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郎倦去心,郑驿暂登临。水色潇湘阔,沙程朔漠深。
仙郎倦去心,郑驿暂登临。水色潇湘阔,沙程朔漠深。
鹢舟时往复,鸥鸟恣浮沈。更想逢归马,悠悠岳树阴。
鹢舟时往复,鸥鸟恣浮沈。更想逢归马,悠悠岳树阴。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zhì)¹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译文:连绵不断的夜雨,留滞在长安之夜;独对黯淡的残灯,客子更触绪生愁。
注释:¹滞雨:久雨不止。一说为因雨而停滞之意。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故乡云水地¹,归梦不宜秋。
译文:我向往着的故乡,美丽的云水之地;怕的是归乡之梦,不宜于这个清秋。
注释:¹云水地:等于说云水乡,云水弥漫之地。

  这首《滞雨》是一首羁旅诗。“独在异乡为异客”,孤单寂寞的处境本就容易滋生乡愁,更何况还是在秋雨绵绵的深夜?归思难收,归期无定,归梦不宜,这一切并不都是因为“滞雨”的缘故。

  首句“滞雨长安夜”交代时间地点和缘由,意思是说,下雨了,今夜只好滞留在长安。但诗人为什么不说“夜雨滞长安”呢?因为将“滞”字提前,不仅更能体现雨下得久,还能突出夜的漫长,好像是厚实、缠绵的雨连时间的脚步也阻碍了,迟迟不能到黎明。归心似箭,但偏偏又碰上似乎永无休止的连夜雨,给人一种无法排遣的无奈、凝重之感。也为后面的“客愁”、“归梦”蓄势。

  “残灯独客愁”描写场景:一盏灯油将尽的孤灯之下,坐着一个满脸愁容的独客。“残灯”,不仅不能给人以光明、温暖的感觉,与外面无尽的雨夜相比,它反而更让人觉得凄凉、忧伤。灯已残,说明独坐已久;独坐久,说明客难眠;客难眠,说明乡愁深。“残灯独客”与前面的“滞雨夜”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孤寂凄清的氛围,在这样的意境下,游子很自然会想到自己的故乡。

  “故乡云水地”是虚写,是故乡在云水相接的苍茫辽阔之地吗?是故乡有云重水复遥远的阻隔吗?还是故乡根本就不存在于现实,而只在自己如行云流水般飘渺的乡思中吗?这一句体现了诗人特有的朦胧性,怎么理解似乎都可以,怎么理解都给人一种真实而亲切的感受。

  “归梦不宜秋”是直抒感慨,语似直切,实则含蓄。雨夜客居,残灯独坐,正是思乡梦回的“好”时候,为什么“不宜秋”呢?因为在诗人眼中,秋就是愁,秋风秋雨秋云秋水,无一不令诗人愁肠百结,在满目愁景的季节,在满怀愁绪的梦中,即使回到故乡,还不是一样愁苦?算了吧,不做归乡梦也罢!其实,这样的梦,在任何季节做都是“不宜”的。诗人在此说“不宜”,其实是“最宜”,有正话反说、不言神伤之妙。

  全诗主旨为思乡。前两句谓客居长安因天雨而行动受阻,独对残灯忧愁不寐,思念故乡;后两句推进一层,谓故乡本是烟树晴岚、碧水萦回之地,可是正值秋雨绵绵之时,即使梦回故里,所见也是霪雨霏霏,故归梦也不宜当此风雨潇潇之秋也。

  如果用知人论诗、以意逆志的方法来读这首《滞雨》,那么,“滞雨”是长期纠缠诗人的牛李两党的纷争与非议;“客愁”是诗人长期受到排挤压制,难以实现抱负理想、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对自己前途命运的迷惘和忧虑;“故乡”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是才显志成的美好境界。“归梦不宜”是不应该轻易放弃和退却,而应该再坚持等下去,孤独愁苦之后,一定会有雨过天青的时候。“归梦不宜”意为“长安宜留”,在京城之内、天子身边,机会总比“云水”之地要多一些吧。这里理解,意思就完全两样了。所以也可以说《滞雨》是一首托雨言志、寄意深远的“咏物诗”。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26-227
2、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汇编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42-47

