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缘识破皆空。太虚鼎内,默默养和冲。一颗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长春景,五云台上,芝草吐香风。这些微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纤尘不染,清净是真功。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法界难笼。还能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
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缘识破皆空。太虚鼎内,默默养和冲。一颗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长春景,五云台上,芝草吐香风。这些微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纤尘不染,清净是真功。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法界难笼。还能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

mǎntíngfāng··juélièxiūzhēn--zhǎngquánzi

juélièxiūzhēnyīnqínbàndàowànyuánshíjiēkōngtàidǐngnèiyǎngchōnglíngzhūcànlànguānghuīshìyuèshèqiānfēngzhǎngchūnjǐngyúntáishàngzhīcǎoxiāngfēngzhèxiēwēimiàoyǒuyuánduāndeqiānxiāngféngxiānchénrǎnqīngjìngshìzhēngōngyòngtóutóumèichāoshēngmièjiènánlóngháinéngxiāoyáozàichùchùshìxiāngōng

长筌子

长筌子

长筌子(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生平无考。金末人,道士。有《洞渊集》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其中有文赋三十一篇,诗词百馀首。 ▶ 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淡水¹三年欢意,危弦²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情道,秋梦短长亭。
译文:如君子相交淡如水般已经知心三年,欢乐自在,短短的几夜之间就像这急凑的琴声一般便要分离。明天天色微亮之际,霜打得红叶漫天飞舞之时,你们便要踏上归程。如此分别之情,情今同慨,千年叹颂;在这秋意微凉之际,我将日夜思念,时时梦见曾经分别时刻的场面。
注释:¹淡水:语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²危弦:急弦。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渌酒¹尊前清泪,阳关²叠里离声。少陵(líng)³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chóng)城。
译文:端起面前清澈的水酒,默默的留下不舍的泪水,琴弦也凑热闹一般的奏起阳关三叠,仿佛一同相送友人。杜甫曾借诗词寄托思念的友人颇有才名,我亦愿仿效之。小云,小鸿,沈十二,廉叔,我们相约再次相见的地方,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注释:¹渌酒:清酒。²阳关:曲调名,即唐王维《渭城曲》。为送别名曲,反复吟唱,故名《阳关三叠》。³少陵:唐诗人杜甫。⁴云鸿:指其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小云、小鸿。

  晏几道是一位多情词人,每到一处,必然与歌妓缱绻缠绵,分手时就有相思痛苦。经历得多,品尝得深,抒发得真切强烈。这首词从某一段感情说起。曾有过三年的欢聚相恋时光,抵不住离别时几夜琴弦上传出的凄苦声调。

  上片言在颍昌三年,与诸友好淡水之交,深秋时节将别,连日来沉浸在离情别绪之中。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这两句用了比兴手法,形容作者与诸女之交是淡水长情君子之交。“危弦”形容操琴激烈,几乎弦断音绝。未正面写因离别而生的惆伥,却与作者“琵琶弦上说相思”(《临江仙》)“断肠移破秦筝柱”(《蝶恋花》)同一意境。

  “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情道,秋梦短长亭”。“晓霜”句点出离别时的节令和景物,每到秋季晓霜满地的时候,归程上总是飞舞着坠落的红叶,情今行人都是在驿道上颠沛奔波,在驿亭中魂牵梦萦。

  下片叙饯别酒席上的情景与自己的离恨。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描绘歌女劝酒时的依恋情态。离别酒宴上的送行《阳关曲》和情人的清泪,每次相同,一次次折磨离人。“阳关”(抒发离情别意的情琴曲名)二字点出送别本意。

  “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少陵”(杜甫的称号),在这里作为诗人的代称。是对当年自己的赞许,当下被生活折磨得已经没有了这精气神。云、鸿是歌伎名,晏几道好以属意者名字入词,以记其坠欢零绪之迹。尽管是分别在即,小云、小鸿还与他相约。然而她们身世漂零,俱流转入间,这相约是渺茫的,如同烟雾般可望而不可即。

