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江上数重山,山远云深缥缈间。帝子不归肠欲断,竹梢空染泪痕斑。
湘江江上数重山,山远云深缥缈间。帝子不归肠欲断,竹梢空染泪痕斑。

xiāngjiāngbānzhú--běnzhōng

xiāngjiāngjiāngshàngshùzhòngshānshānyuǎnyúnshēnpiāomiǎojiānziguīchángduànzhúshāokōngrǎnlèihénbān

吕本中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9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县楼三十六峰寒,王粲登临独倚阑。
县楼三十六峰¹寒,王粲²登临独倚阑³
译文:你如王粲一般登上城楼,眺望远处少室山三十六峰,山高路远乍暖还寒。
注释:¹三十六峰:在河南省登封市少室山,上有三十六峰。²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曾作《登楼赋》。³倚阑:即“倚栏”。凭靠在栏杆上。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清坐一番春雨歇,相思千里夕阳残。
译文:春雨初歇,万籁俱寂,独自一人清坐于夕阳西下,想起相隔千里的你。
诗来嗟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诗来嗟(jiē)¹我不同醉,别后喜君能自宽。
译文:万分欣喜收到你的诗,但遗憾不能与你同醉;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你能自我宽慰。
注释:¹嗟:叹息;感叹。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举目尽妨人作乐,几时归得钓鲵桓。
译文:放眼望去世人都在作乐,我何时能归去做个钓鱼的闲人呢?
盖将军,真丈夫。
(gě)将军¹,真丈夫。
译文:盖将军,真是大丈夫。
注释:¹盖将军:当为盖庭伦,当时任河西兵马使。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行年¹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译文:三十岁就当上了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注释:¹行年:犹言年纪。执金吾:金吾将军,唐时武官中的显要职位。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玉门关城迥(jiǒng)¹且孤,黄沙万里白草²枯。
译文:玉门关的关城偏远又单孤,黄沙万里百草都干枯。
注释:¹迥:遥远。²白草:西北草原上的野草,到秋天干枯变白,称为“白草”。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南邻犬戎(róng)¹北接胡²,将军到来备不虞(yú)³
译文:南邻犬戎北面接着胡,将军来此防备意外事。
注释:¹犬戎:古代西方戎族的一支,诗中借指西北的少数民族。²胡:古代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通称。³备不虞:用以戒备意外事变的发生。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五千甲兵¹胆力粗,军中无事但²欢娱。
译文:带着五千甲兵胆壮气又粗,军中无事只知求欢娱。
注释:¹甲兵:武装的士兵。²但:只。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¹花氍(qú)(shū)²
译文:暖屋里挂着绣帘烧起红地炉,织成的壁衣还有花氍毹。
注释:¹壁衣:悬挂在墙壁上用作装饰用的布帛。²氍毹:毛织的地毯。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灯前侍婢泻玉壶¹,金铛(chēng)²乱点野酡(tuó)(sū)³
译文:灯前的侍婢倾泻玉壶,金铛里乱点的是野酡酥。
注释:¹玉壶:形容精美的酒壶。²金铛:金属制的平底浅锅。³野酡酥:野外猎获的兽类制的酥油。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紫绂(fú)¹金章²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³
译文:紫绶金印的在左右趋,一问才知不过是家中奴。
注释:¹紫绂:紫绶(shòu),系印纽的紫色丝带。²金章:铜制的官印。古代大官赐有紫绶金印,诗中指盖将军家奴的服饰,用以显示他的显贵。³苍头奴:私家的奴仆。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美人一双闲且都¹,朱唇翠眉²映明眸(móu)
译文:美人一对闲且都,红唇翠眉映着那明泸。
注释:¹闲且都:仪态雍容闲雅,容颜美好艳丽。²翠眉:用青黑色的矿物颜料螺黛描画过的眉毛。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chú)¹
译文:清歌一曲世上所无,今日高兴地听到了《凤将雏》。
注释:¹凤将雏:汉代乐曲名。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可怜绝胜秦罗敷(fū)¹,使君²五马³(màn)(chí)(chú)
译文:可爱啊完全胜过了秦罗敷,使君五马只能空踟蹰。
注释:¹秦罗敷:汉代乐府诗《陌上桑》的女主人公,后代指美丽而有节操的妇女。²使君:汉代对刺史、太守等州郡长官的尊称。³五马:汉太守驾车用五只马。⁴谩:空;徒。⁵踟蹰:徘徊行不进。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野草绣窠(kē)¹紫罗襦(rú)²,红牙³(lòu)马对樗(chū)(pú)
译文:她们穿着绣有野草的紫罗襦,拿着红牙雕的赌具玩樗藕。
注释:¹野草绣窠:指美人服装上的花纹图案。²紫罗襦:紫色轻柔而有疏孔的丝织物裁成的短衫。³红牙:乐器名,用紫檀木制的拍板。缕马:指红牙板上雕刻着马,作为装饰。樗蒲:古代一种赌具,砍木为子,一具五枚,掷五木看它的采色,以赌胜负。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玉盘¹纤手撒作卢²,众中夸道不曾输。
译文:纤手往玉盘中投成卢,众人夸奖说从来没有输。
注释:¹玉盘:玉琢成的盘子。²卢:赌樗蒲时,一撒五子都是黑的,算是最胜采,称为“卢”。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lì)¹上昂昂²皆骏驹(jū)³,桃花叱(chì)(bō)价最殊。
译文:马槽里昂昂地都是骏马驹,那桃花叱拨的价最殊。
注释:¹枥:马厩。²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³骏驹:良马名。桃花叱拨:良种马名。殊:昂贵。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骑将(jiāng)¹猎向城南隅,腊日²射杀千年狐³
译文:主人骑着它打猎在城南隅,腊日射杀了千年狐。
注释:¹将:语助词,用在动词后面。²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为旧时猎祭的日子。³千年狐:老狐,比喻凶恶的敌人。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我来塞外按边储¹,为君取醉酒剩沽(gū)²
译文:我来塞外考察边储,为君一醉酒剩沽。
注释:¹按边储:指至德元年,岑参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佐理边务的事。²酒剩沽:买更多的酒。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醉争酒盏¹相喧呼,忽忆咸阳²旧酒徒。
译文:醉里争着酒盏相互喧呼,忽然想起那长安的旧酒徒。
注释:¹酒盏:酒杯。²咸阳:秦时都城,这里借指唐都长安。

