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东溪好放船,四山如黛水如烟。风前细检逋诗卷,抚景悠悠十二年。
雨过东溪好放船,四山如黛水如烟。风前细检逋诗卷,抚景悠悠十二年。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11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韶光染色如蛾翠¹,绿湿²红鲜³水容媚。
注释:¹蛾翠: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²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³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
苏小¹(yōng)²兰渚(zhǔ)³闲,融融浦日(jiāo)(jīng)寐。
注释:¹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²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³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⁴融融:即暖融融。⁵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⁶鵁鶄:池鹭。
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紫骝(liú)¹(dié)(xiè)²金衔³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注释:¹紫骝: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²蹀躞:马缓行貌。³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⁴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门外平桥¹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注释:¹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向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何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文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春流¹送客不应赊(shē)²,南入徐州³见柳花。
译文:春江流水,你载着友人的小舟远去赴任,你不要迟滞;友人你乘舟南下,途经徐州,你可观赏到那里漫天飞扬的柳絮。
注释:¹春流:即春天的水流。²赊:延缓。³徐州:此指古南徐州,与江宁同属润州。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朱雀桥¹边看淮水²,乌衣巷³里问王家
译文:江宁城中,朱雀桥畔,你可以静看那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水;悠悠乌衣巷中,你可以探访旧时王谢大家。
注释:¹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巨宅多在其附近。²淮水:水名,其纵贯今南京市部分称秦淮河。³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东晋时王谢等望族亦居此。⁴王家:即王导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千闾(lǘ)¹万井²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译文:城里乡下皆无多少事,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悠闲;打开门窗,就可看见对面苍翠的青山。
注释:¹闾:原指里巷里的门,此处代指城市。²井:田地,此处代指乡下。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楚云朝下石头城¹,江燕双飞瓦棺(guān)²
译文:江宁城中,朝霞红艳满天;瓦棺寺旁,江上燕子双飞,一派恬然。
注释:¹石头城:古城名,故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²瓦棺寺:亦名瓦官寺,在故金陵凤凰台。寺有瓦官阁,高二十五丈。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吴士¹风流²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译文:吴地才子,风流倜傥,平易近人,与之相遇,自是高谈阔论,相见恨晚,岁月也因之日日变新。
注释:¹吴士:江宁古属吴国,故称当地读书人为吴士。²风流:即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味可人。
从来此¹地夸羊酪(lào)²,自有莼(chún)(gēng)³味可人
译文:从来北方夸赞羊酪味美,其实江南的莼羹才更加可人。
注释:¹此:一作“北”。²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³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⁴味可人:一作“定却人”。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所送之人,已不可考。

  此诗开篇先点明送别时节及客人南下所经之地。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诗人特意写到了柳花,切题之送客。春流送客,可以想见友人赴任,春风得意之状。朱雀桥、乌衣巷,皆江宁之名胜,骚人墨客多有咏之。此处诗人写此名胜古迹,乃点题“之江宁”赴任。言其在此“看淮水”“问王家”,写出了客人的悠闲、得意之状。

  中间四句叙写江宁之山川景色。城里乡里皆无事,可见江宁百姓安居乐业,正好与上文“看淮水”“问王家”意相联。江宁百姓门对青山,这里用了一个复数,言“闭门开户”皆对青山,可见青山之多,无处不在。复着一“翠”字,更见青山之翠。江宁朝霞满天,一个“下”字,满天红霞呼之欲出。而燕子双飞,莺歌燕舞,一派大好风景,烘托着江宁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最后四句写友人交往之人的高雅,表明友人的雅洁。“日应新”,既是言与吴士相逢嘉赏的惬意,同时也暗喻了友人到任后,吴地日日变新,赞其政绩清明。友人南下赴任,因而诗人结尾处又劝慰其不要担心水土不服,江宁之莼羹比中原之羊酪味更可人,友人只管放心前去。

  全诗洋洋洒洒,语言繁富。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评韩翃的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又说:“比兴深于刘长卿,筋节成于皇甫冉。”这是说韩翃的诗意较为深隐,风格较为矫健。这个评语对此诗也还合适。然而此诗内容较为空疏,流于形式,缺乏真情实感,乃应酬之作。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6-237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
译文:江水悠悠无尽,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一孤雁在夜空中哀叫,月光挥洒江面,地表上又结着些微霜。
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十年踪迹浑¹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译文:十年来到处飘泊,行踪无定,也就不需要逢人便问故乡的情景了。
注释:¹浑:全然。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忆昔射策¹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注释:¹射策:汉选贤良的形式。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
紫衣中使¹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²
注释:¹中使:皇帝下诏所征求者,敕号为中使。²天香:朝廷上所燃的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迎阳¹晚出步就坐,绛纱²玉斧³光照廊。
注释:¹迎阳:开封宫城门名,在东北向。²绛纱:红灯笼。³玉斧:皇帝仪仗队所用之具,大七八寸。
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
野人不识日月角¹,仿佛尚记重瞳光²
注释:¹日月角:王者相貌。²重瞳光:世传舜和项羽皆重瞳。代帝王之相。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幅巾¹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注释:¹幅巾:头巾。此句言画面上皇帝的服装。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
平生惯写龙凤质¹,肯顾草间猿与獐²
注释:¹龙凤质,指皇帝肖像。²猿与瘴:代民间平民。
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
都人踏破铁门限¹,黄金白璧空堆床。
注释:¹铁门限:唐永福寺之门槛以铁皮裹之,人称铁门限。此句意谓市人皆来求妙善画师作画。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不须览镜坐自了¹,明年乞身归故乡。
注释:¹自了:唯图自身,不顾其他。
这是一首赠诗。开头回忆早年朝中旧事,表达对先皇的眷恋。中间称赞妙善宫中写真如生。结尾点明自己人老发白,已有归乡之志。

