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肠悽断月苍苍,促织声中露未凉。高挂酒经缘抱病,閒看药录为参方。
吟肠悽断月苍苍,促织声中露未凉。高挂酒经缘抱病,閒看药录为参方。
久要兄弟书皆绝,旋雇奴童住不常。拟续逐贫扬子赋,笔黏尘网砚池荒。
久要兄弟书皆绝,旋雇奴童住不常。拟续逐贫扬子赋,笔黏尘网砚池荒。

qiūchūmànyín--gōng

yínchángduànyuècāngcāngzhīshēngzhōngwèiliánggāoguàjiǔjīngyuánbàobìngxiánkànyàowèicānfāng

jiǔyàoxiōngshūjiējuéxuántóngzhùchángzhúpínyángziniánchénwǎngyànchíhuāng

李龏

李龏

宋平江府吴江人,字和父,一字仲甫,号雪林。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4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后皇¹²树,橘徕(lái)服兮³
译文:橘啊,你这天地间的嘉美之树,生下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注释:¹后皇:即后土、皇天,指地和天。²嘉:美,善。³橘徕服兮:适宜南方水土。徕,通“来”。服,习惯。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受命¹不迁,生南国兮。
译文: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注释:¹受命:受天地之命,即禀性、天性。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深固难徙,更壹(yī)¹兮。
译文: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注释:¹壹志:志向专一。壹,专一。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素荣¹,纷其可喜兮。
译文: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注释:¹素荣:白色花。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céng)¹(yǎn)(jí)²,圆果抟(tuán)³兮。
译文: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注释:¹曾枝:繁枝。²剡棘:尖利的刺。³抟:通“团”,圆圆的;又一说,同“圜”(huán),环绕,楚地方言。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青黄杂糅(róu),文章¹²兮。
译文: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注释:¹文章:花纹色彩。²烂:斑斓,明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类任道兮 一作:类可任兮)
精色¹内白,类任道兮²
译文:表皮颜色鲜亮,内里洁白,好似可以赋予重任的人。
注释:¹精色:鲜明的皮色。²类任道兮:就像抱着大道一样。类,像。任,抱。
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脩 同:修)
纷缊(wēn)宜脩¹,姱(kuā)²而不丑兮。(脩 同:修)
译文: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注释:¹纷缊宜脩:长得繁茂,修饰得体。²姱:美好。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¹尔幼志,有以异兮。
译文: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注释:¹嗟:赞叹词。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译文: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深固难徙,廓¹其无求兮。
译文:你深固其根,难以迁徙,你心胸廓落,不求私利。
注释:¹廓:胸怀开阔。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苏世独立¹,横而不流²兮。
译文:你对世事清醒,独立不羁,不媚时俗,有如横渡江河而不随波逐流。
注释:¹苏世独立:独立于世,保持清醒。苏,苏醒,指的是对浊世有所觉悟。²横而不流:横立水中,不随波逐流。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闭心¹自慎(shèn),终不失过²兮。
译文: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注释:¹闭心:安静下来,戒惧警惕。²失过:即“过失”。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秉德¹无私,参天地兮。
译文: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注释:¹秉德:保持好品德。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愿岁并谢¹,与长友兮。
译文:愿与橘树同心并志,一起度过岁月,做长久的朋友。
注释:¹愿岁并谢:誓同生死。岁,年岁。谢,死。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淑离¹不淫,梗(gěng)²其有理兮。
译文:橘树善良美丽而不淫,性格刚强而又有文理。
注释:¹淑离:美丽而善良自守。离,通“丽”。²梗:正直。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年岁虽少¹,可师长²兮。
译文: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注释:¹少:年少。²师长:动词,为人师长。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¹比伯夷²,置以为像兮。
译文:橘树的道德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我要把橘树种在园中,作为榜样。
注释:¹行:德行。²伯夷:古代的贤人,纣王之臣。固守臣道,反对周武王伐纣,与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认为他是贤人义士。置:植。像:榜样。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全诗可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以四言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赞颂橘树,借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第一部分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

  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

  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这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此诗第二部分,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过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

  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之上。

  本诗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参考资料:
1、 潘啸龙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47-850
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玉纤¹弹处珍珠²落,流多暗湿铅华³薄。春露(yì)朝华,秋波浸铅霞。
译文:纤纤玉手弹开处,美人之眼泪零落,泪多多濡湿脸上薄薄的铅华粉。泪如春露润湿早晨的花儿,眼如秋波浸润晚霞。
注释:¹玉纤:纤纤玉手。²珍珠:喻眼泪。³铅华:化妆品,搽脸的粉。⁴春露:女子的眼泪。⁵浥:润湿。⁶秋波:女子的眼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译文:风流是心上的宝物,眼泪本为风流而洒。看那些薄情寡义之人,他们的罗衣上绝无泪痕。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春日在天涯¹,天涯日又斜²
译文: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
注释:¹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²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yīng)(tí)¹如有泪,为湿最高花²
译文: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注释:¹莺啼:莺鸣。宋辛弃疾《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啼”字语意双关啼叫和啼哭。²最高花:树梢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李商隐的这首绝句,“意极悲,语极艳”(杨致轩语),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

