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东篱花,如为时节好。
冥冥花上蝶,婉娈死亦抱。
神仙那可求,姑欲学不老。
去去人世间,高步撷瑶草。
粲粲东篱花,如为时节好。
冥冥花上蝶,婉娈死亦抱。
神仙那可求,姑欲学不老。
去去人世间,高步撷瑶草。
李处权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 28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
侯侯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¹于诸侯,有能赎(shú)之者,取金于府²
译文: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鲁国的)国库中报销赎金。
注释:侯侯¹为臣妾:做奴隶。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称臣,女称妾。²府:指国库。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侯侯子贡¹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²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译文: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在诸侯国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到鲁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子贡的名)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从今以后,鲁国富贵的人少,但贫穷的人多,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注释:侯侯¹子贡:名赐,孔子的学生。²赐:子贡的名。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侯侯子路¹拯溺(nì)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译文: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的人了。”
注释:侯侯¹子路:孔子的学生。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晚英¹值穷节²,绿润³含朱光
译文:红蕉岁未犹吐芳,绿叶红花含春光。
注释:红蕉:即美人蕉,形似芭蕉而矮小,花色红艳。¹晚英:秋冬之花,此指红蕉。²穷节:岁末时节。³绿润:指红蕉叶的鲜绿。⁴朱光:指红蕉花的红艳。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以兹¹正阳色²,窈(yǎo)(tiǎo)³清霜
译文:凭此春夏鲜艳色,娇柔美好斗寒霜。
注释:¹以兹:凭此用此。²正阳色:指红蕉至秋冬仍保持春夏时的颜色。正阳:指农历的四月。³窈窕:美好的样子。⁴凌:乘,凌驾。⁵清霜:寒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远物¹世所重,旅人²心独伤。
译文:世人偏重边远物,流放之人独悲伤。
注释:¹远物:边远地区的事物,此指红蕉。²旅人:客居在外的人,被流放的人,此诗人自指。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
回晖¹眺林际,槭(qì)²无遗芳。
译文:远眺夕照山林间,落木萧萧无遗芳。
注释:¹回晖:夕照。²槭槭:拟声词,落叶声。

  对于柳宗元的咏物诗,汪森在《韩柳诗选》中评论道:“短章咏物,简淡高古,都能于古人陈语脱化生新也”。对于《红蕉》,古人亦多陈语,关键在柳宗元如何“脱化”,怎样“生新”。

  宋祁在他的《红蕉花赞》中,称颂红蕉“叶小而花鲜明可喜”,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则对红蕉的花“端各有一点鲜绿”倍加喜爱。大抵红蕉后人径直称其为“美人蕉”,都是着眼于其花的艳丽动人吧。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第一联直写其花。虽也对其外表予以描写,但却更突出其精神。“晚英”,指秋冬之花,王勃曾用来写梅花,刘禹锡曾用来写菊花。而将红蕉也称之为晚英者,柳宗元当为第一人。又因为红蕉“春夏开,至岁寒犹芳”,这样称呼,也是恰如其分的,这便是“脱化”。

  “穷节”是指岁未时节,此时万花纷谢,百草调零。一个“值”字,便显出红蕉精神。然而,这还不是它的全部。“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第二联才抓住了红蕉本色。红蕉不同于菊之清冷,更不同梅之寒瘦,它以春夏盛开的百花仙子之一的面貌,以娇小美好的风姿,迎寒斗霜,一个“凌”字,将其无畏的精神,勇敢的品格,和超然洒脱的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至此,诗人在读者面前,塑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艺术形象,这便是柳宗元的创造,便也是他的“生新”。

  咏物诗的理解,最关键的是在准确理解诗人所咏之物以后,更能深入把握诗人赋予所咏之物的精神。即在所咏之物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近藤元粹在《柳柳州诗集》中,给《红蕉》一诗下了四个字的评语,“寓感甚切”。第三联云:“远物世所重, 旅人心独伤”。许多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下句,但诗人将话说得明白,看不出何处有“寓感”。

  “远物”承上,是指红蕉,但叫“远物”是因为红蕉属热带观赏植物,永州地处亚热带地区,故永州可见。柳宗元站在长安和中原的角度,所以将红蕉视为“远物”。因为是“远物”,便成了稀罕物,所以才会“世所重”。这个“世”是指包括诗人在内的“世之人”。当然,从前两联来看,如此看重红蕉的只能是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了。

  因为说远物,自然便想到了永州,因为想到永州,便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悲伤。因为说到远物被人看重,自然便会想到被流放到永州来的自己,早已被统治者遗忘。诗人原本抱有随时间推移,会被重新起用的期望的,然而看来,希望渺茫。面对红蕉,感叹身世,不禁“心独伤”。同是处于永州,“远物”和“ 人”所受待遇是如此天地之别,这便是诗人伤心的原因。

