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何嫌雪满颠,放怀惟与子周旋。
起趋吴越时难得,上继张余理必然。
岭海断云归雁底,江湖春浪白鸥前。
故人相见问今我,雨笠烟蓑事力田。
老去何嫌雪满颠,放怀惟与子周旋。
起趋吴越时难得,上继张余理必然。
岭海断云归雁底,江湖春浪白鸥前。
故人相见问今我,雨笠烟蓑事力田。
朱翌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3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氤氲¹起洞壑²,遥裔³匝平畴
译文:雾气从深谷中慢慢飘出,逐渐笼罩了平原上的农田。
注释:¹氤氲:指湿热飘荡的云气。²洞壑:深谷。³遥裔:遥远。⁴平畴:平坦的田野。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译文:阳光从雾中透出,像剑光射出。远看城市影影绰绰,像海市蜃楼。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译文: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译文:凝聚起来的光芒悠悠地象寒露坠落下来,而我此刻站在桃源的最高处。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译文:碧空之中没有一丝云彩,风也不见一缕,可以看见山上高高的松树和山下的流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译文:那些行动的物体全在视野之中,天那么高,地那么平,仿佛可以看见千万里之外。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少君¹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译文:“少君”把我带到了玉坛之上,远远地施礼请仙人相见。
注释:¹少君:是指能和神仙沟通的人。西汉武帝时有一个方士叫李少君,他自言见过神仙,能得长生不老之法,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以后人们就以“少君”代指游仙的向导。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译文:云彩聚集,星斗挪动,仙乐奏响,让人肌骨寒肃。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译文:金色的霞光从东面渐渐升起,月轮西斜,仙影远去,我还在频频回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译文:只因为良辰美景难以再回来,以后到了中秋这天应该很惆怅吧!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天边金掌¹露成霜,云随雁字²长。绿杯红袖³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译文: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注释:¹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即谓汴京己入深秋。²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有时排列成一字,故称雁字。³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⁴人情:风土人情。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兰佩紫,菊簪(zān)¹,殷(yīn)勤理旧狂²。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译文: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着黄菊,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注释:¹“兰佩紫”两句: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黄菊。²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表达凄凉的人生感怀。其中饱含备尝坎坷沧桑之意,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上片写景生情。秋雁南飞,主人情长,引起思乡之情,正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这两句意象绵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两句将客居之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下片抒发感慨。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来排遣忧愁,然而却是“断肠”。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陆沉下位,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旧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负友人的一片盛情。试想,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为深厚的高度。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由上面的归结,再来一个大的转折,又引出很多层次。词人想寻求解脱、忘却,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乐,这是真正的悲哀。《蕙风词话》又说:“‘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此乃中肯之语。词之结句,竟体空灵,包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妙纵观全词,尽管作者那种披肝沥胆的真挚一如既往,但在经历了许多风尘磨折之后,悲凉已压倒缠绵;虽然还有镂刻不灭的回忆,可是已经害怕回忆了。

  晏几道生性耿直,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故一生抑郁不得志。这首词,写景洗练,写情起伏跌宕,很好地表达了他失意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江龙主编;廖亚,李苗苗,王坤娜等编.宋词三百首鉴赏词典 学生彩图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01:第131页
2、 程帆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学生版: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06:第376页

ruǎnlángguī ·tiānbiānjīnzhǎngchéngshuāng

yàndào sòngdài 

tiānbiānjīnzhǎngchéngshuāng yúnsuíyàncháng 绿bēihóngxiùchènchóngyáng rénqíngxiāng 
lánpèi zānhuáng yīnqínjiùkuáng jiāngchénzuìhuànbēiliáng qīngduàncháng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guàjiāngshàngdàiyuèyǒuhuái怀

