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越游梁万里回,却临江渡已残梅。
归帆未落青溪尾,云压寒风水面来。
走越游梁万里回,却临江渡已残梅。
归帆未落青溪尾,云压寒风水面来。
金君卿

金君卿

宋饶州浮梁人,字正叔。仁宗庆历间进士。累官知临川、江西提刑、度支郎中。治“五经”,长于《易》。有《易说》、《金氏文集》。 ▶ 11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¹半不存。
译文:是谁将要把这春景收回去,红红绿绿的花草已是半开放半凋谢了。
注释:¹慢绿妖红:指红红绿绿绝丽的花草。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yú)(jiá)¹只能随柳絮(xù)²,等闲³撩乱走空园。
译文:一阵风过,树梢的榆荚只能随着那柳絮在空中到处飘荡游走。
注释:¹榆荚:也叫榆钱儿,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²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³等闲:寻常,随便。⁴走:疾趋曰走。此处是说被风吹跑。

wǎnchūnèrshǒu ·èr

hán tángdài 

shuíshōuchūnjiāngguī màn绿yāohóngbàncún 
jiázhǐnéngsuíliǔ děngxiánliáoluànzǒukōngyuán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líng)¹独自开。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注释:¹凌寒:冒着严寒。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¹²不是雪,为(wèi)³有暗香来。
译文: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¹遥:远远地。²知:知道。³为:因为。⁴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参考资料:
1、 王星注评. 国学经典丛书 千家诗[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07.第61-62页
2、 雷启洪.王安石诗文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09月:2

méihuā

wángānshí sòngdài 

qiángjiǎoshùzhīméi línghánkāi 
yáozhīshìxuě wèiyǒuànxiānglái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攘弱,众毋暴寡,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县丞,长吏也,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雕文刻镂(lòu)¹,伤农事者也;锦绣纂(zuǎn)²,害女红³者也。农事伤,则纂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纂寒并至,而能无为非者寡矣。朕亲耕(gēng),后亲桑,以奉宗庙粢(zī)(chéng)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yáo),欲天下务农蚕,素有畜积,以备灾害;强毋(wú)攘弱,众毋暴寡,老耆(qí)以寿终,幼孤得遂长¹⁰。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¹¹万民。县丞¹²,长吏也,奸法¹³与盗盗¹⁴,甚无谓¹⁵也!其令二千石修其职!不事官职耗(mào)¹⁶者,丞相以闻,请¹⁷其罪。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译文:在器物上雕镂花纹图形,是损害农业生产的事;编织精致华丽的丝带,是伤害女工的事。农业生产受到损害,就是饥饿的根原;女工受到伤害,就是受冻产生的根原。饥寒同时出现,而能不做坏事的人是很少的。我亲自耕种田地,皇后亲自种桑养蚕,为的是给祭祀祖庙时提供谷物和祭服,为天下人民作个先导。我不接受进献的物品,减少膳食,减少老百姓的徭役赋税,是要天下人民努力种田和养蚕,平时就有积蓄,用来防备灾害。要使强大的不要侵犯弱小的,人多的不要欺凌人少的;使老人能长寿而终其天年,小孩和孤儿们能顺利地成长。今年收成不好,人民的口粮很少,原因在哪里呢?是不是有些奸诈虚伪的人担任了官职,官吏用财物作交易,掠夺百姓,侵害人民?县丞,是县吏中的首领,他们借着执法的机会做坏事,助盗为盗,这样实在是失去了朝廷设置县丞的用意。命令郡守们各自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不忠于职守、昏昧不明的郡守,丞相把他们的情况报告我,要请求治他们的罪。特把这道命令宣告天下,让大家明确知道我的意图。
注释:¹雕文刻镂:指在器物上雕刻文采。镂:雕刻。²纂组︰赤色丝带。纂,音“转”。³女红︰女工,指采桑、养蚕、织衣。⁴为非︰做坏事。⁵粢盛:古时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⁶太官︰管理皇帝饮食的官。⁷繇赋︰徭役、赋税。⁸畜积︰蓄积。⁹耆:古称六十岁。¹⁰遂长︰成长。¹¹侵牟︰剥削、侵蚀。牟,害虫也。¹²县丞︰县令之佐,属吏之长。¹³奸法︰因法作奸。¹⁴与盗盗︰和强盗一同抢夺。¹⁵无谓︰没有道理。¹⁶耗乱:昏乱不明。¹⁷请︰定。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译文:凄冷的夜雨打幽窗不堪细听,挑亮灯火无聊地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人间亦有¹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译文:人间也有比我更痴情的人儿,难道伤心的只有我小青一个吗!
注释:¹亦有:也有。亦,也。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gě),记来时,尝与鸳(yuān)(yāng)为侣,三十六陂(bēi)¹人未到,水佩风裳²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pú)³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译文:小舟荡漾在红火、繁茂的荷花丛里,记得来时曾经与水面鸳鸯结成伴侣。放眼望三十六处荷塘连绵一气,罕见游人踪迹,无数映水的荷花衬着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就像系着佩带和裙裳的美女。翠碧的荷叶间吹过凉风,花容粉艳仿佛带着残余的酒意,更有水草丛中洒下一阵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轻摇倩影,幽冷的清香飞上我赞美荷花的诗句。
注释:¹三十六陂: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诗文中常用来指湖泊多。²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³菰蒲:水草。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¹亭亭,情人不见,争忍²凌波³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译文:日暮之际,荷叶如青翠的伞盖亭亭玉立,情人艳姿已隐然不见,我怎忍心乘舟荡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时季,舞衣般的荷瓣容易凋落,西风吹得南浦一片狼藉,使我愁恨悲凄。那高高的柳树垂下绿荫,肥大的老鱼将浪花吹起,仿佛拘留我在荷花间留居。多少圆圆的荷叶啊,曾知我多少回在沙岸边的归路上徘徊,不舍离去。
注释:¹青盖:特指荷叶。²争忍:犹怎忍。³凌波: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⁴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⁵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⁶沙际:沙洲或沙滩边。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  

