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过五十,所过知前非。颜鬓日苍苍,老境行相追。
吾年过五十,所过知前非。颜鬓日苍苍,老境行相追。
𣚃槔听俯仰,随人欲何为。归计勿悠悠,出处吾自知。
𣚃槔听俯仰,随人欲何为。归计勿悠悠,出处吾自知。
蔡松年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枝颜色费评夸,冷翠光中晕淡霞。
一枝颜色费评夸,冷翠¹光中晕²淡霞。
译文:秋天的牵牛花真是值得人们好好的夸奖一番,它在翠绿色的叶子中间泛起淡淡的红霞。
注释:¹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²晕:泛起淡红色。
绝世幽情容一现,能如我意是秋花。
绝世幽情容一现,能如我意是秋花。
译文:绝世的幽情于是显现出来,在这秋天里,能称我心的就是这样的花朵。
陈曾寿善写花卉,遣辞造语,以雅为主。此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牵牛花娇艳美丽的外形,又写了它凌寒不惧的精神,可谓形象鲜明,形神兼备。“冷翠光中晕淡霞”色调偏冷,读来却无剑拔弩张之态。在陈曾寿的咏物诗中,常表达出一种执迷不悔、一往情深的情绪。“能如我意是秋花”此句通过对秋花直白的夸赞,尽显诗人真性情。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
舜父瞽(gǔ)(sǒu)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
译文: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瞽叟喜欢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妻,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¹,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²。舜居妫(guī)(ruì),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³,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dǔ)。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yǔ)。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yì),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chī)¹⁰,与琴,为筑仓廪(lǐn)¹¹,予牛羊。
译文:舜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孝顺而闻名,三十岁的时候,帝王尧问哪个人可以任用,部族的长老都推荐虞舜。说他可以。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以观察他内在的表现。又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和舜交朋友,以观察他外在的表现。。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就傲慢地对待舜的亲属,很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能互相推让地界;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能推让便于捕鱼的位置;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没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注释:¹内: 指在家中。²外: 与“内”相对,指在外。³亲戚: 指父母兄弟姊妹。⁴畔: 田界。⁵居:住处,这里指捕鱼时便于站脚的地方。⁶苦窳:粗劣。⁷聚: 村落。⁸邑: 小城镇。⁹都: 大都市。¹⁰絺衣: 细布制成的衣服。¹¹仓廪: 盛放粮食的仓库。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史记》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¹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hàn)²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nì)³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妻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史记》
译文:瞽叟仍然想杀他,让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补谷仓,瞽叟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遮避保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开了,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从旁边的暗道出去,又逃开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最初出这个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弹着舜的琴。舜回到自己的住处看到象,象大惊失色,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闷啊!”舜说:“是啊,但愿你是这样啊!”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于是尧让舜管理百官,都得到很好的治理。
注释:¹涂: 用泥涂抹。²扞: 保护。³匿空: 暗孔,暗道。⁴ 宫: 房子。⁵鄂: 通“愕”,吃惊。⁶郁陶: 悉闷不快的样子。⁷庶: 差不多。
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楚辞》
时既不能杀舜,瞽叟又速舜饮酒,醉将杀之,舜告二女,二女乃与舜药浴汪,遂往,舜终日饮酒不醉。舜之女弟系怜之,与二嫂谐。《楚辞》
译文:眼看还不能将舜杀死,瞽叟又邀请舜喝酒,想趁他喝醉了之后再杀他。舜告诉两位夫人,两位夫人就和舜一起用药沐浴。之后,舜才前去,舜终日饮酒不醉。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¹。小窗低户²深映,微路³绕欹(qī)。为窗山翁(wēng)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pàn)(bìn)双华¹⁰。徙倚(xǐ)¹¹望沧海¹²,天净水明霞。
译文: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 (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注释:¹黄花,指菊花。²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³微路:小路。⁴敧斜:倾斜,歪斜。⁵山翁:作者借以自称。⁶何事:为什么。⁷坐看:空看、徒欢。⁸流年:指流逝的岁月。⁹拚却:甘愿。¹⁰华:同花,指在闲居中空白了鬓发。¹¹徙倚:徘徊,流连不去。¹²沧海:此指临近湖州的太湖。作者时居汴山,在太湖南岸。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念平昔¹,空飘荡,遍²天涯³。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rǎn)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¹⁰
译文: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注释:¹平昔:往日。²遍:这里是“走遍”的意思。³天涯:天边,喻平生飘荡之远。⁴三径:庭院间的小路。⁵松竹:代指山林隐居处,含有贞节自持之意。⁶悲风:悲凉的秋风。冉冉:指大雁缓缓飞行的样子。⁷新雁:指最初南归之雁。⁸边马:指边地的军马。⁹胡笳:古代塞外民族的一种乐器。此处指军中的号角。¹⁰胡沙:指代胡人发动的战争。

