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独倚悼斯文,诗藁重看苦忆君。拭泪悠然追往昔,天南漠漠障愁云。
阑干独倚悼斯文,诗藁重看苦忆君。拭泪悠然追往昔,天南漠漠障愁云。

wǎnzhèdōngliǎngshānxuānwèishǒu--cáo

lángàndàowénshīgǎozhòngkànjūnshìlèiyōuránzhuīwǎngtiānnánzhàngchóuyún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江上潮回风细。红袖倚楼凝睇。天际认归舟,但见平林如荠。迢递。迢递。人更远于天际。
江上潮回风细。红袖¹倚楼凝睇(dì)²。天际认归舟,但见平林如荠(jì)。迢(tiáo)³。迢递。人更远于天际。
译文:江面上潮起潮落,微风轻轻吹过,多情少女倚着栏杆凝视这远方。天边划过来一只小船,好像是我思念的人离开时乘坐的那一只。它渐渐远去,消失在丛林中,把我心爱的人带向远方。
注释:¹红袖:古代女子襦裙长袖,此代指女子。²凝睇:凝视,注视。³迢递:遥远的样子。

xiān姿jiǔzhī--zhù

jiāngshàngcháohuífēnghóngxiùlóuníngtiānrènguīzhōudànjiànpínglíntiáotiáoréngèngyuǎntiān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将军魏武¹之子孙,于今为庶(shù)²为清门³
译文: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注释:¹魏武:指魏武帝曹操。²庶:即庶人、平民。³清门:即寒门,清贫之家。玄宗末年,霸得罪。削籍为庶人。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为风流今尚存。
译文: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为却在你身上留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学书初学卫夫人¹,但恨无过王右军²
译文: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注释:¹卫夫人:名铄,字茂猗。晋代有名的女书法家,擅长隶书及正书。²王右军:即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开元¹之中常引见²,承恩³数上南薰(xūn)殿
译文: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注释:¹开元:唐玄宗的年号(713年—741年)。²引见:皇帝召见臣属。³承恩:获得皇帝的恩宠。⁴南薰殿:唐宫殿名。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凌烟¹功臣少颜色²,将军下笔开生面³
译文: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
注释:¹凌烟:即凌烟阁,唐太宗为了褒奖文武开国功臣,于贞观十七年命阎立本等在凌烟阁画二十四功臣图。²少颜色,指功臣图像因年久而褪色。³开生面:展现出如生的面貌。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良相头上进贤冠¹,猛将腰间大羽箭²
译文: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注释:¹进贤冠:古代成名,文儒者之服。²大羽箭:大杆长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bāo)¹(è)²毛发动,英姿飒(sà)爽来酣(hān)战。
译文: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注释:¹褒公:即段志玄、封褒国公。²鄂公:即尉迟敬德,封鄂国公。二人均系唐代开国名将,同为功臣图中的人物。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先帝¹天马玉花骢(cōng)²,画工如山³貌不同。
译文: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注释:¹先帝:指唐玄宗。死于公元762年。²玉花骢:玄宗所骑的骏马名。骢是青白色的马。³山:众多的意思。貌不同:画得不—样,即画得不象。貌,在这里作动词用。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是日牵来赤墀(chí)¹下,迥立阊(chāng)(hé)²生长风。
译文: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注释:¹赤墀:也叫丹墀。宫殿前的台阶。²阊阖:宫门。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¹谓将军拂绢(juàn)素,意匠²惨澹(dàn)³经营中。
译文: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先用浅淡颜色勾画出轮廓,然后苦心图绘。
注释:¹诏:皇帝的命令。²意匠:指画家的立意和构思。³惨澹:费心良苦。⁴经营:即绘画的“经营位置 ,结构安排。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斯须九重¹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译文: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注释:¹九重:代指皇宫,因天子有九重门。真龙、古人称马高八尺为龙,这里喻所画的玉花骢。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玉花却在御榻(tà)上,榻上庭前屹(yì)相向。
译文:玉花骢图如真马倒在皇帝榻上,榻上马图和阶前屹立真马相同。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yǔ)¹太仆²皆惆怅。
译文: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赏赐你黄金,太仆和马倌们个个都迷惘发怔。
注释:¹圉人:管理御马的官吏。²太仆:管理皇帝车马的官吏。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弟子韩干¹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²
译文:将军的门生韩干画技早学上手,他也能画马且有许多不凡形象。
注释:¹韩干:唐代名画家。善画人物,更擅长鞍马。他初师曹霸,注重写生,后来自成一家。²穷殊相:极尽各种不同的形姿变化。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huá)(liú)气凋丧。
译文:韩干只画外表画不出内在精神,常使骅骝好马的生气凋敝失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将军画善盖有神¹,必逢佳士亦写真²
译文:将军的画精美美在画中有神韵,偶逢真名士才肯为他动笔写真。
注释:¹盖有神:大概有神明之助,极言曹霸画艺高超。²写真:指画肖像。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即今漂泊干戈¹际,屡(lǚ)²寻常行路人。
译文:而今你漂泊沦落在战乱的社会,平常所画的却是普通的行路人。
注释:¹干戈:战争,当指安史之乱。²貌:即写真。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译文: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人世间还未有人象你这般赤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kǎn)(lǎn)¹缠其身。
译文:只要看看历来那些负盛名的人,最终已经坎坷穷愁纠缠其身了。
注释:¹坎壈:贫困潦倒。
此诗当与前诗并看,互为补充。 诗起笔洗炼,苍凉。先叙曹氏乃魏武之后,今却沦为庶人。然后颂其祖先业绩和辞采丰韵犹存于身。开首就抑扬起伏,跌宕多姿。继而写曹氏在书画上之用功进取,情操高尚。一生沉于丹青,不思富贵,不知老之将至。写 “学书”是衬托,写“丹青”是点题。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开元”八句,集中颂扬曹氏人物画的成就。“先帝”八句,细腻刻画曹氏描绘“玉花骢”的经过。 “玉花”八句,写画马的艺术魅力,竟使真假难分,并以韩干之画作为反衬。 “将军”八句,写如此精湛绝伦的画师,竟在战乱年代中落泊江湖,为画路人卖画为生,不禁发出世态炎凉之感慨,抒发自身晚年失意之怅惘。 诗在结构上错综神奇、然宾主分明。情感上抑扬起伏,摇曳多姿。诗的结句,更为历代诗人所赞赏。清代翁方纲曾称此诗为气势充盛,“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作”。