  《玉门关盖将军歌》的内容与表现方式在岑参的边塞诗,甚或是整个唐代的边塞诗中,都有一点别致。它用纪实的铺叙手法,首句便以“真丈夫”起笔,由年龄、相貌,及其智、其威,介绍盖将军的功名和业绩,写出了这位守将武勇的外貌和粗豪的性格的一面,又从室内装饰、家宴、奴婢、家戏、名驹、出猎等几个侧重场景,写出了他军中无事只知寻欢作乐的一面。其中对奢侈豪华的夜宴的描写占了一半的篇幅,里面有赞赏也有讽刺。这种讽刺自然是委婉的,甚至带点调侃的语气。这位盖将军在古代边将中大概很有点代表性。他们在战场上是勇猛的,在争豪斗富的享乐方面也决不示弱。从狭隘的角度看,这些记述,无不是为盖将军炫耀光彩。但就理解全诗而言,诗末却以“酒剩沽”、忆“旧酒徒”(诗人旧友皆为学子,均非权贵),无不表现出诗人的清高。诗中尽述盖将军家妓之美貌,闻绝世名曲之喜悦后,却以秦罗敷之绝胜而告警。虽然此议夹在几个侧重面之间,却能使读者领悟到诗人对其奢侈之过的批评。

  这首诗的主旨是歌颂盖将军,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诗中所写盖将军享受的奢侈,连奴仆侍妾都服三品以上官服,反映出了唐朝边将的骄盈跋扈。这是唐玄宗后期穷兵黩武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安史之乱和后来的藩镇割据,决不是偶然的。从客观上看,这首诗为后人记述了盛唐时达官显贵的荒淫奢侈,成为史料的一个方面,颇具有价值。此诗句句押韵,或三句一顿,或两句一顿,既富有音乐感,又穷极抑扬顿挫变化,具有一种声情效果。

参考资料:
1、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谢楚发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高适岑参诗选译 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27-230页
2、 徐百成著.岑参西域诗新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02:第89页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¹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dàn)澹鸟飞中。
译文:钱塘潮潮涨潮落经过了多少年,何时能有个终结,消磨了多少行人旅客,抬头望去,但见长空淡淡,群鸟在远处飞去,不觉令人油然而生万古无穷的兴亡之感。
注释:虞(yú)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浙江:钱塘江。¹断送:消磨。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海门¹几点青山小,望极²烟波渺(miǎo)。何当³我以长风?便欲乘桴(fú)到日华东。
译文:钱塘江入海口烟波渺渺,一想无际,只有几座青山点缀于浑茫的水际。若能乘坐一片木筏,飘浮到太阳东边的某个地方隐姓埋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该有多好。
注释:¹海门:在钱塘江入海口。²望极:望尽。³何当:何时。⁴驾:乘。⁵桴:木筏。⁶浮:漂流。⁷日华:太阳的光华,词中指太阳。

