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荒草连天荆棘壮,土脉疏缓多废畴。
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荒草连天荆棘壮,土脉疏缓多废畴。
三年力耕食不饱,一时不雨人相忧。负薪代炭集市井,耳聋眼瞑垂白头。
三年力耕食不饱,一时不雨人相忧。负薪代炭集市井,耳聋眼瞑垂白头。
土风薄陋趋向狭,一金之子称良谋。百年人物可料数,里闾未见兴公侯。
土风薄陋趋向狭,一金之子称良谋。百年人物可料数,里闾未见兴公侯。
君不见广成昔从空同居,猗玕亦云隐商馀。千年两士炯若日,希世之才安可诬。
君不见广成昔从空同居,猗玕亦云隐商馀。千年两士炯若日,希世之才安可诬。

kōngtóng--liúbān

shāngāoxiānqiáoshuǐshēnzhōuhuāngcǎoliántiānjīngzhuàngmàishūhuǎnduōfèichóu

sānniángēngshíbǎoshírénxiāngyōuxīndàitànshìjǐngěrlóngyǎnmíngchuíbáitóu

fēngbáolòuxiàngxiájīnzhīzichēngliángmóubǎiniánrénliàoshùwèijiànxìnggōnghóu

jūnjiàn广guǎngchéngcóngkōngtónggānyúnyǐnshāngqiānniánliǎngshìjiǒngruòshìzhīcáiān

刘攽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943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言:“鬼也。”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言:“鬼也。”鬼问:“汝复谁?”定伯诳(kuáng)¹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²。”遂行数里。
译文:南阳的宋定伯年少时,(有一天)夜里走路遇见了鬼,他问道:“谁?”鬼说:“我是鬼。”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鬼问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要到宛市。”鬼说:“我也要到宛市。”他们一同走了几里路。
注释:¹诳:欺骗。²宛市:宛县的市场。市,集市市场。
鬼言:“步行太亟(说明:有的版本中“亟”作“迟”,“迟”为“缓慢”之意),可共递相担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
鬼言:“步行太亟(jí),可共递相担¹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qīng)²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³。如是再三。
译文:鬼说:“步行太劳累,可以轮流相互背负。”宋定伯说:“很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你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刚死,所以身体比较重。”轮到宋定伯背鬼,这个鬼几乎没有重量。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
注释:¹共递相担:一起轮流相互背负。递,轮流。²卿:您,敬称。³略无重:几乎没有一点重量。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¹。定伯自渡,漕(cáo)(huái)²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译文: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着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鬼又说:“为什么会有声音?”宋定伯说:“我刚刚死不久,是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见怪。”
注释:¹然无声音:一点声音也没有。²漕淮:涉水的声音。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¹。鬼大呼,声咋(zé)咋然²,索下³,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译文:一路上,快到宛市,宋定伯便把鬼背在肩上,紧紧地抓住它。鬼大声惊叫,恳求放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卖了它。宋定伯担心它再有变化,就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
注释:¹急执之:紧紧地抓住鬼。执,握住,抓住。²咋咋然:象声词。鬼大声呼叫的样子。³索下:要求(从肩上)下来。索,求。⁴径:一直。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新月娟(juān)¹,夜寒江静山衔斗²。起来搔(sāo)首,梅影横窗瘦。
译文:一弯秀美的新月高高悬挂在夜空中。寒夜里,江流澄静,听不到一点波涛的声音,北斗星斜挂在山头。我辗转难眠,心绪不宁,披衣而起,只见窗纸上映现着疏落的几枝梅影。
注释:¹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²山衔斗:北斗星闪现在山间。斗:北斗星座。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好个霜天,闲却¹传杯²手。君知否?乱鸦啼³后,归兴浓于酒。
译文:如此寒冷的霜天,本是众人相聚推杯换盏的时候,可现在,这双手却闲下来了。你知道吗?宦海中的“乱鸦”叫人痛恨,我思归的念头比霜天思酒还要浓厚。
注释:¹闲却:空闲。²传杯:互相传递酒杯敬酒,指聚酒。³乱鸦啼:明指鸟雀乱叫,暗喻朝中群小小人得志。⁴归兴:归家的兴致。

