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笠烟蓑三十年,一篙投意便忘船。何如更拟吴江上,付与儿孙庆有缘。
雨笠烟蓑三十年,一篙投意便忘船。何如更拟吴江上,付与儿孙庆有缘。

chuánzishàngèrshǒu--wáng

yānsuōsānshíniángāotóu便biànwàngchuángèngjiāngshàngérsūnqìngyǒuyuán

王寂

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诗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 ▶ 27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译文:作客江夏,夜梦欲醒时分,已是东风劲吹,残月西落。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¹,佳人²与我违³
译文:一觉醒来就想起在白帝城与你相处的美好时光,如今你我却天各一方。
注释:¹白帝: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自帝山上,东汉公孙述所建。²佳人:指巴东故人。³违:离别。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
(qú)¹(ráo)²(gǔ)³,音信莫令稀。
译文:瞿塘峡有许多客商来来往往,希望你我常常通信,不要让它逐渐稀少。
注释:¹瞿塘:瞿塘峡,此代指长江三峡。²饶:多。³贾客:指来往于峡江做买卖的商人。
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这首诗的首联场景恢弘,以“汉水波浪”和“巫山云雨”暗喻诗人自己与巴东故人各自所在地域。此时诗人已到江夏,江夏所在地,正对汉水人江口岸,而巴东故人却在为巫山云雨所阻隔之夔州城。一“远”一“飞”,描画出二人分手之后,各自身处异地,为峡江大山阻隔的情形。

颔联二句,诗人言说自己作客江夏,夜梦欲醒时分,已是东风劲吹,残月西落。

颈联接颔联,续写醒来之后,便想起在夔州白帝城与老朋友相处的美好时光,但如今却与老朋友离别,天各一方。

尾联二句,谆谆嘱咐远在夔州的老朋友,一定要随时通音信,不要让它逐渐稀少了,而来往于峡江瞿塘做买卖的商人很多,捎带音信也是很容易的。

  五言律诗,在李白的全部诗作中并不多见。这首《江上寄巴东故人》,虽对仗不甚工稳,但气象宏大,仍不失为佳篇。

参考资料:
1、 罗承勇.夔州诗百首赏析(图文典藏本):重庆出版社,2007.12:17

jiāngshàngdōngrén--bái

hànshuǐlàngyuǎnshānyúnfēidōngfēngchuīmèng西luòzhōngshí

juéhòubáijiārénwéitángráojiǎyīnxìnlìng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听元宵(xiāo)¹,往岁喧(xuān)(huá),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jiē)²,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³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注释: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晚上,民间有挂彩灯,观彩灯的习俗。²今岁嗟呀:今年到处都是叹息的声音。³闹红尘:尘世热闹。⁴香车宝马:豪华的车马。⁵消乏:消沉,贫乏。

  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此曲用“今岁”、“往岁”的对比手法, 描写了元宵节冷落的景象。“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 怨也千家。”正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况和广大人民对反动统治的愤懑情绪。据《尧山堂外纪》载:“弘治、正德时,‘高邮元宵最盛, 好事者多携佳灯美酒, 即西楼为乐。……后经荒岁苛政, 闾阎凋敝, 良宵遂索然矣。’”这段话正可做为这首小令的最佳注脚。

chángōng··yuánxiāo--wángpán

tīngyuánxiāowǎngsuìxuānhuāqiānjiāqiānjiātīngyuánxiāojīnsuìjiēyachóuqiānjiāyuànqiānjiāyǒunàohóngchénxiāngchēbǎozhīguòsònghuánghūnhánshīxiāojiǔxiāolěngluòlechūnfēngqiáocuìleméihuā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
桃李溪边驻画轮¹。鹧(zhè)(gū)声里倒清尊²。夕阳虽好近黄昏。
译文:桃李溪边停着一辆画轮车。鹧鸪发出“行不得也哥哥”的叫声时,就是倒酒于杯中与情人约会之际。晚照虽然美丽,但它已临近黄昏的时候。
注释:¹驻画轮:指停车。画轮:车之美称。²倒清尊:指斟酒。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倒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xiāo)¹
译文:体发倒味留在衣裳上,信物套在手臂上。我俩好比那明沏的溪水浸着芳倒的草儿,皎洁的月儿伴着那雪白的云儿。多少时候离去才不致痛苦悲伤。
注释:¹销魂:梁·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五:“销魂与凝魂,同为出神之义。”此处形容伤感。