  这是作者告老,隐居湖州弁山后写的作品。梦得随高宗南渡,陈战守之策,抗击金兵,深得高宗亲重。绍兴初,被起为江东安抚大使,曾两度出任建康知府(府治在今南京市),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诸将得悉力以战,阻截金兵向江南进攻。高宗听信奸相秦桧,向金屈膝求和,抗金名将岳飞、张宪被冤杀,主战派受到迫害,梦得被调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府,使他远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他于1144年被迫上疏告老,隐退山野。眼看强敌压境,边马悲鸣,痛感流年轻度,白发徒增,很想东山再起,歼灭敌军,但却已经力不从心,思欲效法前贤谢安而不可得了。因写此词,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慨和对时局的忧虑。

  上片起首四句先写晚年生活的环境和乐趣。秋色已深,菊花开放,霜降来临,词人所住的房子掩映在花木深处,小路盘山蜿蜒而上。这是一幅山居图景,清丽而幽静。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写自己生活的乐趣:若问我为什么就白白地看着那风月流逝,毫不顾及双鬓已经斑白?我会回答是因为留恋如沧海般辽阔美丽的太湖,它映出了青天云霞,明媚绚烂。

  下片写自己的生活和老来的怀抱。飘泊了一生,足迹遍于天涯,现在回到家里,扫净已荒芜的道路,那松竹茂盛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园。词人回到家中感到喜悦和安慰,所以笔下的家园也显得十分静谧、优美。但在那个国土沦丧,河山破碎的时代,一个胸怀抱国之心的抗金志士,又怎能终老于隐居的山林呢?“却恨”三句,笔锋一转,在隐居之后,词人却时常听到“悲风时起”,这悲风是自然界之风,更是人间悲风,南宋朝廷苟安求和,不愿力战敌人,前线频传战败消息,对他来说,也就是“悲风”。再看到归雁南飞,金兵南下,愤怒之火又在胸中烧起,所以句首着一“恨”字,力敌千钧,倾注了词人的满腔忧愤。这种爱国激情,使他对自己不能像谢安那样从容破敌感到有愧于国家,也对南宋将无良才感到深深的忧虑。虽然退居且愿一享隐居之乐,但他又挂念抗金大计,时刻关注前线,所以一首抒写晚年怀抱之词就表现得感情激越、悲凉、慷慨,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

shuǐdiàotóu ·qiūjiànjiāngwǎn

mèng sòngdài 

qiūjiànjiāngwǎn shuāngxìnbàohuánghuā xiǎochuāngshēnyìng wēiràoxié wèiwènshānwēngshì zuòkànliúniánqīng pànquèbìnshuānghuā wàngcānghǎi tiānjìngshuǐmíngxiá 
niànpíng kōngpiāodàng biàntiān guīláisānjìngchóngsǎo sōngzhúbènjiā quèhènbēifēngshí rǎnrǎnyúnjiānxīnyàn biānyuànjiā shuídōngshānlǎo tánxiàojìngshā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¹城下树。
译文:我躺在船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航船就系在岳阳城边的树上。
注释:¹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城苍(cāng)¹失江路²
译文:江面空阔,明月渐渐升起,天水相连,夜气漾漾,江路茫茫。
注释:¹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²失江路:意谓江城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夜深江月弄清辉¹,城上人歌月下归;
译文:夜深了,江上的月色特别皎洁,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
注释:¹清辉:皎洁的月光。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一阕(què)¹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jí)²去如飞。
译文:一串长长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可舟子荡起船桨,如飞似的驶过我停泊的地方。
注释:¹阕:乐曲终止。²短楫:小船桨。

