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冠盖出江干,马上东风觱栗寒。
珍重春衫唾花碧,画眉狼籍道傍看。
劝农冠盖出江干,马上东风觱栗寒。
珍重春衫唾花碧,画眉狼籍道傍看。
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9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春风吹船著浯(wú)¹,扶藜(lí)²上读《中兴碑》。
译文:春风把我的船吹到了浯溪岸边,我拄着拐杖上山,细细地读着崖上刻的《中兴碑》。
注释:¹浯溪: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²藜:藜杖。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平生半世看墨《¹,摩(mó)(suō)²石刻鬓成丝。
译文:我一生中有半世都只见到这碑的拓本,今天终于能亲手抚摸着石刻,可怜我双鬓已雪白如丝。
注释:¹墨《:拓《。²摩挲:抚摸。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明皇不作苞桑计¹,颠倒四海由禄儿。
译文:唐明皇没有安定国家的深谋远虑,任由着安禄山,把天下搅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
注释:¹苞桑计:比喻牢靠的治国方略。苞桑:亦作“包桑”,根深蒂固的桑树。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九庙¹不守乘舆(yú)西,万官已作鸟择栖(qī)²
译文:宗庙宫廷都沦陷敌手,明皇凄凉地逃往川西;百官们犹如乌鹊选择良木,纷纷投降伪朝,低声下气。
注释:¹九庙:指太庙,古天子庙九室。此代指京城。²乌择栖:指朝臣们另找靠山。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¹取大物²为?
译文:统率军队,守护国家,这是太子的本分,肃宗匆匆地登上皇帝的宝座,难道不显得过分心急?
注释:¹趣:急忙。²大物:国家。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jú)(jí)¹还京师。
译文:平定祸乱本来是很困难的事,能够取得胜利,真是徼天之幸,太上皇终于能跼蹐不安地返回了京师。
注释:¹跼蹐:无法舒展的样子。此指玄宗回国都后,受肃宗所制,无法舒展。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内间张后¹色可否?外间李父²(yí)指挥。
译文:从此后他失去了自由,在宫中要看张后的脸色行事,在宫外又要听从李辅国的颐指气使。
注释:¹张后:肃宗皇后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干预朝政,牵制玄宗。后被废。²李父:李辅国。颐指挥:用脸部表情来示意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南内¹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译文:他在南内偷安苟活,高力士去后,事势便更加危急。
注释:¹南内:玄宗自蜀回,住南内兴庆宫,后迁西内软禁。高将军:高力士。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臣结¹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译文:臣子元结在舂陵上书献策,臣子杜甫在四川,见到杜鹃再次下拜和泪作诗。
注释:¹臣结:指元结。元结曾任道州刺史,多次上表言事,并作有《舂陵行》诗,反映民间疾苦。臣甫:杜甫。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¹词。
译文:可怜世人有谁知道忠臣刻骨的悲痛,只是争相欣赏诗文中优美的文词。
注释:¹琼琚:华美的佩玉。此指文辞华丽。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¹
译文:一起看碑的有六七个和尚,还有几位文士相随。
注释:¹“同来”二句:据《山谷先生年谱》,这次同游的有进士陶豫、李格,僧伯新、道遵等人。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¹为洗前朝悲。
译文:我站在断崖边青苔上,一阵暴雨打来,仿佛要洗去前朝无尽的悲思。
注释:¹冻雨:暴雨。

  黄庭坚七古,起首一般采取两种手法,一是突兀而起,高屋建瓴,倾泻而下;一是平平而起,语迟意缓,遒劲老苍。这首诗的起首,用的是后一种手法。诗用叙事语气展开,很自然地入题,说自己来到了浯溪,拄着拐杖上山,细读《中兴碑》,想到生平见过许多此碑的拓《,今天真正见到原碑,却已年龄老了。这四句是开端,也是第一段,看上去很平淡,细细琢磨,却有很深的意味。前两句写见碑,是直写;后两句写见碑的感慨,用旁衬。因了平生看见碑的许多墨《,对碑的内容必然很熟悉,对原碑定然很向往,极欲一见;今天见到了,一定很高兴;然而诗说自己已经苍老,到现在才见到原碑,流露出恨见太晚的感慨。