zhì

shāngyǐn tángdài 

zhìchángān cándēngchóu 
xiāngyúnshuǐ guīmèngqiū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
白日¹(yào)²青春³,时雨静飞尘。
译文:红日照耀春天多么美好,时雨淋浇灰尘齐飞跑。
注释:¹白日:太阳。²曜:照耀。³青春:春天。
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
寒冰辟¹炎景²,凉风飘我身。
译文:寒冰被温暖的日光消融,凉风吹拂在身上只觉舒爽。
注释:¹辟:通“避”,退避的意思。²景:日光。这句是说,寒冰被温暖的阳光消融。
清醴盈金觞,肴馔纵横陈。
清醴(lǐ)¹冰金觞²,肴馔(zhuàn)³纵横陈。
译文:甜凛的清酒斟满金杯,桌面上全是美味佳肴。
注释:¹醴:甜味的美酒。²金觞:镶金的贵重酒器。³肴馔:指宴席上的鱼肉等荤菜和饭食。
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
齐人进奇乐¹,歌者出西秦²
译文:奇妙乐曲是齐国进献,宴会的歌手很是出名。
注释:¹齐人进奇乐:形容宴会上乐舞曼妙。《史记·孔子世家》载:齐人惧怕鲁国称霸后吞并齐国,于是行离间之计,在齐国广选美女八十人,让她们身着华丽的衣服跳《康乐》之舞,连同良马三十驷,一起献给鲁国君。²歌者出西秦:西秦:古代秦国地处陕西,称西秦。《列子》载:秦国秦青善歌,“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这里借秦青的典故形容宴会上的歌手很出名。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
翩翩¹我公子²,机巧³若神
译文:风度翩翩的曹家公子,敏捷的才思犹如天神。
注释:¹翩翩:气度优美。²公子:世子曹丕。³机巧:机智灵巧,才思敏捷。⁴忽:迅疾。⁵神:神灵。
暖烘,醉客,逼匝的芳心动。雏莺声在小帘栊,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翠峰,骄怯琵琶重。
暖烘(hōng),醉客,逼匝¹的芳心动。雏(chú)莺声在小帘栊(lóng)²,唤醒花前梦。指甲纤柔,眉儿轻纵,和相思曲未终。玉葱³,翠峰,骄怯(qiè)琵琶重。
译文:暖烘烘,酒醉人,缠逼得芳心萌动。小黄莺儿一声声在帘栊鸣啼,唤醒了花前的春梦。指甲纤细轻柔,眉毛轻轻泛动,和唱一曲相思曲没有到终。玉葱般的手指,云峰般的秀发,娇柔无力,偌大的琵琶沉重得让她胆怯心惊。
注释:朝天子:中吕宫曲名。又名谒金门、朝天曲。句式: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¹逼匝:一作“逼拶”,局促在狭窄之地,即逼迫意。²小帘栊:挂帘的小窗。³玉葱:形容手指细白。⁴翠峰:指发髻高耸。

  诗人乔吉一生是个落魄文人,爱好喝酒,以诗寄情,浪迹江湖。但他绝非轻薄之流。在这首曲子里,他描写的虽是一个弹琵琶的“雏妓”,他自己也与酒徒醉客为伍,但他内心的那份善良柔情却脱颖而出,与他人判然有别。  面对天真纯洁的琵琶女,诗人的心底萌动着丝丝柔情,不胜怜惜。他的笔落得很轻很轻,他的词用得极柔极柔,只怕一不小心惊扰伤害了面前的人儿。“声柔,轻纵,玉葱,翠峰”这四组词用得极为小心翼翼,又妙笔升华。既把女子的容貌体态烘托了出来,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美妙空间。诗人虽然没有具体地描画女子的外貌,但读者可以从那些生动的词语中品味体会她的美。另一方面,她的娇羞胆怯,不谙世事,与酒徒醉客,狂欢热闹的场面形成巨大的反差,强烈地衬托出她处境的弱势与辛酸,引起诗人与读者的同情。