  首联“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点染停舟的地点及周围的氛围。先用倒装句写出,因“系舟岳阳城下树”,才有“卧闻岳阳城里钟”的意境。诗人先以“岳阳城下树”做为定点,然后,才移动他的视点,从上下、左右把握舟系城外的佳景,写听觉的远闻、近闻,视觉的远观、近观,从左右远近俯仰的转向,描摹岳阳城外的月光城色,倾听城内的晚钟和城上的晚唱,这一切都显得洒脱,旷达,毫无贬途中的黯然神伤之情。诗人先从钟声写起,钟声唤起了诗人的遐想,他是在贬谪途中于城外闻城内的“钟声”,这“钟声”令诗人无法闲卧孤舟,那么诗笔就自然移到舟外江面上的天。

  颔联“正见空江明月来,云城苍茫失江路”。“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旷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刚从遐想中醒来时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阔正显出了孤舟(即诗人)的渺小孤独无助。但月亮却是有情有义的,能及时而来,与诗人默然相对,为诗人排解贬谪夷陵的失意情怀。“空江明月”正是为写“失江路”做好了铺垫。诗人似乎想到了王勃的“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面对皎皎明月,面对“云城苍茫”的大江,诗人情不自禁要发出“路在何方”的疑问和叹惋。

  继而颔联描绘月下晚唱:“夜深江月弄清辉,城上人歌月下归。诗人的注意力重返现实时,已是夜深月上,眼前呈现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令人想起唐代张若虚的诗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月似乎看出了诗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辉,照明诗人高洁澄清的本心,提示诗人要坚守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忽然城上传来舟子的渔歌,声音嘹亮悠远,这歌声与城里钟声又互相融合在一起,晚钟与晚唱,在浩渺江面上弥漫无际。

  结联的“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句,勾画了诗人被触动的心绪,当他蓦然听到归舟晚唱时,不禁在寂寞的旅途中获得一丝心灵的慰藉,陶醉于清辉江月及城上歌声之中。但是,由于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这一阕歌声还没听完,已经远逝了,岳阳城外的一切又归于宁静。诗人运用交错的声色描绘,以江面的歌声听不尽和轻舟疾行如飞的动态意象,给读者留下绵绵不尽的情思。诗人也以交错呼应之美,在实景的摹写中灵动地寄寓他旷达、孤寂的矛盾心境。

  此诗写旅中思归,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写景,然景中自有缕缕情思。以“城里钟”起,以月下歌止,拓前展后,留下足以使人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以有意之“听”照应无意之“闻”,表现了感情的变化。全诗语句平易流畅,情意深婉曲折。

参考资料:
1、 吕进.爱我中华诗歌鉴赏·古代二分册.重庆市: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8-9

