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侨寓为知音,百指仍携就泛金。蝇集树榛曾掣肘,鱼传尺素喜回心。
两年侨寓为知音,百指仍携就泛金。蝇集树榛曾掣肘,鱼传尺素喜回心。
无边红芰邀同醉,不尽青山得共寻。白首居诸良会少,对床免被别愁侵。
无边红芰邀同醉,不尽青山得共寻。白首居诸良会少,对床免被别愁侵。

zhōngsànxiōngjiāngzhì--shèngzhòng

liǎngniánqiáowèizhīyīnbǎizhǐréngxiéjiùfànjīnyíngshùzhēncéngchèzhǒuchuánchǐhuíxīn

biānhóngyāotóngzuìjǐnqīngshāngòngxúnbáishǒuzhūliánghuìshǎoduìchuángmiǎnbèibiéchóuqīn

葛胜仲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61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白发被(pī)¹两鬓(bìn)²,肌肤³不复实。
译文: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有不再结实。
注释:责子:对儿子的责备、批评。¹被:同“披”,覆盖,下垂。²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³肌肤:指身体。实:结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虽有五男儿¹,总不好(hào)²纸笔³
译文: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
注释:¹五男儿: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大名分别叫俨、俟、份、佚、佟,小名分别叫舒、宣、雍、端、通。这首诗中皆称小名。²好:喜欢,爱好。³纸笔:这里代指学习。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舒已二八¹,懒惰(duò)²无匹³
译文:阿舒有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注释:¹二八:即十六岁。²故:同“固”,本来,一向。一作“固”。³无匹:无人能比。匹,字形近于“二”、“八”之合,这里用了析字的修辞法。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阿宣行¹志学²,而不爱文术³
译文: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
注释:¹行:行将,将近。²志学:指十五岁。³文术:指读书、作文之类的事情。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yōng)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¹
译文: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
注释:¹六与七:六加七等于十三,这里用了数字的离合。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通子垂九龄¹,但觅²梨与栗(lì)
译文: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
注释:¹垂九龄:将近九岁。垂,即将到。²觅:寻觅,寻找。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天运¹苟(gǒu)²如此,且进杯中物³
译文: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
注释:¹天运:天命,命运。²苟:如果。³杯中物:指酒。

  此诗先说自己老了:“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好,特别是后一句说自己肌肤松弛也不再丰满了,这话少见有人道出。后面是写儿子不中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一笔五个儿子不喜读书,不求上进。下面分写:“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舒是老大,十六岁了,而懒惰无比。“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阿宣是老二,行将十五岁了,就是不爱学写文章。这里语意双关,到了“志学”的年龄而不志于学。“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雍、端两个孩子都十三岁了,但不识数,六与七都数不过来。“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是老五,快九岁了,只知贪吃,不知其它。“垂”与前“行”义同,都是将近的意思。“但觅梨与栗”这里用了“孔融让梨”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谓孔融四岁时就知让梨。而阿通九岁了却是如此,可见蠢笨。作者将儿子一一数落了一番后,感到很失望,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这两句意思是:假若天意真给了他这些不肖子,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关于它的用意,后代的两个大诗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黄庭坚。杜甫的意见是认为《责子》此诗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而黄庭坚予以否认。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对诸子责备的意思,作者另有《命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脱离文明、放弃对子女教育的责任,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就是常情之一。杜甫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此诗的。但是,杜甫的理解又未免太认真、太着实了些。批评是有的,但诗的语句是诙谐的,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体现出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这是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这样看来,黄庭坚的体会又是颇为精妙的。

