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曾闻窃得灵,主司关籥镇随身。巧还有尽无如拙,却笑天孙未识真。
大巧曾闻窃得灵,主司关籥镇随身。巧还有尽无如拙,却笑天孙未识真。
释居简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 11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楼¹高百尺²,手可摘星辰(chén)³
译文: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注释:¹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²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³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不敢高声语¹,恐²³天上人。
译文: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¹语:说话。²恐:唯恐,害怕。³惊:惊动。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7
2、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79-80

宿shān

bái tángdài 

wēilóugāobǎichǐ shǒuzhāixīngchén 
gǎngāoshēng kǒngjīngtiānshàngrén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放船千里凌(líng)波去¹。略为²吴山³留顾。云屯(tún)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piān),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sōng)¹⁰旧隐,巢(cháo)¹¹故友,南柯梦、遽(jù)¹²如许¹³
译文:放舟于江面上,千里波涛,云水茫茫,经过吴山只是稍微的浏览了一下景色。云层密密聚集在水府附近,江涛汹涌追随着巫山神女奔走。众水汇成大江滔滔东注人海。匆匆奔波向南的北方游子,满怀壮志却偏感报国到无门,随着年华流逝忽然觉得要走到垂暮之年。想起伊阙和嵩山的隐居生活,跟巢父、许由一样的林下故友,那时的生活竟如同南柯一梦,很快消失转眼之间已成过去。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¹凌渡去:乘风破浪而去。凌,渡,逾越。²略为:稍微,形容时间短暂。³吴山:泛指江南之山。⁴留顾:停留瞻望。⁵水府:星官名。谓天将下雨。⁶神女:指传说中朝为行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⁷九江:诸水汇流而成的大江。九,极言其多。长江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故曰九江。⁸北客:北方南来之人,作者自称,因其家在洛阳,故曰北客。⁹翩然:指舟行迅疾如飞。¹⁰伊嵩:伊水与嵩山,均在河南境内。¹¹巢由:巢父、许由,都是古代的隐士。¹²遽:就。¹³如许:如此。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回首妖氛¹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²。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zhào)³,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译文:回望中原金兵还未彻底扫除,试问人间抗敌的英雄在何处?空怀有报效国家的奇谋良策,可怜无人赏识不被重用,白羽扇早已堆积满了灰尘。想当年东吴末帝孙皓用铁索横截江面,晋军烧断铁索,战船长驱东下,攻破金陵,吴主孙皓被迫投降心情无比悲苦。如今我只能独自愁敲桂木短桨,悲愤地低诵那古曲梁父吟,热泪像雨一样横流,止不住心中万分的悲伤。
注释:¹妖氛:凶气,指金兵。²白羽:白羽扇,古代儒将常挥白羽扇,指挥作战。³桂棹:船桨的美称,此代指船。⁴梁父:即《梁父吟》,一作《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今存古辞,传为诸葛亮所作。

  这首词是建炎年间,作者避难江南,舟行长江时所写。上片从船上所见,引出对承平时期即“靖康之难”以前隐居生活的回忆,暗寓时移世变、身世飘零之感。下片直陈时事,痛心“妖氛未扫”,敌寇猖獗,英雄无觅,报国无路,只能“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洒江天。全篇即景抒情,间以叙事和义论,声情悲苦,忧时伤乱,表达了词人对国事的关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词的上片写去国离乡之感。词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千里波涛,云水茫茫,词人放舟于江面上。但美丽的江南山水只赢得词人“略为留顾”,这暗示了曾迷恋山水的词人此时已无心陶醉于这烟云环绕的吴越山水。放船长江,顺流东下时,除了略顾江苏南部诸山之外,就只看到滚滚江水和片片白云了。三、四两句“云屯水府,涛随神女”和“涛屯水府,云随神女”一样,是互文合指,形容长江之上云聚涛涌的景象。

  诗人面对长江的壮丽景色,不禁产生感慨,故紧接前六句说:“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壮心偏感,年华将暮”。诗人从洛阳逃难到南方,所以自称“北客”。自己有报国壮志,但是报国无路,年龄却又一天一天老了。这怎能不使人感慨呢。其实,这还不仅是感慨,它还包含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正因为对现实不满,自然会怀念过去的岁月,怀念过去的人和事,面对青山绿水,词人想到往昔繁华的洛阳,回忆起曾游乐于山水间的“伊、嵩旧隐,巢、由故友”。他们是有时代特征的历史人物,代表着他们自身,同时又无疑是词人过去记忆的象征。“旧隐”“故友”,定是让词人感慨万分。靖康之变前那疏狂自放于山水间的生活已成为永远的过去,且一去不复返。词人不禁长叹“南柯梦、遽如许”。时光流逝给人带来的苍老与无奈已是人生中很痛苦的事情了,何况生逢乱世,国将亡的悲痛,这岂止是韶华已逝、壮志不再的悲哀。