wǎnyuèyáng

ōuyángxiū sòngdài 

wényuèyángchéngzhōng zhōuyuèyángchéngxiàshù 
zhèngjiànkōngjiāngmíngyuèlái yúnshuǐcāngmángshījiāng 
shēnjiāngyuènòngqīnghuī shuǐshàngrényuèxiàguī 
quèshēngchángtīngjìn qīngzhōuduǎnfēi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¹万丈²生白毫³
译文:明月还没有从高高的群山升起,就已经发出了万丈星云之光。
注释:和(hè):依照别人所作诗词的题材和体裁而写作。子由:指苏轼的弟弟苏辙。¹瑞光:指月未出时星云之光。²万丈:一作“千丈”。³白毫:白色的光芒,指月亮将升起时闪出的光。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一杯未尽银阙(què)¹涌,乱云脱坏²如崩涛³
译文:杯中的酒还未饮尽,天上宫阙就开始翻涌。纷乱的云四处飘散,好像浪涛下落。
注释:¹银阙:指天上宫阙,传说为仙人或天帝所居。《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这里代指明月。²脱坏:指天上积云散开零乱。³崩涛:浪涛下落。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谁为天公洗眸子¹,应费明河²千斛(hú)³水。
译文:如果谁要为天公清洗眼睛,应该会耗费银河里的数千斛水。
注释:¹“谁为”句:化用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眸子,眼睛,此指月。诗人谓月为天之眼。²明河:即银河。³斛: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zhàn)¹心不起²
译文:明亮的月光使我更冷静地洞察世态人情,我心湛然,磊落光明。
注释:¹湛然:明亮之状。²心不起:指心里没有世俗的杂念。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西南火星¹如弹丸²,角尾³(yì)苍龙(pán)
译文:西南方向的心宿和弹丸一般大,角尾二宿亮光闪烁,环绕着苍龙七宿。
注释:¹火星:星名。又名大火,即心宿。一作“大星”。²弹丸:形容极小。³角尾: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两宿。⁴奕奕:光明貌,亮光闪动貌。⁵苍龙:苍龙七宿。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合称苍龙。⁶蟠:屈曲,环绕,盘伏。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今宵注眼¹看不见²,更许³萤火争清寒
译文:今晚月光很强,星光显得更加微弱,我集中目光也看不见它们。又怎么容许灯笼火在秋日寒气之中与月争光呢?
注释:¹注眼:谓集中目光看。²看不见:极言星暗以反衬月明。³更许:犹言岂许、宁许。⁴萤火:本指萤火虫发出的光,这里比喻人们游玩的灯笼火。⁵争清寒:在秋日寒气之中与月争光。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何人舣(yǐ)舟¹临古汴(biàn),千灯夜作鱼龙变。
译文:什么人在古汴河边停船靠岸?人们做了许多鱼龙形状的灯,游戏赏月。
注释:¹舣舟:停船靠岸。古汴:古汴河由郑州、开封,流经徐州,合泗水入淮河。此特指徐州汴、泗合流之处。鱼龙:指鱼灯、龙灯。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曲折¹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²
译文:水灯曲折排列,随着歌声节拍和船的浮沉上下盘旋舞动。
注释:¹曲折:状水灯排列之形。²“低昂”句:作者自注:“是夜,贾客舟中放水灯。”低昂,状水灯上下波动。赴节,按音乐节拍。歌板,即拍板,一种乐器。歌唱时用以打拍子,故名。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青荧¹灭没²转山前³,浪飐(zhǎn)风回岂复坚
译文:灯笼中的烛光熄灭,月亮也转到山前。浪打风吹使灯笼颤动,哪里还能坚固?
注释:¹青荧:青光闪映貌。此指水灯之光。²灭没:烛光熄灭。³山前:一作“前山”。浪飐风回:浪打风吹使灯笼颤动。飐,《说文解字》:“飐,风吹浪动也。”⁴岂复坚:哪里还能坚固。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译文:明月容易下沉,人也终究会散去。我回家后呼唤取酒再度赏月。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¹寒螀(jiāng)²³露草。
译文:堂前的月色更加皎洁美好,寒蝉在含露水的草丛中咽咽而鸣。
注释:¹咽咽:呜咽哀切之声。²寒螀:古书上说的一种蝉。《尔雅·释虫》:“蜺,寒蜩。”郭璞注:“寒螀也。似蝉而小,青赤。”³鸣:一作“啼”。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¹
译文:掀起帘子,推开门户,寂静得好像没有人。窗下只有我的孙儿楚老在低哭。
注释:¹“窗下”句:作者自注:“近有一孙,名楚老。”楚老即苏箪,苏迈之子。咿哑,象声词,小儿学语或低哭声。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南都从事¹莫羞贫²,对月题诗有几人?
译文:子由啊,你不要因为清贫而感到羞愧,古来对月题诗的人能有几个?
注释:¹南都从事:指苏辙。从事,古官名。汉代州刺史之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又有郡国从事史,每郡一人,主管文书等。时苏辙为南京签判,与古从事相当。²莫羞贫:不要因贫而羞。苏辙原诗有“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之句,故作者以此宽慰他。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明朝人事随日出¹,怳(huǎng)²一梦瑶台客³
译文:太阳一出,好像世事皆变,中秋夜恍若置身瑶台的赏月赋诗之境,仿若梦一场。
注释:¹“明朝”句:化用唐武元衡《夏夜作》:“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²怳然:同“恍然”,好像,仿佛。³瑶台客:神仙。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东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这首长歌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之一。开端写明月未出和初出之景,瑞光生白毫,银阙涌苍穹,云散如崩涛,并想象用银河水洗天公眸子。接下去写星宿、水灯、寒螀、露草等,营造出一片澄明之境,渗透着对景怀人之情。诗人极写中秋明月之美和他人的欢乐,更衬托出自己悲凉的心情和寂寞的处境。最后又安慰鼓励对方,突出手足之深情。全篇单行直贯而下,想象奇丽,比喻新警,诗句流丽婉转,唱叹有致,令人吟诵不已。