  冬夜,天上一弯新月,地下江静无声,山头北斗横斜。词人睡不着,看着映在窗纸上的梅树的影子,且搔首且静思。霜天何以好?好在接到调令,再用不出席官场的宴会、传杯应酬了。好在不用理会小人们的谣言中伤,就权当它乱鸦聒噪一阵罢了。好在赴任之前,可以归家探视亲人了。

  上片首两句写景,勾出一幅新月江山图:一弯秀媚的新月,被群星簇拥,山顶与星斗相连;月光照耀下,江流澄静,听不到波声。这两句是作者中夜起来遥望所见,倒置前,写的是静的环境。他本来就心事重重,床上不能成眠,于是披衣而起,想有所排遣。“搔首”是思考问题时习惯的动作,此处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他情绪不平静。结句“梅影横窗瘦”,静中见动,要月影西斜才看得出梅影横窗。“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

  下片转向抒情。严冬的打霜天气,本来正是饮酒驱寒的好时光,可是却没有饮酒的兴致。“传杯”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不是独饮或对饮。此处“闲却传杯会了。联系词人身世,可知此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时。末二句,作者”归兴“之萌生是由于”乱鸦啼后“,并且这番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鸦前冠以”乱“,足见鸦之多,聒噪之甚。

diǎnjiàngchún ·xīnyuèjuānjuān

wāngzǎo sòngdài 

xīnyuèjuānjuān hánjiāngjìngshānxiándǒu láisāoshǒu méiyǐnghéngchuāngshòu 
hǎoshuāngtiān xiánquèchuánbēishǒu jūnzhīfǒu luànhòu guīxìngnóngjiǔ 
丘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
丘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
湖阔三江水,鱼肥百草泉。
湖阔三江水,鱼肥百草泉。
白鸥翔紫塞,碧浪映霞天。
白鸥翔紫塞,碧浪映霞天。
回望满洲里,边疆最北边。
回望满洲里,边疆最北边。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gǔn)¹窃帝²之息壤³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¹⁰土以定九州¹¹。《山海经·海内经》
译文:大水漫上天际,鲧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违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让祝融在羽山近郊杀死鲧(一说是鲧被流放,老死于东方海滨的羽山)。鲧死后腹中化生出大禹,天帝就命令禹率部下铺填土壤平治洪水来安定九州。禹采用疏导法来治水,平定水患。
注释:¹鲧:人名,禹的父亲。²帝:指天帝。³息壤:一种神土,传说这种土能够生长不息,至于无穷,所以能堵塞洪水,故名。息,生长。⁴堙:堵塞。⁵不待帝命: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⁶祝融:火神的名字。⁷羽郊:羽山的近郊。⁸复:通“腹”。传说鲧死三年,尸体不腐,鲧腹三年后自动裂开,禹乃降生。⁹卒:率领部下。¹⁰布:同“敷”,铺陈,即陈设,布置。¹¹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西汉以前认为禹治水后划定九州。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民瀍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
舜之时,共工¹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xìng)²,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quē)³,民瀍(chán),平通沟陆,流注东海。
译文:舜帝的时代,共工兴起洪水,大水逼近空桑,这时龙门尚未凿开,吕梁还没挖通,长江、淮河合流泛滥,天下四海一片汪洋,百姓都逃往山上,爬上大树。于是舜便让禹疏通三江五湖,开辟伊阙,疏导廛水和涧水,整治疏通大小沟渠,使水流入东海。
注释:¹共工:又名共工氏、康回、孔壬,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²溟涬:水势无边际的样子。³伊阙: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区南约2公里处的龙门。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如天然门阙,故曰伊阙。⁴瀍涧:瀍水和涧水的并称。
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淮南子》
鸿水¹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淮南子》
译文:洪水排泄了,九州大地平静了,百姓们都能各安其生。
注释:¹鸿水:大水。
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拾遗记》