  下文由一“念”字领起,将生活镜头拉回到作者早年在洛阳隐居的时代。伊、嵩,指洛阳附近的伊阙、嵩山,这里代指洛阳一带。巢、由,指唐尧时的著名隐士许由、巢父,这里代指作者在洛阳隐居时的朋友。词人早年敦品励行,不求仕进。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之前,朝廷曾征召他到京城,拟授以学官,他坚辞不就,自我表白说:“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非所愿也。”(《宋史·文苑传》)他满足于诗酒清狂,徜徉山水的隐逸生活:“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漫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敕,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这就很形象地描绘了他疏狂懒漫,傲视王侯,不求爵禄,不受羁绊的性格。现在当他身遭丧乱,落拓南逃的时候,回忆起过去那种令人神往的隐逸生活,犹如南柯一梦。真是“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朱敦儒《临江仙》)梦醒得如此快,觉来无处追寻。他对过去隐逸生活的向往,其意义不在隐逸生活本身,而在于他的隐逸生活带有时代特色。封建时代,文人要隐居,必须有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朱敦儒隐居伊、嵩时,北宋社会呈现出来的尽管是一片虚假的太平景象,但毕竟还能保住中原,人民生活基本安定,比朱敦儒写作这首词的时候所过的流离转徙生活要好得多。所以朱敦儒对过去隐居伊、嵩生活的怀念,其实质是希望赶走金兵,恢复中原,回到以前的那个时代去,是爱国家、爱民族的表现。

  全词直抒胸臆,词情激越,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合为一体。整首词是南渡时期词人个人情感的表现,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神仙风致”的志士形象。同时,词作折射出的是一代文人士大夫的历史命运,尤其是心怀理想志向而命途多舛的南安志士的前途,可谓南渡时期一代士人的缩影。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06:第330页
2、 姜钧编.宋词大鉴赏:外文出版社,2012.05:第197页
3、 唐圭璋,钟振振.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10:第593页

shuǐlóngyín ·fàngchuánqiānlíng

zhūdūn sòngdài 

fàngchuánqiānlíng lüèwèishānliú yúntúnshuǐ tāosuíshén jiǔjiāngdōngzhù běipiānrán zhuàngxīnpiāngǎn niánhuájiāng niànsōngjiùyǐn cháoyóuyǒu nánmèng  
huíshǒuyāofēnwèisǎo wènrénjiān yīngxióngchù móubàoguó liányòng chénhūnbái tiěsuǒhéngjiāng jǐnfānchōnglàng sūnlángliáng dànchóuqiāoguìzhào bēiyínliáng lèiliú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译文:初冬时节天气还很暖和,和立春时节的天气差不多。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译文:这时节树木大多已经没有了叶子,有的树枝上竟然开出了一些花朵。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译文:天边的红霞显示着落霜的信号,星星的光晕暗示着雨的到来。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怕见梅花发,愁怀¹未辨诗。
译文:害怕看到梅花的开放,只因忧愁心绪写不出好的诗句。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译文: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译文: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shēng)歌赛社神¹
译文: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注释:¹社神:土地神。古代每逢社日(分春社,秋社两种)有祭祀土地神,祈祝丰收的习俗。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不展芳尊(zūn)¹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译文: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注释:¹尊:古代盛酒器具。

yuánxiāo

tángyín míngdài 

yǒudēngyuèrén yǒuyuèdēngsuànchūn 
chūndàorénjiānrén dēngshāoyuèxiàyuèyín 
mǎnjiēzhūcuìyóucūn fèishēngsàishèshén 
zhǎnfāngzūnkāikǒuxiào xiāoliángchén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青楼¹挂明镜,临照不胜悲。
译文:明镜高高悬挂在高堂,临照不胜悲伤。
注释:¹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房,为帝王的住所,或豪贵之家。这里高堂、正堂。后来,李白创作《将进酒》,有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类似前四句。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译文:现如今意思白发满头,人生还有多少时光?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朝。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朝(zhāo)¹
译文:秋风吹拂在下山路旁,春日的明月皎洁明亮。
注释:¹春朝:春日、春天。
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叹息君恩¹尽,容颜不可思²
译文:感慨君恩已尽,往日容颜不复存在。
注释:¹君恩:皇恩。²容颜不可思:容颜苍老憔悴让人不敢想象。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