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祥汉律,求比礼三千。
昭公祥汉律,求比礼三千。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
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fèngzhìhòuhànshūshī--xiàsǒng

zhāogōngxiánghànqiúsānqiān

shēnwénkuānpíngzhìquán

fāngyóuxuānqìngmàozhōngxián

fāngyànláijiāruìrénjīnzuìxiān

夏竦

夏竦

夏竦(985—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3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译文: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异客。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何期¹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译文: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
注释:¹何期 :哪里想到。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野旷(kuàng)云连树¹,天寒雁聚沙。
译文: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
注释:¹野旷云连树:孟浩然“野旷天低树”。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译文: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jiǔ

wénsēn míngdài 

sānzǎichóngyáng kāishízàijiā 
jīnjiǔ duìyuánhuā 
kuàngyúnliánshù tiānhányànshā 
dēnglínxiàn chùwàngjīnghuá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wō)角名¹,蝇头利²。输与渊明皆皆醉,尽黄菊围绕东篱(lí)。良田数顷,黄牛二只,归去来兮。
译文:翠荷凋残,苍梧叶落;山也憔悴消瘦,树林稀疏枯残,俗世的虚名小利皆是过眼云烟。在识时知机,进退行藏的认识上,自己怎能与陶渊明相较。一想到归隐后满目黄菊绕东篱,自耕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就无比向往啊!
注释:¹蜗角名:如同蜗角那样的虚名,比喻渺小不足道的浮世虚名。²蝇头利: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此为滕宾普天乐失题小令十一首的第三首,作者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官场免得的批判,表现了归隐田园的志趣。此曲在构思上也颇有佳处。作者仍从写景入手,“翠荷”四句,写秋景。前二句是写眼前景,翠荷凋残,苍(深绿色)梧坠叶;后二句,一个“应”字耐人玩味,仿佛山若有情,山亦当憔悴消瘦。无情之物遂亦人格化,此用移情入景之法。

  这四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真切具体而至博大苍莽,层次分明;作者连用“残”、“坠”、“瘦”、“稀”四字,写出了百卉俱腓、草木摇落的萧瑟秋景,再加以“千山”、“万木”,极状空间范围之大,于是,疏木衰林、万物悲秋的肃杀之气,塞空而下,读之不减老杜“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无边落森萧萧下”的气概。其实,春华秋实,秋天固化剂橙黄橘绿时,秋本无所悲,即如宋代杨万里所说:“秋气堪悲未必然。”但因作者有感于岁月迟暮,有如草木凋零,故觉秋景惨然多凄。回首人生旅途,大半生已过,却仍然碌碌风尘,为名缰利锁所羁。故紧拉着由景物转入人事,写出了“蜗角”、“蝇头”等四句。蜗角,典出《庄子·则阳》,去蜗牛左角上有触氏国,右角上有蛮氏国,“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百万。”苏轼满庭芳词又有“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里用以表现作者对名利的鄙视。然而作者身羁官声,归隐之志未遂,在识时知机,进退行藏的认识上,应该承认自己是输与皆渊明了。一个“输”字,表现了作者对隐士皆渊明的倾慕和对自己未能及早归隐田园的悔恨,大有“觉今是而昨非”之意

  “黄菊围绕”、“良田数顷、黄牛一只”是作者预想归后田园生活的蓝图。一想到躬耕田亩,远离风波的自由自在,便欣然神往,故煞句以“归去来兮”表示其浩然归志。

  此曲以景起兴,以情作结,皆统一于落叶归根这一主旨上。中间虚实交错,景与情,古与今,人与我,眼前与未来,时空腾挪跌宕,有对比、有反思、有展望。曲辞曲折而横放,语调苍凉而愤激。

参考资料:
1、 普天乐·翠荷残

tiān··cuìcán--téngbīn

cuìcáncāngzhuìqiānshānyīngshòuwànjiējiǎomíngyíngtóushūyuānmíngtáotáozuìjǐnhuángwéiràodōngliángtiánshùqǐnghuángniúèrzhǐguīlái

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
西母¹酒将阑(lán)²,东王³饭已干。
译文:宴会上西王母已将要把酒饮尽,东王公的饭也已经快吃完。
注释:¹西母:即传说中的西王母。²阑:残尽。³东王:即传说中的东王公,又名东皇公。
君王若燕去,谁为曳车辕?
君王¹若燕²去,谁为曳(yè)³车辕(yuán)
译文:君王啊如果您去瑶池赴宴,谁来为您驾辕飞奔向前?
注释:¹君王:指称帝王。²燕:通“宴”。³曳:拉。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译文:我与曹子芳宿于真觉院,子芳睡眼惺松,头发零乱,睡得正沉,没有感觉到瑞香花开,倒是我先闻到了一股花的芳香。一阵轻风吹过,带来浓烈的瑞香花的芳香,仿佛当年杨妃领巾上飘落的香气。芳香太酷烈了,竟然把正酣然人梦的曹子芳也从梦中惊醒。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后土祠¹中玉蕊(ruǐ)²,蓬莱殿³后鞓(tīng)。此花清绝更纤秾(nóng)。把酒何人心动。
译文:瑞香花国色天香,堪与扬州后土祠中珍稀的玉蕊花及汴京蓬莱殿后的程红牡丹相媲美。这瑞香花既清雅绝伦又纤柔浓丽,把酒赏花,那秀美的姿色和浓烈的异香,怎不令人神怡心动呢?
注释:¹后土祠:指扬州后土祠。²玉蕊:花名。³蓬莱殿:北宋汴京皇宫内殿名。⁴红:牡丹之一种。⁵纤秾:指花朵纤柔浓丽。

