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旅途思家的古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家途中遇雪、独居旅店时的情形,表达了想念家人、盼望回家的迫切心情。全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
该诗第一句是环境描写。“雪屋”“灯青”“枕孤”,从纸面上就透出了寒冷凄清,渲染了诗人的心境。“雪屋”一词显得很重,可以想见雪大、雪厚,以至道路阻隔,为后面三句作了铺垫。越是路途阻隔,诗人想念家人、盼望回家的心情越是急切,以至于幻化出一幅幅清晰生动、视觉可见的场面。
“ 了了”二字,写出了诗人的目光似乎真的透过了沉沉夜幕、纷纷大雪,清楚地看见了归家的道路和家中儿女盼望父亲的脸庞。最后一句“十月初旬得到无”,通过儿女们的天真发问,表现了诗人屈指计算归程的急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积雪映照的屋子里,面对青灯孤枕难以入眠,归家的路途清楚明了地展现在眼前。
在家乡山里居住的儿女们应该也是急切地盼望着我,互相谈论着:十月上旬能到家吗?
注释
客意:旅居中的心情。
灯青:油灯发出青荧的光,形容火焰很小。
枕孤:孤孤单单地睡在客店里。
了了:很清楚的样子。
山间:诗人在山中的家。
应:想来会,表揣测的口气。
初旬:即上旬,一个月的前十天。
得到无:能到家吗?这是摹拟儿女盼望自己的话。
蒙古定宗海迷失后二年(公元1250年)秋,诗人到河北顺天(今河北保定)张柔家里做客,初冬还乡时,在途中写下了这首小诗。
这是一首旅途思家的古诗。这首诗描写面诗想归家途中遇雪、独居旅店时的情形,表达面想念家想、盼望回家的迫切心情。全诗质朴无华,情感真挚。
该诗第一句是环境描写。“雪屋”“灯青”“枕孤”,从纸面上就透出面寒冷凄清,渲染面诗想的心境。“雪屋”一词显得很重,可以想见雪大、雪厚,以至道路阻隔,为后面三句作面铺垫。越是路途阻隔,诗想想念家想、盼望回家的心情越是急切,以至于幻化出一幅幅清晰生动、视觉可见的场面。
“ 面面”二字,写出面诗想的目光似乎真的透过面沉沉夜幕、纷纷大雪,清楚地看见面归家的道路和家中儿女盼望父亲的脸庞。最后一句“十月初旬得到无”,通过儿女们的天真发问,表现面诗想屈指计算归程的急迫。
全诗以一征人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一、二两章以“何草不黄”、“何草不玄”比兴征人无日不在行役之中,似乎“经营四方”已是征夫的宿定命运。既然草木注定要黄、要玄,那么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玄乃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行役而生于世,人非草木,当不能以草木视之。而一句“何人不将”,又把这一人为的宿命扩展到整个社会。可见,此诗所写绝不是“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个人悲剧,而是“碛里征人三十万”(唐李益《从军北征》)的社会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与无息的奔波。
因此,三、四两章作者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怼:我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何却与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旷野、幽草中度日?难道我们生来就与野兽同命?别忘了,我们也是人!
不过,怨终归是怨,命如草芥,生同禽兽的征夫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群战争的工具而已。所以,怨的结局仍然是“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这种毫无希望、无从改变的痛苦泣诉,深得风诗之旨,最大限度地展示了征人的悲苦,故清方玉润慨道:“盖怨之至也!周衰至此,其亡岂能久待?编诗者以此奠《小雅》之终,亦《易》卦纯阴之象。”(《诗经原始》)一首如泣如诉的征人小诗,后人看到的却是周室的灭亡,这也许是“用兵不息”者万万没有想到的。
此诗的后两章很善于借景寄情,方玉润云:“纯是一种阴幽荒凉景象,写来可畏。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境至此,穷仄极矣。”(同上)诚哉斯言。
这首词的上片写自己一方相思惆怅,孤独无眠。下片突发奇想,一下转到了描绘对方相思的情景,说她也整日里相思而致眉头频皱。如此跳跃之笔,不惟灵动,且更显思致深厚。全词情致含婉,流美动人。
上阙写词人相思惆怅,孤衾难眠。不知道这一晚纳兰又是如何在他那百转千嘲的惆怅中度过的,好不容易睡下,却辗转难眠。几经反复,算了。披衣坐起,却只剩下一声“才睡”的叹息。想来,纳兰最开始应该强迫自己睡下的,只是“愁压衾花碎”,梦难成,愁却小见少,睡也多愁,不睡也罢。前人对于“愁”的描述,有说流不尽的李后主《浪淘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有说载不动的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而此处纳兰说愁,却只是唯美,让人觉得安静而小心翼翼,一如词人的多情与体贴。“细数更筹,眼看银虫坠”,长夜漫漫,此刻的纳兰却只是坐在时间的边上,看着银烛渐消,烛泪点点,缓缓流下、汇聚、变凉。欧阳澈在《小重山》里说“无眠久,通夕数更筹”,纳兰到底数了多久,或许是一夜。那这样的“一夜”又发生了多少次,无从知晓,只是远远地看着他的影子,让人觉得怜惜而心疼。
下阙笔锋一跃,突发奇想地揣测起恋人此时的情景。他想象此时的伊人也正因幻梦难凭,情郎音讯不明,整日里相思而眉头频皱。烛光恍惚,最有梦幻的感觉,此时相逢却犹恐是梦。多情人,睡梦难凭,那就醒着梦义何妨,纳兰这时大概也在模拟相见的情景吧。 “讯难真”,可知纳兰一定是向太多的人问询了“伊”的消息,然而各人各话、消息缤纷混杂,以致真假难辨了,却可怜了纳兰的一片痴心。最后一句“只是赚伊终日两眉颦”最见纳兰体贴,不禁让人联想到《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中宝玉只顾着提醒龄官躲雨,而全忘了自己也在雨中的事。痴情者总爱忘了自己,纳兰也如是。
上下阕一为实情,一为虚设之景,但对恋人的相思痴恋之情游走于字里行间,一以贯之。整首词灵动跳跃,使得意境全出,雅致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