  黄庭坚是著名的书法家,对《中兴颂》素有研究,且上文已明陈“半世看墨《”,于是下文不再具体写碑,不说碑文经风沥雨所留下的沧桑痕迹,也不评颜真卿字体如何苍劲有力,却一连用十六句,倾吐由碑文内容而引起的怀古之思与感慨。《中兴碑》是记平定安史之乱,唐肃宗收拾残局,使唐中兴事,所以诗以唐明皇为中心。前四句写安史之乱的缘起是由于明皇失政,宠用安禄山,终于酿成国变,自己逃入西蜀,大臣们纷纷投靠新主。次四句写唐肃宗恢复事,说他匆忙即位,徼天之幸,得以战胜,明皇成了太上皇,局促不安地回到京城。又次四句,写唐明皇在南内苟活,内被张后欺负,外受李辅国颐指,日子十分难过,自高力士被赶走后,处境更加困难。末四句,写臣子元结、杜甫等忠君报国,但世人都不理解,只欣赏他们优美的文辞。这十六句,是《诗的主体,写尽了玄宗、肃宗二朝的史事。从所举史实及所作评论来看,黄庭坚既对唐明皇荒淫失国表示批判,又对他晚年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对唐肃宗,黄庭坚以“何乃趣取大物为”一句作诛心之论,说他急于登上皇帝的宝座,逾越了《分;又举元结文及杜甫诗来说明当时社会并不安定,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肃宗也不是个好皇帝。言下之意,对“中兴”二字持否定态度。黄庭坚对肃宗的看法,在当时及后世都引起过争论,元刘壎《隐居通议》称赞这论点说得好,全诗“精深有议论,严整有格律”。宋范成大《骖鸾录》批评说诗“不复问歌颂中兴,但以诋骂肃宗为谈柄”,使后来不少人跟着他走入歧途。陈衍《宋诗精华录》也认为诗“议论未是”。

  “同来野僧六七辈”至末四句是一段,也是诗的煞尾。这段犹如古代游记笔法,在最后交代同游人,在风格上与首段遥相呼应。诗收得很平稳,说自己与同行人一起看碑,在断崖前经受着风雨的袭击,思念着唐朝这一段不堪回首的悲凉故事。“前朝悲”三字,总结了前面一大段怀古的内容。当时,宋徽宗重用蔡京等奸臣,民间怨声载道,国家日益混乱,金人在北方又虎视眈眈。诗人敏锐地感受到,宋徽宗正在步唐明皇的后尘,这前朝悲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今朝悲。所以诗的末段看似写景叙事,却使人感受到诗中笼罩着一股悲凉之气。

  这首诗是黄庭坚晚年的作品,诗人这时驾驭语言的艺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全诗洗尽铅华,归于自然,结构严谨,章法井然,叙事与议论相结合,概括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史实。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第576-579页

