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旬今夜尽,寥寥虚室独凝神。
三百六旬今夜尽,寥寥虚室独凝神。
莲城五鼓欲催晓,梅岭一枝先报春。
莲城五鼓欲催晓,梅岭一枝先报春。
邹律渐吹阴谷暖,尧蓂看榜土阶新。
邹律渐吹阴谷暖,尧蓂看榜土阶新。
海隅留滞年华长,坐对寒釭浩歎频。
海隅留滞年华长,坐对寒釭浩歎频。

yùnchóuyǒngjiāniècóngshìchúzhīshén--yáng亿

sānbǎiliùxúnjīnjǐnliáoliáoshìníngshén

liánchéngcuīxiǎoméilǐngzhīxiānbàochūn

zōujiànchuīyīnnuǎnyáomíngkànbǎngjiēxīn

hǎiliúzhìniánhuázhǎngzuòduìhángānghàotànpín

杨亿

杨亿

杨亿(974—1020)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5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唐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而将他贬至钦州(今广西钦州市)。这是他第二次被贬岭南。《始安秋日》这首诗就是他前往钦州途经桂林时所写的。《旧唐书》说他“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播远近。”《始安秋日》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排律。

  诗人敏锐地抓住了岭南物候的特征,起句就开门见山地直陈其对桂林的独特感受。次句点题并阐述上句“风景异”的内容:“秋似洛阳春”。洛阳的春日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但这是人们所熟悉的,杨柳新绿,繁花似锦,莺歌燕语。仅“洛阳春”三个字就道尽了桂林秋色佳。这句诗写得既概括又具体,简洁而饶有韵味。紧接着的两句诗写得更新颖奇警,“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在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斜阳余辉倾洒江中,江天虽美非故土,只能使离人更加愁肠欲断。“分明”二字活泼了句意,使江天人格化,江天好像是有意恼人的。“卷云山角戢角戢,碎石水磷磷”,晚风袭来,云雾飞卷而去,山峰忽隐忽现,如同兽的角尖在角戢角戢钻动;江水清沏得可以看见底下的小石子,江水在石间穿梭,发出磷磷的声音,悦耳动听。像这样朴实生动的描写,已脱尽了绮靡之气。

  自第七八句起,便转入述志感怀。“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沧”,黄老,道家祖黄帝老子,故称道家之言为黄老。赞美隐士研习黄帝老子的学说,脱尘出俗,能悠游世事之外。宋之问早年曾学道,在陆浑山庄隐居过。这里言外之意很有些悔恨自己未能坚持隐居,热心仕途混迹官场,以致弄到“迁窜极炎鄙”,“百越去断魂”的地步。他一贬再贬终至流放,于是才产生了不如归隐的思想。他在这次流放途中写的《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说道:“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暗示自己欲进不得,欲退不能,心中感到羞耻。宦海的沉浮,他已经深有体会了。“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表现的是急欲隐归的心理。意思是:说归去吧,到那海岛上远离尘世,寄情沧海,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生命更贵重呢?上句感叹,下句反诘,深沉有力,蕴含着无限辛酸和无奈。眼前美好的桂林山水,只能更增添他的烦恼和感伤。不久,他被勒令自杀。《旧唐书》说他“先天中,赐死于徙所”。《新唐书》说他“赐死桂林”,情节十分凄惨:“之问得诏震汗,东西步,不引决。祖雍请使者曰‘之问有妻子,幸听决’。使者许之,而之问慌悸不能处家事。祖雍怒曰:‘与公俱负国家当死,奈何迟回邪?’乃饮食洗沐就死。”可见这一次的被流放,诗人早已预感到凶多吉少了。

  《始安秋日》诗,是他晚期的作品,感情真挚动人。艺术风格迥异于早年的应制诗。这首诗所写的山水景物,个性鲜明,是诗人在独特环境中的独特感受,给读者以新颖的美感。

shǐānqiū--sòngzhīwèn

guìlínfēngjǐngqiūshìluòyángchūn

wǎnjiāngtiānhǎofēnmíngchóushārén

juǎnyúnshānjiǎosuìshíshuǐlínlín

shìshìhuánglǎomiàoniányǐnlún

guīcānghǎiguìshēn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shū)¹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译文:疏星散布在霜空里凝结不动,朦胧月色下草木湿湿润润。
注释:¹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天上的星星很少。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xū)¹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译文:旅居在客店中辗转难眠,正是万籁俱寂时,听得那一片枯叶落地的声音。
注释:¹虚馆:寂静的馆舍。
时令当在凉秋。如用“映”“点”“著”等替代,前两句便带上平叙味道,使全篇旨意由言愁转化为言幽。诗人首句着一“冻”字,意在强调自己冷峭的心情。揭傒斯的这首《寒夜作》,最令人欣赏的是一句“时闻一叶落”,落叶的声音很小,而一叶落的声音更小,还是“时闻”,真实反映了人不眠时,那种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寒夜寒,风冷星疏,朦胧之月让林子披上薄薄一层冷光,人员稀少的旅馆,更显得孤寂难耐。这首诗,描写了人在他乡的无奈与悲凉,反映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联系到作者由宋入元,有改朝换代后的不适,“虚馆人不眠”,还为官有朝不保夕之感,“时闻一叶落”,也在诗中隐隐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1、 语文360网.寒夜作

hánzuò--jiē

shūxīngdòngshuāngkōngliúyuè湿shīlínbáo

guǎnrénmiánshíwénluò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¹命其婿作序以夸客¹,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³,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zhé)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jué)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zhǔ),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hān)饮,引被覆面卧,及寤(wù),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译文: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注释:¹宿:事先。²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的才能)。³勃:指王勃。⁴泛然:轻松、愉快之意。⁵语益奇:(勃文)更加奇妙(这里指一句比一句奇妙)。⁶矍:惊惶貌。⁷属文:写文章。属,连缀。⁸寤:睡醒。⁹易:更改。

wángshì--sòng

jiǔyuèjiǔdōuyànténgwáng宿mìng婿zuòkuāyīnchūzhǐbiànqǐnggǎndāngzhìfànrándōugèngqiǎnwénzhébàozàibàonǎijuérányuētiāncái!!qǐngsuìchéngwénhuānshǔwénchūjīngxiānshùshēnghānyǐnyǐnbèimiànyuánchéngpiānshírénwèiwèi稿gǎo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梅雨霁(jì)¹,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xiè)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译文:绵绵多日的梅雨过去,夏天渐渐来临。柳树上蝉鸣声阵阵,窗外小榭处,廊下池塘被微风带起涟漪,鱼儿在水下嬉戏,惹得那新荷摇动。
注释:¹霁:指雨停止。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薄纱厨¹,轻羽扇。枕冷簟(diàn)²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译文:支起薄薄沙帐,轻摇羽扇,躺在竹席上只觉凉爽舒畅。此时的情绪像此时的天空一样晴朗明媚,就像天上没事可做的小神仙一样悠闲快活。
注释:¹纱厨: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²簟:指蕲竹所制竹席,凉席。
万卷书生刘鲁风,烟波万里谒文翁。
万卷书生刘鲁风,烟波万里谒(yè)文翁¹
译文:我读书破万卷,行船涉险不远万里前来拜访文坛师长张又新。
注释:¹文翁:指当时的文坛领袖张又新。
无钱乞与韩知客,名纸毛生不肯通。
无钱乞与韩知客¹,名纸²毛生不肯通。
译文:怎料因身无长物,被韩姓门人挡在门外,再三乞求,名片因为传递多次而被磨出了毛,还是没有得到通报引荐啊!
注释:¹知客:帮着主家接待客人的主管。²名纸:名片。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