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袅袅根卓卓,质坚不受苔藓剥。是谁向壁扫缣素,古色苍颜秋濯濯。
竹枝袅袅根卓卓,质坚不受苔藓剥。是谁向壁扫缣素,古色苍颜秋濯濯。
彷佛犹自烟水区,万里湘潭土新斸。又疑身坐风雨窟,老蛟盘挐突头角。
彷佛犹自烟水区,万里湘潭土新斸。又疑身坐风雨窟,老蛟盘挐突头角。
醉呼虞帝歌南风,苍梧云深翠华邈。
醉呼虞帝歌南风,苍梧云深翠华邈。
边贡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 1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老兔寒蟾(chán)¹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²
译文:月宫的兔子寒蟾在悲泣这幽冷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注释:¹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²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玉轮轧(yà)露湿团光¹,鸾(luán)(pèi)²相逢桂香陌。
译文:月亮像玉轮轧过露水沾湿了团光,在桂花香陌欣逢身带鸾佩的仙娥。
注释:¹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²鸾珮: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黄尘清水三山¹下,更(gēng)变千年如走马²
译文:俯视三座神山之下茫茫沧海桑田,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
注释:¹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这里却指东海上的三座山。²走马:跑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遥望齐州¹九点烟,一泓(hóng)²海水杯中泻。
译文: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
注释:¹齐州:中州,即中国。《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这两句说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²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

  浪漫主义诗歌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第一句“老兔寒蟾泣天色”是说,古代传说,月里住着玉兔和蟾蜍。句中的“老兔寒蟾”指的便是月亮。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来一阵冻雨,仿佛是月里玉兔寒蟾在哭泣似的。第二句“云楼半开壁斜白”是说,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射一样。第三句“玉轮轧露湿团光”是说,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以上三句,都是诗人梦里漫游天空所见的景色。第四句则写诗人自己进入了月宫。“鸾佩”是雕着鸾凤的玉佩,这里代指仙女。这句是说:在桂花飘香的月宫小路上,诗人和一群仙女遇上了。这四句,开头是看见了月亮;转眼就是云雾四合,细雨飘飘;然后又看到云层裂开,月色皎洁;然后诗人飘然走进了月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

  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原来有一段典故。葛洪的《神仙传》记载说:仙女麻姑有一回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岂将复为陵陆乎?”这就是说,人间的沧海桑田,变化很快。“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往往以为“神仙境界”就是这样,所以诗人以为,人们到了月宫,回过头来看人世,就会看出“千年如走马”的迅速变化了。

  最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所以诗人感觉得大地上的九州犹如九点“烟尘”。“一泓”等于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样。这四句,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大地上的时间流逝和景物的渺小。浪漫主义的色彩是很浓厚的。

  李贺在这首诗里,通过梦游月宫,描写天上仙境,以排遣个人苦闷。天上众多仙女在清幽的环境中,你来我往,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而俯视人间,时间是那样短促,空间是那样渺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表现出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想象丰富,构思奇妙,用比新颖,体现了李贺诗歌变幻怪谲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1、 刘逸生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99-1001

mèngtiān

 tángdài 

lǎohánchántiān yúnlóubànkāixiébái 
lúnshī湿tuánguāng luánpèixiāngféngguìxiāng 
huángchénqīngshuǐsānshānxià gèngbiànqiānniánzǒu 
yáowàngzhōujiǔdiǎnyān hónghǎishuǐbēizhōngxiè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¹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²数十步。少倾³,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háo)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¹⁰,始望见之;乃¹¹¹²此趋(qū)¹³彼,号抓如前状¹⁴。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zhǐ),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yǎn)¹⁵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¹⁶矣。
译文:有两个牧童到山里的狼的巢穴里去,巢穴里有两只小狼。他们计划分别捉它们,两人各自爬上一棵树,相距数十步。不一会儿,大狼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心里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爪、耳朵,故意让它大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抬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又叫又抓。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让小狼大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四处张望,才看见小狼;于是离开这棵树,快速跑到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前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嚎叫,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小了;然后大狼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下来看,它已经断气了。
注释:¹谋:计划。²去:距,距离。³少顷:一会儿。⁴仓皇:惊慌的样子。⁵于:在。⁶故:故意。⁷且:又。⁸彼:另一个。⁹致:让,令。¹⁰顾:张望。¹¹乃:于是,就。¹²舍:离开,放弃。¹³趋:快速跑。¹⁴状:样子。¹⁵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¹⁶绝:断。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
伯阳仙家子,容色如青春。
译文:你是我们老子伯阳仙家的子孙,容色依然如青春时候。
注释:华阳川:胡三省《通鉴注》:华阳川,在虢州华阳山南,《雍胜略》:华阳水,在汉中府褒城县西二十五里,源出牛头山,南流与汉水合。萧本作“南叶阳川”,误。伯阳仙家子:《列仙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陈人也。生于殷时,为周柱下史,转为守藏史,积八十余年。《史记》云二百余年。时称隐君子。
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译文:你将日月秘藏灵洞,亲近云霞远隔世人。
化心养精魄,隐几窅天真。
化心养精魄¹,隐几²(yǎo)³天真。
译文:心境淡薄颐养精魄,卧伏隐几涵养天真。
注释:¹精魄:语自江淹诗:“隐沦驻精魄。”²隐几:《庄子》:“南郭子綦隐几而坐。”陆德明《音义》:“隐,恁也。”³窅:眼睛眍进去,喻深远。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¹
译文:你可别一去千年才回,归来的时候,城郭虽新而故人已不在。
注释:¹归来城郭新:《丁令威歌》:“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

