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稔艰难不敢陈,行藏且问蓐收刘。
七稔艰难不敢陈,行藏且问蓐收刘。
远来岂为谋身事,久执无缘而国宾。
远来岂为谋身事,久执无缘而国宾。
妄意合成同晋楚,羞言著节继苏辛。
妄意合成同晋楚,羞言著节继苏辛。
哀哉庾信江南赋,闷读频移玉座春。
哀哉庾信江南赋,闷读频移玉座春。

yùnxuéshìzhòngyángxuězhōngjiànzhāoqiánhòushíliùshǒu--hónghào

rěnjiānnángǎnchénxíngcángqiěwènshōuliú

yuǎnláiwèimóushēnshìjiǔzhíyuánérguóbīn

wàngchéngtóngjìnchǔxiūyánzhejiéxīn

āizāixìnjiāngnánmènpínzuòchūn

洪皓

洪皓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 1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月儿弯弯照九州¹,几家欢乐几家愁。
译文:一轮弯月照人间,多少人家欢乐,又有多少人家忧愁。
注释:¹九州:指中国。此处借指人间。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译文:有多少人家能夫妻团聚,又有多少人在外漂泊?

  这首歌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月亮照耀着中华大地,同在一片蓝天下,有的家庭欢乐生活,而广大人民愁容满面,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苦日子。

  诗人从月照人间写起,月亮的阴晴圆缺好像是同人间的悲欢离合连在一起,因为将自然现象的变化同人事联系在一起,是古人的一种心理倾向。但是诗人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人间的忧伤和痛苦是由人自己导致的,同月亮的变化没有任何干系,要摆脱这些烦扰人心的事,还要善于宽容。诗人非常积极地看待人生的欢乐喜忧,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心态放宽,才会有磊落豁达的人生境界。

yuèérwānwānzhàojiǔzhōu

míng sòngdài 

yuèérwānwānzhàojiǔzhōu jiāhuānjiāchóu 
jiātóngluózhàng piāolíngzàiwàitóu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天启¹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jì)²,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wǎn)生、马小卿、潘小妃³。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gōng)寒,酒气冉(rǎn)冉,积雪欱(hē)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shè),咽涩不得出。三鼓¹⁰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zhǐ)¹¹,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译文: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有三尺多深。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龙许,坐在城隍庙的许门上,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侍候。众许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觉得有点清冷,年纪大的伙计送酒来了,我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酒气上升,积雪将酒气吞噬,竟然喝不醉。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和着马小卿的曲子,声音被寒气所震慑,艰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才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一直到许脚下,满身是雪的站着。我坐着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而归。
注释:¹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²霁:雨后或雪后转晴。³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⁴侍:服侍,侍候。⁵呆白:苍白。⁶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⁷觥:古代一种酒器。⁸敌:抗,抵御。⁹欱:同“喝”。¹⁰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一夜报五次。“三鼓”即“三更”。¹¹山趾:山脚。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荡子之别十年,倡¹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²,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³,水则涓(juān)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huì),霜封阶砌(qì);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àn)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¹⁰。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¹¹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译文:不顾家的浪荡子呀,与我分别已经十年了,我身居歌楼,自相怜叹。登楼遥望,只有那远处的云烟萦绕在树林间。空旷平坦的原野尚且望不见,那被重山阻隔的道路还有好几千!水和天相连一起,山与云都是同一种色彩。远处的群山莽莽苍苍,一直和汉水相连,汉水犹如涓涓细流向东流去。谁又忍心看那悲鸣着飞翔的失群孤雁!从古到今什么地方的秋月不明亮,什么样年月的秋月不明朗?更何况我这个身居娼楼春心荡漾的歌女啊,面对这明亮的秋月却独自一人,怎能不触景伤怀!这时候,白露已经让庭院中蕙草枯萎,台阶上的浓霜已经结满。杨坚得我腰儿变细,衣带加长,更加上秋水盈盈,秋云惨淡。天色昏暗,将近黄昏,秋风猛烈地吹,一直吹到汉水的彼岸。贱妾我如同苏蕙,编织“回文诗”埋怨丈夫不肯归来,而您却像窦滔样负心地要戍守塞边。我思念你啊,我盼望你。道路遥远,让我怎么办!这时候,我的鬓发如飘蓬,已被秋风吹乱,我心中忧愁转而变成无可奈何的哀叹。愁绪萦绕心头我皱紧了双眉,啼哭久了因擦泪而弄得红粉满脸。哎呀,秋风劲吹秋叶漫天飞,春花落了只留下春天那满天余辉;美丽的春天虽然迟迟不肯到来但还有再来的时候,远行在外的情人啊,为什么始终看不见你归来的踪影?
注释:荡妇:荡子之妇。¹倡:同“娼”。²逼:逼近,靠近。³汉:银河之意。⁴堪:忍心。⁵只翼:孤鸟。⁶封:结满。⁷坐视带长,转看腰细:此句同“衣带渐宽终不悔”意。⁸骚骚:风吹的声音。⁹回文之锦:十六国时期前秦秦州刺史窦韬被迁边关,其妻苏蕙织锦,上用回文诗寄赠,表达思念之情。¹⁰出塞之歌:汉乐府《横吹曲》名,声调悲壮,多写将士边塞生活。¹¹蓬:散乱,蓬松。

