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替先其大,从容接每三。
但知言謇謇,肯顾府潭潭。
献替先其大,从容接每三。
但知言謇謇,肯顾府潭潭。
李吕

李吕

李吕(1122—1198)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2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钟山¹风雨起苍黄²,百万雄师过大江。
译文:革命的狂风暴雨震荡着蒋家王朝,百万将士渡过长江天险,直捣黄龙。
注释:¹钟山:《江南通志》:“钟山在江宁府东北,一曰金陵山,一曰蒋山,一名北山,一名元武山,俗名紫金山。周围六十里,高一百五十丈。诸葛亮对吴大帝云:钟山龙蟠,指此。”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²苍黄:两解:一、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二、变化翻覆的意思。后因此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并引申为天翻地覆。”。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虎踞(jù)龙盘¹今胜昔,天翻地覆慨(kǎi)而慷²
译文:虎踞龙盘的帝王之城南京啊,今天的面貌胜过往昔,这巨大而彻底的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
注释:¹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²慨而慷:感慨而激昂。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宜将剩勇追穷寇¹,不可沽(gū)²学霸王³
译文: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国。不要学楚霸王在彭城之战胜利后没有对刘邦穷追猛打,而让刘邦卷土重来。
注释:¹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²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³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¹,人间正道²是沧桑³
译文: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事物不断的向前发展更新和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
注释:¹天若有情天亦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²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³沧桑: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东面。苍黄同仓皇,状匆忙、急迫。指南京突然受到革命暴风雨的袭击,因为人民解放军的百万大军渡过了长江,占领南京。原来南京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派邵力子、张治中等到北平去参加国共和谈,经过半个月的商讨,4月15日,由中共代表团提出《国内和平协定》,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接受。当时蒋介石苦心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天时间就冲破长江防线,占领南京,显得非常突然,故称苍黄。又,苍黄,还有由青色变为黄色的意思。所以“起苍黄”,又有形势变化,改朝换代之意。因此这句话是模状格,描写人民解放军很快占领南京;是借代格,借钟山来代替南京;是比喻格,用风雨来比战争进攻;是双关格,苍黄既指紧迫,又指变化。这一句用了四种修辞手法,又有大气磅礴的气势。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盘”讲南京形势优异。三国时诸葛亮看到吴国都城建康(在今南京市南)的地势,曾说:“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太平御览》一五六引张勃《吴录》)石头城,在今南京市西石头山后。“今胜昔”,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形势更好了。原来南京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反动政府在这里发号施令,危害人民。现在被人民解放军占领,成了为人民服务的大都市,自然胜过从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是翻天覆地的大事。这里作“天翻地覆”,因为要与“虎踞龙盘”相对。“慨而慷”,感慨而激昂,指人民解放军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这是他们和全国人民的心情共同感慨而激昂的。本于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这句原来先说“龙盘”,后说“虎踞”,现在把位置倒一下,“天翻地覆”,原来说“翻天覆地”,也把字儿倒一下,这是倒装格,适应律诗格律的需要。“慨而慷”是引用格。

  上面四句是历史纪实,着重叙述,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雄壮,凝聚着赞美歌颂的深情。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指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两句是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战略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全诗的灵魂。毛泽东一反《孙子》中所提“穷寇勿追”的旧说,进一步吹响‘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号角,一个“宜”字,显得洞察古今,果敢英武、坚决。用“剩勇”而不用”余勇”,不仅造语新鲜,更表明中国解放军尚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歼“穷寇”。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化表述。接着又从反面总结了历史上悲剧人物项羽的惨痛教训,给读者以明鉴:“不可沽名学霸王”。一个“不”字,显得烛照幽深,清配理智、彻底。这一联从历史到现实,一反一正,饱含哲理,巧用典故,生动形象,告诫及时,教诲深远。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揭示不断革命、不断改革、不断前进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毛泽东借用它写在这首诗里赋予了新的意义:自然界四季变化,运行不息,使天地万物新陈代谢永不休止,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而不断向前发展,不断的革命和改革,正是人类社会的正常规律。这里清楚指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即国民党的覆灭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的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仅这佯,而且也指明了前面所提出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论点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真理。革命人民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行天下之“正道”,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本诗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一是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与诗人的多方智慧相结合的艺术结晶;二是典故运用生动贴切、深刻到位,使历史典故和现实斗争结合得恰到好处。全诗运用了七个典故,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运用典故最为绵密的诗作之一。

