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老子一间屋,屋后秦人五大夫。
丘壑得专閒日月,衣冠甚伟古眉须。
计今当是百年物,着我添成六老图。
已有茯苓巢可俯,待烹石鼎疗诗癯。
山中老子一间屋,屋后秦人五大夫。
丘壑得专閒日月,衣冠甚伟古眉须。
计今当是百年物,着我添成六老图。
已有茯苓巢可俯,待烹石鼎疗诗癯。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12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昔为京洛声华¹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译文:过去曾经是洛阳的风云人物,现在却是流落江湖街头潦倒老翁。
注释:¹声华:美好的名声;声誉。
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¹变化百年中。
译文: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早已被各种活动销磨干净,青春康健的躯体经过多年也变的老态龙钟。
注释:¹形骸:人的躯体。
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霜侵残鬓(bìn)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译文:白发俏俏地入侵双鬓,剩下的黑发也没有多少了,衰皱的脸庞只能靠酒刺激,才能暂时保持些许润红。
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译文:我学习禅理并不是想成为禅宗大师那样入定,只要内心清静,即使身处黑暗之中,眼前人也会一片光明,千愁万念也慢慢地融化了。

yànzuòxiányín--bái

wèijīngluòshēnghuájīnzuòjiānglǎodàowēngxiāoqúndòng

xíngháibiànhuàbǎiniánzhōngshuāngqīncánbìnduōhēijiǔbànshuāiyánzhǐzànhóng

yuànxuéchánménfēixiǎngdìngqiānchóuwànniànshíkōng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兹晨¹戒流火²,商飙(biāo)³早已惊。
译文:从这天的早晨起,暑气消去,秋风阵阵而起。
注释:¹兹晨:这个清晨。或者现在的清晨。²流火:七月流火,暑去秋来的意思。戒流火,应指同义。³商飙:秋风的意思。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译文:天阔云高夏色已收,树木在风中作响,是秋天的声音。

qiū

liúyánshǐ tángdài 

chénjièliúhuǒ shāngbiāozǎojīng 
yúntiānshōuxià dòngqiūshēng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客行野田间,比屋¹皆闭户。借问²屋中人,尽去作商贾(gǔ)
译文: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空无一人。向路过的村人打听才知道,这些屋子里的人都外出做生意去了。
注释:¹比屋:一作“比邻”,相连接的许多人家。²借问:请问。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官家不税商¹,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lǒng)²
译文:官家不向商人征税,偏偏征税于劳役辛苦的农民。在这里居住的人,纷纷做生意谋出路去了,以致这里的土地无人耕种,任由行人往来,变成了道路。
注释:¹税商:征税于商人。“税”用作动词。²侵垅亩:一作“侵垄亩”,侵占了庄稼地。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采玉上山颠(diān)¹,探珠入水府²。边兵索(suǒ)衣食,此物³同泥土。
译文:这些经商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玉,下水求珠。可边疆士卒要吃要穿,这些珠宝如同泥土,无法充饥御寒。
注释:¹山颠:一作“山巅”。²水府:神话传说中龙王的住处,这里指水的深处。³此物:指上文的珠宝玉器。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¹(chú)犁。
译文:古来一人耕种,三个人还吃不饱。现在成千上万的人家,竟没有一个人拿着犁锄耕田。
注释:¹把:持,拿。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jí)(lí)¹。上天不雨粟²,何由活烝黎³
译文:我们的粮仓已经空虚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田园已经完全荒芜。上天不落下粮食,有什么办法去养活众多的老百姓呢?
注释:¹蒺藜:长有细刺的野生草本植物。²雨粟:落下粟米。“雨”用作动词,落下。³烝黎:百姓。

  姚合在任武功县主簿后曾在农庄闲居一段时期,写了一些反映农村情况的诗,较有社会意义。这首《庄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

  《庄居野行》诗歌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商轻农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农民表示了深厚的同情。由于唐朝政府重商轻农,导致农民都弃农经商,造成“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的严重局面,因此作者大力呼吁,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此诗和刘驾的《反贾客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拓宽了唐诗创作的题材。