bái tángdài 

dàiyuèyuèwèichū wàngjiāngjiāngliú 
shūchéng西guō qīngtiānxuángōu 
huásuīlǎn qīngjǐngtóngyóu 
gěnggěngjīn kōngzhānzhīquèlóu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出西直门¹,过高梁桥²,可十余里³,至元君祠(cí)。折而北,有平堤(dī)十里,夹道皆古柳,参(cēn)(cī)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miǎo)。西山匌(gé)(dá),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chà)¹⁰及玉泉¹¹亭榭(xiè),朱门碧瓦,青林翠嶂(zhàng)¹²,互相缀(zhuì)¹³。湖中菰(ɡū)(pú)¹⁴零乱,鸥鹭(lù)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译文:走出西直门,经过高梁桥,约十余里地,便到了元君祠。继而向北行进,可见一条长达十里的平堤,堤上夹道种着的都是年代久远的柳树,树木高低错落,相互交织掩映。那上百顷的澄湖,一眼望去,烟波浩渺。西山层峦重叠,与湖面波光相映成趣。远远望见功德古刹和玉泉山脚下的亭榭。那红色的大门和绿色的瓦片,青青的树林和苍翠的山峦,互相映发。湖中的菰蒲杂乱生长,水鸥和鹭鸶翩翩飞翔,让人仿佛身临江南水乡的画境之中。
注释:西山:今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是游览胜地,包括玉泉山、灵山、香山、翠微山、卢师山等。¹西直门:北京城的西门,城楼于1969年拆除。²高梁桥:在西直门外,因跨高梁河,故名。³可十余里:大约十里。可,大约。⁴元君祠:在西山妙峰顶,俗称“娘娘庙”。元君,道教对女性成仙者的尊称。⁵北:向北。⁶参差:高低不齐的样子。⁷掩映:或遮或露,时隐时现。一作“晻(yǎn)映”,有明有暗,相互交错。晻,昏暗。⁸渺然:渺茫不清的样子。⁹匌匒:重叠的样子。此指西山连绵重叠的山峰。¹⁰功德古刹:即功德寺,旧名护圣寺。刹,寺庙。¹¹玉泉:即玉泉山,在北京市西北。以山下有玉泉而得名。山麓有静明园。¹²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¹³缀发:相互映衬,相互引发。缀,联结。¹⁴菰蒲:水生植物。菰,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开淡紫红色小花,夏生新芽,名茭白,秋结实,名菰米,可食用。蒲,水草,可制席。
予信宿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跨蹇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予信宿¹金山²及碧云³、香山。是日,跨蹇(jiǎn)而归。由青龙桥纵辔(pèi)(dī)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lán)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dài)¹⁰不能去¹¹
译文:我在金山寺和碧云寺、香山寺住了两夜,这天,骑着一匹驽马回来。我从青龙桥走上平堤,让马随心所欲地走着。这时,晚风正清,湖上的烟雾刚刚升起,那烟岚使人感到其中充满了水气,柳树正在枝繁叶茂之时,我在观赏的同时感到很快乐,几乎不愿离去。
注释:¹信宿:连宿两夜。²金山:指万寿山。³碧云:碧云寺,在香山上。其寺金碧辉煌,下有台阶数百级,气势恢宏,明代为京师诸寺之冠。⁴香山:香山寺,也在香山上。⁵蹇:跛,行动迟缓。借喻劣马或跛驴。⁶青龙桥:位于北京颐和园北宫门外,建于元代。⁷纵辔:放松缰绳由马随意行走。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⁸岚润如滴:山林中的雾气湿润得像要滴水似的。⁹顾:回首,回顾。¹⁰殆:几乎。¹¹去:离开。
先是,约孟旋、子将同游,皆不至,予慨然独行。子将挟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先是,约孟旋¹、子将²同游,皆不至,予慨(kǎi)然独行。子将挟³西湖为己有,眼界则高矣,顾稳踞(jù)七香城中,傲予此行,何也?书寄孟阳诸兄之在西湖者,一笑。
译文:在此之前,我曾约孟旋、子将同游西山,两人都不到,于是我便慨然独往。子将把西湖视为己有,眼界是真够高的,但他稳居七香城中,傲慢地对待我这次旅行,这是为何呢?我把这些写下来寄给在西湖的孟阳等诸位兄长,想博得他们一笑。
注释:¹孟旋:方应祥,字孟旋,作者友人。²子将:闻启祥,字子将,也是作者友人。³挟:怀在心里。⁴西湖:指杭州西湖。⁵顾:反而,却。⁶七香:本指多种香料的混合,这里喻指都市繁华。⁷孟阳:邹之峄,字孟阳,明万历间钱塘(今杭州)人。

yóu西shānxiǎo

liúfāng míngdài 

    chū西zhímén guògāoliángqiáo shí zhìyuánjūn zhéérběi yǒupíngshí jiādàojiēliǔ cēnyǎnyìng chéngbǎiqǐng wàngmiǎorán 西shān guāngshàngxià yuǎnjiàngōngchàquántíngxiè zhūmén qīnglíncuìzhàng xiāngzhuì zhōnglíngluàn ōupiānfān zàijiāngnánhuàzhōng 

    xìn宿jīnshānyún xiāngshān shì kuàjiǎnérguī yóuqīnglóngqiáozòngpèishàng wǎnfēngzhèngqīng yānzhà lánrùn liǔjiāokuáng érzhī dàinéng 

    xiānshì yuēmèngxuán jiāngtóngyóu jiēzhì kǎiránxíng jiāngxié西wéiyǒu yǎnjiègāo wěnxiāngchéngzhōng àoxíng  shūmèngyángzhūxiōngzhīzài西zhě xià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