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
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
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水生。
满尺白鱼初受钓,断行归雁故能鸣。
平生行止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
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
晓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墙。
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轻橹可须忙。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
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
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水生。
满尺白鱼初受钓,断行归雁故能鸣。
平生行止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
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
晓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墙。
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轻橹可须忙。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19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情似游丝¹,人如飞絮(xù)。泪珠阁²定空³相觑(qù)。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译文:离情缭乱似漫空漂浮的游丝,离人漂泊如随风飞舞的柳絮。离别时凝定了泪眼空自相觑。整条河溪烟雾弥漫杨柳树万丝千缕,却定法将那木兰舟维系。
注释:¹游丝:飘动着的蛛丝。²阁:同“搁”。³空:空自,枉自。⁴觑:细看。指离别前两人眼中含泪空自对面相看。⁵无因:没有法子。⁶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zhǔ)¹。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译文:夕阳斜照下大雁向远方迁徙,烟雾覆盖了沙洲草树迷离。到如今离愁郁积,多得不可胜计。明天姑且不去思量他,可是今夜如何熬得过去?
注释:¹渚:水中小洲。

  上片开头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情似游丝”,喻情之牵惹:“人如飞絮”,喻人之飘泊也。两句写出与情人分别时的特定心境。游丝、飞絮,古代诗词中是常常联用的,一以喻情,一以喻人,使之构成一对内涵相关的意象,并借以不露痕迹地点出了季节,交代了情事,其比喻之新颖,笔墨之经济,都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和创造的才能。

  虽然如此,这两句毕竟还是属于总体上的概括、形容。所以接着便用一个特写镜头给予具体的细致的刻画——“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着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句中的“空”字意味着两人的这种难舍、伤情,都是徒然定用的,定限惆怅、定限凄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溪烟柳万丝垂,定因系得兰舟住”两句把“空”字写足、写实。一溪烟柳,千万条垂丝,却定法系转去的兰舟,所以前面才说“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派天真,满腔痴情,把本不相涉的景与事勾联起来,传达出心底的怨艾之情和定可奈何之苦。借此,又将两人分别的地点巧妙地暗示出来了。这种即景生情的刻画抒写,怨柳丝未曾系住行舟,含蕴着居者徊徨凄恻的伤别意绪。

  下片写离别之后心情。过片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凄怆情怀。“雁过斜阳,草迷烟渚”,这是“兰舟”去后所见之景,正是为了引出、烘托“如今已是愁定数”。这里景物所起的作用与上文又略不相同了。上片写伤别,下片写愁思,其间又能留下一些让人想象、咀嚼的空白,可谓不断不粘、意绪相贯。

  句中的“如今”,连系下文来看,即指眼前日落黄昏的时刻。黄昏时刻已经被定穷定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怎样度过。词人并不迳把此意说出,而是先荡开说一句“明朝”,然后再说“今宵”:明朝如何过且莫思量,先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思量如何过”这五个字的意思实为两句中的“明朝”、“今宵”所共有,词笔巧妙地分属上下句,各有部分省略。上句所“思量”者是“如何过”,下句“如何过”即是所“思量”者,均可按寻而知。这种手法,诗论家谓之“互体”。

suōxíng ·qíngyóu

zhōuzhī sòngdài 

qíngyóu rénfēi lèizhūdìngkōngxiāng yānliǔwànchuí yīnlánzhōuzhù 
yànguòxiéyáng cǎoyānzhǔ jīnshìchóushù míngzhāoqiězuòliáng guòjīnxiāo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玉瓶沽(gū)¹美酒,数里送君还。
译文:玉瓶中装着美酒佳酿,已经送别了数里地,该是返回之时了。
注释:¹沽:买。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系马垂杨¹下,衔(xián)杯大道间。
译文:把马系在垂杨下,在大道上饮酒。
注释:¹垂杨:即垂柳。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天边马渌(lù)¹,海上见青山。
译文:远望天边马到幽幽绿水,遥远的海上马到隐隐约约的青山。
注释:¹渌水:清澈的绿水。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兴罢各分袂(mèi)¹,何须醉别颜。
译文:酒兴过后就要分别了,你们快回去,不要马到酒醉离别的悲伤情态。
注释:¹袂:衣袖;分袂,指离别。