参考资料:
1、 吴廷贯.毛泽东诗词助读: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11:第147页-第153页
2、 张永健,刘汉民,何联华主编.红色诗词赏析:武汉出版社,2014.06:第23页
3、 丁子予,汪楠编著.中国历代诗词名句鉴赏大辞典: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0:第316页

 ·rénmínjiěfàngjūnzhànlǐngnánjīng

máodōng jìnxiàndài 

zhòngshānfēngcānghuáng bǎiwànxióngshīguòjiāng 
lóngpánjīnshèng tiānfānkǎiérkāng 
jiāngshèngyǒngzhuīqióngkòu míngxuéwáng 
tiānruòyǒuqíngtiānlǎo rénjiānzhèngdàoshìcāngsāng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卧病高秋留海浦,明日重阳更风雨。
注释:海浦:海滨。重阳:节令名。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端阳节”。曹丕《九日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杜门不出长苍苔,令我天涯心独苦。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篱角黄花亲手栽,近节如何独未开。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昨暮徵诗来。
含芳閟采亮有以,使君¹昨暮徵诗来。
注释:¹使君:汉以后用以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凌晨试遣霜根送,畚玉虽微甚珍重。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极知无意竞秋光,往作横窗岁寒供。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忆我初客天子都,西垣植此常千株,
结花年年应吹帽,始信南邦事尽殊。
结花年年应吹帽¹,始信南邦事尽殊。
注释:¹吹帽:晋代孟嘉于九月九日赴桓温龙山宴会,风吹帽落,而孟嘉不觉。桓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嘉挥笔作答,其文甚美。见《晋书·孟嘉传》。后以“落帽”为重阳登高的典故。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万家室。
愿得封培自今日,何间朱崖¹万家室。
注释:¹朱崖:海南岛自汉代开拓疆土,设立朱崖、儋耳两郡。后亦作为海南岛的别称。
秋香端不负乾坤,但愿箫管乱畴匹。
秋香端不负乾坤¹,但愿箫管乱畴匹²
注释:¹乾坤:《周易》中两个卦名。乾之象为天,坤之象为地,故乾坤为天地。²畴匹:报畴。畴与“酬”通。潘岳《西征赋》:“畴匹妇其己泰”。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归去来兮虽得归,念归政自莫轻违。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
他日采英林下酌,谁向清霜望翠微¹
注释:¹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胡铨被贬谪崖州,时值重阳,州长官向他征诗,然海南气候不同,菊花至节未开,深知身居异乡对度节观光亦不不感兴趣,只是敷衍应酬而已。记得当年在京城每年重阳菊花盛开,赏花赋诗好不热闹,于是思归京都为国效劳之心情顿时涌现。这首诗表现胡铨时逢佳节倍思家国之感情。