  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人们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丛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一一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像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这美好的情景多么使人留恋,然而时间在悄悄过去,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他住在荷花中间。词人说:田田的荷叶呵,您多得难以计算,可曾记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

  姜夔以清空骚雅的词笔,把荷塘景色描绘得十分真切生动。可是,这样的好词,王国维却看不上眼,他在称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接着就批评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其实,姜夔咏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词逊色。周词主要是写客子思乡之情,咏荷就是“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数句,它使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荷叶之物态,而姜夔咏荷,不仅具有荷花之物态,还使人同时隐隐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她“玉容销酒”,像荷花般的红晕,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开。荷花生长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离,具有朦胧之美。

  更可贵的是,姜夔这首词写出了赏爱荷花的最真切的心灵感受。姜夔一生襟怀清旷,诗词亦如其人。他写“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的荷塘,实是要体现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这个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这不简直是一场富有诗意浪漫的人花之恋么?“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因此不妨这样说,姜夔这首《念奴娇》实是一支荷花的恋歌。由于荷花在我国文学中是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姜夔对荷花的爱恋不正寄托着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吗?姜夔写荷花,不是停留在实际描摹其形态,而是摄取其神理,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合进去,把自己的个性和神韵融合进去,写花实是写人也。姜夔这种空际传神的词笔,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满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启发性。这种写法与一般实际摹写景物者大异其趣。如“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之类,读者须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品味,否则,便有如王国维所说“雾里看花”之感了。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旷荡,心情之依恋。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731-1734页

niànjiāo ·nàohóng

jiāngkuí sòngdài 

líng běixiànzhìzàiyān chéngshuǐ qiáocāntiān èrsānyǒu dàngzhōujiān huāéryǐn xiàngyōuxián lèirénjìng qiūshuǐqiě chūxúnzhàng yīnlièzuòxià shàngjiàn qīngfēnglái 绿yúndòng jiānshūchù kuījiànyóurénhuàchuán  qièláixīng shùxiāngyánghuāzhōng yòufàn西 guāngjǐngjué xiězhī 

nàohóng láishí chángyuānyāngwéi sānshíliùbēirénwèidào shuǐpèifēngchángshù cuìchuīliáng róngxiāojiǔ gèng yānrányáodòng lěngxiāngfēishàngshī 
 qīnggàitíngtíng qíngrénjiàn zhēngrěnlíng zhǐkǒnghánluò chóu 西fēngnán gāoliǔchuíyīn lǎochuīlàng liúhuājiānzhù tiántiánduōshǎo huíshāg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