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俄惊如梦,白头追感前时。半生辛苦为吟诗。词笔轮君工致。世变俱成老大,年来更觉衰迟。通家欲结岁寒期。未必天工无意。
往事俄惊如梦,白头追感前时。半生辛苦为吟诗。词笔轮君工致。世变俱成老大,年来更觉衰迟。通家欲结岁寒期。未必天工无意。

西jiāngyuè··wǎngshìéjīngmèng--qiányīnggēng

wǎngshìéjīngmèngbáitóuzhuīgǎnqiánshíbànshēngxīnwèiyínshīlúnjūngōngzhìshìbiànchénglǎoniánláigèngjuéshuāichítōngjiājiésuìhánwèitiāngōng

钱应庚

钱应庚

字南金,松江人。以明经教授。 ▶ 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泾水黄,陇野茫。
(jīng)水黄¹,陇(lǒng)野茫。
译文:泾水混浊发黄,陇西原野茫茫。
注释:¹泾水黄:隋朝末年,河东汾阳人薛举与其子仁杲(găo 搞)反于陇西,自称西秦霸王。公元616年(大历十三年)僭(jiàn 见)帝号于兰州,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举军谋取长安时,举染疾而卒,其子仁杲立,为秦王李世民所破,仁杲率部归降,被斩,陇西遂平。《泾水黄》所叙即为此事。
负太白,腾天狼。
¹太白,腾天狼²
译文:“太白”“天狼”失守,薛举加倍猖狂。
注释:¹负:仗恃。²太白、天狼:均为秦之疆域;又,古人以太白主杀伐,故用以喻兵戎,以天狼喻贪残。
有鸟鸷立,羽翼张。
有鸟鸷(zhì)立,羽翼张。
译文:恶鸟高视鸷立,羽翼肆意伸张。
钩喙决前,钜趯傍。
钩喙(huì)¹决狼,钜(jù)²(tì)³傍。
译文:铁嘴钢牙列狼,脚掌顿地其旁。
注释:¹喙:鸟嘴。²钜:一作“距”,指禽类脚掌后的尖端突起的部分。³趯:跳跃的样子。
怒飞饥啸,翾不可当。
怒飞饥啸,翾(xuān)¹不可当。
译文:飞腾喧啸无忌,其势似不可挡。
注释:¹翾:飞翔。
老雄死,子复良。
老雄死¹,子复良²
译文:不料薛举早死,其子更加猖狂。
注释:¹老雄死:指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薛举率部谋取长安,临发时染病,未几而卒。²良:甚也,意思是更加厉害。
巢岐饮渭,肆翱翔。
巢岐(qí)饮渭¹,肆翱(áo)翔。
译文:秦王直驱岐渭,大鹏展翅翱翔。
注释:¹巢岐饮渭:指秦王李世民的军队进驻关中之地。巢:用如动词,筑巢,引申为安营扎寨。岐:岐山。渭:渭水。
顿地紘,提天纲。
顿地紘(hóng)¹,提天纲²
译文:整顿纲纪国法,布下天罗地网。
注释:¹地紘:系地的大绳,喻维系国家的法律。紘:成组的绳子。²天纲:天布的罗网,亦喻国家的法律。纲:鱼网上的总绳,引申为事物的主要部分。
列缺掉帜,招摇耀鋩。
列缺¹掉帜(zhì)²,招摇³耀鋩(máng)
译文:战旗飞动如电,刀剑耀眼放光。
注释:¹列缺:闪电。²帜:旗帜。³招摇:星名,在北斗杓端,为北斗第七星。⁴鋩:刀剑的尖端部分。
鬼神来助,梦嘉祥。
鬼神来助,梦嘉祥。
译文:自来鬼神相助,祥梦示教战场。
脑涂原野,魄飞扬。
脑涂原野,魄飞扬。
译文:恶鸟肝脑涂地,仁杲魂魄飞散。
星辰复,恢一方。
星辰复,恢一方。
译文:日月星辰归位,秦王造福一方。
《唐铙歌鼓吹曲·泾水黄》是《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的第四首,写秦王李世民率师平定叛逆薛举父子之事。全诗可分为两大层,第一层写薛举嚣张,似“翾不可当”;子承父业,仁杲更是了得,“巢岐饮渭,肆翱翔”简直无人可敌。第二层写世民之神武,尽极赞美颂扬之词;他“顿地紘,提天纲”,威风八面;因顺天顺民,竟使“鬼神来助,梦嘉祥”;经艰苦卓绝,终于使“星辰复,恢一方”,功不可没。第一层写薛举父子之势力乃为衬托太宗神奇之武功,笔法曲折翻驳,先喻后正,用语古峭,险劲有锋,令人赏玩不已。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下直¹遇春日,垂鞭出禁闱(wéi)²
译文:宫中当直结束恰逢立春日的风光,就骑着马儿走出宫门。
注释:曲江:在西安城南,为游览圣地。禁闱:宫内或朝廷。¹下直:在宫中当直结束;下班。²闱:宫门。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译文:我们两人携手同行相语,不觉看遍了归路旁的十里青山。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柳色早黄浅,水文¹新绿微。
译文:柳树早就冒出浅黄色的新芽,河水刚刚荡漾出一点翠绿的波纹。
注释:¹文:同“纹”。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译文:临近傍晚的风光反而更美好了,此刻途上的车马也像南郊那般稀少了。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译文:这时候啊,多少心里的念头,都在相视一笑间消失殆尽了,也不曾惊扰飞起的鸥鹭。