  上片描述词人舟中感怀。“潮生潮落”是舟行江中所见所感的普通现象,缀以“何时了”,则透露出有心人别有的心事。“断送行人老”,是“何时了”的答案。舟中行人之所以老,就是被潮生潮落所断送的。怨潮,即所以怨时。词人是宋太祖十一世孙,历代仕宋,皆至大官,一旦为程钜夫荐见元帝,虽蒙器任,但内疚难消,且时遭人忌。元世祖命其赋诗讥其父执留梦炎,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语,即此可观其心迹。诗人之所以仕元,盖时使之然。“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化用杜牧《登乐游原》中的“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承上文推开一笔,别生意境:舟行江上,是平行之感;鸟飞长空,是高翔之势。一擒纵之际。俯仰生姿。而“销沉乃古”,尤引人绵邈之思。

  下片转入极望抒情。“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写极望之景。青山之所以小,烟波之所以渺,皆“望极”中的境界。“海门”在这里尚有一特殊意象,此既回应起处,又抹上神话色彩,而隐现于浩渺烟波之中,极缥缈汪洋之致,引人神往。“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把上面可望而不可及的仙界推向更神奇的远方。欲驾长风,飘向江汉朝宗之海;乘孔子道不行之桴,浮向日华之东,以探求潮生潮落的究竟。自“海门”至“日华东”的想象过程中,确已入众妙之门,达玄玄之境。词人博学多闻,亦能妙达神思,故其词中往往兼融画意,并包哲理。

  潮生潮落,是时间上的无限;长空淡淡,是空间上的无限。在这时间与空间的无限中,在词人看来,人生不过是宇宙的过客,何其短暂。青山不过几点,小舟更不过一粒,又何其渺小。在这淡远的画幅中,包含多少感慨。词题为《浙江舟中作》,而词人的兴亡之慨却只在淡淡的行旅语中自然流露出来,很值得咀嚼回味。这首词词既以绿水青山、行舟飞鸟相映成趣,末又以“日华”反照全词,点得淡雅,染得浓丽。而于烟波皓渺之外寻求销沉人生的解脱,涤荡尘氛,尤入妙境。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05 第1版:第348页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
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
况我葵藿志,松木横眼前。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这首诗作于江淹被贬为建安吴兴令期间。黄蘖山的地点据旧注说在“吴兴府城”(今浙江吴兴)附近,这不足为信。因为诗中称“闽云连越边”,是在今福建和浙江交界之地,而吴兴则在江浙二省交界处,古人称之为“吴地”,与诗的地望不符。按:《宋书·谢方明传》记谢方明在东晋末孙恩、卢循起义中,从浙东取道“黄蘖峤”经今江西一带,逃到建康。可见“黄蘖峤”在今闽浙赣三省交界处,这地方离江淹被贬的建安吴兴(今福建浦城)不远。此诗当是被贬在建安吴兴后作。此诗写作时间,当比《渡泉峤道出诸山之顶》、《迁阳亭》诸作稍晚。这时他的心情已较迁谪之初稍为平静,所以不像那些诗有明显的怨愤之情而倾向于游仙诗的情调。