  这篇赋表现荡子之妇的“秋思”,作者写出了不同阶段的“思”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形态,生动地表现了闺中人对荡子的担心、思念以及焦虑、期盼、失望、悲伤之情。全赋语言浅显,色彩艳丽,描写细致,音节流畅,情意婉转。

  开头部分,“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怜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中间“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能以浅语写深情,情景的衬托也是成功的。赋中种种微妙的情思:担心、思念、焦虑、期盼、失望、悲伤……融合在那眺望的眼神中,不着一情字,仅以高度概括的情物结构全篇。

  从表现人物感情看,也是一波三折,层层推进,在有限的篇幅里容纳比较丰富的内涵。全篇以“思”字绕贯全文,但在行文中,不同阶段的“思”又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态。赋起笔由“自怜”作为基调。这是对已经逝去十年生活的概括,又是今天生活的基点。虽属“自怜”,却希望不灭,便是“盼”夫归来。盼而不至,便去“登楼”,其实赋的开头是从“登楼”开始的。“登楼”是实在等不下去的心理外化,既说明“登楼”之前思之苦,又为新转机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它甚至成为一种特定的艺术情绪。“登楼”唯见含烟的远树、云山一体、水天一色的景色。这些使人失望,但还不足以促使她心理发生变化,唯徒暮归的只鸟,一声声哀叫,不徒孤零零的外形触人情绪,更兼声声凄厉、孤寂的叫声,从视、听两个方面打动人物。睹物思人,不由得不动情。由怜己到怜鸟,情感有了质的变化。又见皓月当空,月正圆,偏人不圆,这正一反两衬,使倡妇的情怀由刚才的自怜而至于自伤。于是联想到时令,看出寒露萎蕙,严霜封阶,想到十年韶华不再,青春已老,岁月如霜;又值这薄暮冥冥、秋云惨淡的时日;想到将要面临的辗转反侧的难捱夜晚和这夜晚以后更多难捱的时日,自然想到带给自己这些痛苦的丈夫,于是由盼”,而“怜”,而“伤”,而“怨”。可是怨而无用:路途遥远,相见无期,只得转而“自慰”。这不是说她彻底失望了,而是明天还会想,虽然希望渺茫,但是从她对春天还会来的信念上看,她还是相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回来的。虽然从行文看,这句是绝望,但潜意识中所传达的正是这种渴望。

参考资料:
1、 魏耕原.历代小赋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7-289
2、 陈洪娟.论南朝赋的诗化成因[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6):32-34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龙头舴(zé)(měng)¹吴儿²³,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译文:吴地的青少年在江上竞赛着小龙船,游春少女们成对地荡着竹秋千。有的在水边采集花草天晚依旧留连。秀美郊野上踏青的人往来牵如蚁线。
注释:吴兴:即今浙江湖州市。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人常在此节日扫墓、春游。¹舴艋:形状如蚱蜢似的小船。²吴儿:吴地的青少年。³竞:指赛龙舟。⁴笋柱:竹竿做的柱子。⁵并:并排。⁶拾翠:古代春游。妇女们常采集百草,叫做拾翠。⁷秀野:景色秀丽的郊野。⁸踏青:寒食、清明时出游郊野。⁹来不定:指往来不绝。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行云¹去后遥山暝(míng),已放²(shēng)歌池院静。中庭³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译文:游女们走了远山逐渐昏暗,音乐停下庭院显得寂静一片。满院子里月光清朗朗的,只有无数的柳絮飘过得无影也无羁绊。
注释:¹行云:指如云的游女。²放:停止。³中庭:庭院中。⁴杨花:柳絮。

