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赏雪眼偏明,次第身疑在水晶。
千片万片巧妆地,半舞半飞斜犯楹。
形如玉悄依还碎,体似杨花又更轻。
谁谓天尘有羁客,一般对酒两般情。
西楼赏雪眼偏明,次第身疑在水晶。
千片万片巧妆地,半舞半飞斜犯楹。
形如玉悄依还碎,体似杨花又更轻。
谁谓天尘有羁客,一般对酒两般情。
邵雍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今河南辉县市百泉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129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夕阳下,酒旆(pèi)¹闲,两三航²未曾着岸³。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译文:夕阳西下,酒家里好像也显得宁静闲适,只有几只船儿还未曾靠岸。落花飘落在水面,好像连水也变得香了,茅舍也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也已经散去。
注释:¹酒旆: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²两三航:两三只船。航:船。³着岸:靠岸。

  有文场“曲状元”之称的马致远,其散曲描绘的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这首曲是他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中的一首。湘水从广西发源,流经湖南零陵,与从九嶷山北流的潇水会合,称为潇湘(今称湘江),流入洞庭。宋人曾画潇湘风景山水画八幅,称为“潇湘八景”。

  这支小令,描画出水村小镇黄昏归舟的美景,画面疏朗闲淡,颇为宁静,并写出渔人劳作后的轻松及喜悦之情。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那夕阳西下,流动的江水,归航渔船的划桨拍打着江水,像悦耳的音符响起,流动着伸延着,还有那渔夫,使人感到仿佛他在唱着渔歌,而“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写景不刻意浓墨重彩去铺陈,而是淡描勾画,才会取得自然朴实的效果。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怎样的情景?作者不写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而写桥头渔市已结束,卖鱼人(包括打渔人)各自回到家中,他们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这是个优美的环境。有美的景,情又怎样呢?曲里没有明写,而是隐含在曲句里,需要读者去体会去感受去想象。也许有的人走到家门前,见妻儿迎上来,所有的劳累疲惫已消散,享受着至爱亲情;也许有的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盘算着企盼着渔市能给家庭带来好日子;也许有的在为家人烹饪美味佳肴,给家人予温馨予关爱……家是乐园是港湾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体现出渔民怡然自得的乐趣。

  离家人在外奔波操劳,总有割舍不了想家念家,惦家人的情结,其浓情浓思浓愁让我们读懂了李密的《陈情表》及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拳拳之情,也让多少人唱出心中的歌《常回家看看》……

寿shòuyáng··yuǎnfānguī--zhìyuǎn

yángxiàjiǔpèixiánliǎngsānhángwèicéngzheànluòhuāshuǐxiāngmáoshěwǎnduànqiáotóumàirénsàn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阍人为君在,弗内也。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曾子后入,阍人辟之。涉内霤,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¹吊焉。阍(hūn)²为君在,弗内³也。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jiù)而修容焉。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曾子后入,阍人辟之。涉内霤(liù),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¹⁰而揖(yī)之。
译文:季孙的母亲去世了,哀公前来吊唁,曾子和子贡也来吊唁。由于国君在这里,守门人不让他们进去。曾子和子贡到马圈里把仪容修饰了一番。子贡先走进去,守门人说:“刚才已经通报了。”曾子随后进去,守门人让开了路。他们进入室中央,卿大夫们都离开了原位,鲁哀公也从台阶上走下一级,向他们拱手行礼。
注释:¹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²阍人:看门人。³内:同“纳”,使进入。⁴厩:马圈。⁵修容:这里指更衣修饰。⁶乡者:刚才。⁷辟:同“避”。⁸涉:来到。⁹内霤:室的中央。¹⁰等:级,这里指台阶的层次。
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
君子言之曰:“尽饰之道,斯其行者远矣!”
译文:君子们说评论这件事说:“尽力整肃仪容,这样可以畅通无阻啊!”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pái)(huái)
译文:经历大乱,流落到南国他乡,独自徘徊,在落梅如雪的晴光野塘。
注释:途经:路过。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
译文:渔舟惊起水鸟,又翩然落下;拂不去的杨花,飘飘扑来偎人依傍。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
季重¹旧游多丧逝,子山²新赋极悲哀。
译文:昔日的友好知己啊,而今多已逝去,我和庾信一样,暮年诗赋满怀悲怆。
注释:¹季重:吴质字。²子山:庾信字。
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
眼看朝市¹成陵(líng)²,始信昆明是劫³灰。
译文:眼看繁华的宫阙街市毁成瓦砾,天崩地陷了,惨痛的浩劫大殃。
注释:¹朝市:朝廷与市肆。²陵谷:高岸、深谷。³劫:梵语“劫波”的省略。

  “世乱他乡见落梅,野塘晴暖独徘徊。”诗一开头,便点明了“世乱”这样一个大的背景。“见落梅”而人在“他乡”,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家乡的梅花。南方“他乡”的梅花已落,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梅花恐怕刚刚绽放吧。由此又想到故乡是否依旧,亲人们是否还都平安。然而,这一切却无从得知。此时诗人在这荒凉的野塘之畔独自徘徊。接下来二句“船冲水鸟飞还住,袖拂杨花去却来”虽是写眼前野渡无人、花鸟自得的悠然景色,实际上却通过环境的死寂,侧面地呈现出战乱所造成的百姓流离,人口锐减的现实。“飞还住”、“去却来”又恰恰代表着诗人的悲怨忧虑,表现了“剪不断、理还乱”,挥之不去,拂之还来的烦恼思绪。

