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所不肯修行,个个贪欢聚。转转恋荣华,怎肯将心悟。直待阴公教来取。便急与相随去。早被儿孙送归土。金玉谁为主。
尘所不肯修行,个个贪欢聚。转转恋荣华,怎肯将心悟。直待阴公教来取。便急与相随去。早被儿孙送归土。金玉谁为主。

gāncǎozi··chénsuǒkěnxiūxíng--wángzhé

chénsuǒkěnxiūxíngtānhuānzhuǎnzhuǎnliànrónghuázěnkěnjiāngxīnzhídàiyīngōngjiàolái便biànxiāngsuízǎobèiérsūnsòngguījīnshuíwèizhǔ

王哲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4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译文:北来的粮船未到,近来米贵如珍珠,半月不知饱和醉,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
注释:祀灶:祭灶神,古代五祀之一。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fán)¹吾。
译文:好在明天是祭灶日,难得这年末岁尾,东家宰鸡,烤肉,备酒,定会饷我祭肉醉一回。
注释:¹膰:古代祭祀用的烤肉。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
这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起句写北方船只不到,儋州米价贵了起来,有“米珠薪桂”之慨。儋州当时耕种落后,产米很少,苏轼《和陶劝农六首》小序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所以“北船不到”,米价高涨是必然的。次句写在上述情况下,诗人半月不得醉饱,这也是实况,参看他在儋州的其他诗作可知。后二句写第二天是东邻祭灶之日,他们和诗人感情极好,会以祭品相饷。膰,本义为祭肉,这里作动词用,指送祭灶品,即送“只鸡斗酒”。“只鸡斗酒”,语出曹操《祭桥玄文》,切合祭品,用典精当。上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也写儋州的环境;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感情的深厚。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正如纪昀所评的“真得好”。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是否不鄙,就要看其“全人”,有待于“知人论世”了。
参考资料:
1、 陈祥耀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59-460
2、 韩林元.历代名人谪琼诗选注.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20-21

zòngsānshǒu ·sān

shì sòngdài 

běichuándàozhū zuìbǎoxiāotiáobànyuè 
míngdōngjiāzhīzào zhīdǒujiǔdìngfán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
花上断续雨,江头来去风。
译文:落在花上的雨停了又下,江上的风来了又去。
相思春欲尽,未遣酒尊空。
相思春欲尽,未遣¹酒尊空。
译文:相思在春天没有没有尽头,我还未排解这相思之苦酒杯却已成空。
注释:¹遣:排解,发泄。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dàn)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译文:长江的水浩浩汤汤,远客的情延绵不绝。
注释:¹澹澹:水波微微荡漾的样子。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译文:将相思的遗憾寄与落花,可落花依旧落地无声。

rénèrshǒu--cuīdàoróng

huāshàngduànjiāngtóuláifēngxiāngchūnjǐnwèiqiǎnjiǔzūnkōng

dàndànzhǎngjiāngshuǐyōuyōuyuǎnqíngluòhuāxiānghèndàoshēng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
¹²(zhā)³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cí)黄。
译文:橘树何时与山楂、山梨一起长到雪霜来时?一旦经过品评之后,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开人们的议论?
注释:¹几:何时。²共:同与。³查:楂,山楂。⁴题品:品评。⁵生光:增添光彩。⁶木奴:橘子古名。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
北客¹有来²³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jiáo)句齿牙香。
译文:我到黄州来,开始还未认识橘树。如荆州、扬州产的金子般的橘子极为贵重,我乐于尝新橘。品尝橘子吮它的滋味,赋写橘诗嚼它的句子,口味芳香。
注释:¹北客:苏轼自谓。²有来:到黄州来。³初:开始。⁴无价:无法计价。⁵齿牙:口味的俗称。

  上片,咏橘的高洁品格和生活地位。“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以衬托手法突出橘的傲霜雪的高洁品格。山楂和山梨一到深秋就成熟,根本度不过霜期,而橘子却能凌霜傲雪,常绿不衰。正因两者从未“几共”“到雪霜”,更加突出了橘子的孤傲性格。于是一经人们“题品”,“便生光”彩。屈原的《橘颂》也正是光彩照人之作。自古以来,对橘的是非褒贬从未停息。橘之所以被人称颂,原于它的凌霜傲雪。橘之所以被人贬责,原于它是生于山间的“木奴”。所以该词的上片最后一句,苏轼发出“木奴何处避雌黄”的感叹,也是为橘的俗名“木奴”正名。这一过片问句,为下片进一步咏橘作了铺垫。

  下片,写橘之品格、价值和地位。“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以对衬之笔,先写“北客”对橘初不相识,正是为了衬托如“南金无价”的橘子乐于被人们“新尝”的价值。于是更进一步赢得人们的满含滋吮它的滋味,赋写赞颂它的诗句,其“齿牙香”在人的生活中的地位是流芳历史的。

  全词,运用了比衬、抑扬、反问、通感等手法,渲染了橘子的耐寒、丰硕、香味。尤其运用“南金”之典和通感心理,反衬出橘子的美质和价值。

参考资料:
1、 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57
2、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759-760

huànshā··gòngchádàoxuěshuāng--shì

gòngchádàoxuěshuāngjīngpǐn便biànshēngguāngchùhuáng

běiyǒuláichūwèishínánjīnjiàxīnchánghánjué齿chǐxiāng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gōng)¹船一棹(zhào)²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³
译文:整条酒船给喝个精光,十年的青春岁月,总算没有虚度。
注释:¹觥:酒杯。觥船即载满酒的船。²棹:船桨。³公:指酒神。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今日鬓丝禅榻¹畔,茶烟轻飏(yáng)²落花风。
译文:今日,我两鬓银丝,躺在寺院的禅床上,风吹落花,茶烟在风中轻轻飘飏。
注释:¹禅榻:禅床,僧人打坐用的床具。²飏:飘。