  上片写奇香,渲染烘托,韵趣传神。“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先从香气刺激人的感官写起,突现出花香之奇特,它不仅袭击得友人曹子方“眼花乱发”,还冲通了词人堵塞的鼻孔,使嗅觉顿时灵敏起来。“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则更夸张出香气的威力,其想象力之丰富,令人惊叹。二句用唐朝杨贵妃和李白的故事,以奇铸境。

  下片专写瑞香花的浓艳,落想新巧,淋漓博喻。“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辊红。”牡丹历来被称为花中之王,无与伦比,但瑞香花却可与最名贵的牡丹品种相匹敌。人们都说古扬州后土祠中的玉蕊花极其艳丽,洛阳蓬莱殿后的富贵牡丹“程红”举世无双,但是,“此花清绝更纤秾”,瑞香花的“清绝”和它的纤柔浓艳,却都超过了“玉蕊”和“鞓红”。末句“把酒何人心动”意谓对花饮酒哪一个人不为之心动。最后由花过渡到人,暗喻出词人和友人曹子方的才华,都像瑞香花一般“灵草异芳,俟时乃出。词人时因在朝中被群小谗陷,被迫“补外”知杭州,内心郁闷怨愤,壮志难酬,而借古所未有的庐山瑞香花自喻,可谓豪气贯注,斫思灵运。含意深邃,象外有旨。

  这是一首咏瑞香花词。极写瑞香花的奇香和浓艳,谓为花中祥瑞。全词咏物兀傲,渲染烘托,层层递进,环环相生,最后繁花落尽见真谛,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02-1103页

西jiāngyuè··zhēnjuéshǎngruìxiāngèrshǒu--shì

gōngziyǎnhuāluànlǎoguānxiāntōnglǐngjīnpiāoxiàruìxiāngfēngjīngzhéxiānchūnmèng

hòuzhōngruǐpénglái殿diànhòutīnghónghuāqīngjuégèngxiānnóngjiǔrénxīndòng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
东坡先生卜¹居南山之下,服食²器用³,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xī),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
译文:东坡先生选择居住在南山脚下,服饰、饮食、器皿、用具,与家里的程度相当。山珍海味,因家境贫穷而无法享用,就煮蔓菁、荠菜来吃。煮的方法是不用醋和酱油,从而有其自然的美味。因为这些菜容易获得所以能经常享用。于是为他们作赋:
注释:¹卜:选择。²服食:衣服与饮食。³器用:器皿用具。⁴蔓菁:又名芜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结头菜、芣蓝、芥蓝、擘蓝、茄连、撤蓝、玉蔓青等。⁵芦菔:即萝卜。⁶醯酱:醋和酱。亦指酱醋拌和的调料。
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爨铏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jiē)¹余生之褊(biǎn)²,如脱兔³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chú)(huàn)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jí)幽泉以揉濯(zhuó),搏露叶与琼根。爨(cuàn)(xíng)(qí)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译文:感叹我生的之窘迫,像逃走的兔子一样,惶惶不安,颠沛流离,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饥饿使我饥肠辘辘,只好食用陈年的谷子来抵御饥饿。没有喂养能够符合口味的牲畜,感谢邻居分给我蔬菜。汲取山泉来洗濯,拾取新鲜菜叶和洁白块根。点火上灶放入膏油,口水也流出来了。
注释:¹嗟:叹息;感叹。²褊迫:狭窄,不宽广。³脱兔:脱逃之兔。⁴聊:略微。⁵刍豢:指牛羊猪狗等牲畜。⁶揉濯:搓洗。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shēn)豆而谐匀。覆陶瓯(ōu)之穹(qióng)¹,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fǔ)²泣,火增壮而力均。滃(wěng)嘈杂而麋(mí)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yú)而荐之,具匕(bǐ)(zhù)³而晨飧(sūn)。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chēn)。嗟丘嫂其自隘(ài),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译文:锅内热气腾腾,加入米和豆搅匀。反扣上底部高拱的陶瓯,不要频繁地搅动。摒弃醋和酱油只保留原味,也不要放花椒桂皮之类的调料。水开始沸腾锅里发出声音,这时把火加大并保持均匀。菜蔬随开水而翻滚,就煮成了酥烂的浓汤,实在是清醇甘美。盛入盘碗奉上,准备好勺子筷子,消磨暮霭和晨光。菜羹鲜美的气味引得人嘴里唾液涌动,吃起来与牛、羊、猪、鱼、麋五鼎一样可珍。鄙视易牙他用烹调的技术邀宠于齐桓公,超越傅说他用和羹的手段辅佐商王武丁治国建勋。组织三彭三尸搬弄是非,戏弄灶神任他嫌憎。叹息丘嫂说锅里粥没有了欺骗刘邦不替他招待朋友她的胸襟是多么的狭窄。瞧不起魏将乐羊将自己的儿子烹成肉羹没有人性。我自己心平气和,所以即使老了仍然心态舒坦。算一算剩下的食物还有多少,本来也不用担心长期会贫困。忘却口腹之累(此处用典:东汉闵叔仲客安邑,贫不能食肉,日买猪肝一片,卖肉的有时不肯给他,安邑令下令保证供应。闵知道后说:“我怎么能够因为口腹拖累安邑呢?”便离开到了沛县。)安于菜羹,以不残杀生命而成仁人。私下里将自己比作谁呢?葛天氏的子民吧。
注释:¹穹崇:高的样子。²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³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⁴飧:晚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