chūnchóuqiányuánwàijiāngtóngxíngjiànzèng--bái

xiàzhíchūnchuíbiānchūjìnwéiliǎngrénxiéshǒushíkànshānguī

liǔzǎohuángqiǎnshuǐwénxīn绿wēifēngguāngxiàngwǎnhǎochējìnnán

jǐnxiàoxiāngjīngōufēi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píng)¹列。
译文:深秋来了,落木萧萧,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稀疏了。但是,那山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周围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注释:¹秋屏:秋天的屏障。
这首写西湖秋景的小令,一开始渲染深秋景色,稀疏树林,被秋霜染红的枫叶,将要凋谢的木芙蓉。但是,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这萧瑟的景象,而是天然装点成的秋天特有的重重叠叠的山峦的可爱。深秋时节,有的树木虽然落叶,而不落叶的树木依然翠绿,加上经霜的红叶,那秋山被点缀得何等斑斓,因而使人没有丝毫伤感。接着写晚霞映在山坡上,写山腰间蓦然露秋的亭榭,晚霞前用一个“断”字,亭榭前用一个“闪”字,这都使自然界的景象机趣盎然,活灵活现,令人感到仪态万方,千姿百态。在亭榭闪秋后,又用一个“闲”字。一“闪”一“闲”,既蓦然,又悠然,想象丰富,意境悠远。作者薛昂夫是维吾尔族诗人,对汉文化造诣颇深。当时的评论者称“其诗词新严飘逸”(王德渊《薛昂夫诗集序》),就这首小令而言,也可见他的文字功夫非同一般。

西yǒng··qiū--xuēáng

shūlínhóngróngjiāngxiètiānránzhuāngdiǎnqiūpíngliè

duànxiázhēyángxiéshānyāoshǎnchūxiántíngxiè

fēnhuàchuánqiěmànzhěxiūchàngchèshīchéngxìngxiě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欲别时 一作:别伊时)
曾宴桃源¹深洞,一曲清歌舞凤²。长记欲³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译文:曾记在那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欢宴,一曲清歌伴着凤鸟般的舞姿飞动。总是记得依依惜别的时候,你眼含泪水出门相送。多像一场梦,多像一场梦,残月在天,落花遍地云烟一重重。
注释:又名“如梦令”,苏轼云: “(如梦令)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云‘如梦’”。¹桃源:理想的世外桃源。²一曲清歌舞凤:亦作“一曲舞鸾歌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美丽的鸟。³欲:即将,将要。

  这是一首仅三十三字的小令词。这首词采用神话传说故事作题材,描写刘、阮和仙女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别后对佳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曾宴,点明往事。桃源深洞,“舞凤”,即凤舞,为叶韵,乃倒用,言伊人如凤之舞。词中写刘晨、阮肇天台遇仙女故事,省去全部细节,只将初会和离别时最深的印象加以形象化的概括,高度精炼。清歌凤舞,风光何等旖旎!

