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耶树老无多子,天女花妍有许般。
莫把东边枝便斫,堂堂留与碧霄干。
摩耶树老无多子,天女花妍有许般。
莫把东边枝便斫,堂堂留与碧霄干。
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9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巫山七百里,巴水¹三回曲²
译文: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注释:¹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²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译文: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自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就在有关蜀道的作品中对其加以描写渲染。萧纲的《蜀道难》写了巫山一带的险峻地势,诗歌短小而凝练。

shǔdàonán··èr--xiāogāng

shānbǎishuǐsānhuí

shēngxiàgāoyuánduànhái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艳色天下重,西施(shī)¹宁久微。
译文: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注释:¹西施:《吴越春秋》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译文: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译文: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邀人傅脂粉¹,不自著(zhuó)罗衣。
译文: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注释:¹傅脂粉:即搽脂敷粉。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译文: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当时浣(huàn)¹伴,莫得同车归。
译文: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注释:¹浣纱:《环宇记》:会稽县东有西施浣纱石。《水经注》:浣纱溪在荆州,为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净丽。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持谢¹邻家子,效颦(pín)²安可希³
译文: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注释:¹持谢:奉告。²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按:颦古作膑。³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诗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

  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西施咏》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

  诗的开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久处低微。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了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语虽浅显,寓意深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这种评价是很中肯的。

西shīyǒng

wángwéi tángdài 

yàntiānxiàzhòng 西shīnìngjiǔwēi 
zhāowéiyuè zuògōngfēi 
jiànshūzhòng guìláifāng 
yāorénzhīfěn zhuóluó 
jūnchǒngjiāotài jūnliánshìfēi 
dāngshíhuànshābàn tóngchēguī 
chíxièlínjiā xiàopínān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huàn)花溪¹里花多处,为忆先生²在蜀时³
译文:在浣花溪里鲜花最多的地方,想起了先生您在蜀时的生活。
注释:旧宅:指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住的浣花草堂。《旧唐书·杜甫传》:“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杜甫曾有《寄题江外草堂》诗述经营草堂情况:“诛茅初一庙,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¹浣花溪:又名濯锦江、百花潭,在四川成都市西郊,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其源出大江(即南河),由温江县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今西郊杜甫草堂至笮桥一带通称浣花溪,系因居人多造彩笺而得名。《梁益记》:“溪水出湔江,居人多造彩笺,故号浣花溪。”²先生:指杜甫。³在蜀时:指杜甫居住成都之时。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在成都草堂居住。以后去梓州、阆州、渝州,广德二年(764年)复归成都,第二年,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而至云安,然后出川。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万古¹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²换新诗。
译文:您的旧居草堂应该万古留存,现在即使用千金重价也换不到您的新诗了。
注释:¹万古:形容时间很长。²无复:不能再。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沙崩水槛(jiàn)¹鸥飞尽,树压村桥²马过迟³
译文:锦江沙岸崩塌,草堂的水槛损毁,鸥鸟也已飞尽,树木已长得那样茂密,遮蔽了村中的小桥,我骑着马只能缓缦而过。
注释:¹沙崩水槛:指沙岸崩塌,水槛损毁。水槛,草堂水亭的栏杆。杜甫有《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云:“新添水槛供垂钓。”又有《水槛遣心》云:“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又有《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可见他是很爱此亭的。崩,一作“棚”。²村桥:典出杜甫《涨溪》云:“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³迟:慢。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山月不知人事变¹,夜来江上与谁期²
译文:从山后升起的月亮不知人世间的变迁,诗人早已逝去,它在这锦江上还等待谁呢?
注释:¹人事变:即杜甫离蜀东去,人事已经发生了变化。²与谁期:即与谁相会。期,相会、相约。

  这是一首凭吊杜甫的诗,此诗用语温丽意悲,描写了草堂荒芜景象,并抒发了缅怀诗人之情。

  首联“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点题,起得平平。颔联“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则写的热情洋溢,推崇杜甫的诗业成就:“旧宅”是眼前所见,万古应留,是诗名长在;“新诗”为意中所念,千金难求,是诗人已殁。两句相反相成。”颈联“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则从“旧宅”入笔,遥接杜诗所写物态,古今勾连,见出常变之景。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此处“鸥飞尽”反用其意。槛崩鸥走,以见旧宅的荒凉。尾联“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反承上意,从不变之山月摹想,极致低徊惆怅之情。再点“忆”字,有人亡物在之叹。

  此诗中二联颇见功夫,胡震亨说作者“工于造联”,大概即指此类。

参考资料:
1、 秦似.唐诗新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06:1013-1014
2、 成都市建筑志编纂委员会.成都市建筑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09:323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开辟荆榛(zhēn)¹逐荷夷²,十年³始克复先基。
译文:披荆斩棘去开辟宝岛,驱逐荷兰侵略者;艰苦奋战了十多年,才收复了祖宗基业。
注释:¹荆榛:丛生的荆棘。²荷夷:荷兰殖民者。³十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田横尚有三千客¹,茹(rú)苦间关²不忍离。
译文:我们有很多将士,就像一家人一样亲爱团结;任何艰难跋涉,都不能使我们忍心离别。
注释:¹田横句:田横本齐王,汉灭楚后,横和他的部下五百余人逃亡海岛,汉高祖招降,横以为耻,自杀身亡,他的部下闻讯,也全体自杀;这里作者自比田横,表示他和同他一道入台的三千部下是同患难、共生死的战友。²间关:道路险阻难行。

tái

zhèngchénggōng míngdài 

kāijīngzhēnzhú shíniánshǐxiān 
tiánhéngshàngyǒusānqiān jiānguānrěn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好风胧月清明夜¹,碧砌(qì)²红轩刺史家。
译文:清明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
注释:¹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²砌:台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¹绕回廊²行复歇,遥³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独自在回旋的走廊走走停停,听着远处弦管乐声默默欣赏着院中盛开的花。
注释:¹独:独自。²回廊:回旋的走廊。³遥:遥远,远远。⁴看花:赏花。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写的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但这首诗妙在未写清明的清冷。

  “好风胧月清明夜”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碧砌红轩刺史家”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独绕回廊行复歇”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诗人处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遥听弦管暗看花”交待出诗人思绪飘向了远方,恰又听到了远方的管弦之声,于是诗人安静下来认真倾听着弦声,自是不休闲。从另一方面,“遥听”和“暗看”却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qīngmíng

bái tángdài 

hǎofēnglóngyuèqīngmíng hóngxuānshǐjiā 
ràohuílángxíngxiē yáotīngxiánguǎnànkàn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