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有壶天,景传图画,声著海县。四面攒峰,皆七十二,各在窗中见。祥云拥蔽,飞泉缭绕,咫尺似天涯远。如今向、仙家觅得,挈来十洲东畔。
虚无缥缈,蓬莱方丈,所喜只居隔岸。羽幰垂珠,琼车织翠,长是陪嘉宴。豺狼远迹,风波不作,日月御轮须缓。且衔杯、称贤乐圣,度兹岁晚。
鄞有壶天,景传图画,声著海县。四面攒峰,皆七十二,各在窗中见。祥云拥蔽,飞泉缭绕,咫尺似天涯远。如今向、仙家觅得,挈来十洲东畔。
虚无缥缈,蓬莱方丈,所喜只居隔岸。羽幰垂珠,琼车织翠,长是陪嘉宴。豺狼远迹,风波不作,日月御轮须缓。且衔杯、称贤乐圣,度兹岁晚。
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5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细草绿汀(tīng)¹,王孙²耐薄游³
译文:水中的小洲上长满了小草,王牧要出去游玩了。
注释:吉州:今江西吉安县。使君:古对州郡长官的尊称。¹汀洲:水中小洲。²王孙:本指王家子孙,这里指王牧。³薄游:漫游,随意游览。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年华初冠带¹,文体²旧弓裘(qiú)³
译文:年纪刚刚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体裁风格与父亲的相同。
注释:¹冠带:本指帽子和腰带。这里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称冠年。²文体:文章的体裁风格。³弓裘:《礼·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以弓裘比喻子承父业。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野渡华争发,春塘水乱流。
译文: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使君怜小阮¹,应念倚门愁²
译文: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舍不得他离开,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
注释:¹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²倚门愁:谓让父母挂念、担忧。

  唐人的送行诗很多。但送行有种种情况,诗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样。这里是送一个年轻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里的州官。恰逢时节在初春,正是游历的大好时光。对一个刚成年的人来说,游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闻。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尽管离别免不了引起依惜别之情,但也被替对方高兴的心情掩盖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的明快基调。

  诗的首联点明了送人春日出游的意思。诗人化用了前人的诗句。谢灵运《悲哉行》说:“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王孙是对年轻人的尊称。《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漂母对韩信说过这样的话:“ 吾哀王孙而食之,岂望报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这里更显恰当。汀洲,说明送别的地点在水边。细草绿,时值早春,小草刚刚发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离情联系在一起。《古诗十九首》说:“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浓,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所以一说“细草绿”,惜别之意也就蕴含其中了。

  第二联是对被送者的介绍和赞许。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发戴帽,表示已经成年了。这正是人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不仅如此,王牧承继了家学,擅长诗赋,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礼记·学记》的典:“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来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袭的事业。这里既是对王牧的赞许,又是对他所要拜见的叔父的称誉。当然,应酬之作中这类词句难免也有溢美之处。

  第三联设想王牧旅途中的见闻。“野渡华争发,春塘水乱流。”这两句描写山野春天雨后的景色。一场春雨过后,山华竞放,争奇斗妍;春水潺流,喷珠溅玉。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们领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写得生机勃勃,清新流丽。前人评论道:“ 李袁州(嘉祐)中兴高流,与钱(起)、郎(士元)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如“野渡华争发,春塘水乱流”、“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签》卷七引刘辰翁语)

  第四联设想王牧的叔父见到他后,一定十分怜爱,舍不得他离开。所以嘱咐说:你母亲还在倚门而望,日日盼着你归来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贤”之列。这里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诗清丽流畅,气韵生动,是应酬诗中难得的佳作。沈德潜评论此诗云:“天然名秀,当时称其齐梁风格,不虚也。”(《唐诗别裁》卷十一)

sòngwángwǎngzhōuwáng使shǐjūnshū--jiāyòu

cǎo绿tīngzhōuwángsūnnàibáoyóu

niánhuáchūguāndàiwénjiùgōngqiú

huāzhēngchūntángshuǐluànliú

使shǐjūnliánxiǎoruǎnyīngniànménchóu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金鸭¹余香尚暖,绿窗²斜日偏明。兰膏³香染云鬟(huán)(nì),钗坠滑无声
译文:金色的鸭形香炉中暖香未尽,绿窗外的夕阳依然光明。清香的发油把头发抹得亮腻,午后躺于床上,懒把身起,玉钗坠落也悄无声息。
注释:¹金鸭:一种镀金的鸭形铜香炉。²绿窗:绿色纱窗,代指女子居室。³兰膏:一种润发香油。⁴云寰:高耸的环形发髻,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⁵无声:没有声音。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冷落¹秋千²伴侣³,阑(lán)(shān)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译文:打秋千的伙伴被我疏冷,连平日喜爱的打马游戏此时也没了心情。绣屏旁爱情的美梦突然惊醒,都怪花丛外那只黄莺冒失地啼叫一声。
注释:¹冷落:冷清;不热闹。²秋千:名词作动词,指玩耍秋千。³伴侣:同伴;伙伴。⁴阑珊:衰减;消沉。⁵打马:古代博戏名,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⁶心情:兴致,情趣。⁷潇湘:梦说“潇湘”。

