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干非缘削治成,挺然脩直体坚轻。仙郎曲借扶持力,使助登山蜡屐行。
美干非缘削治成,挺然脩直体坚轻。仙郎曲借扶持力,使助登山蜡屐行。

yùnxièyùn使shǐchénshēnghuìshuānglíng寿shòuzhàng--wényàn

měigànfēiyuánxuēzhìchéngtǐngránxiūzhíjiānqīngxiānlángjièchí使shǐzhùdēngshānxíng

文彦博

文彦博

(1006—1097)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 3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何事沉吟?小窗斜日,立遍春阴。翠袖天寒,青衫人老,一样伤心。
何事沉吟¹?小窗斜日,立遍春阴。翠袖天寒²,青衫³人老,一样伤心。
译文:为什么这样沉思不语?对着小窗外的斜阳,立在背阴之处。在春寒时节,想起这位翠袖美人,忽然意识到自己也是垂垂老矣,与她一样有着伤心的往事。
注释:¹沉吟:沉思。²翠袖天寒: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³青衫: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两点眉峰,半分腰带,憔悴而今。
十年旧事重寻,回首处,山高水深。两点眉峰¹,半分腰带²,憔悴而今。
译文:重新检点十年前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回首之间,处处是壁立的高山和渊深的涧水。她两点眉峰紧蹙,我也是腰带宽了半分,如今都是一副憔悴的模样。
注释:¹眉峰:对女子眉毛的形象描写。《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²半分腰带:《梁书·昭明太子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男女间的情事,最凄清感人的,莫过于“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一剪梅》)。人间的千种离情、万般别绪,历来是文人笔下常写常新的不朽命题。清代彭孙遹的这首《柳梢青》词,以惊才绝艳的笔墨,抒写了自己对一位绝代佳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情韵兼胜,洵为佳作。

  “何事沉吟?”劈头自问,警醒有力,猛地攫住了人们的注意力。“小窗”,“斜日”,点明地点,酿造一种静谧清雅的环境氛围。“立遍春阴”,盖指整个春天,极写驻足沉思之久。暮春时节,夕阳下,小窗前,词人独自一人,悄然伫立。入春以来,他日复一日,一直这么凝神地眺望远方。他久久地陷入沉思,究竟是为了什么呢?“翠袖天寒”,语出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一位孤寂冷艳的佳人形象如在眼前。“青衫人老”,取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语意,一个泪湿青衫的词人自我形象跃然纸上。原来,一个在天边,“日暮倚修竹”;一个在窗前,泣下青衫湿。两地相思,一样伤心。难怪词人“立遍春阴”,沉吟不已!“寒”,固然指天气,但心理上的凄寒似乎更明显;“老”,自然有生理上的表征,但更多的则是精神遭受折磨的外现。

  “翠年旧事重寻”,过片飞越时空,将思绪切入翠年前两人相处的往事。翠年了,整整翠年,过眼的情事不知有多少!其中有甜蜜,有酸楚,有苦涩,如今重新寻绎,怎不叫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然而,回望天边,山岳高峻,遮挡了视线,江河深远,阻隔了道路。有情人天各一方,无由重逢,这是何等令人黯然神伤的憾事啊!“翠年”,人生旅途中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山高水深”,地理位置上一种难以逾越的障碍。自打分手以后,一直苦苦地相思,深深地煎熬。远方的佳人一定愁眉不展,黛眉锁成两点,如柳永《雪梅香》词所言“别后愁颜,镇敛眉峰”,而自己,就像梁朝的沈约那样,“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梁书·沈约传》),终年多病而瘦损腰肢。然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词人对而今的憔悴并无悔意。