  上片,写一对情人约会的幽深情景。在桃李溪边停着一辆“画轮”,车上下来的男子走进了“桃李”林。两人约会的地方竟是如此幽静。鹧鸪唤来女子忙把酒倒向杯中,频频举杯,蜜语阵阵,两人的绵情竟是如此难舍难分。时间过得太快,不觉“黄昏”来临。词人点化运用李商隐《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句,又描景,又传情。不过,词人词里没有惋惜人生短暂意,有的是饱含情人的依依恋情。词人善于从空间与时间的交错上,景情交融,构建了一幅迷人的春情图。

  月洒桃李林,两人如人梦,梦醒已分手,神志近迷魂。在经过大刀剪裁之后,词人把下片之墨直接倾洒在女子内心隐秘的愁情上。曾几几何,信誓旦旦;到如今,信物为征。体发上的倒气还留在你的衣裳上,赠给的花巾还留在你的手臂上,愁的是“几时归去不销魂?”多少时候,不知道,只有归去方能销魂。这结尾的故意设问句,不仅让语气富有变化,而且将女子的痴情深化一步。

  全词通篇写春景,实际上句句写恋情。点化名句,不露痕迹,既成为词篇的不可少的结构成分,又深化了词篇的思想内涵。情景交融,词简意深,为古代文人情歌的上乘之作。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23-1125页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无故寻愁觅(mì)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¹,腹内原来草莽(mǎng)²
译文:无缘无故自寻愁和恨,有时像傻瓜有时候发狂。虽然表面上生得风流倜傥,肚子里全是杂草装。
注释: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是古代小说常用词牌。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¹皮囊:外表,长相。指人的躯体。佛家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²草莽:丛生的杂草,无用之物。这里比喻不学无术。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liáo)¹不通世务²,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³性乖张,那管世人诽(fěi)(bàng)
译文:落拓不羁不懂世务,愚笨顽劣怕读圣贤文章。行为性情怪诞固执又反常,根本不管别人诽谤。
注释:¹潦倒:困顿。²世务:俗务。指社会生活中的人情世故、谋生之道。程伟元、高鹗版本作“庶务”,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此取《红楼梦》甲戌本、庚辰本的写法。³偏僻:行为不端正而偏激。⁴乖张:性情古怪。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富贵不知乐业¹,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sháo)²,于国于家无望。
译文:富贵时不知道满足,贫穷时又受不了凄凉。可惜错过了大好时光,对于持家治国都派不上用场。
注释:¹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²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¹无双。寄言²(wán)(kù)³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译文:天下无能数他第一,不肖自古没有第二个人。送给富贵哥儿们一句话:可别学贾宝玉这般模样。
注释:¹不肖:不才,不贤,品行不好,没出息。²寄言:告诉。³纨绔:细绢裤,指代富贵人家子弟。⁴膏粱:原指精美的食品,引申为富贵之家。⁵效:效法,模仿。⁶形状:样子。