shūbēihòu

huángtíngjiān sòngdài 

chūnfēngchuīchuánzhuó shàng zhōngxīngbēi  
píngshēngbànshìkànběn suōshíbìnchéng 
mínghuángzuòbāosāng diāndǎohǎiyóuér 
jiǔmiàoshǒuchéng西 wànguānzuòniǎo 
jūnjiānguótàishì nǎiwéi 
shìyǒuzhìnántiānxìngěr shànghuángchúhuánjīngshī 
nèijiānzhānghòufǒu wàijiānzhǐhuī 
nánnèiliánggǒuhuó gāojiāngjūnshìyóuwēi 
chénjiéchūnqiūèrsān chénjuānzàibàishī 
ānzhīzhōngchéntòngzhì shìshàngdànshǎngqióng 
tóngláisēngliùbèi yǒuwénshìxiāngzhuīsuí 
duàncāngxiǎnduìjiǔ dòngwéiqiáncháobēi 
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间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号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译文:松江边上有地名青丘,我迁居到它南面,于是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整天苦吟,创作《青丘子歌》抒发情感,用来消除对自己过分爱诗的讥嘲。
注释:青丘子:高启自号。诗淫:诗迷,深嗜诗者。淫,沉溺,超过常度。
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青丘子,癯(qú)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译文:青丘子,人长得很清瘦,本来是五云阁下的仙人。
注释:癯而清:清瘦貌。癯,瘦。五云阁:仙人所居高阁,有五色瑞云缭绕。五云,谓五色祥云,仙人所御。仙卿:仙官。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号。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何年降谪(zhé)在世号,向人不道姓与名。
译文:有一年降谪到人世间,对人不说姓与名。
注释:降谪:谴罚贬降,此指从仙卿降为凡人。
蹑屩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niè)( juē)厌远游,荷锄(chú)懒躬耕。
译文:不喜欢远行游玩,也懒于荷锄躬耕。
注释:蹑屩:谓远行。蹑,踩。屩,用麻、草做的鞋。《史记·范雎列传》:“夫虞卿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译文:有剑任凭它生锈,有书任凭它摆放。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译文:不肯为微薄的俸禄而趋奉于官场,不肯卖弄口才而去游说。
注释:“不肯”句:不肯为微薄的俸禄而趋奉于官场。五斗米,低级官吏的薪俸。《晋书·陶潜传》载,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掉舌:卖弄口才,摇唇鼓舌,指游说。《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尝谓韩信曰:“郦生郦食其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馀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gēng)
译文:只喜欢寻找诗句苦吟,以诗词自我吟咏唱酬应和。
注释:但好:只喜欢。觅诗句:苦吟,寻找诗句。杜甫《又示宗武》:“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酬赓(gēng):以诗词酬唱应和。赓,继续。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
田号曳(yè)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
译文:在田野里拄着拐杖,垂着衣带边走边吟,旁人不理解,嘲笑且轻视我,说是鲁地迂腐的儒生。
注释:“田号”句:在田野里拄着拐杖,垂着衣带边走边吟。《列子·天瑞》载,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鲁迂儒:鲁地迂腐的儒生。《汉书·叔孙通传》载,汉王并天下,叔孙通征鲁诸生三十馀人制定朝仪,鲁有两生不肯行,曰:“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毋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楚狂生:指佯狂避世的隐者。《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后常用来通指狂士。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青丘子闻之不介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青丘子闻之不介意,吟声出吻不绝咿(yī)咿鸣。
译文:青丘子听到这些话也不介意,吟咏声出口不绝咿咿地响。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译文:早上吟诗忘记了饥饿,晚上吟诗解散了不平之气。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chéng)
译文:当他苦吟的时候,昏昏沉沉如同醉酒。
注释:兀兀如被酲:昏昏沉沉如同醉酒。兀兀,昏沉貌。酲,病酒,酒醉。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头发不暇栉(zhì),家事不及营。
译文:头发也没有时间梳理,家事也来不及经营。
注释:栉:梳理。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译文:小儿啼哭不知道怜爱,客人来到也不知道迎接。
注释:果:竟然。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yī)氏盈。
译文:不会因颜回那样贫穷而忧,不羡慕猗顿那样的巨富。
注释:不忧回也空:不会因颜回那样贫穷而忧。《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屡空,经常贫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慕猗氏盈:不羡慕猗顿那样的巨富。猗氏,猗顿。《史记·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裴骃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号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译文:不因为穿着宽大的粗布衣服而羞惭,不羡慕仕宦者华美的衣冠。