  “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长记”二字是关键,记忆中的情景是那么的美好,可这一切已如梦幻,永无再现之期。小词没有多少篇幅,不容铺叙,要求写得很精粹,所以“长记”以下几句对整个宴别的过程便撷取了送别这一高潮时的场面来写。“长记”二字,上接“曾宴”二字,“和泪出门相送”写送别之悲痛,这是实写,下面旋又转入虚写。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如梦!”诗有诗眼,词亦有词眼,这四个字实为本词之眼。如梦者,昔年之事如一场无凭的春梦,昔年之景只能在梦里再现,昔年之倡除非在梦里相逢。叠用两个“如梦”,显得更为惆怅,更为感伤。残月乃夜阑之景,落花烟重乃暮春之景,伤心人别有怀抱,才会有凄凉的感觉,更显萧瑟的气氛,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词人描绘了曾和佳人在理想的世外桃源之地相聚时的情景,此为虚写梦中之景的美好,成为感情之流回旋奔涌而下之处,回忆如梦,因而显得特别含蕴丰富;梦醒时分,侧重于对眼前情景的刻画,眼前的半轮残月和簌簌坠落的花瓣,如烟一样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蒙孤寂的气氛,在这凄清的夜里,对她的思念绵绵不断,如此深沉。虚实两端互相补充,形成“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的特色,更显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03.:65-66
2、 王锺陵.唐宋词鉴赏:四川出版集团,2007.1:22-23页
3、 温庭筠,柳永等著.婉约词 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5:25页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客子¹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yín)赏,何必问更筹(chóu)²?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jīng)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译文:远方的客人已经很久没到这里漫游,可是美丽的风景似乎专门为你保留。我们特意登上西楼吟诗赏月,何必去问今夜已是什么时候!我们呼唤出满天皎洁的月光,照见我们的心地像冰雪一样明透。我们的胸襟啊宽广浩荡,好似百川融汇奔流。我们的豪饮还赶不上巨鲸吞海,腰间的宝剑已光闪闪照耀清秋。
注释:¹客子、君:皆指友人马叔度。²更筹:古时夜间计时工具,即更签。此指时间。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野光浮,天宇¹迥,物华²幽。中州³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zuì),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译文:原野上银白色的月光到处飘浮,天空高远更显得风景十分清幽。可是想楼丢失中原的遗恨,不知今夜有多少人在发愁!那些手握权柄的大人物们,有谁想楼有志的英雄已成老朽?不料抗战的功勋还建立得很小很少,朝廷的决策遥遥无期,叫人没盼头。这件事没法分说清楚,让我们明天再喝个大醉方休。
注释:¹天宇:天空。²物华:泛指美好景物。³中州:指当时沦陷的中原地区。⁴不道:不料。⁵蕞尔:微小。⁶决策:指北伐大计。⁷扶头:形容醉后状态,谓头须人扶。贺铸南乡子词“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赵长卿鹧鸪天词“睡觉扶头听晓钟。”

  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情和景很好地做到了统一。楼首四句“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为情造文,但此处的景还属于有我之景,所以作者在感性的陶醉中,还保持着清醒,保持着理性,还没有彻底地把自己忘怀,如此,便自然引出下一句“唤楼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这皎皎的明月,不正像我的光明磊落么。那一天的皓月,可能照见我辈冰雪般纯洁的肝胆,和百川奔涌似的浩荡胸怀。至此,自然一转,引出上片的最后一句“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喝酒还未尽兴,宝剑的光芒已冲向秋夜的长空。这句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鲸饮吞海”,如巨鲸吞海似的狂饮,极具夸张力度,有豪迈精神和阳刚之气。这旬是化用杜甫诗里“饮如长鲸吸百川”(《饮中八仙歌》)化用巧妙,而且更有表现力。

  下片,词人由眼前景想到了心头事,重在抒怀言志。过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大地上的月光在浮动,天空更加旷远,美丽的景物显得更加清幽。上承前面的写景,下启后面叙事抒情。在这清幽的月夜中,人不可能真的陶醉,即使有酒。陶醉只是暂时的,李白诗云“举杯消愁愁更愁”,所以,如画的美景更能勾楼伤心的往事,短暂的陶醉只能引楼清醒后更深的愁绪。果然,诗人想楼了恨事,引发了愁绪:“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一想到大好河山还在金人的手中,广大的中原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中煎熬,不由得我愁思满怀了。至此,全词的基调也有了变化,由前面的雄壮豪迈而变为后半部分的哀凉悲伤了。作者愁思深重恰是作者忧心国事,雄心壮志不得实现的表现,可是我的心事有谁知,我的苦处有谁怜,自然引出下文“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现在,朝廷中有谁还能想楼抗战的英雄渐渐老了,还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收复中原的决策,仍然遥遥无期!那么,我也只能借酒浇愁了。“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此事一时难以说清,唯有继续饮酒消愁吧。这一句和前面的“不知今夜几人愁”形成呼应。扶头酒是最厉害的酒,是最伤人的酒,也是最误事的酒。但是酒,却能麻醉自己,让自己暂时忘却现实的残酷和烦恼。作者明知故说,突出地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之重,愁思之深。

  词人欲抑先扬,行文一波三折,写景形象生动,议论中肯,抒情真实感人。以一种低诉哀迥的语气结尾,别有一种感人的韵味。

参考资料:
1、 马玮主编,辛弃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01,第77-78页

shuǐdiàotóu ·shūyóuyuèlóu

xīn sòngdài 

jiǔdào hǎojǐngwèijūnliú 西lóuzhuóyínshǎng wèngēngchóu huàntiānmíngyuè zhàomǎnhuái怀bīngxuě hàodàngbǎichuānliú jīngyǐnwèitūnhǎi jiànhéngqiū 
guāng tiānjiǒng huáyōu zhōngzhōuhèn zhījīnrénchóu shuíniànyīngxiónglǎo dàogōngmíngzuìěr juéshàngyōuyōu shìfèifēnshuō láiqiět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