  这首词题为“感事”,当有一段真实的情事铭心,抑或是袭用香草美人的传统手法,发抒心中郁闷。但本事无考,不妨将它作为一首艳词来读。词中,天涯“翠袖”,窗前“青衫”,人相隔,心相连,两地相思,“一样伤心”;一个“两点眉峰”紧蹙,一个“半分腰带”渐宽,同样憔悴到而今。思致幽渺,神味绵远。难得的是利用时空切换,将两处离愁一并表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具感染力。神态的描摹细致入微,心情的刻画淋漓尽致,而总体表现则是纯用赋法不假比兴。谭献谓这首词“不嫌太尽”(《箧中词》),正是激赏词人这种语愈质直而情愈深婉的艺术表现。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jìng)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qú)塘、黄龛(kān)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译文:江水继续东流,经广溪峡,这是三峡的上端。峡中有瞿塘、黄龛两处险滩,峡谷中有瞿塘、黄龛两处险滩。这个峡谷从过去大禹开凿疏通江水,郭景纯叫做巴东之峡的那个峡谷。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译文:江水又向东去,经巫峡,是杜宇所凿用以疏通江水的峡谷。江水经过峡谷向东,又经新崩滩。这之间首尾长六十里,叫做巫峡,是借山起的名。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chéng)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zhuǎn)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如果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峡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biē)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shū)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流水滩。这里的水都湍急异常,鱼鳖都不能游弋,行人常常为此感到苦恼,他们编成歌谣:“滩头用尽力气与水相持,突然之间就会被水淹没与家人永别。”袁山松说:“从四川到这里,五千多里,顺流而下只要五日,逆流而上要用百日。”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yū)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宜昌县的北面,县的治所在江水的南岸。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江水又向东,经过黄牛山,山下有一个险滩叫黄牛滩。江水又向东,经过西陵峡。《宜都记》里说:“从黄牛滩向东进入西陵峡,到西陵峡的出口一百里左右,山水曲曲折折,两岸山脉高峻、重重叠叠,不是日中,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绝壁有的有千丈左右,那石头是彩色的,形状大多像一些东西。树木高大茂密,到了春冬之交稍显凋零,猿鸣特别清越,在山谷中传响,清脆的声音传送不绝。”所说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听说峡中水流湍急,记录下来的或口口相传的都是拿恐惧相警戒,不曾有人称赞山水的美丽。等到我来到这个地方,并感到欣喜以后,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那重重叠叠秀丽的山峰,奇特的构造,怪异的形状,本来就难以用语言来描绘。林木阴森肃穆,郁郁葱葱,仰头欣赏,俯身体味,越熟悉越感到好,流连了两天,忘了返回。眼睛所看到的,从未有过。自从高兴地看到这个奇特的景观,山水如果有灵性,也应当一定会像遇到知己一样高兴!”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tuò)¹兮萚兮,风其吹女(rǔ)²。叔兮伯³兮,倡予和(hè)女。
译文: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诸位欢聚小伙子,我来先唱你和调。
注释:¹萚:脱落的木叶。²女:同“汝”,你,指树叶。³叔、伯:都是兄弟的排行,此指众位小伙子。⁴倡:同“唱”。一说倡导。⁵和:伴唱。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¹女。叔兮伯兮,倡予要(yāo)²女。
译文:落叶落叶往下掉,秋风吹你轻轻飘。对面欢快小伙子,我先唱啊你和调。
注释:¹漂:同“飘”,吹动。²要:相约。一说成也,和也,指歌的收腔。

  在《诗经》305篇中,《萚兮》该是最短小的之一,它的文辞极为简单。诗人看见枯叶被风吹落,心中自然而然涌发出伤感的情绪;这情绪到底因何而生,却也难以明说——或者说出来也没有多大意思,无非是岁月流逝不再,繁华光景倏忽便已憔悴之类。他只是想有人与他一起唱歌,让心中的伤感随着歌声流出。“叔兮伯兮”,恐怕也并无实指之人,不过是对于可能有的亲近者的呼唤罢了。

  但这种单纯的歌谣,虽然古老,却又是常新的。从《萚兮》之后,像楚辞《九歌·湘夫人》的“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像唐人王勃《山中》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直到现代徐志摩的《落叶小唱》,不知有多少相似的表述。因为在《萚兮》中,已经关联着人生最基本的两种情绪:对于岁月的留恋,以及在寂寞中对于亲友之情的渴望。这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每个人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和语言来表述它。

