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独秀。动把春光泄漏。谁道江南无所有。一枝先入手。
誇独秀。动把春光泄漏。谁道江南无所有。一枝先入手。
须是日将月就。那在风飘雨骤。直待豆秸灰落后。初尝山店酒。
须是日将月就。那在风飘雨骤。直待豆秸灰落后。初尝山店酒。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69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泰山一何¹高,迢迢²³天庭
译文:泰山何其高,高耸伸延直至天宫。
注释:¹一何:何其。多么。²迢迢:遥远貌。高深貌。³造:到,去。⁴天庭: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指天空。
峻极周已远,层云郁冥冥。
峻极¹²已远,层云³(míng)
译文:太高的地方周围已经看不见了,积聚着的云气显得特别昏暗。
注释:¹峻极:高峻的极限。极高。²周:周边。周围。³层云:层层云气。积聚着的云气。⁴郁:郁积。浓积。⁵冥冥:昏暗。黑夜。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梁甫¹亦有馆²,蒿(hāo)³亦有亭
译文:梁父山上也有驿馆,蒿里山也有驿亭。
注释:¹梁甫:梁父。泰山下的一座小山,在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古代皇帝常在此山辟基祭奠山川。多有陵墓。²馆:馆舍。驿馆。³蒿里: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者葬所。⁴亭:驿亭。亭台。亭子。
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幽涂¹²万鬼,神房³集百灵
译文:阴间的路途迎接众多鬼神,神圣的房舍集聚众多幽灵。
注释:¹幽涂:幽冥之途。阴间的路途。涂,途。²延:延引。迎接。³神房:神灵的房舍。神圣的房舍。⁴百灵:众多幽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长吟¹泰山侧,慷慨²³楚声
译文:在泰山旁长久吟唱,情绪激昂地唱起激扬的楚地曲调。
注释:¹长吟:长久吟唱。哀愁怨慕时发出长而缓的声音。吟唱《泰山吟》。²慷慨:情绪激昂。³激:激扬。⁴楚声:楚地的声音,楚地的曲调。
寒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寒鸿¹高,仙露²满。秋入银河清浅。逢好客³,且开眉。盛年能几浅。
译文:鸿雁高飞准备去南方过冬,清冷的露水晶莹,天上银河隐约可见。难得好友相聚,让我们舒展愁眉,珍惜浅光。人的青春年华能有多久呢。
注释:更漏子:词牌名。《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¹塞鸿:边塞飞来的鸿雁。²仙露:秋天露水的美称。汉武帝曾以铜铸仙人擎盘承接天上降下的甘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为这样可以成仙。故称露水为仙露。³好客:嘉宾。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¹。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译文:歌女们调弦弹筝,长袖善舞,富于节奏的乐曲声在饰有彩画的厅堂里回响。在这个欢乐的宴会上,让我们尽情畅饮。人生难相聚,易别离啊。
注释:¹檀板:简称板,乐器,因常用檀木制作而有檀板之名。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句 一作:向)
句吴¹亭东千里秋,放歌²曾作昔年游。(句 一作:向)
译文:向吴亭东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当年曾经在这里高歌畅游。
注释:¹句吴:即吴国。句:一作“向”。向吴亭:在丹阳县南面。²放歌:放声歌唱。
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青苔寺里无马¹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译文: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
注释:¹马:一作“鸟”。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大抵南朝皆旷(kuàng)¹,可怜²东晋最风流³
译文:大体上南朝人物个个都旷达,可爱那东晋名士世上最风流。
注释:¹旷达: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²可怜:可爱,可羡慕。³风流: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月明更想桓(huán)¹在,一笛²闻吹出塞(sài)³愁。
译文: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现,听他用笛声吹奏出塞的怨愁。
注释:¹桓伊:东晋将领、名士,早年月下遇王懿之为他吹笛。²一笛:指一支笛的声音。³出塞:曲名,曲调哀愁。
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谢眺¹诗中佳丽地,夫差²传里水犀(xī)³
译文: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
注释:¹谢朓:南朝齐文学家。²夫差:春秋末期吴国国君。³水犀军:披水犀甲的水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城高铁瓮(wèng)¹横强弩(nǔ),柳暗朱楼²多梦云。
译文: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
注释:¹铁瓮:润州城,孙权筑,号为铁瓮。²朱楼:谓富丽华美的楼阁。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画角¹爱飘江北去,钓歌²长向月中闻。
译文: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
注释:¹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²钓歌:渔歌。渔人所唱的歌。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扬州¹尘土²试回首,不惜千金³借与君。
译文: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注释:¹扬州:今属江苏。²尘土:指尘世;尘事。³千金:极言钱财多。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昔,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着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象,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第二首诗说明润州邻近对应着扬州,在长江畔城防更严密,更加适合旅游隐居,但也仍然多次成为亡国之地。