dānqīngyǐnzèngcáojiāngjūn

 tángdài 

jiāngjūnwèizhīsūn jīnwéishùwéiqīngmén 
yīngxióngsuī wéncǎifēngliújīnshàngcún 
xuéshūchūxuéwèirén dànhènguòwángyòujūn 
dānqīngzhīlǎojiāngzhì guìyún 
kāiyuánzhīzhōngchángyǐnjiàn chéngēnshuòshàngnánxūndiàn殿 
língyāngōngchénshǎoyán jiāngjūnxiàkāishēngmiàn 
liángxiàngtóushàngjìnxiánguān měngjiāngyāojiānjiàn 
bāogōngègōngmáodòng yīng姿shuǎngláihānzhàn 
xiāntiānhuācōng huàgōngshānmàotóng 
shìqiānláichìchíxià jiǒngchāngshēngchángfēng 
zhàowèijiāngjūnjuàn jiàngcǎndànjīngyíngzhōng 
jiǔchóngzhēnlóngchū wànfánkōng 
huāquèzàishàng shàngtíngqiánxiàngxiàng 
zhìzūnhánxiàocuījīn réntàijiēchóuchàng 
hángànzǎoshì nénghuàqióngshūxiàng 
gànwéihuàròuhuà rěnshǐ使huáliúdiāosàng 
jiāngjūnhuàshàngàiyǒushén féngjiāshìxiězhēn 
jīnpiāogàn màoxúnchángxíngrén 
qióngfǎnzāoyǎnbái shìshàngwèiyǒugōngpín 
dànkànláishèngmíngxià zhōngkǎnlǎnchánshēn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译文:人不知从哪来,也不知死后将要去何处;从生到死,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就是都无法摆脱迷惑。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何须¹²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译文:何必在意这空虚不实的人生中的事情,这大千世界、人生都像是一场梦。
注释:¹何须:何必。²更: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¹欲问边²,属国³过居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注释:¹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²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³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⁴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的境内。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¹出汉塞(sài),归雁(yàn)²入胡天³
译文: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注释:¹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²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³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¹蓬烟²直,长河³落日圆。
译文: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注释: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²蓬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蓬烟直上”。又:蓬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³长河:指黄河。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¹逢候骑(qí,旧时读jì)²,都护³在燕然
译文: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注释:¹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²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³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⁴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河流,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参考资料:
1、 张燕瑾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62-163