  《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中摹写一位上层妇女午后无聊,躺在床上打发时光反而引起了女主人公的诸多心事更加惆怅。

  上片起二句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后句用晚唐方棫诗“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的句意,以窗外斜日点明时间,一“绿”字渲染环境 ,“偏”字即方诗的“ 如有意”;前句写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点明主人公身份,近于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所写的情景。这情景,看似高贵幽雅 ,仔细品味却透露孤独无聊。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由闺房写到房中人,即女主人公,装束华贵,但孤独无聊的情绪反而透露得更分明。正因为无聊才将自己从上到下的梳妆打扮了一番,美丽的头发“兰膏香染”,却无人来欣赏。“钗坠滑无声”,正如欧阳修《临江仙》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堕钗横。”中的团圆的“双枕”,反衬出女主人公 冷清的“单枕”。美好时光却如此令人伤感,由此,对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绪,可以切实地感受。

  下片开头两句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正面写主人公的寂寞 。她不但离别了心上人,深闺独处,而且连同耍秋千的女伴也很少过从。女伴“冷落”,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为“冷落”,前者正好反衬了后者 。“打马”之戏,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 ,词中主人公的心上人不在 ,女伴“冷落”,“ 打马”心情的“ 阑珊”,自可想见。正因为如此,以前爱玩的“打马”游戏,由于女主人公的孤独无聊,也变得索然无味了。进一步点明了她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潇湘梦”,更加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反映出女主人公的牵挂。独个人守空房的处境,好令人心烦。唯有做白日梦来减轻内心的痛楚。好梦不长,偏被春莺的啼声“惊断”。

  陆游在中年以后,反对写此类艳词。他的《跋〈花间集〉》说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也能得《花间》胜处而去其猥下与低沉。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陆游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第195-196页

··jīnxiāngshàngnuǎn--yóu

jīnxiāngshàngnuǎn绿chuāngxiépiānmínglángāoxiāngrǎnyúnhuánchāizhuìhuáshēng

lěngluòqiūqiānbànlánshānxīnqíngxiùpíngjīngduànxiāoxiāngmènghuāwàishēngyīng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似东风老大¹,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²,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³。扇底相逢,钗(chāi)头微缀(zhu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zhē)亭障驿(yì),不隔江水。
译文:暮春时仿佛东风已经衰老,哪还有当初风华正茂的意气。杨花有情却谁也不收,江山辽阔,身世飘零如寄。飘荡荡不知时变世易,只记得临近通衢大道,短暂流连不得久居,便离家远行千里。痴心地盼望叫一阵旋风吹坠大地,相逢在美人的扇底,在美人钗头轻轻缀系。他家垂柳万条千缕,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却不能隔断江水奔溢。
注释:¹老大:衰老。²官道:指公家修筑的大道。³回风坠:旋风吹坠。⁴钗头微缀:钗的首端轻轻点缀。⁵他:指柳花。⁶解遮亭障驿:懂得遮护长亭,屏障驿邸。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瓜洲曾舣(yǐ)¹,等行人²岁岁。日下长秋³,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yīn)愔雨、春心如腻(nì)。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tuán)作,雪绵松润,为君裛(yì)¹⁰¹¹
译文:曾经在瓜州渡口依舟着岸,年年等待着行人返归。斜日从故宫西坠,城头乌鸦在夜间惊飞。在帐庐上安然春睡,又一齐飞到湖面上流离,芳草天涯遍青绿,无地存身去哪里?静悄悄地下着绵绵细雨、湿粘不飞的柳絮似一片春心柔腻。杨花将要消亡化去,无法赴丰乐楼前的饯别宴席,无法去青门外邵平种瓜的园地。何人怜念,它流落无依,生命无几,一点点抟成了如雪似绵的松润圆球,为君浸透了伤心泪。
注释:¹反洲曾舣:王安石有《泊船瓜洲》诗。舣:即泊船,让船靠岸。²行人:指折柳送别的离人。³长秋:长秋宫,汉宫殿名,在长安城长乐宫西。汉高祖刘邦在这居住,后太后在此长居住。借此泛指南宋都城临安故居。⁴城乌:城头乌鸦。⁵愔:宁静。⁶腻:柔腻。⁷化:迁化。指消亡。⁸青门:古长安城门名。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寓居青门外种瓜,其瓜甚佳,以东陵瓜或青门瓜名闻遐迩。⁹抟:揉捏成圆团。¹⁰裛:沾湿。此处有揩拭的意思。¹¹泪:拭泪。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移情杨花,赋予它人性,借花之飘零写自己流离失所的悲哀。