注释:不惭被宽褐:不因为穿着宽大的粗布衣服而羞惭。被,穿。褐,古代卑贱之人所穿衣服,也用来代指卑贱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不羡垂华缨:不羡慕仕宦者华美的衣冠。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译文:不问英雄豪杰争夺天下事,不管太阳月亮东升西落时光流逝。
注释:龙虎:喻乱世的英雄豪杰,元末争夺天下者。乌兔:指日月。古代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左思《吴都赋》:“笼乌兔于日月,穷飞走之栖宿。”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译文:有时到水边独坐,有时到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zhuó)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译文:穷究自然,探寻真理,自然万物都被赋予了生命。
注释:“斫元气”二句:元气、元精,指天地号的精气。王充《论衡·超奇》:“天禀元气,人受元精。”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译文:神思驰聘于苍茫无际之间,使难以形容的情景有声有色。
注释:“冥茫”句:谓作者的神思驰聘于苍茫无际之号。冥茫、八极,均指极远无际。心兵,为文为诗的神思。心感物而动,如应外敌,故曰心兵。韩愈《秋怀》:“诘屈避语穿,冥茫触心兵。”“坐令”句:使难以形容的情景有声有色。坐令,致使。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微如破悬虱(shī),壮若屠长鲸。
译文:微细处能击中空中悬挂的微如虱样的东西,雄壮处有如屠杀长鲸的气魄。
注释:破悬虱:击中空中悬挂的微如虱样的东西。语本《列子·汤问》载:纪昌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学视而后可。”昌以□悬虱于牖,南面望之。“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长鲸:鲸鱼。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清同吸沆(hàng)(xiè),险比排峥(zhēng)(róng)
译文:清新处如同吸收夜间的露气,险峻处好比排列高峻的山峰。
注释:沆瀣:夜号的露气。屈原《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峥嵘:高峻的山峰。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ǎi)霭晴云披,轧(yà)轧冻草萌。
译文:像云散天晴,冰冻消解,青草萌生。
注释:轧轧:生机始发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xī)照牛渚(zhǔ)万怪呈。
译文:把天上水底各种奇妙的景象都清楚完整地表现出来,能清晰照亮各个幽暗的角落。
注释:天根:星名,即氐宿。月窟:传说中月的归宿处。杨雄《长杨赋》:“西厌月窟,东震日域。”刘良注:“月窟,月出穴也,在西。”“犀照”句:《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多怪物,峤遂□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犀照,燃烧犀牛角照明。牛渚,山名,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山脚突入长江部分为采石矶,也称牛矶。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译文:达到了意境与鬼神相合,美景与江山争美的境地。
注释:俄:瞬号。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译文:星虹烟露,都能为作品增添文采。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译文:诗歌的音韵犹如韶乐一样和谐优美,味道就像大羹那样纯正。
注释:听音谐韶乐:诗歌的音韵犹如《韶》乐一样和谐优美。韶,相传为虞舜时的乐曲名。《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大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世号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kēng)
译文:世间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消遣,写出的诗歌像金石乐器发出轰鸣铿锵的声音。
注释:金石:钟磬类乐器。轰铿:发出轰鸣铿锵的声音。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译文:江边茅屋风和日丽,闭门睡足新诗刚写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译文:敲打唾壶自己高声歌唱,不管世俗之人听到而吃惊。
注释:叩壶自高歌:《晋书·王敦传》:“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叩,击打。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译文:想叫君山老父带着诸仙所吹奏的长笛,和着这歌声在月下吹奏。
注释:“欲呼”三句:据《博异志》载,贾客吕乡筠善吹笛,月夜泊君山侧,命酒吹笛。忽有老父挐舟而来,袖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次如常,其一绝小,如细笔管。乡筠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大者合上天之乐,次合仙乐,小者老身与朋侪所乐者,庶类杂而听之,未知可终曲否?”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五声、六声,君山上鸟兽叫噪,月色昏暗。舟人大恐,老父遂止。引满数杯,棹舟而去,隐隐没于波号。”诗即用此典。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但愁欻(xū)忽波浪起,鸟兽骇(hài)叫山摇崩。
译文:只担忧忽然波浪涌起,鸟兽惊骇叫得地动山摇。
注释:欻忽:忽然,形容迅急。
天帝闻之怒,下遣白鹤迎。
天帝闻之怒,下遣白鹤迎。
译文:天帝听到将发怒,会派白鹤迎接他到天上去。
注释:“天帝”四句:言天帝听到作者写诗在人号引起了骚动,将会派白鹤迎接他到天上去。白鹤:传说中的仙鸟。狡狯(kuài):嬉戏,变化,狡诈。《神仙传》说麻姑掷米成珠,王远笑曰:“姑故年少。吾老矣,了不喜复作此狡狯变化也。”瑶京:玉京,传说中天帝的京城,为神仙世界。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不容在世作狡狯(kuài),复结飞佩还瑶京。
译文:不容许他在世间嬉戏狡诈,重新系结飞佩回到玉京。