  江淹的诗风在南朝比较特殊,他的诗一般较具古气,和谢朓、沈约为代表的永明诗人不同。但较之刘宋初年的谢灵运、颜延之又显得略见平易。但他有一些写景诗则用了一些古奥的辞语,似与谢灵运、鲍照等人相近。这首《游黄蘖山》亦属此类。诗中“残杌千代木,廧崒万古烟”二句就很古奥费解。“残杌”当指枝叶已尽的枯树干,“廧崒”据余冠英先生说:“疑‘廧’作‘崷’,‘崷崒’,高峻貌”(《汉魏六朝诗选》)。这两句是借此形容黄蘖山是一个人迹罕到的险僻幽静之地。从全诗看来,作者是到了一个高峻的深山之中,为那里的景色所打动而兴起了求仙的想法。在诗中,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这“金”、“铜”都是形容南方闽、赣诸省山区的红黄色土壤,“金峰亏日”、“铜石临天”无非形容山石的高峻。“阳岫”、“阴溪”则写面临日光的山峰和背阴的溪谷。山峰在日光下五色缤纷,而溪谷中又有泉水喷流,这一景色也引人入胜。“残杌”两句既写出了这里的偏僻,因此“禽鸣”、“猿啸”二句更突出了深山的特点。这两句诗原是化用鲍照《登庐山望石门》中的“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二句。但江淹这两句所展现的景色与鲍诗颇为不同。“鸡鸣清涧中”仍为人境,只是高山中才为猿猴所居的深山。因为这是庐山,而江淹所写的黄蘖山则不同,在当时,这里是人口稀少的深山。所以这两句诗虽有禽鸣、猿啸,却适见其僻静。正因为这黄蘖山是如此幽僻、险峻之处,就自然而然地给人以一种幻觉即这里是神仙出没之处。因为从西汉司马相如以来,人们总以为神仙是居“山泽间”的。因为想到神仙,作者又联想起了历史上秦皇、汉武这些曾热衷于求仙的帝王。作者说这些人“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似乎这些威震一时的帝王尚且求仙,自己当然更有理由持这种观念了。

  当然,秦皇、汉武求仙,到头来仍不免一死。求仙的无成,江淹当然不是不知道。他所以要求仙,和他早期的不得志有关。无可否认的是,在江淹的诗文中,有不少篇讲到过求仙,如《丹砂可学赋》、《赠炼丹法和殷长史》和《与交友论隐书》等。这是因为江淹在当时虽对仕途颇有企冀,但又备受压抑,颇知官场的险恶。特别是在建平王刘景素幕下,他深知景素的密谋,屡谏不听,未免产生悲观,而幻想在求仙中找寻解脱。这种情绪,早在贬官以前就有所表现,而谪居建安吴兴以后之作像《采石上菖蒲》等作,亦然如此。但当齐高帝萧道成掌握政权,并拔他为自己的参军,并委以重任之后,这种游仙之作就很少出现了。

  江淹这首诗的风格,是继承了元嘉诗人颜延之、谢灵运“极貌写物”的传统,而且在写景时,又并有鲍照那种“不避险仄”的作风。所以风格显得还较古朴。但这种诗风发展到江淹已近尾声,到了齐代永明(483-493)年间,初开唐音的谢朓等人出来,诗风为之一变。于是就有了江淹“才尽”的故事。其实所谓“才尽”并非指他真的不能写作,而是他那种奇险古奥的诗体,已不再适合当时文坛的风气。当然,从江淹自身来说,入齐以后,他在仕途上日益显贵,不再呕心镂骨于文艺创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yóuhuángshān--jiāngyān

zhǎngwàngjìngmǐnyúnliányuèbiān

nánzhōuráoguàichìxiànduōlíngxiān

jīnfēngkuītóngshígònglíntiān

yángxiùzhàoluáncǎiyīnpēnlóngquán

cánqiāndàiqiángwànyān

qínmíngdānshàngyuánxiàoqīngjiān

qínhuángyǐnlúnhànyuànzhǎngnián

jiēxióngháowēijiànwèimíngshān

kuàngkuíhuòzhìsōnghéngyǎnqián

suǒruòtóngyuǎnhǎolínfēngzàiyōurán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可惜庭中树,移(yí)¹(zhú)²汉臣³
译文: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注释:¹移根:移植。²逐:跟随。³汉臣:汉朝的臣子,此处指张骞。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只为¹来时晚,花开不及²春。
译文: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无法在春天里绽放。
注释:¹为:由于。²不及:赶不上。

  这首诗读起来,总有种酸溜溜的感觉。孔绍安和夏侯端都曾是隋朝的御史,后来李渊反隋称帝,夏侯端首先归顺了李渊,授秘书监,三品官,而孔绍安归唐晚了一些,只被授于内史舍人,五品官,远不及夏侯端。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孔绍安作此诗时,夏侯端恰巧也在场,所以诗人以石榴自喻,发出了“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这样的感慨。“逐汉臣”,却“不及春”,人才得不到重用,这也从一个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唐高祖李渊的不满。同时诗中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只是“来时晚”而已。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此句历来被人称颂,成为了感叹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的名句。

shìyànyǒngshíliú

kǒngshàoān tángdài 

tíngzhōngshù gēnzhúhànchén 
zhǐwèiláishíwǎn huākāich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