  全词通篇只写了过去三年的淡水之交,眼前别宴上、骊歌中的清泪和黯淡的前程,未着一字写“不舍”,字里行间却让人深切感受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编选.晏殊 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第102页
2、 程自信 许宗元主编.宋词精华分类品汇: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03月:第233页
3、 费振刚主编,陶尔夫,杨庆辰著.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 晏欧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3页

línjiāngxiān··dànshuǐsānniánhuān--yàndào

dànshuǐsānniánhuānwēixiánqíngxiǎoshuānghóngguīchéngqíngjīndàoqiūmèngduǎnzhǎngtíng

jiǔzūnqiánqīnglèiyángguāndiéshēngshǎolíngshījiùcáimíngyún鸿hóngxiāngyuēchùyānjiǔzhòngchéng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hào)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
译文:晴朗的天空,耀眼的阳光照耀着神州大地。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列宅紫宫¹里,飞宇²若云浮。
译文:洛阳城皇宫里一排排高耸的建筑,飞檐如同浮云。
注释:¹紫宫:指帝王宫禁。²飞宇:飞檐。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é)峨高门内,蔼(ǎi)蔼皆王侯。
译文:在高门大院里,居住着许多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自非攀龙客¹,何为歘(xū)²来游。
译文:自己本来就不是追随帝王以求仕进的人,为什么忽然到这里来游览呢?
注释:¹攀龙客:跟随君主以求仕进的人。²欻:轻举、急躁鲁莽。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pī)¹出阊(chāng)(hé)²,高步追许由³
译文:穿着粗布衣服走出阊阖门去,迈开大步去追赶许由。
注释:¹被褐:穿着粗布短袄,喻不慕名利,安于贫贱。²阊阖:宫门,泛指京城。³许由:传说中的隐士。相传尧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颍水之阳箕山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愿闻,洗耳于颍水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振衣千仞冈,濯(zhuó)足万里流。
译文:因都城生活龌龊,所以振抖衣衫于千仞高岗,濯洗手足于万里长流,以去尘杂污秽。
注释: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濯:洗。

yǒngshǐshǒu ·

zuǒ wèijìn 

hàotiānshūbái língjǐngyào耀shénzhōu 
lièzháigōng fēiruòyún 
éégāoménnèi ǎiǎijiēwánghóu 
fēipānlóng wèiláiyóu 
chūchāng gāozhuīyóu 
zhènqiānrèngāng zhuówànliú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浮云¹终日行,游子²久不至。
译文:天上浮云终日飞来飘去,远游的故人为何久久不至。
注释:¹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²游子:此指李白。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译文:夜晚我总是频频梦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谊。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告归¹常局促²,苦道来不易。
译文:分别时你总是神色匆匆,还总说相见多不容易。
注释:¹告归:辞别。²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江湖多风波,舟楫(jí)恐失坠。
译文:江湖上航行多险风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出门搔(sāo)白首¹,若负平生志。
译文:出门时搔着满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生之志。
注释:¹搔首:大概是李白不如意时的习惯举动。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冠盖¹满京华,斯人²独憔悴。
译文: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才华盖世的你却容颜憔悴。
注释:¹冠盖:指代达官。冠:官帽。²盖:车上的篷盖。²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孰云¹网恢恢²,将老身反累。
译文:谁能说天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注释:¹孰云:谁说。²网恢恢:《老子》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译文: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此诗紧接前诗,前四句写三夜频梦李白。开篇以比兴领起: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意思是说浮云可见,而游子 (李白) 却不可见。古诗十九首》 中有: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由此引出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说明诗人对李白思念之深切。与前诗的“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一样,这里是从诗人角度切入,都是表明两人的友情深挚。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天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天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君意也好,君明我忆也好,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 以下六句,写梦中李白魂返前的幻影: 每当辞别之时,李白总是局促不安,不愿离去,并且再三苦苦诉说: “来一趟多么不易啊! 江湖上风波险恶,我真怕沉船坠水呢!”他出门离去,总是搔着头上的白发,仿佛是为辜负平生壮志而怅恨! 六句中第一二句写不愿“告归”,依依不舍的神态;第三四句是李白 “恐失坠” 的内心独白,写他忧路险、伤坎坷的苦情; 第五六句写他“出门”时的动作,展现他壮志未酬的悠悠心事。真是形可见,声可闻,情可触,李白枯槁惨淡之状,历历在目,令人潸然泪下!

