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畲瀼外竹枝瘦,踏碛滩上桃花肥。
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
烧畲瀼外竹枝瘦,踏碛滩上桃花肥。
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
洪咨夔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9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
秦地见碧草,楚谣对清樽(zūn)
译文:秦地已经是春天,碧草满地,一边唱着楚谣一边喝酒。
注释:襄:即李襄,生平不可考。桂阳:唐代郴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桂阳郡,即今湖南郴州。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把酒尔何思,鹧(zhè)(gū)啼南园。
译文:你手举酒杯却不饮,你在想什么?在想故乡南园的鹧鸪啼叫?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
余欲罗浮¹隐,犹怀明主恩。
译文:我想要到罗浮山隐居,可是明主的恩情尚未回报,一时间也走不了。
注释:¹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东。
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chóu)(chú)紫宫¹恋,孤负沧洲²言。
译文:眷恋皇宫我心中踌躇徘徊,空辜负了希望隐居的诺言。
注释:¹紫宫:指皇宫。²沧洲:泛指隐士的居处。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
终然无心云,海上同飞翻。
译文:但是我毕竟是无心之云,终究要与你海上同飞翔的。
相期乃不浅,幽桂有芳根。
相期乃不浅,幽桂¹有芳根。
译文:估计我们相会的时间不会太遥远,幽香的桂花树毕竟有自己的芳根沃土,不与小人同污。
注释:¹幽桂:《楚辞·招隐士》中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句。
尔家何在潇湘川,青莎白石长沙边。
尔家何在潇湘¹川,青莎²白石长沙边。
译文:你的家在潇湘,长江边的青莎白石是你生长的地方。
注释:¹潇湘:指湘江。²青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潮湿地区或河边的沙滩上。
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
昨梦江花照江日,几枝正发东窗前。
译文:你昨天晚上一定梦到江水浪花映照着倒映在江中的太阳,东窗前的几枝花正含苞待放。
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觉来欲往心悠然,魂随越鸟飞南天。
译文:醒来后自己想要前往那令心悠然的所在,魂魄随着越鸟飞到了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横烟不可涉。
秦云连山海相接,桂水¹横烟不可涉。
译文:秦云连山就像海涛相接,桂林山水烟雾渺茫,难以跋涉。
注释:¹桂水:源头在郴州桂东县小桂山,到衡州府城北和潇湘合流。
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
送君此去令人愁,风帆茫茫隔河洲。
译文:此次送君让人忧愁,风帆茫茫而去远隔着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
译文:家乡春潭中的琼草正绿得可爱吧?别忘了折几支,将它向西寄给长安的明月楼。
柳花飞处莺声急,晴街春色香车立。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
柳花飞处莺(yīng)声急,晴街春色香车¹立。金凤小帘开,脸波²和香来。
注释:¹香车:涂有香料的华丽的车子。²脸波:眼色。
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上。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
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¹上。赢得一场愁,鸳衾(qīn)谁并头?
注释:¹青楼:豪华的楼房。指的是富贵人家的楼阁。也有用来指妓院,如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词写一男子在大街上偶尔看到车中一美丽女子而产生的爱慕之情。实近浅俗。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夜暗归云绕柁(duò)¹,江涵星影鹭(lù)眠沙。
译文:在朦胧的夜色中,一片片云儿,急遽地掠过船旁。清澈的江水,静静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荡漾,闪耀着光芒。沙滩上的白鹭,早已睡熟,没一点声响。
注释:¹柁牙:船柁。柁,同“舵”。牙,牙樯。樯即桅竿。诸本并作“鹭眠”。夏校本记:“曹元忠校:‘《鹤林玉露》引作“雁团”。’”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行人怅(chàng)¹苏台²柳,曾与吴王³扫落花。
译文:我默默地望着姑苏台,带着几分惆怅:那迷濛的柳树,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细条,为吴王扫拂着满地飘坠的花瓣。
注释:¹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²苏台:姑苏台,即吴宫。故址在苏州西南灵岩山。³吴王:指春秋吴国之主。亦特指吴王夫差。