  诗一开篇即描写明月出来的雄伟气势,月亮还未出群山之时,已经是光芒万丈。“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白如崩涛”,写出了月亮升起的景象,描述得灵动诡谲,有声有势,气象壮阔,明月不可阻挡之势和它的光彩让人诧异。接着,诗人收笔,写月亮的明亮与光洁,“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就有几分小巧。将月亮比作明亮的眼睛,该花费银河千斛水,才使眼睛如此明亮,奇思妙想,令人惊叹。可见苏轼的诗歌在重情感而不拘于情感、重气势而不拘于气势的表现中,粗犷间有细腻,厚重间有轻盈。

  继而诗人又将月亮与苍龙七宿相比较,反衬月亮的明净。心宿“如弹丸”,在西南方向闪着光芒;整个苍龙七宿盘在西天,熠熠发光。到中秋的夜晚,角、亢、氐等星宿已落入西方地平线,并不是整个苍龙都可见,所以诗人又补充道“注眼看不见”。月亮升起之后,星光更暗淡了,仿佛在与飞舞的萤火虫争夺着光亮。“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描写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引人遐想。诗的后半部分,从描写家庭赏月的欢乐和温馨,写到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和劝慰。“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这是安慰鼓励苏辙的话,意思是说,虽然贫困,却能对月赋诗,这儒雅的生活也足以快意。

  全诗景情交错,从天宇山川写到社会民俗,再到家庭亲情,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哀婉,实为中秋咏月长诗中的上乘之作。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主编;陶文鹏编著. 中华经典好诗词 苏轼集 唐宋卷[M].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8:126-127.
2、 陆坚主编. 千里共婵娟 中华中秋月亮诗词品读[M].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1:72-73.
3、 胡光舟,周满江主编. 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 1[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0:530.
4、 王玉民著. 诗意星河[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9:51.
5、 王玉民著. 占测授时[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9:286.
6、 阮忠著. 唐宋诗风流别史[M]. 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7:479.

zhōngqiūjiànyuèyóu

shì sòngdài 

míngyuèwèichūqúnshāngāo ruìguāngqiānzhàngshēngbáiháo 
bēiwèijìnyínquēyǒng luànyúntuōhuàibēngtāo 
shuíwèitiāngōngmóu yīngfèimíngqiānshuǐ 
suìlìnglěngkànshìjiānrén zhàozhànránxīn 
西nánhuǒxīngdànwán jiǎowěicānglóngpán 
jīnxiāozhùyǎnkànjiàn gèngyínghuǒzhēngqīnghán 
rénzhōulínbiàn qiāndēngzuòlóngbiàn 
zhéxīnzhúlànghuā ángjiésuíbǎn 
qīngyíngmièzhuǎnqiánshān làngzhǎnfēnghuíjiān 
míngyuèrénsàn guīláijiǔgèngchóngkàn 
tángqiányuèqīnghǎo hánjiāngmíngcǎo 
juǎnliántuīrén chuāngxiàwéichǔlǎo 
náncóngshìxiūpín duìyuèshīyǒurén 
míngzhāorénshìsuíchū huǎngránmèngyáot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