  “冠盖” 以下六句,是写梦醒后为李白的遭遇坎坷表示不平之意。你看,在京都长安城里,到处是高冠华盖的达官权贵,惟有李白这样一个大诗人“独憔悴”,困顿不堪,无路可走;甚至在年已五十九岁的 “将老” 之年,被放逐夜郎,连自由也失掉了! 这哪里有“天网恢恢”之事?鲜明的对比,深情的斥责,表现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同情和对恶势力的强烈愤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的诗才尽管能享千古盛名,但生前遭遇如此凄惨,“身后” 寂寞无知,又有何用呢!诗人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饱含着自己坎坷零落的无限心事。

  此诗与前诗相呼应。前诗以 “死别” 发端,此诗以 “身后” 作结,浑然一体。前诗写初梦,此诗写频梦; 前诗写疑幻疑真,此诗写形象清晰; 前诗重在对李白当时处境的关注,此诗则表对他生平遭遇的同情; 前诗忧惧之情独为李白而发,此诗不平之意兼含诗人的感慨。同为梦李白,题材相同而表现不一,足见诗人高超的诗艺,同时又表达了人间之至真至诚之至情。

参考资料:
1、 赵庆培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98-500

mèngbáièrshǒu ·èr

 tángdài 

yúnzhōngxíng yóujiǔzhì 
sānpínmèngjūn qíngqīnjiànjūn 
gàoguīcháng dàolái 
jiāngduōfēng zhōukǒngshīzhuì 
chūménsāobáishǒu ruòpíngshēngzhì 
guāngàimǎnjīnghuá rénqiáocuì 
shúyúnwǎnghuīhuī jiānglǎoshēnfǎnlèi 
qiānqiūwànsuìmíng shēnhòushì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¹有某氏者,畏日²,拘忌异甚³。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tóng)勿击鼠。仓廪(lǐn)(páo),悉以恣(zì)¹⁰鼠,不问。
译文:永州有一家的主人,特别怕犯日忌。他认为自己出生的那一年是子年,老鼠就是子年的神,以此非常爱护老鼠,家里不许养猫养狗,禁止仆人击打老鼠;家里的仓库、厨房,全让老鼠恣意横行,放任不管。
注释:¹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区。²畏日:怕犯日忌。旧时迷信,认为年月日辰都有凶吉,凶日要禁忌做某种事情,犯了就不祥。³拘忌异甚:禁忌特别奇怪;禁忌迷信特别多。⁴生岁直子:出生的年份正当农历子年。生在子年的人,生肖属鼠。直,通“值”,正当。⁵子神:子的生肖神。⁶僮:童仆,这里泛指仆人。⁷仓廪:粮仓。⁸庖厨:厨房。⁹悉:全,都。¹⁰恣:放纵。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yí)¹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yú)也。昼累累²与人兼行³,夜则窃啮(niè)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译文:以此老鼠们就相互转告,都来到他家里,大吃大喝却没有任何灾祸。这个人家里没有一样完整的东西,衣柜里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喝的东西,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大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和人在一起活动,到了夜晚,偷咬东西,打打闹闹,发出的声音千奇百怪,闹得人睡不成觉,而他始终不感到讨厌。
注释:¹椸:衣架。²累累:一个接一个。³兼行:并走。⁴窃啮:偷咬东西。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¹,恶物也,盗暴²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hé)³,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译文:过了几年,这个人搬到别的州去了。后来搬进来另外一家人,但老鼠依旧闹得还像过去一样凶猛,认为这家人还跟以前的那家人一样。新搬来的人看见了说:“这些应该生活在阴暗地方的坏东西,偷窃打闹得尤其厉害,是怎样到达这样的地步呢?”便借来了五六只猫,关闭上大门,撤除瓦器用水浇灌老鼠洞,雇用仆人到处搜寻追捕,杀死的老鼠堆得跟山丘一样,老鼠的尸体被扔在偏僻的地方,臭味好几个月后才散去。
注释:¹阴类:在阴暗地方活动的东西。²盗暴:盗吃食品、糟踏物品。³阖门:关闭门窗。⁴撤瓦:搬开瓦器。一说撤除屋瓦。⁵购僮:悬赏、奖励僮仆。一说指“雇工”。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译文:哎!你们认为这样吃饱喝足并且没有灾害的日子是可以永恒持久的吗!