  少年姜夔在目睹江淮一带地方生产凋敝、风物荒凉,曾发出“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昔游诗》)的慨叹,扬州慢、凄凉犯一类词也颇有“禾黍之悲”,而在这首诗里,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了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杨万里极喜诵之,或是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之心境契合,但仅如此不足以跳出李白《苏台览古》的窠臼,此诗妙处实在一、二句。起句疏宕,不涉题旨,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说景微妙,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况味,怀古伤今之情纡徐委折。景物的渲染与感慨的抒发相得益彰,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更加厚重,此诗兴味深厚而笔致飘逸,具蕴藉空灵之美。姜夔《诗说》云:“韵度欲其飘逸。”这首怀古伤今之作不滞于情,不役于物,饶有远韵。近人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云:“白石之诗气格清奇,得力江西;意襟隽澹,本于襟抱;韵致深美,发乎才情。受江西诗派影响者,其末流之弊,为枯涩生硬,而白石之诗独饶风韵。”

  这首绝句可以和李白的《苏台览古》作个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立意要高出一筹。这两首绝句都写到柳,以之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但姜夔笔下的柳更富有活力,因为柳被姜夔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赋予柳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所以也比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来得空灵、活脱。不同的是李白诗中的柳相当于姜夔诗中“星”、“鹭”,而姜夔诗中的柳则相当于李白诗中的“月”。所以,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在构思上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前两句,李白以旧苑荒台春色依旧寄寓感慨,而姜夔则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

  作者将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起句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滋味。怀古伤今之情迂回曲折。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心境契合,景物的渲染与感慨抒发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 :第1196-1197页 .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

huái怀

jiāngkuí sòngdài 

ànguīyúnràoduò jiānghánxīngyǐngmiánshā 
xíngrénchàngwàngtáiliǔ céngwángsǎoluòhuā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¹
译文:官员到了七十岁就应该退休,这在有关规章制度里是有明文规定的;
注释:¹明文:明确的文字记载。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译文:为什么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像听不到这个规定一样呢?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译文:可怜已经是八九十岁的人了,牙齿都脱落了,老眼昏花。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译文:生命已经像晨露一样短促还在贪图名利,拥有的时光已经像夕阳一样所剩无几还在为子孙的利益操心。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挂冠¹顾翠緌(ruí)²,悬车³惜朱轮。
译文:本应退休,却舍不得丢下官帽上的装饰物;本应交还公家配给的车辆,却舍不得红色车轮而不愿交车。
注释:¹挂冠:挂起管帽,表示辞官不干。²緌: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³悬车:吊起车子不再使用,表示辞官家居。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金章¹腰不胜,伛(yǔ)(lǚ)²入君门。
译文:他们老得连腰都支撑不住表示官阶的金章标志了,却还硬撑着弯着腰挣扎着到朝廷上班。
注释:¹金章:指贵重的官服标志。²伛偻:曲背弯腰。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译文:天下谁不爱荣华富贵呢?谁不喜欢沾公家的便宜呢?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译文:但人年纪大了就必须告老退休,功成名遂就应该退下来。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少时共嗤(chī)(qiào)¹,晚岁多因循。
译文:许多人年轻时对不按时退休的人都是加以讥讽责备的,可是当他们年老时却因循前例而拒不退休。
注释:¹嗤诮:讥笑。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贤哉汉二疏¹,彼独是何人?
译文:汉朝主动退休的两位姓疏的高级官员是多么贤明啊!他们究竟是怎样高尚的人呢?
注释:¹二疏: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疏受。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译文:令人叹息的是像这样主动按时退休的道路,却没有人跟着走!

zhìshì--bái

shíérzhìshìyǒumíngwén

nǎitānróngzhěyánwén

liánjiǔshí齿chǐzhuìshuāngmóuhūn

cháotānmíngyángyōuzisūn

guàguāncuìruíxuánchēzhūlún

jīnzhāngyāoshènglóujūnmén

shuíàiguìshuíliànjūnēn

niángāogàolǎomíngsuì退tuìshēn

shǎoshígòngchīqiàowǎnsuìduōyīnxún

xiánzāihànèrshūshìrén

dōngménrénchén

未敢便相许。夜闻侬家论。不持侬与汝。
未敢便相许。夜闻侬(nóng)¹家论。不持侬与汝(rǔ)²
译文:不敢以身相许,因为夜里听到我的父母讨论我的婚事,不肯把我许给你。
注释:¹侬:文言代词。我。²汝:你。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