  “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赋极悲哀。”这是借用古人的故事,来叙述自己的痛苦境遇。诗人这里以季重、子山自比,说旧游之处许多老友都已死掉了,自己近来所作诗文极尽悲哀。这两句,用典极为贴切、恰当,从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到具体的感情脉络,典故与现实都息息相关。因而,不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大大丰富了语言的容量。

  最后二句“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也是用典。据传,汉武帝开掘昆明池,在池底发现许多黑灰。到东汉明帝时,胡僧竺法兰来中国,说:“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这二句是说:我亲身经历了战乱眼看着繁华的都市化为灰烬,夷为荒凉的平地,才相信昆明池底之物确是劫灰,天地确是由成而毁。从“眼看”到“始信”,不仅说明了变迁之大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其中蕴藏着人生如梦的深切悲伤和无力回天的哀诉。有着痛定思痛的彻骨之恨。语虽淡,但情至深。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感脉络清晰、连贯,节奏性很强,声音韵律与心绪的律动和谐统一。首联是引子,触景生情;颔联主要表达一种情绪,创造出浓郁的悲怆气氛。颈联直切主题,镂刻入骨,鲜明而深沉。尾联写所思所悟,言有尽而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林力 肖剑主编.唐诗鉴赏大典 (上、中、下册):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786-1787页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松生数寸时,遂(suì)为草所没。
译文: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未见笼云心¹,谁知负霜骨²
译文: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注释:¹笼云心:指高远的志向。²负霜骨:指坚贞的品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
弱干¹可摧残,纤(xiān)茎易陵忽²
译文:软弱的枝干随时可能遭受摧残,纤细的茎叶容易受到轻藐欺侮。
注释:¹弱干:都指松树幼小时的枝干。²陵忽:欺陵、忽视,也即是摧残的意思。
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何当¹数千尺,为君覆(fù)明月²
译文:应当让它长成参天大树,为你御寒遮暑。
注释:¹何当:何日。²覆明月:与前面“笼云”意思相似。笼云、覆月,都是指建大功立大业、能“遮天盖地”的意思。

  诗人在这首诗里咏叹的是松树,但它不是纯粹的咏物诗,而是借咏物抒情咏怀,明写松树,暗喻人才,句句写松,却句句落实到人。诗的前四句指出,松树在幼小时,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它和其他小树苗一样,常常淹没在杂草丛中,不为人们所注意。人们不知道它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也不了解它的笼罩云气的壮志和傲霜斗雪的风骨。这既是诗人的自喻和自况,表明自己像松树那样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节操,是一个“好苗子”,但“为草所没”,未被发现和看重;同时也是要求当权者“慧眼识人”,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弱干见摧残,纤茎易陵忽”两句,指出松树的成长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特别在它幼小的时候,容易被摧残、被伤害,只有精心地培育它,爱护它、保护它,它才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两句诗,有诗人寻求庇护的意图。诗人自荐多才,仕途不济,后因私撰《齐春秋》而遭受打击,长久失意,希望得到王桂阳的援助和保护。以上六句诗,深刻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即不仅要善于识别和发现人才,还要注意培养和爱护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不然的话,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被损害的。诗的最后两句,诗人保证说:当幼松一旦长成数千尺的大树,一定不会辜负主人的知遇之恩,要建功立业,庇护众生,有所作为。

  此诗通篇采用比体,情意委婉,笔意含蓄,与当时南朝华靡艳丽的诗风相比,此诗显得清新挺拔,别具一格。从结构上看,全篇首尾呼应,章法整饰,一气贯注,中两联为对仗,已有一些唐人律诗的体貌。

参考资料:
1、 孙鑫亭主编.古今中外哲理诗鉴赏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08:第45页

zèngwángguìyáng--jūn

sōngshēngshùcùnshísuìwèicǎosuǒméi

wèijiànlóngyúnxīnshuízhīshuāng

ruògàncuīcánxiānjīnglíng

dāngshùqiānchǐwèijūnmíngyuè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贵逼人来¹不自由,龙骧(xiāng)凤翥(zhù)²势难收。
译文:富贵袭人而来人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奋发,他的成就是止不住的。
注释:¹贵逼人来:富贵逼人而来,即不求富贵而富贵自来。²龙骧凤翥:一作“几年勤苦踏林丘”也。作凤翥龙骧,形容发奋有为。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¹
译文:满堂的花香熏醉了无数宾客,一把利势横扫两浙十四州。
注释:¹十四州:当时吴越王钱镠安居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鼓角¹揭天²嘉气³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译文:战鼓和号角声冲入云霄使得天之气都变得寒冷,风浪席卷而来让天下好像入了秋。
注释:¹鼓角:战鼓和号角声。²揭天:指声音高入天际。³嘉气:即瑞气。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东南永作金天柱¹,谁羡当时万户侯²
译文:掌握这东南之地,作祥瑞天象的支柱,谁还羡慕旧时的万户侯呢。
注释:¹东南永作金天柱:一作“莱子衣裳宫锦窄。”金天:黄色的天,古时以为祥瑞。²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常用来泛指高爵显位。

xiànqiánshàng

guànxiū tángdài 

guìrénláiyóu lóngxiāngfèngzhùshìnánshōu 
mǎntánghuāzuìsānqiān jiànshuānghánshízhōu 
jiǎojiētiānjiālěng fēngtāodònghǎishānqiū 
dōngnányǒngzuòjīntiānzhù shuíxiàndāngshíwành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