  上阕写自己飘零四海,无处寄身的亡国之叹,“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起笔写东风无力,失去当时活力,哀情流露。“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杨花此时本是柔情万种的,然而作者眼中看到却终须飘零。对比的反差反映了作者眼中皆悲色,反映出心境的悲凉。“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词人借杨花之口回忆起当年“临官道”的无忧生活。然而这种都城之内的逸乐并没有持续多久,国家就灭亡了,触景生情,以欢喜之物衬托出内心的无限悲伤。又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无根的蓬团,然而依然盼望“扇底相逢,钗头微缀”,对偶的修辞突出了作者它希望能重回都城,重温那轻歌曼舞的快乐时光,此时作者又笔锋一转,“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这几句写杨柳万千枝条能够遮蔽亭台驿站,却不能隔断滔滔江水。表达了词人的思归之情正似这滔滔江水,不可遏止。

  下阕写词人浪迹萍踪、前途灰暗的感叹。“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词人巧妙的利用借杨花之口说明自己曾在扬州客居,“等行人岁岁”则用叠字突出了作者寄居时间之长和内心忧伤,盼望着春风将它带回京城。“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作者将细雨、柳絮、杨花三种意向结合在一起,衬托内心的失望和对故土的想念,“点点抟作、雪绵松润”,将生命比作雪球,将借景抒情和直接抒情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词人的哀怨和悲痛。整句词写得十分悲哀,词人将亡国之痛、羁旅之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对前途的绝望,借杨花的遭遇娓娓道出,哀怨缠绵,十分感伤。

  该词深婉含蓄,运用象征手法,构思立意均模仿苏轼《水龙咏》“咏杨花”一词,但笔力稍逊,词意也较晦涩。

参考资料:
1、 上疆村民.宋词三百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387—388

liùchǒu ·yánghuā

péngyuánxùn sòngdài 

dōngfēnglǎo yǒu dāngshífēng yǒuqíngshōu jiāngshānshènshì hàodàngshì dànlínguāndào zànláizhù biàn便chūménqiān chīxīnzhǐwànghuífēngzhuì shànxiāngféng chāitóuwēizhuì jiāwàntiáoqiān jiězhētíngzhàng驿 jiāngshuǐ 
guāzhōucéng děngxíngrénsuìsuì xiàchángqiū chéng zhànghǎozàichūnshuì gòngfēiguīshàng cǎoqīng yīnyīn chūnxīn dàihuà fēnglóuqián qīngméndōufèi rénniàn liúluò diǎndiǎntuánzuò xuěmiánsōngrùn wèijūnlèi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
天上人家¹,醉王母²、蟠桃春色。被午夜、漏³声催箭,晓光侵阙(què)。花覆千官鸾(luán)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恨黑风吹雨湿霓(ní)裳,歌声歇。
译文:宋理宗与谢后整日欢娱,宴会通宵达旦,尽情享乐,人们沉漫在欢乐之中,不觉晨曦已照宫楼。鸾阁外、花丛中文武百官肃立庆贺,龙楼旁、宝鼎中香烟缭绕。元兵南下,一切豪华顿时烟消云散。
注释: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王昭仪:即王清惠。作者被元得之前,曾在官廷作琴侍,与王清惠关系甚密。¹天上人家:指皇官。²王母:指谢后。³漏:滴漏,古代一种滴水计时工具。⁴阙:官门两边供望的楼,泛指帝王住所。
人去后,书应绝。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
人去后,书应绝。肠断处,心难说。更那堪杜宇¹,满山啼血。事去空流东汴(biàn)水,愁来不见西湖月。有谁知、海上²泣婵娟,菱花缺。
译文:人走之后,家书已绝。断肠之时,无人诉说。哪能承受杜鹃啼血,遍地哀鸣。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有谁知,北方的边鄙之处,有伊人在哭泣,菱花形的铜镜一碎为二。
注释:¹杜宇:古代蜀国望帝的姓名,相传他死后灵魂化做杜鹏鸟,鸣声凄切,古人又以为,此鸟啼声不断,出血乃止。²海上:指北方边鄙之处。

