田野。黍稷:泛指农作物。¹⁸信美:确实美。¹⁹吾土:这里指作者的故乡。²⁰曾何足以少留:竟不能暂居一段。曾,竟。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 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遭纷浊(zhuó)而迁逝¹兮,漫逾(yú)纪以迄今²。情眷(juàn)³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jiàn)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jīn)。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cén)。路逶(wēi)(yí)而修迥(jiǒng)兮,川既漾(yàng)而济深。悲旧乡之壅(yōng)¹⁰隔兮,涕(tì)¹¹横坠而弗禁¹²。昔尼父¹³之在陈兮,有归欤(yú)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¹⁴,庄舄(xì)显而越吟¹⁵。人情同于怀土兮¹⁶,岂穷达而异心¹⁷
译文:(我因为)逢上纷乱混浊的乱世而迁移流亡(到这里),到现在已经超过漫长的十二年。心中思念故乡希望归去,谁能忍受这种(思乡的)忧思啊!凭靠着楼上的栏杆来(向远方)遥望,面对着北风(我)敞开衣襟。(北方的)平原(是那么)遥远,(我)纵目远望,(视线)被荆山的高峰所遮蔽。道路弯弯曲曲又长又远,河水浩大无边深不可测。悲叹故乡被阻隔,眼泪横流情不能禁。昔日孔子在陈国的时候,发出过“归欤”的叹息。钟仪被囚禁(在晋国)而演奏楚国的地方乐曲,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但仍说家乡越国的方言。人思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岂会因为穷困还是显达而表现不同?
注释:¹遭纷浊而迁逝:生逢乱世到处迁徙流亡。纷浊:纷乱混浊,比喻乱世。²漫逾纪以迄今:这种流亡生活至今已超过了十二年。逾:超过。纪:十二年。迄今:至今。³眷眷:形容念念不忘。⁴任:承受。⁵凭:倚,靠。⁶开襟:敞开胸襟。⁷蔽荆山之高岑:高耸的荆山挡住了视线。荆山,在湖北南漳。高岑:小而高的山。⁸路逶迤而脩迥:道路曲折漫长。修,长。迥,远。⁹川既漾而济深:河水荡漾而深,很难渡过。¹⁰壅:阻塞。¹¹涕:眼泪。¹²弗禁:止不住。¹³尼父:指孔子。¹⁴钟仪幽而楚奏兮:指钟仪被囚,仍不忘弹奏家乡的乐曲。¹⁵庄舄显而越吟:指庄舄身居要职,仍说家乡方言。¹⁶人情同于怀土兮:人都有怀念故乡的心情。¹⁷岂穷达而异心:哪能因为不得志和显达就不同了呢?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惟日月之逾迈兮¹,俟(sì)河清其未极²。冀王道之一平³兮,假高衢(qú)而骋力。惧匏(páo)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xiè)之莫食。步栖(qī)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nì)。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¹⁰。兽狂顾以求群¹¹兮,鸟相鸣而举翼¹²,原野阒(qù)其无人¹³兮,征夫行而未息¹⁴。心凄怆以感发¹⁵兮,意忉(dāo)(dá)而憯恻¹⁶。循阶除而下降¹⁷兮,气交愤于胸臆¹⁸。夜参半而不寐¹⁹兮,怅盘桓以反侧²⁰。 
译文:念及时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平要到什么时候啊!(我)期望王道平易,在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担心像葫芦瓢一样徒然挂在那里(不被任用),害怕清澈的井水无人饮用。漫步游息徘徊,太阳很快就下山了。(接着)刮起了萧瑟的寒风,天色也阴沉沉地暗了下来。野兽慌忙地左顾右盼寻找兽群,鸟雀也纷纷鸣叫着展翅高飞。原野一片寂静没有游人,(只有)征夫在行走不停。(我的)心情凄凉悲怆而且感伤,心中也充满了忧伤和悲痛。(于是)沿着台阶走下楼来,心中却气愤难平。(一直)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惆怅徘徊翻来覆去睡不着。
注释:¹惟日月之逾迈兮:日月如梭,时光飞逝。惟,发语词,无实义。²俟河清其未极:黄河水还没有到澄清的那一天。俟,等待。河,黄河。未极,未至。³冀王道之一平:希望国家统一安定。冀,希望。⁴假高衢而骋力:自己可以施展才能和抱负。假,凭借。高衢:大道。⁵惧匏瓜之徒悬:担心自己像匏瓜那样被白白地挂在那里。⁶畏井渫之莫食:害怕井淘好了,却没有人来打水吃。渫,淘井。⁷步栖迟以徙倚:在楼上漫步徘徊。栖迟,徙倚都有徘徊、漫步义。⁸白日忽其将匿:太阳将要沉没。匿,隐藏。⁹风萧瑟而并兴:林涛阵阵,八面来风。萧瑟,树木被风吹拂的声音。并兴,指风从不同的地方同时吹起。¹⁰天惨惨而无色:天空暗淡无光。¹¹兽狂顾以求群:野兽惊恐地张望寻找伙伴。 狂顾:惊恐地回头望。¹²鸟相鸣而举翼:鸟张开翅膀互相地鸣叫。¹³原野阒其无人:原野静寂无人。阒,静寂。¹⁴征夫行而未息:离家远行的人还在匆匆赶路。¹⁵心凄怆以感发:指自己为周围景物所感触,不禁觉得凄凉悲怆。¹⁶意忉怛而憯恻:指心情悲痛,无限伤感。¹⁷循阶除而下降:沿着阶梯下楼。循,沿着。除,台阶。¹⁸气交愤于胸臆:胸中闷气郁结,愤懑难平。¹⁹夜参半而不寐:即直到半夜还难以入睡。²⁰怅盘桓以反侧:惆怅难耐,辗转反侧。盘桓,这里指内心的不平静。