sòng--quán

bìnggāoqiūliúhǎimíngzhòngyánggèngfēng

ménchūzhǎngcāngtáilìngtiānxīn

jiǎohuánghuāqīnshǒuzāijìnjiéwèikāi

hánfāngcǎiliàngyǒu使shǐjūnzuózhēngshīlái

língchénshìqiǎnshuānggēnsòngběnsuīwēishénzhēnzhòng

zhījìngqiūguāngwǎngzuòhéngchuāngsuìhángōng

chūtiānzidōu西yuánzhíchángqiānzhū

jiéhuāniánniányīngchuīmàoshǐxìnnánbāngshìjǐnshū

yuànfēngpéijīnjiānzhūwànjiāshì

qiūxiāngduāngānkūndànyuànxiāoguǎnluànchóu

guīláisuīguīniànguīzhèngqīngwéi

cǎiyīnglínxiàzhuóshuíxiàngqīngshuāngwàngcuìwēi

田田时雨足,鞭牛务深耕。
田田时雨足,鞭¹牛务深耕²
译文:农田在耕种的时节雨水充足,农民鞭打着牛耕地。
注释:¹鞭:用鞭子抽打。²深耕:一种耕作方式,耕地深度达到六、七寸以上。适度深耕有利于改善土壤,并可防止农作物倒伏,消灭杂草。
选种随土宜,播掷糯与粳。
选种随土宜,播掷糯与粳。
译文:挑选的种子要合乎土质,播种糯米和粳米。
条桑去蠹枝,柔柔待春荣。
条桑去蠹¹枝,柔柔待春荣。
译文:采集桑叶去除有虫子的树枝,温柔地等待春天的繁荣。
注释:¹蠹:蛀虫。
春事不可缓,春鸟亦已鸣。
春事不可缓,春鸟亦已鸣。
译文:春天的农事不可以慢慢来,因为春天的鸟儿都已经鸣叫起来。

tiánjiāshí--guōxiángzhèng

tiántiánshíbiānniúshēngēngxuǎnzhǒngsuízhìnuòjīng

tiáosāngzhīróuróudàichūnróngchūnshìhuǎnchūnniǎomíng

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楚天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风紧雁行高,无边¹落木萧萧。楚天²魂梦与香消,青山暮暮朝朝。
译文:秋风萧瑟,卷起漫天落叶,大雁向着南方高飞。我们的爱情匆匆开始,又匆匆结束,徒然留下无尽的相思。
注释:¹无边:这里是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色。²楚天:诗文中男女情事的常用之典。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
断续凉云来一缕,飘堕(duò)¹几丝灵雨²。今夜冷红³(pǔ)(xù),鸳鸯栖向何处?
译文:偶然飘来一朵凉云,洒下几点雨,不由令人记挂起那生着红草的水滨,鸳鸯今夜该向哪里栖宿?
注释:¹堕:落下。²灵雨:好雨。³红:水草,又称水荭。⁴浦溆:水畔,水边。

  上片写景,营造凄清的氛围。“风紧雁行高”,开篇五个字便是寂寞的形状,宛如天际的白云,看似有形,却是无形。也正是因为如此,寂寞才难以捉摸,时而飘来,进入心里,让人无法释怀。容若最是能体会寂寞的,他的心,从始至终,从未曾冰释过。“无边落木萧萧”,就好像无边的落木,落叶无边,枯寂蔓延开来,无法收拾。而容若之所以开篇如此描写,正是要写出相思之苦的痛楚:“楚天魂梦与香销,青山暮暮朝朝”,到底那相爱之情如何才能够化解,让容若不再为相思而苦,无人能够作答,就连容若自己,也无法解答。人世间的情情爱爱,本就是因缘际会,这是无法用理性去控制的。容若是一个多情之人,他正因为多情,才被情所困。词中虽是写景,却景中有情,甚是感人。

  下片借景抒情,运用“凉云”、“灵雨”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扩大的景象。“天续凉云来一缕,飘堕几丝灵雨。今夜冷红浦溆,鸳鸯栖向何处?”情景交融,云雨反转,无一不让容若想到相思之人。今夜寒意袭人,那思恋的人会在何处。是否会被寒冷侵袭,又是否会不懂得加衣。这种种担忧,无不化进这首词中,尽惹得相思离人泪。最后一句卒章显志,表现出对自己所想之人的盼望之情。

  从写法上看,全词没有一个字提及人物,既没有出现词人自己,也没有出现爱慕怀怀念的对象,一切修辞都是暗示,一切意象也都是暗示。在各种旁敲侧击里,烘托出梦天香消的刻骨悲伤。