  此诗一开头诗人就制造出一种环境和心情强烈反差的氛围。首句平直叙起,蕴藏着极深沉凄惋的感情。“春日”写时光之美妙可爱,“天涯”喻飘泊之遥远;两词并用,便将旖旎的春光与羁旅的愁思交织在一起。第二句使用“顶针”格,重复“天涯”二字,再点题意。春日越是美妙可爱,落魄江湖,远在天涯的诗人更感到惆怅。“春日在天涯”已经使人黯然伤神;而“天涯日又斜”递进一层,就更加渲染了在天涯海角,踽踽独行,穷愁飘泊的悲凉气氛。“日又斜”是说时间向晚,一天又将过去,这就给艳丽的春景笼罩了一层慵倦凄暗的阴影。繁花似锦的春光,与西沉的斜阳,纵然掩映多姿,但无多时,终将沉没于苍茫暮色之中。日复一日,春天也终将红英落尽,悄然归逝。韶光之易逝,繁花之必将凋零,与诗人人生道路上的失意蹉跎,正复泯然相合。著一“又”字,则日暮途穷,苶然疲役之慨,寂寥孤独,空漠无依之痛,尽在言外。两句既包含着对美好事物无限留恋珍惜之意,也包含着生命必将凋零之可悲。

  转句在宛曲回环中见奇警,结句余音袅袅,哀艳动人。“莺啼”本来是非常宛转悦耳的,可是由于此时此境,诗人却觉得像在啼哭。这是因为诗人蜡炬成灰,泪已流干,只有托啼莺寄恨了。诗中“啼”写听觉,看花写视觉,“湿”是触觉,为我而湿最高之花乃是意觉,这就把诗人敏锐的联想和深切的感受写出来了。诗人移情及物,使黄莺感叹悲啼而垂泪;而泪水所湿之花,自然也泪痕斑斑,凄楚欲绝。莺花之娇艳,最足以代表阳春的盛景,然而春归花落,总不免于凋零寂灭。是莺花为诗人而悲者,正所以自悲也。

  “最高花”之所以会引起诗人如此深情的关注,是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也就是开到最后的花,意味着春天已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莺儿的啼声也倍觉哀绝了。再者,也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上无庇护,风狂雨骤,峣峣者易折,这和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容易遭到损坏的命运非常相似,和李商隐这位有才华、有抱负而潦倒终身的诗人的命运也是非常相似。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夕,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深感绝望,因而生命的短瞬,人生的空虚,使诗的伤感情调更加显得沉重。诗人的悲痛已经远远超过了天涯羁旅之愁,而是深深浸透着人生挫伤和幻灭的痛苦。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往往会令人不能自持,溺而忘返。这首美艳而凄绝的绝句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挽歌。

参考资料:
1、 宋廓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5-1206

tiān

shāngyǐn tángdài 

chūnzàitiān tiānyòuxié 
yīngyǒulèi wèishī湿zuìgāohuā 
织锦裁篇写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
织锦¹裁篇²写意³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jīn)
译文:佳人寄来书信,撰写的词章抒写了她深厚的情意,价值之高贵,一字值千金。我一会儿展览观赏,一会儿冥思哀吟,心中悲喜交织,泪痕满襟。
注释:¹织锦:指锦书。²裁篇:一作“裁编”,指构思。³写意:表露心意。⁴字值千金:此谓情人来信之珍贵。⁵披玩:即把玩,仔细玩味。⁶肠成结:谓心中忧思郁结不解。肠,心肠,心中。
幽欢已散前期远。无憀赖、是而今。密凭归雁寄芳音。恐冷落、旧时心。
幽欢已散前期¹远。无憀(liáo)²、是而今³。密凭归雁寄芳音。恐冷落、旧时心。
译文:过去幽会的欢乐已经消失,未来相逢的日子遥远难测。而今无以依赖,多多凭借南来北往、候时去来的大雁寄佳音,恐怕冷落了昔日的爱情。
注释:¹前期:将来重聚的日子。²无憀赖:即“无聊”,郁闷,精神空虚。憀,通“聊”。³而今:如今。⁴密凭:频频托付。

  这首词叙写的是以书信传达别后相思相忆之情。词上片以织锦回文诗为始,但所叙写不是写诗者,而是读诗者—也就是词人本人。他从构思精妙的来信体会到其中的深情蜜意。“字值千金”一句极写这信在词人内心所占据的分量,正因为如此,所以词人才会“一回披玩一愁吟。肠成结、泪盈襟”,前一句活画出其喜悦之情,后一句又为其喜极生悲写真。

  下片是相思之情的延伸。“幽欢已散前期远”,幽欢早已成往事,重聚却又遥遥无期。“无憀赖”一句写词人满怀情意却无所寄托。“密凭”一句写词人频频寄出述说爱情的书信。结拍“恐冷落、旧时心”,表明述说相思不仅是自己情感的需要,更是安慰对方,以免冷落了她旧日的一片深情。这六个字,语势平淡,却情深意浓。

  这是一首以“赋”的手法写成的令词,没有比兴,没有场景,没有波澜,全用概括性的叙述语,失之平直、浅淡,缺少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只结尾一句,尚有新意,尚有余韵。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372-373

yànguīliáng··zhījǐncáipiānxiěshēn--liǔyǒng

zhījǐncáipiānxiěshēnzhíqiānjīnhuíwánchóuyínchángchéngjiélèiyíngjīn

yōuhuānsànqiányuǎnliáolàishìérjīnpíngguīyànfāngyīnkǒnglěngluòjiùshíxīn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译文:当年的雄心壮志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泯灭;回头看到牧童,禁不住产生羡慕之情。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水落陂(bēi)¹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译文:在秋日落山的池塘边,那牧童正横躺牛背看着青天。
注释:¹陂塘:狭窄的池塘。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