  诗人在这首长歌中自状其耽于吟咏之狂态,心与物游之妙趣。此诗继承李白、李贺诗歌特点,发挥丰富想象和夸张,以清高的节操,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全诗运笔矫健奔放,游止自如,气势磅礴跌宕,神韵飞扬,表露出一种炽烈的豪情,深得李白诗中风韵。

  诗的开头以故弄玄虚的方式隐却诗人或作者的真实身份,是这一类型自传的惯用手法,也就是“宛曲迁回的手法”。从这首诗中,高启和李白一样,也十分自傲。上来就说自己“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和李白那句“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是如出一辙的。然后说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去当官,也不肯花言巧语地游说于贵人之前,而是自顾自地觅诗闲吟,田间农夫见了嗤笑,他也不理不顾。

  接着从“蹑尽屩厌远游”到“不管乌免忙奔倾”这一部分,则突显出诗人淡泊名利,积然世外的性格特狂。其中“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直接表达了对陶渊明“不慕荣利”的境界的向往。诗人沿袭了《五柳先生传》的模式,展现了一系列隐士生活的独有方式。如,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青丘子则“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五柳先生“性嗜酒”“造饮尽,期在必醉”;“酣赋诗,以乐其志”,青丘子也是终日嗜酒不醒,“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五柳先生即使“环堵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瓢屡空”也能晏如面对,青丘子同样安于贫困,“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不惭被宽褐,不淡垂华缨”,甚而对俗事不置一顾,“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免忙奔倾”。青丘子活脱脱就是一个再世的五柳先生。

  诗人极尽笔力地渲染其忘食、嗜酒的生活,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吟自酬赓”,满足自己的乐趣。在这里,诗人不顾旁人嘲笑,依然我行我素,忘情地沉醉于个人的诗意世界之中,其实已经“有违”其写作的初衷。这不是在为自己“解诗淫之嘲”,相反,诗人是“闻之不介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说是“苦吟”,其实诗人“乐在其中”。这已不是在替自己辩解,简直是率性而为,任意而行了。这又是诗人在倾力于叙说隐逸生活中得以享受的乐趣。

  诗人的狂傲不并不因此而收敛,接下来,随着诗人浪漫的思路,在幽静深邃的理想世界中,让自己的精神和心智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诗人“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在清寂空阔之间平抚心灵,斫元气,搜元精”,追寻天地万物的精华。诗人所有的诗情倾刻喷薄而发,直追生命的真谛。“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自然众生都在他的诗歌中被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诗人在天地间往来自由,随心所欲,探天究地,与神冥相遇,与江山争胜。此间诗人不仅诗情大发,而且诗艺大增,佳作频出,如听韶乐,如味在羹,“微如砹悬虱,壮若居长鲸,清同吸抗瀣,险比排峥嵘”,各体诗歌,无所不能。人在此境界中真是一种美伦美奂的精神享受。因为在红尘俗世中无以为乐,无人为伴,诗人没漏于“苦吟”之中,如醉如痴地“叫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其至“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相和吟通,以慰藉他内心的苦闷。开怀吟咏,就是诗人的生活的乐趣。所以,诗人是不会理会“旁人不识笑且轻”的。如果说诗人因为目空一切而触怒天帝,下令他遣返仙境,从此不得再吟唱,那么为了这份”江边茅星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的自由,诗人也宁愿放弃“五云阁下之仙卿”令人艳羡的生活。青丘子的随意无羁,纵放洒脱就是诗人理想的人格境界。

  《青丘子歌》就是通过把隐逸者的理想、愿望假托于某一现世个人生活的叙述方式,让人们认识了这个明代诗人。

参考资料:
1、 张维.“明代第一诗人”的自画像--读高启《青丘子歌》.阅读与写作,2004(09)

qīngqiū

gāo míngdài 

jiāngshàngyǒuqīngqiū jiānán yīnhàoqīngqiū xiánshì zhōngyín jiānzuò qīngqiū yán jiěshīyínzhīcháo 