参考资料:
1、 张金海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68-1069

rùnzhōuèrshǒu--

tíngdōngqiānqiūfàngcéngzuòniányóu

qīngtái绿shuǐqiáobiānduōjiǔlóu

náncháojiēkuàngliándōngjìnzuìfēngliú

yuèmínggèngxiǎnghuánzàiwénchuīchūsāichóu

xiètiàoshīzhōngjiāchàchuánshuǐjūn

chénggāotiěwènghéngqiángliǔànzhūlóuduōmèngyún

huàjiǎoàipiāojiāngběidiàozhǎngxiàngyuèzhōngwén

yángzhōuchénshìhuíshǒuqiānjīnjièjūn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湖上青山¹对结庐²,坟头秋色亦萧疏(shū)³
译文:生前在西湖边青葱的山岭上构筑庐舍,死后坟头上应该是秋色萧索。
注释:寿堂:停放死者棺木以行祭礼的厅堂。此处指坟墓。书:书写。一绝:一首绝句。志:记。¹青山:青葱的山岭。此指西湖孤山。²结庐:构筑房舍。³萧疏:寂寞,凄凉。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茂陵¹他日求遗稿²,犹喜曾无封禅(shàn)³
译文:哪一天皇帝要搜求我的遗稿,我应该庆幸从来没有写过什么谈封禅之书。
注释:¹茂陵:汉武帝陵墓,这里即指汉武帝。²遗稿:指前人遗留下的手稿。³封禅书:指司马相如言封禅事的遗书。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二句,从“结庐”和“坟前”落笔,由生前写到身后,形象地总结了他的一生。林逋是个清苦的隐逸诗人。绿波荡漾的西子湖水,翠竹葱茏的湖心孤山,令这位“梅妻鹤子”的诗人留连徜徉。这面湖依山的庐舍,正是他朝夕相处之所。诗人在此,虽“家贫衣食不足”,却“性活淡好古,弗趋荣利”,杭州近在咫尺,居然“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均见《宋史》本传),足见其安贫乐道的志趣。首句侧重写的是“庐”,是述他生前,次句紧扣的则是“坟”,是述他身后。庐是于湖上青山相对,坟是修竹萧疏。前后相溶,然还有第二层的意思在里面,第一句乃是写生前之状,第二句则是想像之景了。虽是清苦冷落,但句子中表现出作者的一些自许和自得。林逋生前在庐侧造墓穴,自有长眠于湖光山色间之意。“亦萧疏”三字,示身后的萧条,正见隐士本色。

  《后村诗话》说林逋一生苦吟,自摘十三联五言,唯五联存集中,梅尧臣序其诗集,更叹“所存百无一二焉,于戏惜哉!”林逋也曾说:“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但好事者往往窃记之,所以遗稿尚有数百篇。“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二句,是作者以遗稿中并无封禅书一类阿谀谄媚文字自慰,以示高洁。据《汉书·司马相如传》,司马相如死后,汉武帝曾从他家中取到一卷谈封禅之书。所言不外歌颂汉皇功德,建议举行“封泰山,禅梁父”的大典。林逋借古喻今,表明决不屑于像司马相如那样希宠求荣。“犹喜”,“曾无”俱为庆幸之语,感情色彩很是浓烈。这二句是林逋名句,颇为后人传诵,之所以如此,并非在于它是奇语、丽句,而是因为它表现出诗人的高尚志节。宋真宗时,大臣王钦若等伪造符瑞,怂恿真宗东封泰山,借以邀宠。林逋这两句诗是针对此事而发,立意高绝。秦观曾称赞说:“识趣过人如此,其风姿安得不高妙也!”后代文人在用司马相如草封禅书之事时,有正用反用之别,王禹偁《谪守黄冈谢表》中“茂陵封禅之书,惟期死报”之语,是正用,林逋这里是反用。对此,严有翼认为林逋要高出王禹偁一筹。以后胡仔虽颇不以为然,但林逋此二句流传之广,决非王禹偁句之可比却是事实。林逋生当北宋盛世,诗文颇有名,却淡于荣利,终生布衣,诗中所表白的,并非虚语,所透出的是一股高逸淡远之气。