shǐ使zhìsàishàng

wángwéi tángdài 

dānchēwènbiān shǔguóguòyán 
zhēngpéngchūhànsài guīyàntiān 
yānzhí chángluòyuán 
xiāoguānfénghòu zàiyānrán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少年上人号怀素¹,草书天下称独步。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注释:¹怀素(725—785,一说737—799):字藏真,本姓钱,出生于零陵。七岁到“书堂寺”为僧,后住东门外的“绿天庵”,自幼爱好书法,刻苦学习,经禅之余,勤练书法,因无钱买纸,特在寺旁种下许多芭蕉树,用蕉叶代纸练字。经长期精研苦练,秃笔成堆,埋于山下,人称“笔冢”。其冢傍有小池,常洗砚水变黑,名为“墨池”。他好饮酒,醉后每遇寺壁及衣带、器皿无不拿来书写,兴到运笔,情随笔转,意随字生。他曾几次外出游历,“竭见当代名公”,切磋书技。怀素以草书闻名于世,继承张旭笔法,而有所发展,“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永州现存怀素的作品有《瑞石帖》、《千字文》、《秋兴八首》等。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墨池¹飞出北溟(míng)鱼,笔锋杀尽中山兔²
译文:你用掉的墨水之多,简直就可以养北海的鲲。你用了那么多兔毫笔,难怪中山的兔子都被杀光了。
注释:¹墨池:《法书要录》载:“弘农张芝善草书,改临学书,池水尽墨。”《太平寰宇记》:“墨池,王右军洗砚池也。”《方舆胜览》载:“绍兴府成珠寺本王羲之故宅,门外有二池,曰墨池、鹅池。”²中山兔:《元和郡县志》载:中山在宣州水县东南十五里,出兔毫,为笔精妙。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译文:八九月这里天气正凉爽。酒徒诗人,高堂满座。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jiān)¹素绢(juàn)²排数箱,宣州石砚(yàn)墨色光。
译文:地上放着几箱白布和纸笺,都是别人请你书写的。桌子上摆放着宣州的石砚,放射着墨水的黑又亮的光芒。
注释:¹笺麻:唐代的纸。以五色染成,或用砑光,或用金银泥画花样来做成笺纸,纸以麻来作为材料,称为麻纸。²绢素:丝织品的名称。在丝织品中,中等至下等者被称之为绢,绢中精白的织品被称之为素。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吾师醉后倚(yǐ)绳床¹,须臾扫尽数千张。
译文:我的小师傅喝醉以后就在绳床上小眯一会 。突然起身,须臾之间就横扫了几千张字。
注释:¹绳床:原称胡床,又称交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胡床”是东汉时从域外传入中原一带的,《风俗通》中便有“灵帝好胡床”的记载。这种坐具的最大特点是可以交叉折叠。交椅就是在绳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飘风骤雨惊飒(sà)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译文:如同疾风骤雨一样,飒飒惊魂。又像花飞雪飘飘扬扬,一片苍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译文:有时候对着粉白的墙壁手不停笔,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huǎng)¹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译文:观看你书写的人一个个惶惶然如见鬼神。满眼只见龙飞凤舞巨蟒游走。
注释:¹怳怳: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译文:笔势左盘右收,左冲右突,如同漫天的闪电。也如同汉楚之间的战争来回拉锯。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湖南七郡¹凡几家,家家屏障(zhàng)书题遍。
译文: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那家的屏风和粉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
注释:¹七郡:湖南七郡指长沙郡、衡阳郡、桂阳郡、零陵郡、连山郡、江华郡、邵阳郡,此七郡皆在洞庭湖之南,所以说“湖南”。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王逸少¹,张伯英²,古来几许浪得名。
译文:什么王羲之什么张伯英,那也叫草圣?跟你一比就知道他们是浪得了几百年的虚名。
注释:¹王逸少: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其书法俊逸遒劲,独创圆转流利的风格,擅长隶、草、正、行各体,被奉为“书圣”。²张伯英:张芝,字伯英,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善草书。他继承传统,精于草书技巧。凡是家中衣帛,他必定拿来练习书法。临池学习书法,池水全被染成墨色。韦仲将称他为草圣。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张颠(diān)¹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译文:我那位癫狂的酒友张旭,也号称草圣,他现在可是廉颇老矣,饭都吃不了了,现在凑不上草圣的名号了。我的小师傅的笔法不拘于古人的规矩。
注释:¹张颠:张旭,《旧唐书》载:吴郡张旭善写草书而且喜欢喝酒,每次醉后号呼狂走,索要毛笔挥洒写字,变化无穷,如有神功。时人称为“张颠”。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¹
译文:从古到今,万事到了极至的水平都要靠天生的才能。何必要像张旭一样,要观看公孙大娘《浑脱》剑舞才有所启发呢?
注释:¹浑脱舞:唐代舞名。长孙无忌以乌羊皮为浑脱毡帽,大家仿效,叫做赵公浑脱,后来演变为舞蹈。浑脱,指以全羊皮制成的物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乐府杂录》载:“开元(713—741)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