sòngqīngguīnán--bái

yángxiānjiāziróngqīngchūnyuèlíngdòngyúnxiáshìrén

huàxīnyǎngjīngyǐnyǎotiānzhēnzuòqiānniánbiéguīláichéngguōxīn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晓阴重,霜凋(diāo)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zhī)¹待发,东门帐饮乍阕(què)。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²、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译文:天空阴沉沉的,岸边的青草已被严霜打得萎蔫枯凋。晨雾弥漫,隐没了城墙上的雉堞。南街上涂足油脂的车子等待出发,东门外的别宴也已经停歇。垂柳拂面,那柔嫩的枝条像是可以采下来编结。美人儿以手掩面,拭去离别的泪水,又伸出玉手把柳枝儿折。想那汉水边的鸿雁,你究竟去了什么地方?离去那么长时日,音信杳无,可曾知有人把你挂牵?
注释:¹脂车:在车轮轴上涂油脂,以利行走。²红泪:女子的眼泪。传薛灵芸别父母进宫,泣泪如血(见《拾遗记》)。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译文:情意切切,思绪绵绵。登高眺望,只见地远天阔,哪有她的身影踪迹。在这露冷风清、无人顾及的地方,只听得寒夜漏壶滴滴,凄楚呜咽,更惹人心烦意乱。可叹世间万事,唯离别最难忘怀,想那时,悔不该轻易分手道别。翠玉杯中酒未干,待等重逢时再斟满。但愿那片薄云,留住西楼角上将落的残月,让我举杯对月,遥遥思念。
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罗带光消纹衾(qīn)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qióng)壶敲尽缺¹。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译文:她送我的丝罗带久经摩挲,已暗无光泽,花纹绣被久叠一边,皱折已难平展。双环相扣的玉连环也已断开解结,芳馨的异香一时香消气散。不停地怨唱悲歌,敲壶击拍,玉壶已被敲得尽是破缺。可恨的是春光竟匆匆逝去,也不与人事先商量相约,空留下满地梨花,装点得夜色皎洁如雪。
注释:¹琼壶敲尽缺:传晋王敦酒后常咏曹操“老骥伏枥”诗,并用如意击唾壶为节拍,壶口尽缺(见《世说新语·豪爽》)。

  这首写离别相思的词,是一篇曲折回环、层次丰富、变化多端、完整而又统一的艺术佳作。

  全词共分三片,上片,交待分别的时间和地点。“晓阴”、“霜凋”、“雾隐”,说明是在一个秋天雾气很浓的早晨,在“城堞”,女子“掩红泪”、“玉手亲折”,把情人亲自送走了。中片,写离别时,两人依依遥望和内心的伤别情怀。“地”是那样遥“远”,“天”是那般宽“阔”,而情人却奔向那“露冷风清无人处”。“万事难忘”,“唯是”那场“轻别”。此后,只有“断云”、“残月”,陪伴自己度过孤独凄清的寒夜。下片,写离别以后的相思与怀念。夜不寐,茶、酒无味,“恨春去”、“弄夜色”,离情相思意难绝。

  整个篇幅,曲折回环,前呼后应,铺叙委婉,层次清晰,转换变化,顿挫有致,巧妙地把这篇多层次的作品融成一体,既照顾到词的整体结构,又注意到局部的灵活自如,充分显示出作者驾驭长调、结构长篇的艺术才能。陈廷焯对这首词评价很高,特别是下片。他说:“蓄势在后,骤雨飘风,不可遏抑。歌至曲终,觉万汇哀鸣,天地变色,老杜所谓‘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也。”

làngtáoshāmàn ·xiǎoyīnchóng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xiǎoyīnchóng shuāngdiāoàncǎo yǐnchéngdié nánzhīchēdài dōngménzhàngyǐnzhàquè zhèngmiàn chuíyángkānlǎnjié yǎnhónglèi shǒuqīnzhé niànhàn hóng鸿 jīngshíxìnyīnjué 
qíngqiè wàngzhōngyuǎntiānkuò xiànglěngfēngqīng rénchù gěnggěnghánlòu jiēwànshìnánwàng wéishìqīngbié cuìzūnwèijié píngduànyún liú西lóucányuè 
luódàiguāngxiāowénqīndié liánhuánjiě jiùxiāngdùnxiē yuànyǒng qióngqiāojìnquē hènchūn rén nòng kōngmǎnhuāxuě 
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¹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译文:刚展开的芭蕉叶,(被微风吹着)好像要睡着似的杨柳,樱桃花稍有凋谢,是谁把春日时光分走了一半?还是珍惜现在的春光吧!
注释:¹乍:刚刚。
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花前倍觉¹无聊。任冷落、珠钿(diàn)²翠翘(qiào)³。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译文:独立花前只觉得更加寂寞无聊,珍珠簪子、翡翠头饰也丢在一边不想佩戴。你可要趁着现在春光还剩下一半,好好珍惜莫要辜负了我的青春年华。
注释:¹倍觉:更觉得。²珠钿:嵌珠的花钿。³翠翘:古代妇人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liǔshāoqīnghuācháochūnfēn--zhēnguān

zhàzhǎnjiāomiányángliǔwēixièyīngtáoshuíchūnguāngpíngfēnbànzuìjīncháo

huāqiánbèijuéliáorènlěngluòzhūdiàncuìqiàochènchūnguāngháiliúbànjīnch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