  前两句写诗人年轻时落拓不羁、以酒为伴的潇洒生涯。诗人暗用毕卓的典故,说自己十多年来,常常乘着扁舟载着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毕卓那样,忘忧忘返,觉得万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岁月来与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负酒神。这里的“觥”、“公”同音双关,由“觥”到“公”的转换见出诗人对酒的赞颂,酒以其忘忧解忧而成了诗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着诗人在多年来郁郁不得志、借酒浇愁的真实生活状态。

  后两句表现出一种洞悉世情的洒脱。诗人如今已经两鬓斑白了,斜卧在禅床边,品着僧人献上的清茶,见煮茶的袅袅轻烟盘旋在微风中,此刻的闲情与安逸惬意飘然。可能是诗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体衰而不能多饮聊且以茶代酒,或是因茶而思酒,但这两句所透露出来的清幽境界和旷达情思,韵味深长。诗人杜牧平生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然而却投闲置散,始终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负,以致大好年华只能在漫游酣饮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结果。此处“茶烟”与前面的“觥船”相应,“落花”与“青春”相应,说明一生自许甚高的诗人已经步入衰老之境,不仅施展抱负无从说起,就连酣饮漫游也不复可能,只有靠参禅品茗来消磨剩余的岁月。

  全诗通过酒与茶两种境界的对比描写,深蕴着对人生的独特体悟。年轻时的风流放浪以及壮志难酬,全在“觥船”、“青春”等语句中体现出来;而今清静禅院中的“禅榻”、“茶烟”所引发的万般感慨,如同萦绕于落花风中的茶烟一样散去无踪。这首诗中包含着对年华老去时的感念与豁达、对过去青春岁月的追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全诗洒落而不见其辛酸。

参考资料:
1、 陈光.杜牧诗赏读:线装书局,2007:166-167
2、 盛世高考研究室.超级高中文言文全解全析: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142页

chányuàn

 tángdài 

gōngchuánzhàobǎifēnkōng shísuìqīngchūngōng 
jīnbìnchánpàn cháyānqīngyángluòhuāfēng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云髻(jì)¹(zhuì)²,凤钗(chāi)³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qī)
译文:如云发髻飘坠,凤钗在耳边低垂,浑身无力慵懒地斜倚在枕上。
注释:¹云髻:高耸的发髻,形容头发蓬松如云。²坠:一作堕。³凤钗:一种妇女的首饰,钗头作凤形,故名。⁴枕函:中间可以藏物的枕头。即枕匣,古代枕头或以木制,中空如匣,故称枕匣。唐人习用语。⁵欹:倚也,斜依、斜靠,歪斜。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
(fěi)翠屏¹深月落,漏依依²。说尽人间天上³,两心知。
译文:残月西落,翡翠绣屏昏暗,更漏声依依倾诉,说尽人间天上事,相思深情只有相爱人心知。
注释:¹翡翠屏:以翡翠玉石等嵌饰的屏风。一种深绿色的屏风,又可依律省作“翠屏”,词意更为显明。²漏依依:漏声迟缓,形容时间过得慢。谓漏刻缓慢。依依:留恋不舍。³人间天上:喻范围广阔也 。

  这首词写女子相思难眠。开头两句写明主人公髻偏、钗垂,无力凭枕的情思。已暗示了她心思重重。“翡翠”二句是写女子在漏长更深、月落屏暗之时,整夜辗转难眠的苦况。最后两句,说出事由。“说尽”二字,直贯而下,谓其恋恋不忘,两心至死不渝。

  词的风格表现为清丽疏淡,是民间词的拟作,写的是闺情,以女子口吻出之,情感显得十分真挚。神韵格调迫近民歌,感情热烈、真挚,率真抒情,很明显受到民间作品的影响,像元人散曲。

  韦庄所作《思帝乡》共2首,在体式上略有变化,所写内容则大致相近,前一首词咏闺情,抒写相思的情怀,表达对爱情的追求;开头四句,描写女主人公的妆饰与情态:髻坠,钗垂,困乏无力,倚枕而卧,暗示出人物的孤寂与慵懒;“翡翠”二句,着意渲染长夜寂寂的环境气氛,用以衬托人物辗转不眠整夜;末尾两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著追求。

  此词写闺妇相思愁情,词中写女子孤寂无奈情态形象鲜明,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

  俞陛云《五代词选释》:“调寄《思帝乡》,当是思唐之作,而托为绮词。身既相蜀,焉能求谅于故君?结句言此心终不忘唐,犹李陵降胡,未能忘汉也。”认为此词是以绮词表象掩盖的思唐之作的这种托寓说法,固然有穿凿附会的嫌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韦庄此词抒情真切的特征。

参考资料:
1、 周世伟著.韦庄词汇释别解.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第81-82页
2、 (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新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07月第1版,第161-162页
3、 (唐)温庭筠 (五代)韦庄著.温庭筠韦庄词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1版,第119-120页
4、 李淼译注 赵崇祚编.花间词(绘图本).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第103-105页
5、 师专《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 第二节 浓妆淡抹与粗服乱头——温庭筠·韦庄·李煜.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08月第1版,第277页

xiāng··yúnzhuì--wéizhuāng

yúnzhuìfèngchāichuízhuìchāichuízhěnhán

fěicuìpíngshēnyuèluòlòushuōjǐnrénjiāntiānshàngliǎngxīn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