  这篇赋以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而各层自有重点,深挚的感情,徐徐道来,感人至深,真不愧名家手笔。

  这篇赋主要抒写作者生逢乱世、长期客居他乡、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产生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表现了作者对动乱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希望,也倾吐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心情。全篇抒情意味很浓,“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此赋有如下特点:一、层次清晰。全文分为三段,首段写登楼所见,次段叙怀乡之情,末段抒身世之惧,遵循主人公情绪的自然发展而来,层次极为清晰。

  二、结构严谨。第一段写景中透露出“忧思”,“望”“忧” 两字,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第二段集中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沉重忧思。开头四句承上文“非吾土”抒发怀乡之情,“凭轩槛以遥望兮”中的“望”字,化景物为情思。第三段对思乡之情进一步开掘,揭示出“忧思”深层的政治内涵。情景交融。首段写异乡风光:地势开阔,山川秀美,物产富饶,以眼前乐景反衬心中哀情。末段写傍晚景色:日惨风萧,兽狂鸟倦,原野寂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怆。前后景物描写,即景生情,寓情于景,一乐一悲,相互照应,真切的反映出作者愁绪步步加深、忧伤至极的过程。

  三、语言清丽。文章用典贴切,注意与主观感情的抒发相契合。例如“瓠瓜徒悬”、“井渫莫食”等典故,都传达出作者的怀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怨愤。文章大量运用富有音乐性的修饰词语。例如“眷眷”、“惨惨”、“凄怆”、“憯恻”、“盘桓”等,音节流畅,朗朗上口。

  四、主题深刻。这篇文章超越了一般的怀乡之作,揭示了深厚的政治内涵。“遭迁逝”句,概括了当时动荡的时代特征和作者悲惨不幸的遭遇;“惟日月”两句,表达了作者时不我待、急欲乘时而起的紧迫感;“冀王道” 两句,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急于建功立业的使命感。总之,作者通过登楼四望,抒发了浓重的故土之思,倾吐了宏图难展的悲慨,表达了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

  综上所述,这篇赋体貌高度精练,情思深厚丰腴,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感觉其意味深永,形象感人,因此成为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杰作。

参考资料:
1、 胡国瑞 等.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436-439
2、 巨 才.辞赋一百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56-57

dēnglóu

wángcàn liǎnghàn 

    dēnglóuwàng liáoxiáxiāoyōu lǎnzhīsuǒchǔ shíxiǎnchǎngérguǎchóu xiéqīngzhāngzhītōng zhīchángzhōu bèifényǎnzhīguǎng广 língāozhīliú běitáo 西jiēzhāoqiū huāshí shǔyíngchóu suīxìnměiérfēi céngshǎoliú 

    zāofēnzhuóérqiānshì mànjīn qíngjuànjuànérhuái怀guī shúyōuzhīrèn píngxuānjiànyáowàng xiàngběifēngérkāijīn píngyuányuǎnér jīngshānzhīgāocén wēiérxiūjiǒng chuānyàngérshēn bēijiùxiāngzhīyōng héngzhuìérjìn zhīzàichén yǒuguīzhītànyīn zhōngyōuérchǔzòu zhuāngxiǎnéryuèyín rénqíngtónghuái怀 qióngérxīn 

    wéiyuèzhīmài qīngwèi wángdàozhīpíng jiǎgāoérchěng páoguāzhīxuán wèijǐngxièzhīshí chí báijiāng fēngxiāoérbìngxīng tiāncǎncǎnér shòukuángqiúqún niǎoxiāngmíngér yuánrén zhēngxíngérwèi xīnchuànggǎn dāoércǎn xúnjiēchúérxiàjiàng jiāofènxiōng cānbànérmèi chàngpánhuánfǎ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