qīngqiū érqīng běnshìyúnxiàzhīxiānqīng 
niánjiàngzhézàishìjiān xiàngréndàoxìngmíng 
nièjuēyànyuǎnyóu chúlǎngōnggēng 
yǒujiànrènxiù yǒushūrènzònghéng 
kěnzhéyāowèidǒu kěndiàoshéxiàshíchéng 
dànhàoshī yínchóugēng 
tiánjiānzhàngdàisuǒ pángrénshíxiàoqiěqīng wèishì chǔkuángshēng 
qīngqiūwénzhījiè yínshēngchūwěnjuémíng 
zhāoyínwàng yínsànpíng 
dāngyínshí bèichéng 
tóuxiázhì jiāshìyíng 
érzhīlián zhìguǒyíng 
yōuhuíkōng shìyíng 
cánbèikuān xiànchuíhuáyīng 
wènlóngzhàndǒu guǎnmángbēnqīng 
xiàngshuǐzuò línzhōngxíng 
zhuóyuán sōuyuánjīng zàohuàwànnányǐnqíng 
míngmángyóuxīnbīng zuòlìngxiàngzuòyǒushēng 
wēixuánshī zhuàngruòchángjīng 
qīngtónghàngxiè xiǎnpáizhēngróng 
ǎiǎiqíngyún dòngcǎoméng 
gāopāntiāngēntànyuè zhàoniúzhǔwànguàichéng 
miàoétóngguǐshénhuì jiājǐngměijiāngshānzhēng 
xīnghóngzhùguāng yānhuáyīng 
tīngyīnxiésháoyuè wèigēng 
shìjiānwèi chūjīnshíxiānghōngkēng 
jiāngbiānmáofēngqíng ménshuìshīchūchéng 
kòugāo ěrjīng 
jūnshānlǎo xiézhūxiānsuǒnòngzhīcháng chuīyuèmíng 
dànchóulàng niǎoshòuhàijiàoshānyáobēng 
tiānwénzhī xiàqiǎnbáiyíng 
róngzàishìzuòjiǎokuài jiéfēipèihuányáojīng 

残叶翻浓,余香栖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销腻,翠房人去深扃。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凭?
残叶翻浓,余香栖(qī)苦,障风怨动秋声。云影摇寒,波尘销腻,翠房人去深扃(jiōng)¹。昼成凄黯,雁飞过、垂杨转青。阑干横暮,酥印痕香,玉腕谁²凭?
译文:深秋寒风劲扫,枯荷叶越积越多,夏秋间的荷花香,如今已所剩无几。眼前的屏风似乎也在秋风的淫威下瑟瑟地发抖,还在诉说着它对深秋降临的哀怨。风吹云动,地上人影在云影中闪忽,凉风袭人,更增寒意,绵绵秋雨,似波不绝,似尘细密,消除了夏日残留的浓郁腻香,人离深闺之后,空房紧闭。玉人在这深秋的白天中也感到恰似一幅凄凉、阴暗的秋景图,当大雁飞过,杨柳返青的春季,恐怕也不会再有你的信息传递到这里了。室外垂柳纵横,时已近暮,但我思念玉人的情怀难泯。在她酥胸上亲吻的余香似乎还在我的唇上留着,可是如今不知道你的藕臂又与哪一个陌生人携在一起?
注释:庆春宫:词牌名,即“高阳台”的变体。双调,一百二字,上、下片各十一句,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¹扃:上闩,关门。²谁:一本作“难”。
菱花乍失娉婷。别岸围红,千艳倾城。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烬金篝,销瘦云英。
菱花¹乍失娉(pīng)²。别岸围红,千艳倾城³。重洗清杯,同追深夜,豆花寒落愁灯。近欢成梦,断云隔、巫山几层?偷相怜处,熏烬金篝(gōu),销瘦云英
译文:眼前的莲花已失去往日的风韵,恰像你如今人老珠黄已被另一位千娇百美的绝色佳人所替代一样。我幻想中又与她重聚而洗杯交欢,共度良宵。可眼前灯花爆裂,惊醒幻觉,更觉得满目凄凉。现实中我俩已被云山阻隔得不能再重聚了。我偷偷地来到这空闭的动房访旧,一直徘徊到那灯笼中的蜡烛燃尽,幻觉中仿佛还有你消瘦的人像在我的眼前显现。
注释:¹菱花:即菱花镜。²娉婷:形容女子姿态优美。³倾城:喻美女。《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此是汉武帝时乐工李延年歌其妹之词,后用以喻称艳美的女子。⁴豆花:灯花。一灯如豆。⁵巫山:用楚王遇巫山神女事,喻男女之情。⁶熏:一本作“重”。⁷金篝:精美的篝灯。或指熏笼。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避免风吹。⁸云英:唐代歌妓名。