  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春与赏月的词。

  上片通过一组春游嬉戏的镜头,生动地反映出古代寒食佳节的热闹场面。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这里有吴地青年的龙舟竞渡的场景,有游女成双成对笑玩秋千的画面。词一开头,不但写出了人数之众多,而且渲染了气氛之热烈。欢声笑语,隐约可闻。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这里有芳洲采花、尽兴忘归的剪影,有秀野踏青,来往不绝的景象。以上四句,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这种浓墨重彩、翠曳红摇的笔墨,平添了许多旖旎春光,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

  下片以工巧的画笔,描绘出春天月夜的幽雅、恬静的景色。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游女散后,远山渐渐昏暗下来;音乐停止,花园显得异常幽静。前句中着一“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后句中着一“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月色清明,两句还寓情于景,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心情恬淡而又舒畅。词人虽年事已高,但生活情趣很高,既爱游春的热闹场面,又爱月夜的幽静景色。他白昼,与乡民同乐,是一种情趣;夜晚,独坐中庭,欣赏春宵月色,又是一种情趣。

  词里表现作者喜爱白天游春的热闹场面,也欣赏夜深:人散后的幽静景色。反映出作者生命的活力仍然很旺盛,生活兴趣还是很高。上片句句景中有人,富有生活情趣。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是传诵的名句,后人认为是在“三影”名句之上。

参考资料:
1、 蓝光中.《历代诗歌选读·下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52
2、 林力.《宋词鉴赏大典》.北京:长征出版社,1999:93-94

lánhuā ·mǎoxīnghánshí

zhāngxiān sòngdài 

lóngtóuměngérjìng sǔnzhùqiūqiānyóubìng fāngzhōushícuìwàngguī xiùqīngláidìng 
xíngyúnhòuyáoshānmíng fàngshēngchíyuànjìng zhōngtíngyuèzhèngqīngmíng shùyánghuāguòyǐng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bàng)人道我轿儿宽¹。不道²被他³遮得、望伊难。
译文:心中有千千万万种惆怅,眼前是重重叠叠的山冈。旁人都说我坐的轿子宽敞。不知道它挡住了我望他的目光。
注释:¹轿儿宽:轿子大,指当了大官。²不道:不想,不料。³他:指轿儿。⁴伊:第三人称代词,此指词人所思者心目中的他。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今夜江头树,船儿¹系那边。知他热后²甚时眠(mián)。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译文:今夜江头那一排树行,船儿一定停泊在那地方。天气这么炎热,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梦乡。他怎么也睡不着的话,又有谁为他打扇送凉。
注释:¹船儿:指卖唱女子所乘的小船。²后:语气助词,约略相当于“啊”。

  上片极言相离相思之苦。“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对偶整饬,如平地起高楼,突兀而起,在黄昏日暮,眼前所见重叠起伏绵延不断的山若隐若现犹如内心千千万万难以排遣的愁情恨意。以山象征愁,气氛渲染得极为浓重。三四句以怨恨的语调出之。词人南归短短十年辗转几任,一直无法实现其心中宏伟抱负。如今又是人在羁旅,眼望中原,更添愁恨。路边行人言说我的轿儿太宽,影响其正常行走。在词人看来,是行人遮挡住视线,让他看不到那化作万万千千恨意的重山。更见出恋情之深与分离之苦,隐寓今后会面之难。

  下片从设想对方现在的情状这一角度下笔,全系心理描画,设想虚拟之辞。起句“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转移词意,从陆路写到水路,日晚泊船喻词人如小船四处飘泊、停靠。煞拍表面写因天气炎热而难以入睡,实写其内心因壮志难酬而久久难眠。词人一想对方今宵船泊何处,二想对方热不成眠,三想无人为之打扇。“三想”依次层进,愈想愈深细,关心备至,体贴入微,亦是情意痴绝之辞,更为具体地表现了作者对恋人的关切。连对方怕热不能成眠,不能成眠而又无人为其打扇都设想到了,可谓情意缠绵,想念痴绝。

  前半片写离别之怨、离别之恨,设为许多无理之辞,看似怪奇,但对爱人的真挚感情不啻如同从心田冲决释放,显得非常自然。后半片从女性角度设想别后男子的生活情态,三个设想,依次而递,层层加细,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韧细腻心理和对爱人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至情。本词作为稼轩词中少见的抒发婉约感情的词篇,在揭示女性特有的隐微难明的心理上显得很有特色。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刘扬忠.稼轩词百首译析: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80
2、 辛弃疾、朱德才.辛弃疾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7

nánzi··wànwànqiānqiānhèn--xīn

wànwànqiānqiānhènqiánqiánhòuhòushānbàngréndào轿jiàoérkuāndàobèizhēwàngnán

jīnjiāngtóushùchuánérbiānzhīhòushénshímiánwànwànchéngmiánhòuyǒushuísh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