禹尽力沟洫(xù)¹,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拾遗记》
译文:禹尽全力从事开沟挖渠的工作,疏导河川,夷平山岳。黄龙拖着尾巴在他的前面做向导,玄龟驼着青泥在后面紧紧跟随。
注释:¹沟洫:田间水道。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¹
译文:长安有许多阔大的宅第,排列在大街的东西两边。
注释:这首诗作于元和初。¹街西东:《旧唐书·地理志一》:“京师“皇城之南大街曰朱雀之街,东五十四坊,万年县领之;街西五十四坊,长安县领之。”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译文:朱红的大门内杳无人迹,房屋回廊都荡荡空空。
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
(xiāo)¹鸣松桂树²,狐藏兰菊丛。
译文:枭鸟鸣叫于松、桂树的枝条之上,狐狸藏身在那兰、菊花的花丛。
注释:¹枭:即猫头鹰。²树:全诗校:“一作枝。”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译文:院子滋生绿苔地上黄叶覆盖,日暮时在地面还经常会刮起旋风。
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
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yōng)¹
译文:宅子的旧主做的是将军丞相,获罪朝廷后被流放到巴地、庸地。
注释:¹巴庸:古国名。巴国在今四川东部,为秦惠文王所灭。庸国在今湖北竹山一带,春秋时为楚所灭。
后主为公卿,寝疾殁其中。
后主为公卿,寝疾殁(mò)其中。
译文:后来的主人也是王公卿相,又不幸卧病死在了其中。
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钟。
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钟¹
译文:先后换了四五个主人,灾祸接连在此地汇集发生。
注释:¹钟:聚集。
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译文:自从十年以来,宅子一直不利于此宅的主人翁。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yōng)
译文:刮风下雨毁坏了屋檐,蛇和老鼠在墙基打了好多的洞。
人疑不敢买,日毁土木功。
人疑不敢买,日毁土木功。
译文:其他人心生疑惑不敢购买,房子一天天毁坏下去,白废了当年修建的苦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jiē)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
译文:真是感叹啊那些俗人的头脑,他们的头脑是那样的愚蠢昏庸。
但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但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译文:他们只担心灾祸的降临,却不去思考灾祸因何而产生。
我今题此诗,欲悟迷者胸。
我今题此诗,欲悟迷者胸。
译文:我今天题写下这首诗歌,想让那些迷信的人领悟清醒。
凡为大官人,年禄多高崇。
凡为大官人,年禄(lù)¹多高崇。
译文:凡是做大官的人,他们的年岁高俸禄多。
注释:¹年禄:年龄、傣禄。
权重持难久,位高势易穷。
权重持难久,位高势易穷。
译文:但权大位高了,势必难以持久兴盛。
骄者物之盈,老者数之终。
骄者物之盈,老者数之终。
译文:骄横之人最终难免失败,年老的人也极易生病命终。
四者如寇盗,日夜来相攻。
四者¹如寇盗,日夜来相攻。
译文:这四样(权高,位重,骄横,年老)就像强盗贼寇,白天黑夜对主人发起了进攻。
注释:¹四者:指权、位、骄、老。
假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
假使¹居吉土²,孰能保其躬。
译文:那些人就算居住在吉宅里,谁又能保证其身家不遭受灾凶?
注释:¹假使:即使。²吉土:吉祥之地。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
译文:由小事可以说明大事,借着家事也可以明白国家的吉凶。
周秦宅崤函,其宅非不同。
周秦宅崤(xiáo)¹,其宅非不同。
译文:周朝和秦朝都以关中为建业之地,这样的“宅地”吉凶本无任何的不同。
注释:¹崤函:崤山与函谷关。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
一兴八百年¹,一死望夷宫²
译文:周朝兴起后延续了八百多年,秦朝鼎立却仅存十多年,二世在望夷宫最终送命。
注释:¹八百年:周朝享国的约数。²望夷宫:秦宫名,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及裴骃集解。
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
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
译文:寄语那家事和国事,是人事导致宅主遭遇了祸患,而非宅子本身能蕴生什么吉凶。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