  “和相思曲未终”,这一句值得玩味,它像一个省略号,把小小琵琶女难言的心理作了微妙的处理。同时,也把诗人的心理作了微妙的处理。她为什么没有把这一相思曲子唱完,是忘记了歌词,是不愿唱,还是唱不下去,不得而知。而善良的诗人,恰恰抓住了这个微妙的时刻,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想象的空间,给读者留下空白,留下富足。

参考资料:
1、 闲云耕博客.朝天子·小娃琵琶

cháotiānzi··xiǎo--qiáo

nuǎnhōngzuìdefāngxīndòngchúyīngshēngzàixiǎoliánlónghuànxǐnghuāqiánmèngzhǐjiǎxiānróuméiérqīngzòngxiāngwèizhōngcōngcuìfēngjiāoqièzhòng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身在千山顶¹上头,突²岩深缝妙香稠(chóu)³
译文: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注释:¹顶:顶头。²突:高出周围。³稠:浓郁。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¹无脚下浮云²³,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注释:¹非:不是。²浮云:天上的云。³闹:喧哗。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huàlán

zhèngxiè qīngdài 

shēnzàiqiānshāndǐngshàngtóu yánshēnfèngmiàoxiāngchóu 
fēijiǎoxiàyúnnào láixiāngzhīliú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yuān)(yāng)¹于飞,毕²之罗³之。君子万年,福禄(lù)之。
译文: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一同来安享。
注释:¹鸳鸯:鸭科水鸟名。古人以此鸟雌雄双居,永不分离,故称之为“匹鸟”。²毕:长柄的捕鸟小网。³罗:无柄的捕鸟网。⁴宜:《说文解字》:“宜,所安也。”引申为享。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鸳鸯在梁¹,戢(jí)²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xiá)³福。
译文: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祝福君子万年寿,一生幸福绵绵长。
注释:¹梁:筑在水中拦鱼的石坝,即鱼梁。²戢:插。谓鸳鸯栖息时将喙插在左翅下。³遐:长远。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shèng)¹马在厩(jiù)²,摧(cuò)³之秣(mò)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译文: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他来滋养。
注释:¹乘:四匹马拉的车子。乘马引申为拉车的马。²厩:马棚。³摧:通“莝”,铡草喂马。郑笺:“今‘莝’字也。”《说文解字》:“莝,斩刍也。”⁴秣:用粮食喂马。⁵艾:养。一说意为辅助。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suí)¹之。
译文: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齐享永相保。
注释:¹绥:安。

  此诗前二章以鸳鸯起兴,后二章以马起兴。鸳鸯是成双成对的鸟,马和亲迎之礼有关,故可以认为这是一首同婚姻有关的诗歌。前二章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

  此诗一、二章以鸳鸯匹鸟兴夫妇爱慕之情。两章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多么美妙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图画!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第二章中,诗人抓住鸳鸯小憩时的一个细节,描摹入微,观察至细。在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如一幅明丽淡雅的江南水墨风景图,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无限追求。这二章一动一静,描摹毕肖,既是对今后婚姻生活的象征性写照,也是对婚姻的主观要求和美好希望。生活之中,欢乐与痛苦必然并存,既有甜蜜的欣悦,也有凄苦的哀愁,但只要双方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苦乐之中就都有幸福在,即无所畏惧。诗人以鸳鸯比喻夫妻,贴切自然,易于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其形象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原型,为后世所普遍接受。

  诗的第三、四章以摧秣乘马,兴结婚亲迎之礼,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抓住迎亲所用的厩中肥马这一典型细节,引发人对婚礼情景的丰富联想:隆重、热烈、喜庆;并且厩有肥马也反映着生活的富足。这都含蓄地暗示了婚姻美好的客观条件:男女般配,郎才女貌,感情专一,家产丰裕;反映了诗人的婚姻价值观念,也是对理想人生、美好人生的由衷礼赞。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473-474

yuānyāng

míng xiānqín 

yuānyāngfēi zhīluózhī jūnwànnián zhī 
yuānyāngzàiliáng zuǒ jūnwànnián xiá 
shèngzàijiù cuīzhīzhī jūnwànnián àizhī 
shèngzàijiù zhīcuīzhī jūnwànnián suí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