参考资料:
1、 纳兰容若著.一生最爱纳兰词 全词彩插珍藏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11:第255页

shén··fēngjǐnyànxínggāo--lánxìng

fēngjǐnyànxínggāobiānluòxiāoxiāochǔtiānhúnmèngxiāngxiāoqīngshāncháocháo

duànliángyúnláipiāoduòlíngjīnlěnghóngyuānyāngxiàngchù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梦里瞢(méng)(téng)¹说梦华²。莺(yīng)莺燕燕³已天涯。蕉(jiāo)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译文:只能在恍惚的梦中重温昔日的繁华,莺莺燕燕都已经散走天涯。郑人藏于庙中的芭蕉叶下原本就没有鹿,周人在汉已也没有见过仙女散花。
注释:思佳客:词牌名,又名《思越人》《鹧鸪天》《醉梅花》等。双调,五十五字,前片四句三平韵,后片五句三平韵。¹瞢腾:糊里糊涂。²梦华:梦中的繁华,此指已经逝去的繁华。³莺莺燕燕:代指歌姬舞妓。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今古事,古今嗟(jiē)¹。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²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译文:古争朝代兴衰变迁,只能哀叹世事无常。西湖流水依旧潺潺,如弹奏的琵琶曲。西晋索靖手指洛阳宫门前的铜驼,感叹天下将要动乱。不要面对江南询问家乡故园的情况。
注释:¹嗟:慨叹、叹息。²铜驼:此代指皇宫和南宋王朝。魏晋时国都洛阳皇宫门外立有二铜驼。

  该词围绕临安(今杭州)、西湖来写。上片说临安盛日都成梦影。起着“梦里瞢腾”二句,引用二典。“梦华”引用《烈子》黄帝梦游华胥国的典故,“梦里梦瞢腾漫梦华”,昔目的盛景在《武林旧事》中历历在目,然而盛景不再,只能在梦中畅游昔日年华。一个“梦”字表现感慨之深,回思之痛。

  “莺燕”用苏轼“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述古令作诗》),这里代指歌姬舞妓,说往日的歌姬舞妓都已散表走天涯。次二句“蕉中覆处”,也引用二典。“蕉无鹿”。出自《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之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直中覆处应无鹿”言旧欢难再,旧况难现,如同蕉中寻鹿。“汉上花”用《韩诗外传》典,据载周人郑交甫在汉上遇二神女与之交谈,其言甚欢后神女解佩赠珠而去。郑喜不自禁,不料刚走数步,珠不见了,二女也不见踪影。”汉上从来不见花”与上句意同,指汉上本来无花。此二句对偶工整、意理深含,不管“蕉下无鹿”,还是汉上无花”,都说明书中所记临安的“梦华”,实质上就如同“痴梦”, “空华”。淡淡两句,情意无穷,感伤至深。

  下片以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又表达出作者对国仇家恨的痛楚。“今古事”三句,承接上片言古今兴衰,古今都难以摆脱,只能哀叹世事的无常,如西湖流水演奏的琵琶曲。又有人言“西湖流水雨琵琶”借用杜牧《泊秦淮》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是琵琶曲)指对古今兴衰,仍有人置若罔闻,如亡国之商女犹无恨,仍在演奏《后庭花》这样的艳词琵琶曲。此解亦有道理。“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此句表明人世难料,不要问家乡变迁,人生巨变。

  全词情深意切,真情实感露诸笔端,是一首佳作。

参考资料:
1、 林力、肖剑.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第1756-1757页

jiā ·zhōucǎochuānglínjiùshì

zhāngyán sòngdài 

mèngméngténgshuōmènghuá yīngyīngyànyàntiān jiāozhōngchùyīng鹿 hànshàngcóngláijiànhuā 
jīnshì jīnjiē 西liúshuǐxiǎng tǒngtuóyānfāngcǎo xiūxiàngjiāngnánwènji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