  用诗来描写儿女情态,首见左思《娇女诗》,唐代不少诗人都写有这方面作品,陶渊明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对诗歌题材的扩大及日常化是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的。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69-570
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
(xián)¹揽涕(tì)²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
译文:面对离别仍心怀悲戚涕泪连连,树也只能任由桃花李花被风吹走。
注释:¹衔悲:心怀悲戚。²揽涕:挥泪。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译文:人虽非树,但面对别离就像花的离去一样,依然无可奈何。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译文:门前有客人从远方万里而来,我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qiān)¹起从之,果得心所亲²
译文:我提起衣服去寻访,果然找见了自己心中所喜悦的友人。
注释:¹褰裳:提起衣服。²心所亲:心中所喜悦的友人。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挽裳对我泣,太息¹前自陈。
译文:他见到我很激动,挽着衣衫对我哭泣。叹息之后他便对我陈述起自己的经历。
注释:¹太息:同“叹息”。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本是朔(shuò)¹士,今为吴越民。
译文:他本来自朔方,但从北边迁徙到了南方吴越,今天已是吴越之人了。
注释:¹朔方:汉郡名称。在今内蒙古及宁夏一带。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¹西秦。
译文:但这迁徙的日子还没有结束,他还在不断迁徙,这次是要迁去西边的秦国了。如此频繁的迁徙,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注释:¹适:到。
这首诗写的是战乱中人们流亡四方的悲惨情状。
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拄倾危。
大厦元非一木支,欲将独力拄倾危。
译文:大厦倾明知道独木难支,却仍然尽全力支撑危局。
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痴儿¹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译文:秦桧辈如痴儿难办大事,男子汉就要做天下雄奇。
注释:¹痴儿:指主张向金议和的秦桧。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当日奸谀(yú)¹皆胆落,平生忠义只心知。
译文:上书日众奸贼心惊胆战,忠义心昭日月人人皆知。
注释:¹奸谀:奸诈谄媚的人。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
端能¹饱吃新州饭²,在处江山足护持。
译文:真的能到新州有饭可吃,所到处有天地保佑安居。
注释:¹端能:肯定能。²饱吃新州饭:化用黄庭坚“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暗含胡邦衡有和苏东坡一样不幸的命运。
这首从当时的形势赞扬胡邦衡的精神,痛斥秦桧。首句写国势险危,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加个“元”字,是说明知如此,但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撑危局。“拄”和上句“支”字呼应。这两句暗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来赞扬胡邦衡的忠义。第三句讥刺秦桧,大厦将倾,正是这“痴儿”造成,和首句呼应。因这句诗被欧阳识告密,王庭琏被流放辰州。和秦桧这种痴儿对比,胡邦衡真正称得上男中奇杰。第四句“男子要为天下奇”和第二句相连。所谓奇,就是指“欲将独力拄倾危”说的。第五句回应上一首,因为上书是绍兴八年(1138),而送行诗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所以用“当日”二字,这句话概括上首前四句,写上书的威力。第六句赞扬胡邦衡的忠义,“只心知”反映胡邦衡忠义之心是一贯的,此心包括胡邦衡和诗人自己,这是一层意思,同时也批评朝廷无人敢说话。黄山谷《跋子瞻和陶诗》说:“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赞美苏子瞻磊落坦荡的心怀。这里对此句稍作变动,来安慰和勉励胡邦衡。“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只要能心怀坦荡,像苏轼那样不以迁谪为意,那么不管到哪儿,江山神柢都能保护你平安。这个结尾和上首“汉廷行召贾生还”也相呼应。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等撰写.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07:第834-836页

sòngbānghéngzhīxīnzhōubiǎnsuǒ ·èr

wángtíngguī sòngdài 

shàyuánfēizhī jiāngzhǔqīngwēi 
chīérliǎogōngjiāshì nányàowèitiānxià 
dāngjiānjiēdǎnluò píngshēngzhōngzhǐxīnzhī 
duānnéngbǎochīxīnzhōufàn zàichùjiāngshānchí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
夭夭园桃¹,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译文:庭院中繁华的红桃树啊,花朵虽灿烂却没有结果。虚美的东西不会有实效,偏斜的车轮经不住颠簸。
注释:¹园桃:《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猝。汉室灭矣,园桃无子,所为作也。”
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huái)¹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²
译文:齐王韩信遭受五刑而死,那可是鸟尽弓藏的下场;能够功成身退远祸全名,只有那汉代的名臣张良。
注释:¹淮阴:指淮阴侯韩信。“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吕雉杀害。²子房:即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功成隐退,身名全保。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
大愤不收,褒(bāo)¹无带。多言寡(guǎ)诚,抵令事败。
译文:深仇大恨不能约束根除,如同衣袍宽大没有束带;空洞的话太多没有诚心,最后只会导致事情失败。
注释:¹褒衣:褒,大裾,言著褒大之衣、广博之带。
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苏秦¹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译文:苏秦身佩相印游说六国,六国从此以后走向灭亡;他因反复无常卖主求荣,最终逃不掉车裂的祸殃。
注释:¹苏秦:战国人,合纵六国,为纵约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
贤矣陈轸(zhěn)¹,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译文:陈轸不愧是个贤良的人,既忠心耿耿又富于谋略;楚怀王不听从他的劝告,终于国破家亡不可救药。
注释:¹陈轸:战国时期楚国人。此处暗喻陈琳。
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祸夫吴起¹,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译文:吴起一生都和灾祸伴搭,因为心智太差希望太大,做河西守将时多么强健,被人杀害时又虚弱可怕。
注释:¹吴起:战国时期法家、军事家。初事鲁,后事魏。此处暗指何进,参考曹操薤露行。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
(jiē)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译文:感叹那聪明智慧的郭隗,他可是古代少有的人才。燕昭王亦具有远见卓识,君臣相得彼此没有猜疑。
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é)峨仲连¹,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译文:伟大而又义气的鲁仲连,他具有高瞻远瞩的胸怀,有了功劳不收千金封赏,宁可跳进那汹涌的大海。
注释:¹仲连:即鲁仲连,齐国高士。帮助田单攻下聊城却拒绝田单给他封爵,遂逃隐于海上。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
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
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
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通过评价历史人物,表明了诗人的立场和观点。前四句直言虚美者多败,表明人才应具有真才实学,而不应徒有华丽的外表。五至八句论韩信与张良之事,通过对比表达赞赏张良的态度。九至十二句言行事不能太极端,物极必反,反则受其乱。十三至二十四句通过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从不同的侧面补足前意。末尾句赞扬鲁仲连,与前面赞扬张良形成了呼应之势,至此也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1、 曹操、曹丕、曹植 .三曹诗集 :三晋出版社 ,2008年10月 :45-47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