  此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的形态,如骤雨旋风,纵横恣肆,给人以龙腾虎跃,奔蛇走马的艺术享受。“草书天下称独步”,李白对怀素的书法评价极高。

  此诗由于语言率直,与李白以往的诗风稍有差异,曾引起历代学者的怀疑和争论。宋代大学士苏东坡曾以“‘笺麻素绢排数箱’之句,村气可掬”为由,认定此诗非李白所作。与苏轼同时代的书法家朱长文则认为“此诗本藏真(怀素)自作,驾名太白者”。清人王琦“以一少年上人而故贬王逸少、张伯英以推奖之,大失毁誉之实。至张旭与太白既同酒中八仙之游,而作诗称诩有‘胸藏风云世莫知’之句,忽一旦而訾其‘老死不足数’,太白决不没分别至此。断为伪作,信不疑矣。”其实这些多为推测之语,尚不足断定此诗非李白所作。现代学者郭沫若先生则持相反意见,认为“李白与其他诗人每每有率直之句,这是不成其为理由的”。肯定了李白的诗作。

  从这首诗的题材形式比较,此诗以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形式写成。李白以诗歌著称于世,作诗近千首。一生最擅长以乐府歌行旧题作诗,而且以乐府旧题写诗成就最高。他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散发着浓厚的民歌气息。具体表现为语言的直率自然。此诗以乐府歌行旧题体裁形式写成,恰巧与李白擅长相符。而诗中的“笺麻素绢排数厢”句,正体现了他率真的一面。对苏轼的“村气可掬”是一个很好的回应

  从这首诗的风格及表现手法比较,此诗豪迈,格调飘逸,想象丰富,音节错综,语言奔放,在民歌体中融入了齐梁体的某些表现手法,而以李白自身独具的俊逸之气将它们统一在一起,典型地表现了诗人“清水出芙蓉”的特色,符合李白的诗风特征。李白作诗喜用夸张之句,此诗中“须臾扫尽数千张”、“一行数字大如斗”与李白其它著名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这首诗的创作状态分析,此诗是在一种醉态中写成。诗中“墨池飞出北溟鱼,笔称杀尽中山兔”,正是诗人醉态狂幻气质的表露。小小的墨池在诗人的醉眼里被幻化成苍茫的北海,书家狂书疾书的情景,似乎连中山兔都要杀完了。这种狂幻式的语言描写,与李白一生好酒、嗜酒、常在醉态之中“斗酒诗百篇”的状态有关。因此,这首诗的创作状况和李白大量写有酒的诗歌风格极其一致。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