  “回晖眺林际,槭槭无遗芳”。诗人将目光转向夕照下的山林,一片落叶声中,看不到一朵鲜花。这本是秋冬之景,在题为《红蕉》的诗中,将远处的这一片萧条景象和眼前“窈窕凌清霜”的红蕉,叠放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如果说群芳已经消失,那么最后,就该轮到红蕉了。如果“世所重”的红蕉,性命也终难保,那么,无人关照的“ 旅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原来,《红蕉》一诗寓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忧虑,而且是一种被注定为悲剧的预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寓感甚切”四字,是十分确切的。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红蕉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千门¹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译文: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注释:¹千门:形容宫殿群建筑宏伟,众多,千门万户。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三百内人¹连袖舞,一时天上著²词声。
译文: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注释:¹内人:宫中宫女。²著:同着,犹“有”。此句形容歌声高唱入云,又兼喻歌乐声悦耳动听,宛若仙乐下凡。

  本诗描写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销魂的时刻。

  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

  “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中旬”正月的中旬就是指正月十五。“动”震动。形容热闹。“帝京”是指京城、国都百内人连袖舞:“三百内人”应该是指很多的宫女。“三百”也是形容人数众多的,非实指。“连袖舞”是指一时天上著词声跳舞。“一时”是说当时,“天上著词声”是指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也是极言歌舞的热闹和盛大,以及街上人数的众多,声可直传天上。

zhēngyuèshídēng

zhāng tángdài 

qiānménkāisuǒwàndēngmíng zhēngyuèzhōngxúndòngjīng 
sānbǎinèirénliánxiù shítiānshàngzhuóshēng 
咫尺凤衾鸳帐,欲去无因到。虾须窣地重门悄。认绣履频移,洞房杳杳。强语笑。逞如簧、再三轻巧。
(zhǐ)¹凤衾(qīn)²鸳帐³,欲去无因到。虾须(sū)重门悄。认绣履频移,洞房杳(yǎo)。强语笑。逞如簧(huáng)、再三轻巧。
译文:她的闺房近在咫尺,我想要去找她却找不到理由。房间里寂静幽暗,透过拂地的门帘,能辨认出她那双频频移动的绣鞋。我只能强颜欢笑,施展巧舌如簧的本事,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注释:¹咫尺:指距离很近。²凤衾:绣有凤凰花饰的被子。³鸳帐:绣有鸳纹的帐帏。⁴虾须:古人以为海虾须甚长,可作门帘垂饰的穗子,故虾须成了门帘的代称。⁵窣地:拂地。⁶杳杳:幽暗的样子。⁷如簧:巧舌如簧。
梳妆早。琵琶闲抱。爱品相思调。声声似把芳心告。隔帘听,赢得断肠多少。恁烦恼。除非共伊知道。
梳妆早。琵琶闲抱。爱品相思调。声声似把芳心告。隔帘听,赢得断肠多少。恁(nèn)烦恼。除非共伊知道。
译文:早起梳妆之后,她悠闲地抱着琵琶。喜欢弹奏一些男女相思的曲调。那一声声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重重心事。隔帘倾听,只觉肝肠寸断。除非她知道我的心事,否则我就会永远这样忧愁烦恼。

liántīnglínzhōngshāng--liǔyǒng

zhǐchǐfèngqīnyuānzhàngyīndàoxiāzhòngménqiāorènxiùpíndòngfángyǎoyǎoqiángxiàochěnghuángzàisānqīngqiǎoshūzhuāngzǎoxiánbàoàipǐnxiāngdiàoshēngshēngshìfāngxīngàoliántīngyíngduànchángduōshǎonènfánnǎochúfēigòngzhīdào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浊水心易倾,明波兴初发。
译文:混浊的水会使人心情低落,澄澈清明的水能激发人们探索的兴致。
思逢海底人,乞取蚌中月。
思逢海底人,乞取¹(bàng)中月。
译文:幻想着能遇到那生活在海底的鲛人,向他求取蚌中吸取月光精华的珍珠。
注释:¹乞取:求得;请求采取。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
此兴若未谐¹,此心终不歇。
译文:这样的心愿如果没能实现,一定会念念不忘,终身牵挂。
注释:¹谐:办妥;办成。

yǒng怀huáizuòyǒngqíngzuògǎn--mèngjiāo

zhuóshuǐxīnqīngmíngxìngchūfénghǎirénbàngzhōngyuè

xìngruòwèixiéxīnzhōngxiē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