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识面已倾倒,便觉胸中泾渭分。句精不减李长吉,才高大类沈休文。
不曾识面已倾倒,便觉胸中泾渭分。句精不减李长吉,才高大类沈休文。
看山诗眼湛如水,拄笏爽气高摩云。他年竹屋夜连榻,妙语悬知过所闻。
看山诗眼湛如水,拄笏爽气高摩云。他年竹屋夜连榻,妙语悬知过所闻。
释德洪

释德洪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6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侯侯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¹于诸侯,有能赎(shú)之者,取金于府²
译文: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注释:侯侯¹为臣妾:做奴隶。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²府:指国库。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侯侯子贡¹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²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译文: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从今以后,鲁国富贵的人少,但贫穷的人多,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注释:侯侯¹子贡:名赐,孔子的学生。²赐:子贡的名。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侯侯子路¹拯溺(nì)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译文: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注释:侯侯¹子路:孔子的学生。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这首抒情小词,着意人物心理和情态的刻画,语言精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离惜别之情。全词融情于景,清新淡雅,平易自然。

mènglìng··shǎngníngqíng--wángzhīdào

shǎngníngqíngshǒuniǎnméihuāchù

zhúshèngchóuànxiǎngjiāngtóuguī

dōngdōngduǎntǐngdànyānshū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译文:世途艰险,为何要仗剑而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
译文:如果想要倾诉心中不平之事,那么我们一同去酒家畅谈吧。
这首诗的意境悠远,画面美好,让人神往,希望与游侠剑客一起煮酒谈天。想必这位游侠青年时是一位怀着扶贫济弱、打抱不平的人生理想刻苦修炼的人。时至中年,回忆往事。自己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蜉蝣撼树班的可笑之举。可是那份侠义的胸襟又激励着他在茫茫大雪中他渴望理解渴望倾诉,在这漫天大雪的时刻正好遇到了自己的朋友,于是携手走上了酒楼······

yóuxiá--zhèngxiè

xuěmǎntiānwèizhàngjiànyóu

tánxīnshìtóngshàngjiǔjiālóu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文人沈亚之¹,元和²七年以书不中第³,返归于吴江。吾悲其不,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译文: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由于文章原因而没有考取功名,准备返回家乡吴江。我为他将要踏上归途感到伤心,可是没有钱买酒设宴来慰问他,又感激他的再三请求,于是创作一首诗歌赠送给他。
注释:¹沈亚之: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和十年(815年)进士。²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³以书不中第:因为文章没有考取功名。⁴其不:将要踏上归途。⁵劳:慰问。⁶勤请:再三请求。⁷一解:乐府歌词一章称为一解。这里指的是一首诗。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吴兴才人¹怨春风,桃花满陌(mò)²千里红。
译文:吴兴才人失意将归,哀怨春风无情,吹得桃花落满路,千里一片红。
注释:¹吴兴才人:这里指沈亚之。²桃花满陌:落红铺满田间的路。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紫丝竹¹断骢(cōng)²小,家住钱塘³东复东。
译文:紫丝竹鞭已断裂,所骑骢马弱又小,家住钱塘,在遥远的东方还要往东。
注释:¹紫丝竹:马鞭。²骢马:青白色马。³钱塘:旧县名,今并入杭州市。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白藤交穿织书笈(jí)¹,短策齐裁如梵(fàn)²
译文:带着一条条白藤交叉编成的书箱,里面是短小整齐的文稿,有如梵夹。
注释:¹书笈:书箱。²梵夹:佛经。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雄光宝矿¹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²
译文:为把闪闪发光的“宝矿”呈现给考官,你乘着小舟,掠过烟波来到京华。
注释:¹宝矿:金银宝石。²一叶:小船。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春卿拾材¹白日下,掷(zhì)²黄金解龙马³
译文:考官们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拔人才,却把“黄金”抛掉,“龙马”放弃。
注释:¹拾材:选取人才。²掷置:抛弃。³解龙马:放走骢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¹谁是怜君者。
译文:落第而归,重又带着书箱走进家门,是谁能体贴关怀而怜悯你?
注释:¹劳劳:体切宽慰的意思。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吾闻壮夫重心骨¹,古人三走²无摧捽³
译文:我听说,大丈夫看重节操骨气,古人能做到失败三次也不泄气。
注释:¹重心骨:以有志向有骨气为重。²古人三走:用典故鼓励沈亚之不要灰心。³摧捽:挫折。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请君待旦事长鞭(biān)¹,他日还辕(yuán)²及秋律³
译文:请你等到下一年的那个时辰挥起长鞭,趁秋天的大好时光驱车再来应试。
注释:¹事长鞭:执鞭打马。事,使用。²还辕:再来。辕,车。³秋律:秋天。

  沈亚之落第还家,李贺写诗进行宽慰,这本是一般性的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的切身之痛,对科举制的体察,所以发出愤激之词,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在光天化日之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可谓是字字珠玑,铿锵有力。

  此诗以七言歌行体写成,十六句三次换韵,形成四句一段的结构特征。

  开头四句写沈亚之下第“出都”。因下第,怀才不遇,故曰“怨”。桃花千里红,固然写眼前景,亦以此反衬内心之悲。

  次四句追写沈亚之初次应试入京的情景。五六二句极赞其“书”之精,诗意与“书不中第”相对应,以突现礼部选材之不公。七八二句谓沈亚之远涉烟波,怀“雄光宝矿”之才华,上献春卿。

  再次四句写礼部官员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辨优劣,致使沈亚之下第,重入家门。这四句获得清人姚文夑的极度赞赏。

  最后四句则寄予厚望,鼓励朋友振作精神他日再试。诗为送别之作,需要为落第之友着想,因而“携笈”二句表示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诗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贴切自然,画龙点睛。诗人慨叹沈亚之下第,其实就是慨叹自己下第,他慰勉沈亚之,也有自慰之意。

参考资料:
1、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12-115

sòngshěnzhī··bìng--

wénrénshěnzhīyuánniánshūzhōngfǎnguījiāngbēixíngqiánjiǔláoyòugǎnshěnzhīqínqǐngnǎijiěsòngzhī

xìngcáirényuànchūnfēngtáohuāmǎnqiānhóng

zhúduàncōngxiǎojiāzhùqiántángdōngdōng

báiténgjiāo穿chuānzhīshūduǎncáifànjiā

xióngguāngbǎokuàngxiànchūnqīngyānchéng

chūnqīngshícáibáixiàzhìzhìhuángjīnjiělóng

xiéguījiāngzhòngménláoláoshuíshìliánjūnzhě

wénzhuàngzhòngxīnrénsānzǒucuīzuó

qǐngjūndàidànshìzhǎngbiānháiyuánqiū

短短蒌蒿浅浅湾,夕阳倒影对南山。
短短蒌(lóu)(hāo)浅浅湾,夕阳倒影对南山。
译文:短短的蒌蒿,浅浅的河湾,又大又圆的夕阳静静地倒映在河面上,与南山的倒影相对。
大船鼓枻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
大船鼓枻(yì)¹唱歌去,小艇得鱼吹笛还。
译文:大船小艇上的钓伴们携鱼返航,划桨声、唱歌声、吹笛声响成一片,欢快热闹。
注释:¹鼓枻:亦作“鼓栧”,划桨。

zèngdiàobàn--chénxiànzhāng

duǎnduǎnlóuhāoqiǎnqiǎnwānyángdàoyǐngduìnánshān

chuánchàngxiǎotǐngchuīhá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