  这篇文章把那些自以为“饱食而无祸”的人作老鼠, 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讽刺了纵恶逞凶的官僚和猖獗一时的丑类,暗喻小人得志虽能嚣张一时,却不能长久,依仗权势的小人会遭到彻底被消灭的下场。全文主旨突出,文笔精粹,叙事生动,形象鲜明。此文的警示意义在于:依仗外力保护所获得的安全和威福是不能持久的。

  文中故事涉及三方:鼠、鼠的旧主人、鼠的新主人及其用以杀鼠的猫和僮仆。在这三方中,旧主人因其生年属鼠而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这是导致群鼠猖狂肆虐的关键,也埋下了鼠被新主人歼灭的伏笔;鼠因有人保护,故有恃无恐,恣意妄为,不仅使得“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而且“窃啮斗暴,其声万状”,其行为其实已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是导致其被新主人歼灭的关键;新主人与旧主人的态度截然相反,来居伊始,即“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从根本上杜绝了鼠患。假如当初旧主人不是如此纵容群鼠,而群鼠也不是如此肆无忌惮,则鼠的灾难以及新主人的杀鼠手段也许不会如此之速、之猛;唯其两方面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以物极必反,祸不旋踵,作者在文末所发“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的感叹,其意义也就来得格外深远。

  这篇寓言状物摹形生动形象,情景如见。如写在主人放纵下,群鼠猖獗之状说:“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可谓淋漓尽致,穷形尽相。寓言寓意深厚,对讽喻之意不作详尽展开,主要通过故事和形象本身体现出来,可让人从不同角度玩味受教。如寓言结尾说:“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画龙点睛,可谓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尚永亮 洪迎华 编选.柳宗元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104:171-177
2、 王松龄 杨立扬 等.柳宗元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04-211
3、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049-1053

yǒngmǒushìzhīshǔ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yǒngyǒumǒushìzhě wèi shèn wéishēngsuìzhí shǔ shén yīnàishǔ māoquǎn jìntóngshǔ cānglǐnpáochú shǔ wèn 

    yóushìshǔxiānggào jiēláimǒushì bǎoshíérhuò mǒushìshìwán wán yǐnshíshuàishǔzhī zhòulěilěirénjiānxíng qiènièdòubào shēngwànzhuàng qǐn zhōngyàn 

    shùsuì mǒushìzhōu hòurénlái shǔwéitài rényuē  shìyīnlèi è dàobàoyóushèn qiězhìshìzāi  jiǎliùmāo mén chè guànxué gòutóngluózhī shāshǔqiū zhīyǐnchù chòushùyuènǎi 