  首联“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写携酒送别。唐诗中的离别总是弥漫着浓浓的酒香,这首诗更是如此,开篇未写送别先说沽酒:精美的玉瓶里盛着新买的香醇的美酒,送君数里,终于到达分别的地点。这两句好像平平叙述,实际上蕴含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瓶为“玉瓶”,酒为“美酒”,从容器的精致名贵和酒的香醇清洌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重视。这种感情在第二句更加明确:“数里送君还”,送君数里,可见为了送别朋友走了很长的路,惜别之情见于言外。

  颔联“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紧承上句,写作者与朋友在长满垂柳的大路边下马停留,临别再饮上几杯饯行的酒。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所以送别诗中常见柳色依依。系马于垂柳之下,举杯于大道之间,作者通过两个前后相承的动作,营造出一种开阔畅达的意境,暗示出这并非是一次黯然销魂的伤情之别。需要提出的是,这两句语言虽舒缓平易,却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垂杨、大道、系马、举杯,使读者眼前浮现出一幅柳阴送别图,给人以美的享受。

  扬州地处内陆,并不靠海,也没有十分广阔的水域,所以颈联“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当是作者与友人谈话的内容,而非眼前实景。不管是久别重逢还是即将离别,相知的人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两句是对朋友说:此去一行,你将会有许多美好的经历,可以在遥远的地方欣赏大海的美景,可以在广阔的海面上见到缥缈的青山。对美好前景的展望寄寓着对朋友的衷心祝福,不见勉励之辞而暗含勉励之意,景色的描述中凝结了深厚的情感,可以看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有了颈联两句展望美好前景所作的情感铺垫,最后一联的豁达结尾也就水到渠成了:“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畅饮美酒、畅谈友谊,但终究还是要离别。作者好像在劝慰朋友:既然等待你的将是丰富美好的旅程,那么就快点启程吧,我们不须作小儿女的离别时的伤情之态,甚至饯别的酒也不须喝醉。将这次离别当成一个美好旅程的开始,将来重逢再细叙别后种种……

  李白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参考资料:
1、 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唐诗鉴赏辞典 初中卷.北京市:中华书局,2007年:156-158页

guǎng广língzèngbié

bái tángdài 

píngměijiǔ shùsòngjūnhuán 
chuíyángxià xiánbēidàojiān 
tiānbiānkànshuǐ hǎishàngjiànqīngshān 
xìngfēnmèi zuìbiéyán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少时学语苦难圆¹,只道工夫半未全。
译文:年轻的时侯学讲话,总是讲不圆满,自己以为是因为学问功夫还没有到家。
注释:¹圆:圆满。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¹
译文:到年纪老了才知道,学死了也没有用,因为再努力也只有三分,剩下的七分只能靠天意啊。
注释:¹三分人事七分天:做事三分靠自己,七分靠天意。这里引申为努力只能达到三分,剩下的七分,恐怕只有天才才能够达到吧。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¹不开。
译文:在武塘看见鲜花盛开,却令我想起了故乡的梅花,(梅花)盛开在大雪封山无迹可寻的时候。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译文:天上明月清辉与我满心愁绪恰好相似,想必故乡的梅花,此刻也在月光映照下等候我归来吧。

tángzhī--xiàwánchún

fénghuāquèyuánméixuěyǎnhánshānjìngkāimíngyuèchóuxīnliǎngxiāngshìzhīyǐngdàirénlái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译文:此行离去家不远,回顾悲凄风正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春燕¹应节²起,高飞拂尘梁。
译文:春燕依时已返家,高飞恋恋绕屋梁。
注释:¹春燕:春天的燕子。²应节:适应节令。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边雁燕无所,代谢¹归北乡。
译文:悲哀大雁无居处,陆续北飞归故乡。
注释:¹代谢:交替。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译文:落落鵾鸡鸣清池,历经夏暑与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译文:我今惆怅言难尽,漫漫煎熬春夜长。

shīsān--táoyuānmíng

xíngwèiyúnyuǎnhuícǎnfēngliáng

chūnyànyīngjiégāofēichénliáng

biānyànbēisuǒdàixièguīběixiāng

kūnmíngqīngchíshèshǔjīngqiūshuāng

chóurénnánwèiyáoyáochūnzhǎ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