  该词上片追述昔日官中的繁华生活,下片设想王昭仪的处境和心曲,代她一诉衷肠。全词多次使用典故,描述了家国破碎的凄惨,将词人内心的哀愁表达地淋漓尽致。

  上片主要以追述昔日宫中的繁华生活为主,和王词原作相同。二人身份不同,回忆内容不一。王词中回忆得充之经历,而汪词中多回忆宴会。“天上”三句,借西王母瑶池蟠桃大会的盛况,比喻谢后欢宴的乐。“被午夜”两句,宴会气热烈,通宵达旦,一夜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花覆”二句看出场面的豪华。阁外,龙楼房,花团锦簇,香烟绕。帝王将相,气派十足。

  “恨黑风”两句,战争的血雨风急降临,豪华顿失。汪词取意于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汪词改用“黑风吹雨”的意象,表达十分含蓄。

  “人去后”四个三字句,节奏急促,如音节中的快拍,刻画出王清惠北上后的心境:家书断绝,肝肠寸断,无人可诉。这主要写乡愁。“心难说”是翻录王词原作“千古恨,凭谁说”句,讲家愁国恨。时值苍生涂炭,江山疮痍,形势危艰,令人柔肠寸断,加深了“难说”的深度。“杜鹃啼血”常作为国亡家破痛烈心情的象征。“事去”一联,不仅对偶精工,而且内容深广。

  “东汴水”句指金灭北宋,“西湖月”句指元灭南宋,十四个字将南北宋亡国历史概括无遗。“西湖月”对应“人去后”其中蕴藏浓浓乡愁。汪元量在北地曾有《向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长诗:“月亦伤心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

  词结尾“有谁知”三句,“有谁知”意为此词无他人知,只有己知。“泣”字和王清惠原词中的“泪沾襟血”遥遥相对。汪词引用此典,以镜破喻亲人离散,兼喻国家山河破碎。

  汪元量这首和词挥酒自如,用语贴切。和王清惠原作相比,意思相近而不雷同,押其韵而不拘常,丝毫不见丝毫的窘迫和束缚。词中既有对王词的唱和,又倾诉出知己之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词中。

参考资料:
1、 林力 肖剑主编.宋词鉴赏大典 (上、中、下卷):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896页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的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¹。伯时作画,每²使³侍左右,久之画,尤作马,几能乱真。建炎¹⁰中陷¹¹¹²。贼闻¹³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¹⁴。广毅然辞¹⁵以实不能画。胁¹⁶以白刃¹⁷,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qiǎn)¹⁸¹⁹。而广平生实²⁰用左手。乱定²¹,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²²,乃²³死。今士大夫²⁴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译文: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的小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经常让(赵广)在旁边伺侯,时间长了赵广就擅长画画了,他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建炎年间,大宋被金军攻破(赵广被抓住)。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命令他画抢来的妇女。赵广毅然推辞说不能画,那些金兵用刀子威胁(他),(赵广)不服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而赵广一直都是用左手作画的。平定叛乱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现在有地位的文人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注释:选自《老学庵笔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大诗人。¹本李伯时家小史:本来是李伯时家的小书童。李伯时,北宋名画家。每使侍左右:经常让(赵广)在旁边伺侯。小史:小童。²每:常。³使:让。⁴之:凑音节不译。⁵遂:就,于是。⁶善:善于,擅长。⁷尤:尤其,特别。⁸工:善于,擅长。⁹几能乱真:差不多能和李伯时的真迹相混。几,几乎,差不多。乱真,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假。¹⁰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¹¹陷:攻破。¹²贼:这里指金兵。¹³闻:听说。¹⁴使图所掳妇人:让他画抢来的妇女。使:命令,让。图,画。掳,抢走。¹⁵辞:推辞,拒绝。¹⁶胁:威胁。¹⁷白刃:快刀。¹⁸遣:打发。¹⁹去︰离开。²⁰实:其实,本来。²¹乱定:局势平定。²²又数年:又过了几年。²³乃:于是,就。²⁴士大夫: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zhàoguǎng广

yóu sòngdài 

    zhàoguǎng广 féirén běnshíjiāxiǎoshǐ shízuòhuà měishǐ使shìzuǒyòu jiǔzhīsuìshànhuà yóugōngzuò néngluànzhēn jiànyánzhōngxiànzéi zéiwénshànhuà shǐ使suǒrén guǎng广ránshínénghuà xiébáirèn cóng suìduànyòushǒuzhǐqiǎn érguǎng广píngshēngshíyòngzuǒshǒu luàndìng wéihuàguānyīnshìér yòushùnián nǎi jīnshìcángshíguānyīn duōguǎng广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