     bǎoshíhuòwéihéngzāi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guǒ)¹杖轻策²,怀迟³上幽室
译文:准备好食物拿起手杖,蜿蜒曲折的爬上风景清幽之地。
注释:¹裹粮:准备好食物。²杖轻策:拿起轻便的手杖。³怀迟:犹逶迤,迂回曲折貌。⁴幽室:石室,山洞。此指风景清幽之地。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行源¹²转远,距陆³情未毕
译文:沿着小路向溪流的源头越走越远,到了上岸的地方沿溪而游的兴致还十分浓厚。
注释:¹行源:溯流而上,向溪流的源头前进。²径:小路。³距陆:到上岸处。⁴情未毕:意谓沿溪而游的兴致还十分浓厚。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dàn)(liàn)¹²寒姿,团栾(luán)³润霜质
译文:水波微微动荡的样子凝结成孤寒的姿色,竹子经霜愈见青翠光润。
注释:¹澹潋:水波微微动荡的样子。²源:凝源。³团栾:犹檀栾。竹秀美貌,这里指代竹。⁴润霜质:谓竹性耐寒,经霜愈见青翠光润。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jiàn)¹水屡(lǚ)²,林迥(jiǒng)³岩逾密。
译文:涧水弯曲故屡屡不辨水流的去向,丛林深远岩石也越来越密。
注释:¹涧委:涧水弯曲。²水屡迷:谓因为涧流弯曲,故屡屡不辨水流的去向。³林迥:丛林深远。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juàn)¹西谓初月,顾²东疑落日。
译文: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驳驳令人怀疑可能已是夜晚,再向东看,岩壁上隐现出昏黄的月色,又使他怀疑是夕阳正在沉落。
注释:¹眷:眷顾,细细观看。²顾:回顾,回头看。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践夕奄昏曙(shǔ)¹,蔽(bì)(yì)²皆周悉³
译文:从早到晚,一会儿就过去了,山岩和林木的最隐蔽幽深之处都已经完全熟悉了。
注释:¹奄昏曙:谓从早到晚,一会儿就过去了。²蔽翳:指山岩和林木的最隐蔽幽深之处。³周悉:完全熟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gǔ)¹贵不事,履二²美贞吉³
译文:虽然身在仕途,但却不为所累,在永嘉太守任上游玩其乐无穷,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
注释:¹蛊上:指《易经·蛊卦》上九。句用《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意,意谓虽然身在仕途,但却不为所累。²履二:指《易经·履卦》九二。此句用《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之意,说明在永嘉太守任上优游的乐趣。³贞吉:谓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幽人¹常坦步²,高尚邈难匹。
译文:我自己经常安然地步行,都难以与绵邈的高尚相匹敌。
注释:¹幽人:指隐者,诗人自称。²坦步:安然地步行。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yí)¹竟何端²,寂寂寄抱一³
译文:不事王侯的隐士和凡夫俗子之间本来相差很远,但在老子看来,却并没有多少区别。
注释:¹颐阿:应诺与呵责,指善良与罪恶。或谓颐阿即伊我,你我之间,借指不事王侯的隐士和凡夫俗子。²何端:有何区别。这句意谓颐阿之间本来相差很远,但在老子看来,却并没有多少区别。³寄抱一: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玄理。抱一,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恬如¹既已交,缮(shàn)²自此出。
译文:恬静和智慧既然已经有了,涵养本性就是从此处变现出来的。
注释:¹恬如:恬静和智慧。²缮性:即涵养本性之意。

  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谢灵运被降职外放永嘉任太守。诗人在郡不理政务,恣情遨游山水。每游一处,必有诗篇记胜。这首诗即是其一。据《读史方舆纪要》说:“(永嘉)西北二十里有青嶂山,上有大湖,澄波浩渺,一名七峰山。”此青嶂山,似即绿嶂山。

  谢灵运的山水诗多采取纪游的写法。其章法结构,大抵是先纪游,继写景,最后兴情悟理。此诗即采取这种井然的推展次序。起首二句,写他出发前的准备和启程情况。诗人携带足够的干粮,拄着轻便的手杖,兴致勃勃地启程了。他沿着逶迤起伏的山路徐行而上,要攀登那风景清幽奇险的高峰。“怀迟”,与威夷、逶随、逶迤等词通。“幽室”,风景清幽之处,指绿嶂山。灵运是一位旅行家、冒险家。他所选择的风景,不是那些寻常易见的田园或低丘浅流,他对山水的欣赏,不像陶渊明那样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眺望为满足。他总是以高山深谷为目标,欲求人所未见的幽景奇观。这两句的“裹粮”和“杖策”,就表明了这次旅游路程之遥远险阻,也流露出诗人寻幽探胜的极大热忱。灵运诗这种在开篇记游时即表现出的欣喜向往之情,往往能使人一开卷就引起感情的共鸣。次二句,写他溯流而上,向溪涧的源头前进;到了上岸处,兴致仍然十分浓厚。这是全诗的第一个层次,即纪游。轻快灵动的诗句,已引领读者步入佳境。