  《萚兮》因为单纯,而又有特别令人感动的地方。在“萚兮萚兮,风其吹(漂)女”之后,诗人不再说下去,让人觉着从落叶中看到的生命的流失,根本就是无奈的事情,不说也罢。而后“叔兮伯兮,倡予和(要)女”,又让人觉着人生的寂寞归根结蒂还是无从排遣。不可能真的就有人应着这呼唤唱出心心相印的歌来,寂寞也不可能真的会让人相互走近。呼唤也只是呼唤而已吧。如此想来,这种古老的歌子,浸着很深的悲凉。

  儒者说诗,常有奇怪的谈论。《毛诗序》说:“《萚兮》,刺忽(郑昭公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这已是牵强附会,于诗无证。朱熹《诗集传》更谓:“此淫女之词。”实在诗中主人公性别为男为女,本无从辨别,“淫”字更不知从何说起。想要做圣贤的人,到处看见淫邪,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tuò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tuòtuò fēngchuī shū chàng 
tuòtuò fēngpiāo shū chàngyāo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宅边秋水浸(jìn)¹(jī)²,日日持竿去不归。
译文:想到以前故乡的住宅边,秋水满塘,浸润着满是青苔的矶石,每日无事就持竿远钓,整日不归。
注释:¹苔:指青苔。²矶: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jiān)(jiā)霜冷雁初飞。
译文:杨柳岸,秋风吹拂,潮水涌动。蒹去旁,寒霜凝结,秋雁南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¹忆翠微²
译文:今日里,再闻匹马嘶鸣,忍不住红叶题诗,吟诵传情,又听疏朗钟声,不由得忆念故乡,青山绿水。
注释:¹疏钟:稀疏的钟声。²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青翠的山。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译文:今晚夜色朦胧,月光洒满长安城楼;老友相见,忆起故乡,泪湿衣襟。

zhǎngānyuèyǒurénhuàshānzuòjiùshānzuòrén--zhào

zháibiānqiūshuǐjìntáichí竿gānguīyángliǔfēngduōcháowèiluò

jiānjiāshuānglěngyànchūfēizhòngyínhóngquètīngshūzhōngcuìwēi

jīnqínchéngmǎnlóuyuèrénxiāngjiànzhān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位次稍能辩,罗列争光芒。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珰。
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珰。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
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我心恐且怪,再拜忽祸殃。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臣实居下土,不意涉此方。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既得接威灵,敢问固不量。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
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
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
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
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
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
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
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
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
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神官呼我前,告我无不臧。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
岂惜尽告汝,於汝恐不庠。
岂惜尽告汝,於汝恐不庠。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於王。
至如人间疑,汝敢问於王。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扣头谢神官,臣言大为狂。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骇汗忽尔觉,残灯荧空堂。

  在当时的政治高压下,作者的倾向不便明言,于是便借鉴了古代诗人屈原和李白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以梦境反映现实,借天上影射人间。这就使得全诗既闪烁着诗人的奇情异彩,又显示出其批判政治现实的锋芒,成为古代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力作。

  诗一开始,就用奇幻的笔调描写了作者梦登河汉的情景:“夜梦上河汉,星辰布其傍。位次稍能辨,罗列争光芒。”灿烂的银河、闪烁的群星,在诗人也在读者面前展现出神话般的境界。诗人情不自禁地轻曳脚步在银河两旁巡礼,于排列有序、熠熠争辉的繁星中看到了东方苍龙之一的箕星、牵牛星、织女星以及北斗七星。“自箕历牛女,与斗直相当。”两句诗表面上若不经意,信手拈来,实则大有深意,为后文议论埋下伏笔,于此可见作者诗思的慎密。

  “既悟到上天,百事应可详。”这两句是由写景到叙事的过渡。从中既透露出诗人内心郁积已久的对人间百事不解的迷惘;也可以看出:此时此刻,他对从天上求得答案满怀着希望。

  接下去,诗人却笔锋陡转,用充满夸饰的色彩,勾画了天神威严可怖的形象:“其中有神官,张目如电光。玄衣乘苍虬,身佩水玉珰。丘蛇与穹鳖,盘结为纪纲。”这样一个目光如电、身着黑衣、左右又盘结着蛇和鳖的神官形象,较之屈原《离骚》中不予开门的“辛阍”和李白《梁甫吟》中发怒的“阍者”,都刻画得更为具体,也更具有威慑力。他的出现,为方才还明净神奇、充满浪漫情趣的天空涂上了一抹阴森的色彩,使诗人从对仙境的陶醉中猛醒过来,生出“我心恐且怪”的惶惶不安之感。这里,天上神官的象征意义虽未点破,但在其鲜明可感的艺术形象中,已蕴含着对读者的丰富的启示。