  这首词借写深秋萧瑟之景以抒发作者相思之愁绪,表达了作者对旧日恋人的深厚情意。全词写景多采用以情设景之法,在布景中运用多种方式渲染愁情。

  词的发端“残叶翻浓”一韵,布出秋景,以渲染今之愁情。言秋风阵阵,残叶翻转,秋意更浓,残荷馀香,苦意栖存,一派秋声蕴含着幽怨之情。此是景中情,更是情中景。“云影摇寒”一韵,点出爱姬离去。先以景物铺染,白云舒卷满蕴着寒意,碧波摇荡不见伊人的倩影。“销腻”化用《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以美人胭脂消失,暗写姬之离去。“动房人去深扃”明点姬去,绣门紧锁。此韵的“云影”“波尘”亦是情中景。昼成凄黯”一韵,写时光荏苒,更觉伤感。“雁飞过”言秋去。“垂杨转青”言春来。“昼成凄黯”为倒装句,言不管秋去还是春来,悲愁使人白天也是满目晦暗,满耳凄清。此非眼中景,而是以景抒情的情中景。歇拍“阑干横暮”一韵,眼前的凭栏处,只有暮霭横陈,昔日爱姬已远去不返。“酥印痕香”言爱姬玉腕香迹。“酥”形容皮肤洁白柔软如脂。“玉腕谁凭”此以设问句出之,带出无限伤感。

  换头继写姬之离去。“菱花乍失娉婷”一韵,写菱花镜内再也照不见爱姬姣美的身影,“别岸围红”一韵,以设想之景作反衬,言他处是红花绕岸,美女如云,欢声笑语,而我这里,即或真的“重洗清杯,同追深夜”,也只能是“豆花寒落愁灯”,这里以“寒”“愁”修饰一灯如豆,可见“重洗清杯”“同追深夜”是设想之词,实不可能。此以虚写实,加浓了愁情的深度。上韵中的“千艳”“倾城”映树此韵中的“愁灯”,这正是以乐景写愁情,倍增其哀也。“近欢成梦”一韵,继写姬去之悲,“断云层、巫山几层”化用巫山神女的故事,言两人相爱已成梦幻。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息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最后“偷相怜处”一韵,亦设想之辞,表达了对姬之挚爱深情。言如果我另有新欢,岂不辜负你,使你伤情消瘦。黑尽金篝”指熏笼之香燃尽,既从夜达旦意。“云英”化用歌妓云英未嫁的典故。《唐才子传·罗隐》:“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オ思。后一纪,下第过之。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曰:‘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此词写景多采用以情设景之法,在布景中渲染愁情。渲染法多种多样,有用烘托法,如首韵以苦景烘托悲情;有用映衬法,如二、三韵以凄寒、黯淡之景映衬悲情;四韵以虚拟的玉腕印香不存之景映衬愁情;八韵以梦幻之景映衬惆怅之情;有的用对比法,如六、七韵以红艳之景反村豆灯寒愁之悲情。其二,此首词语锤炼极精。如“残叶翻浓”以“翻浓”修饰“残叶”,赋予“浓”字以深深的愁意,而且“浓”在“翻”字之后,使愁意不断加深加浓,词非静态,而是富有动感。“馀香栖苦不仅写出荷香尚留,而且以“苦”来形容“香”,运用通感手法,将味觉和嗅觉统一起来,而且还说“苦”是“梄”留在荷花上,此运用拟物法,将荷香比拟成禽类,赋予了活泼泼的生命。“云影摇寒”写“云”着一“影”字,加浓了云的朦胧感,再著一动词“摇”字,似乎那“寒”是“云影”为之,如此将无生命物赋予生命,富有动态美。再如“雁飞过、垂杨转青”言秋去春来,以雁、杨写季节变化,增加了色彩与动感,将“春”“秋”赋予形象。“豆花寒落愁灯”以“寒”“愁”二字修饰“灯”,用拟人法,将姬走后,人之悲情托出。在词语锤炼中还表现在对仗上,如“残叶翻浓”对“馀香栖苦”,“云影摇寒”对“波尘销腻”,不仅词性相对,而且平仄相对,甚至名词中的事类亦相对。无怪张炎说:“吴梦窗善于炼字面。字面亦词中之起眼处,不可不留意也。”(《词源》)陈廷焯则说:“梦窗才情横逸,斟酌于周秦姜史之外,自树一帜,亦不专师白石也。”(《白雨斋词话》)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北京:中国书店,2007:122-125
2、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06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背立盈(yíng)¹故作羞,手挼(ruó)²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肩恨却休。
译文:女子背向着盈盈而立,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态,手中揉搓着梅花的花蕊,任其打落在肩头。想要找到她的郎君,将离别的愁怨向他诉说,等到郎君归来,她的愁怨却消散无踪。
注释:¹盈盈:美好貌。此指女子之风姿、仪态的美妙动人。²手挼:用手揉弄。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¹。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²垂杨一叶舟。
译文:白云安静地漂浮,江水闲适地流动,一声横笛,笛音幽怨空灵,凝滞在那寂寞的空楼。想着何时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却只能望着江边堤岸低垂的杨柳下那一叶孤舟。
注释:¹锁空楼:谓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锁,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在楼中。²断岸:江边绝壁。