参考资料:
1、 黄刚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8-49

zuò寿shòutángyīnshūjuézhìzhī--lín

shàngqīngshānduìjiéféntóuqiūxiāoshū

màolíngqiú稿gǎoyóucéngfēngchánshū

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
我饮不尽器¹,半酣(hān)味尤长。
译文:我喝酒喝不完一盏,喝到半酣的时候更好。
注释:¹不尽器:谓喝不完一杯或一盏。
篮舆湖上归,春风洒面凉。
篮舆(yú)¹湖上归,春风洒面凉。
译文:坐着竹轿从湖上回来,凉凉的春风拂面而来。
注释:¹篮舆:竹轿,用竹子做的轿子。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¹
译文:走到孤山西面的时候,夜色就已经深了。
注释:¹苍苍:深青色。天色苍苍,已经入夜了。
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¹吟杂梦寐,得句旋²已忘。
译文:在梦中轻轻地长吟诗句,想好的词句马上就忘记了。
注释:¹清:排除睡意努力使自己头脑清醒起来(由于处在“半酣”状态,观以下“杂梦寐”可知)。²旋:一会儿。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尚记梨花村¹,依依闻暗香。
译文:我还记得梨花村,依稀还能闻到缕缕暗香。
注释:梨¹花村:不一定有这个村名,以这里梨花多而云。
入城定何时,宾客半在亡。
入城定¹何时,宾客半在亡²
译文:入城的时候,客人大多数都走了,
注释:定¹:究竟。亡²:走了。
睡眼忽惊矍,繁灯闹河塘。
睡眼忽惊矍(jué)¹,繁灯闹河塘。
译文:睁开睡眼猛然发现,河塘已经华灯初上。
注释:¹矍:惊惧,急视。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獐。
市人拍手笑,状如失林獐(zhāng)¹
译文:路人在拍手嬉闹着,我就如同离开树林的獐。
注释:¹獐:兽名,即獐,鹿属,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
始悟山野姿,异趣难自强。
始悟山野姿¹,异趣²难自强³
译文:这时,我突然发现,自己与世俗礼法、富贵人的意趣格格不入。
注释:¹山野姿:由于从山林田野中来,举止不合礼法的姿态。苏轼不止一次说自己有“野性”,自称自己是世农。²异趣:意为自己与世俗礼法、富贵人的意趣格格不入。³难自强:意为很难适应世俗礼法、适应富贵人的意趣“振作”起来,和他们一样。
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
人生安为乐,吾策¹殊未良²
译文:人生的快乐到底在于什么呢?对此我自己也很茫然啊!
注释:¹策:打算,决定,此处意为出来做官。²未良:不完美,不好。
诗中“春风”句可见证时令。此诗实际上是苏轼的一篇生活速写。 开始二句,苏轼自己说饮酒的老习惯,这次饮酒也是这样。“半酣”,没有到醉的程度,然在朦朦胧胧之中。第三句说的“湖”点题,即西湖。第四句写“洒面凉”,因为酒半酣,面部发热,经春风一吹故如此。“行到”二句点夜。“清吟”二句仍然切“半酣”,诗人作着作着,又睡着了,但一会儿又醒了,所以刚刚得到一句,马上就忘了。清代评论家纪晓岚说这两句是“神来”之笔。“尚记”二句说到“梨花村”,苏轼此时大约自梨花村来,其时梨花已开,暗香依依,苏轼似以为此时自身尚在梨花村,还是写“半酣”。“入城”两句,紧紧扣住“半酣”,写朦朦胧胧中的思维。“睡眼”两句,写河塘人声鼎沸,苏轼自朦胧中开始清醒过来。“市人”以下四句,实实在在是妙文,写出了杭州的老百姓与苏轼作为一个通判这样的相当高的级别(对于一州来说是如此)的官员之间的亲密无间。“失林麞”写半酣的失态,欲藏而无处藏,而此正显示出苏轼极为真率的一面。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官吏能如此揭示自身,实属难得。此无他,胸中坦荡,毫无芥蒂之故。末二句,似乎是说后悔从仕,其实不然,苏轼如实录下此场面,正以其难忘,有记录价值,其内心正以此为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