zèngxiěróngmiàoshànshī--shì

shègànxiānhuángzhūliáncuìfēnliǎngxiāng

zhōng使shǐxiàchuánzhàoguìpěngrǎnrǎnwéntiānxiāng

yǎngguānxuànhuǎngshēngyūndànjiànxiǎokāisāng

yíngyángwǎnchūjiùzuòjiàngshāguāngzhàoláng

rénshíyuèjiǎo仿fǎngshàngzhòngtóngguāng

sānniánguīláizhēnmèngqiáoshānsōngguìfēngshuāng

tiānróngshuígǎnhuàlǎoshīzhòufáng

mèngzhōngshénshòuxīnyǒujuéláixìnshǒuwàng

jīnchángyǎndòngchénménpāng

yuánlǎoyòuzuòméichénshìguānjiànzhǎng

píngshēngguànxiělóngfèngzhìkěncǎojiānyuánzhāng

dōuréntiěménxiànhuángjīnbáikōngduīchuáng

ěrláixiědàowèishìxiānbáiláng

lǎnjìngzuòlemíngniánshēnguīxiāng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梅蕊(ruǐ)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译文:腊月前梅蕊已破,新年后梅花正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绝知¹春意好²,最奈客愁何。
译文:明知此地啊春光美好,可心怀客愁而又无可奈何!
注释:¹绝知:明知。²好:一作“早”。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雪树知¹同色,江风亦自波。
译文:江梅和白雪原来同此一色,春风也徒自节江水漾动清波。
注释:¹知:原是。一作“能”。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故园不可见,巫岫(xiù)¹(yù)(cuó)(é)²
译文:故乡的春色渺不可见,苍郁的巫山空自巍峨。
注释:¹巫岫:巫山。岫,山。²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首联从梅蕊初绽到梅花盛开,从腊前到年后,写了时序变化,让作者似乎看到了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写了梅花的开放过程,又好似体现了诗人天天看花,关注盼望的心情。从梅花次第之中表现的是诗人盼春惜春之情。

  颔联承首联写春意浓,然再好的春光春色也无法排遣“客愁”。这是见江梅而有感所写的诗,形容梅、描写春不是诗人的目的,借以抒情才是真正目的。因此仇兆鳌《杜诗详注》认为“客愁”二字,是这首诗的诗眼。越是深知春意盎然,越是对客愁无可奈何。以美景写哀情,倍增其哀。这里利用情与景的反差,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颈联又稍一停顿,不顺势抒情而写景。梅花满树与雪同一颜色,春风拂煦,春江微波正与岸边梅花相漾发。江中波映江边梅,岸上梅逐水中波。江水岸花一派融融乐乐的春景。何义门说:“破题二句,已非‘江梅’不可。”(引自《瀛奎律髓汇评》)未免过早,“江梅”之意至此才补足。

  在此大好春光之中却不能尽情享受,其中原因在尾联道出。尾联将“客愁”之意重申。春水春花,春光春色,虽然赏心悦目,但“都非故园春色,是以对巫岫而添愁耳。”(仇兆鳌《杜诗详注》)杜甫出川早有计划,刚刚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就有过返乡路线的草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滞留夔州实属不得已。夔州是杜甫居川的最后一站,出三峡就可北上回故园了。越是要回故乡越是思念故乡;越是不能返故乡也越发思念故乡。“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之一)秋思是故乡,春思也是故乡。故乡情也是爱国情,因为是动荡的时局,血腥的战争逼得他背井离乡漂泊西南。带来希望与生机的春天又来了,可是却不能见到可爱的故乡。面对巫山峰峦,更觉其高峻险恶,也更觉故乡山水可爱可亲。

  这首诗一、三联相连,以景为主,二、四联相连,以情为主,既有江梅的婀娜美丽,也有作者凄凉落寞之情,很有法度。纪昀说此诗不出色,未免过苛。

参考资料:
1、 刘维治.古代咏花诗词鉴赏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9-10

jiāngméi

 tángdài 

méiruíqián méihuāniánhòuduō 
juézhīchūnhǎo zuìnàichóu 
xuěshùyuántóng jiāngfēng 
yuánjiàn xiùcuóé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