  这组词,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社会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所以说词中句句都是反话。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在道学先生们看来这就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通过这首词,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词里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说宝玉言行违背社会伦理,不合中庸之道,看来似嘲,其实是赞,因为这些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在曹雪芹的时代,经宋代朱熹集注过的儒家政治教科书《四书》,早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具有无上的权威性。贾宝玉上学时,贾政就吩咐过“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然而贾宝玉对这些“最要紧的东西”偏偏“怕读”,以至“大半夹生”,“断不能背”。这当然要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草莽”“愚顽”了。但贾宝玉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他给大观圆题额,为芙蓉女儿写诔文也显得很有才情。连薛宝钗都说他“每日家杂学旁收的”,承认他懂得多。在警幻仙姑的眼中,贾宝玉是“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可见,所处的角度不同,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也不一样。贾宝玉并不是“腹内原来草莽”“不通世务”,而是他厌恶贾雨村之流的政客,不屑与之为伍。不愿读的文章也只是那些“圣贤”的说教和一文不值的科举时文。贾宝玉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通人!”他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死谏、武死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贾宝玉这些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偏僻”“乖张”“大逆不道”的言行,无不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一一孔孟之道的大挑战与批判。而“那管世人诽谤”,正表现了他那种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的个性,更是对他那种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的颂扬。

  词中“贫穷难耐凄凉”一句是预示贾家败落后,贾宝玉要有一段困苦不堪的生活经历。《红楼梦》第十九回写贾宝玉去袭人家探视,袭人的母亲和哥哥慌忙招待贾宝玉,摆上一桌子果品,可是袭人觉得没有一样可吃之物,只给贾宝玉拈了几个松子瓤,吹去细皮,用手帕托给贾宝玉。这表现出贾宝玉是十分娇贵的。就在这个地方,脂砚斋有条批语说:将来贾宝玉“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对照起来看,他日后的处境是十分凄凉的。贾宝玉在曹雪芹原著的八十回以后的经历虽然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有一段贫穷的经历是可以肯定的。虽然给现代人看来,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他毕竟是一个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他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禄,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剥削阶级生活。所以,一旦富贵云散,家道败落,也是必然“贫穷难耐凄凉”的。

  假语村言,连篇迭出,极力的贬斥必然会使有艺术欣赏能力的读者领悟到:表面上是贬,是骂,实质上是褒,是赞。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在那样的贵族之家处处受束缚、限制,于是就要产生苦闷,就要采取种种方式宣泄。这样的贵族青年,按封建阶级“接班人”的标准要求,那是“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了。他既不能像其祖先那样“理朝廷、治风俗”,为皇帝做个贤臣良相;也不能像王熙凤那样治家理财,撑起家业的门面,所以说是“于国于家无望”了。这样一个“无能第一”“不肖无双”“于国于家无望”的人,自然难以进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法眼,于是他就成了贵族之家的“纨袴与膏粱”的反面教材——“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写于小说主人公初次出场时,对于读者认识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进而认识《红楼梦》全书的思想内容,极富启迪意义。

参考资料:
1、 李楠 解译.红楼梦诗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35-38
2、 季学原.红楼梦诗歌精华.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8-22

西jiāngyuè··bǎoèrshǒu--cáoxuěqín

xúnchóuhènyǒushíshìshǎkuángzòngránshēnghǎonángnèiyuánláicǎomǎng

lǎodàotōngshìwánwénzhāngxíngwèipiānxìngguāizhāngguǎnshìrénfěibàng

guìzhīpínqióngnánnàiliángliánhǎosháoguāngguójiāwàng

tiānxiànéngjīnxiàoshuāngyánwángāoliángxiàoérxíngzhuàng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有鹦鹉飞集¹他山,山中禽兽辄(zhé)²相贵重³,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译文:一只鹦鹉飞落到一座山中栖息,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暗自想到:此处虽好,却不是自己久留之地。鹦鹉便飞走了。 不久,那座山里起了大火,鹦鹉远远望见,于是飞进水里沾湿了羽毛,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说:“你虽然有志气,但是力量微不足道。”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力量灭不了大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鸟兽行为善良,曾待我如兄弟,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遭受这样的灾难。”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
注释:¹集:栖息。²辄:总是。³相贵重:尊重它。相:指代鹦鹉。⁴濡羽:沾湿羽毛。⁵侨居:寄居,寄住。⁶善行:行为善良。⁷嘉感:赞扬并受感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