  以下八句,即依照游历次序,描绘途次的风景。诗人循溪畔步游,但见溪边水波澹澹,并在山湾处汇集,凝成了一个澄碧的深潭。潭上烟雾弥漫,使他感觉凛然生寒。环视溪潭岸上,修竹环合,摇曳风中,虽经秋霜之冻,愈见得青翠光润,葱郁可人,显出坚贞的品质。“团栾”亦作“檀栾”,形容竹的形貌之词。“寒姿”指水,“霜质”谓竹。诗人沿着溪潭继续游赏,遥看涧流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蜿蜒而去,使他难以辨明流水的去向。举目望去,山林伸向远方,那山岩也随着林子延伸,越到远处,看起来岩层越密。诗人置身在这无边无际的深碧苍翠之中,已经不知道是白天还是晚上。他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驳驳,令人怀疑可能已是夜晚,明月初升了。再向东看,岩壁上隐现出昏黄的月色,又使他怀疑是夕阳正在沉落。灵运写山水景色,最擅长实景实写,细腻刻画。正如王夫之所评:“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虚”(《古诗评选》卷五)。这六句,从视觉、触觉、感觉、错觉多方面着笔,准确地表现出深山大壑中密林幽涧的气象,又利用浅深、明暗、远近的对比,显示了山水的繁复、曲折,阴暗、清冷,造成一种幽深、神秘、变幻莫测的境界。如此神秘幽异的原始山林景色,是前人所未见到也未写过的。灵运写山水,为了达到“情必极貌以写物”的目标,便力求“辞必穷力而追新”,以新的语言词眼表达新奇的意象。这几句中的“委”与“迥”,“屡迷”与“逾密”,状景异常精细逼真。“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一联,在上下句之中造设“澹潋”、“团栾”两个叠韵词对偶,造成听觉上整齐铿锵的韵律感;而“结”与“润”两个动词,分置于句中第三字的中间位置,构成“句中眼”,更使景物呈现出活泼的生气与清新的韵致,显出诗人的匠心巧思。“践夕”二句,总揽一笔,说自己在深山中只顾赏玩幽景,忘却了时间的推移,不觉中,已从早上游到了黄昏。而岩林最幽深最隐蔽的地方,也都游历到了,以上是第二层次,诗人以其丽情密藻铺叙景物,形成了全篇最精采的部分。

  “蛊上”以下八句,是第三层次,即兴情悟理。这一部分写得较为枯燥,下面略作解释。“蛊上”,谓蛊卦上九。《周易·蛊》说:“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履二”,谓履卦九二。《周易·履》说:“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贵”、“美”都是主张、赞赏之意。“幽人”和“高尚”两句紧承上两句,进而抒发情怀,说凡隐逸之人,都是心怀坦荡,安行无碍,这种高尚之风,高远之趣,真是举世无双的了。读者不难发现,灵运这里已是以“幽人”自居了。“颐阿”,应答之声;“何端”,即何由。这一句意思说:我身心都沉浸在阒无人迹的山林之中,再也无由听到謦欬之声了。“寂寞”句,同样出于《老子》:“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一”是道或大全的意思,抱一就是守道。这句说:我只能在寂寞中把思想感情寄托于老庄玄理,安性守道。结尾一联,上句的“如”字,应作“知”。《庄子·缮性篇》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其大意是说,知识是有害的,要追求“大道”,就必须恬静无为,任其自然,摒弃知识。而摒弃知识,才是真正的“知”。恬静无为养育了这个“知”,而这个“知”又反过来养育了恬静无为。二者“交相养”、相互促成,人性中就产生了“和理”(指至为纯粹平和的精神境界)。这个方法,就是“缮性”。缮是“治”的意思,治性,亦即养性之意。灵运在这里说,在此自然的环抱中,他感到自己已经达到了“恬知交相养”的境界,从此可以去讲究养生之道了。

  这首诗虽然多了一个语言晦涩乏味的“玄言尾巴”,但它不仅模山范水方面极为生动、清新,而且对于游历的过程、时间,地点、心情,都交待得明白清晰,表现出一种登涉之趣。因此,读者读这首诗,仍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诗人攀岩泛流,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从而获得与大自然交感会通的审美上的愉悦。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646-648页

dēngyǒngjiā绿zhàngshān--xièlíngyùn

guǒliángzhàngqīng怀huáichíshàngyōushì

xíngyuánjìngzhuǎnyuǎnqíngwèi

dànliànjiéhán姿tuánluánrùnshuāngzhì

jiànwěishuǐlínjiǒngyán

juàn西wèichūyuèdōngluò

jiànyǎnhūnshǔjiēzhōu

shàngguìshìèrměizhēn

yōurénchángtǎngāoshàngmiǎonán

ājìngduānbào

tiánjiāoshànxìngch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