  面对突然出现的挣狞可怖的“威灵”,诗人仍然斗胆发问,显示出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一连五问,以排比的句式、充沛的气势喷射而出:“有牛岂不力,何惮使服箱?有女岂不工,何惮缝衣裳?有斗岂不柄,何惮挹酒浆?卷舌不得言,安用施穹苍?何彼东方箕,有恶务簸扬?唯识此五者,愿言无我忘。”这一连五问源于《诗经·小雅·大东》。在那首著名的讽刺诗里,历数了一系列天文星象,说织女不能织;牵牛不能拉车;北斗杓星不能舀酒浆,箕星不能簸扬,指出它们徒有虚名而不切实用。这里却反其意而用之,指出:有牛不让拉车;有织女不让缝衣裳;有斗不让挹酒浆,有舌而不得言。暗喻朝中贤士有用的不能见用,有言责的不能进言,唯有恶人却可以像箕星一样任意簸扬其恶,肆虐猖狂。这一段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作者以其痛快淋漓的发问尽情倾吐了胸中的不满及讥讽,并猛烈抨击,将全诗推向高潮。不仅集中表明了作者对这场政治斗争的鲜明态度,而且显示出他深邃犀利的思想和敢于斗争的勇气。

  接下去写神官的回答却使诗情陡然下跌。他的话两句一顿,层层递进:“上天非汝知,何苦诘其常?岂惜尽告汝,于汝恐不祥。至如人间疑,汝敢问子王?”意思是说:“天上的事本来不是你所应该知道的,何苦一定要寻根究底呢?如果你一定要把天上名实不符之事问个明白,哪里是我不肯告诉你,只恐天机泄漏给你,于你反有不祥。这其中的奥秘不难弄懂,譬如人间有种种荒谬不平之事,难道你敢统统拿去话问王者吗?”神官的这几句话虽是劝告之辞,却揭示出丰富深刻的道理,它一方面表明大千世界到处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人间如此,天上亦然。同时以“至如人间疑,汝敢问于王”两句直接点醒正意,有力地批判了权奸当道、阻塞贤路、打击贤臣、实行恐怖高压的黑暗政治现实。

  仙境倏然消失,梦亦随之破灭,诗至此戛然而止。作者在这里没有多费笔墨交代梦醒后的感想,但透过“残灯荧空堂”这凄清而悲凉的景象,表现出作者那失意怅惘的心情。然而尽管如此,全诗最突出的却是作者不畏强权、不怕高压,从心底发出的不平的呐喊。这是正义的呼声,任凭什么压力也无法将它扑灭。诗人的斗争精神,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使诗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内容充实,想象奇特,一气贯注而又跌宕生姿,充分地表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他在《寄滁州欧阳永叔》一诗中曾说:“直辞鬼神惧,微文奸魄悲。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这首《梦登河汉》诗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诗歌主张。

mèngdēnghàn--méiyáochén

mèngshànghànxīngchénbàng

wèishāonéngbiànluólièzhēngguāngmáng

niúdòuzhíxiāngdāng

dàoshàngtiānbǎishìyīngxiáng

zhōngyǒushénguānzhāngdiànguāng

xuánchéngcāngqiúshēnpèishuǐdāng

qiūshéqióngbiēpánjiéwèigāng

xīnkǒngqiěguàizàibàihuòyāng

chénshíxiàshèfāng

jiēwēilínggǎnwènliàng

yǒuniúdàn使shǐxiāng

yǒugōngdànfèngshang

yǒudòubǐngdànjiǔjiāng

juǎnshéyánānyòngshīqióngcāng

dōngfāngyǒuèyáng

wéishízhěyuànyánwàng

shénguānqiángàozāng

shàngtiānfēizhīcháng

jǐngàokǒngxiáng

zhìrénjiāngǎnwènwáng

kòutóuxièshénguānchényánwèikuáng

hàihàněrjuécándēngyíngkōngt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