  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全用白描,不假雕饰,极朴素,极清丽,几类小曲。上片追忆往日的幽会,刻画女子娇慎佯羞的形象,情意婉转但遣词造句问并不让人觉得刻意雕琢。

  “背立盈盈故作羞”的“盈盈”二字的确是灵动精巧,将词中女主人公的风姿、仪态之美妙动人浓缩在其中。《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中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之句。这里用“盈盈”二字,也体现出词中女主人公与《古诗十九首》中这位娇美、轻盈、光彩照人的女子一样的形象。“手按梅蕊打肩头”是极能体现纳兰词风的一句化用。女子纤纤素手揉碎了梅蕊,抛向情郎肩头,嗔怪之情与娇羞之态相融,旖旎万分。上片四句,酷似李煜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晓妆初过》)所描绘的情景,而在香艳中更觉清新,在婉丽处又现俊逸。

  下片写眼见耳闻之景,淡淡之云与悠悠之水,伴和着耳畔的笛声,更烘托出离恨的凄苦。“一片横笛锁空楼”写笛声萦绕在空寂的阁楼中。一个“锁”字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笛声与梅花,向来是诗词中道尽凄清的意象,观梅闻笛,便勾起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感情。唐朝崔道融就有《梅花》一诗:“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笛声总是清冷空幽的,而此时又是离别在即,相见无期,让人怎能不满心愁绪。结句以虚笔勾画了一幅月夜春泛的美妙图画,并以此虚设之景,进一步抒发了离恨的心·曲。“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想象中的良辰美景,更衬得当下的离别之苦不堪忍受。

  古时不比如今,车行不便,一别之后有可能就是余生难再相见,时间,距离,生死,再如何情比金坚在这样的刁难前也都只能面对。纵是帝王,李煜也要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放之纳兰,更是无可奈何。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 等.最美还是纳兰词.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3664.

zhètiān ·hèn

lánxìng qīngdài 

bèiyíngyíngzuòxiū shǒuruóméiruǐjiāntóu jiānghènxúnlángshuō dàilángláihènquèxiū 
yúndàndàn shuǐyōuyōu shēnghéngsuǒkōnglóu shígòngfànchūnyuè duànànchuíyángzhōu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译文:剑南此时正是腊月前的春景,山中的鸟儿伴着江风细雨让人顿感清新的春天气息。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译文:不要嗔怪我陪你走了这么远,我自己也是出门在外想家的人。

sòngshǔ--yōngtáo

jiànnánfēngjǐngqiánchūnshānniǎojiāngfēngxīn

guàisòngjūnxíngjiàoyuǎnyuánshēnshìguī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