  这首诗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诗人落笔便直敷诗人“野行”之其事,突现了农村“比屋皆闭户”的萧条荒凉的现实。接着,诗人便挖掘、剖析了农民“闭户”从商的社会原因,说明农民被迫流离失所、漂泊四方的根本症结,在于“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接下去,诗人又展示了农民被迫采玉撷珠的苦辛和边兵敲诈勒索农民的生活画面,并从古今遥迢辽阔的时间领域上对“官家”逼农经商的昏庸举动进行了鞭笞,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形势动荡的忧恨。结尾“上天不雨粟,何由活蒸黎”二句的愤怒质问,更寄寓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之情。

  赋的表现手法在于体物写志,在记叙性诗歌中用得较多。这首诗几乎通篇用赋,诗人从开头“比屋皆闭户”的社会现状入手,层层展开场景,拓展画面,从“田间”至“比屋”,从“屋中”至“垄亩”,从“山颠”至“水府”,从“古来”到“如今”,从“仓”廪到“田”畴..都达到“随物赋形”的地步,而环境的每一推移,又总带情韵以行,让读者透过“皆”、“尽”、“犹”、“常”等充满感情色彩的时间、程度副词而看到唐末重商轻农的政策给社会带来的不幸后果,虽属平铺直叙,却颇具感人的艺术魅力。

  此外,这首诗语言通俗,对仗工整。如“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等句是。“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等句,则对比鲜明,讽指深入。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yīn)(yīn)¹,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²何玉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³
译文:看着花丛外面的小桥流水,我站在昔日居住过的门巷里,四周是这样寂静。唉,那熟悉的、优美的玉箫声早就消失了。仙鹤飞离,楼台空寂,她如今又在哪里的明月下游玩呢?想起十年前的往事,千愁万恨又涌上心头,使我的情绪一下子全变了。唉,从那以后,这里的花花草草就再也没有人料理,全都荒芜零落了。
注释:长亭怨: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长亭怨慢”。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旧居:指作者故居临安,临安是南宋的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¹愔愔:寂静无声貌。²佩环:女子衣上的饰物,代指女子,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中“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诗句,表达词人对别后生死不明的爱妻的思念。³消歇:消失。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凄咽。晓窗分袂(mèi)¹玉,同把带鸳亲结²。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³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译文:我们当时哭得多伤心啊!在拂晓的窗前,分手的时刻,我们曾经亲手把衣带双双结在一起。她说年底就回来。然而,到了时间江上却空荡荡的,哪有她的身影?显然她已经忘记了在送别的酒席上,自己的诺言。哎,西风,你对可怜的寒蝉何以这般无情。连它赖以藏身的一林残叶,也要扫除净尽。感谢道旁感情真挚的柳树,因为春天一到,你就会重展绿荫,不会让人空等的。
注释:¹分袂:分手,离别。²同把带鸳亲结:鸳,鸳鸯,喻成双,带鸳,衣带之成双者。一同将衣带结在一起,表示永不分离。³西风:秋风,比喻元朝统治者。⁴寒蝉:秋天的蝉,比喻作者自己。⁵一林残叶:比喻作者全家。

  上片重在描写故居。起首两句是对昔日繁盛时期故居的描写百花环绕,生机勃勃;幽静清雅,颇具诗情画意。但随后“门巷”两句,即与前面形成强烈对比,极力渲染了故居的衰败和清冷。随后,作者由景生情,开始诉说心中的凄楚。“鹤去台空”一句,再写故居的落寞,而“佩环何处弄明月”一句则化用杜甫“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诗句,暗寓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哀悼。随后作者由“十年前事”追忆过去,写十年已过,旧地重游,愁肠百转。结尾两句,作者借昔日之花的凋落,感叹如今的“物是人非”。

  下片重在抒情。“凄咽” 二字承接上文,引发作者的无限伤感。“晓窗”两句,作者再忆与爱妻的生死诀别,而“江空岁晚”三句则详写当时的温情别语。“便忘了”是反语,实际上是强调作者会铭记终生。“恨西风” 三句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控诉和呼喊。此处的西风喻指蒙古统治者,他们在华夏大地上肆意蹂躏,如同“扫尽一林残叶”般残忍无情。作者用一“恨”字,充分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怨恨。接下来,作者以多情杨柳结束全篇,暗示自己今后漂泊无定,恐再难归来。

  这首词暗含了张炎一生最为痛苦的一段经历。国破家亡,实属灭顶之灾,词人故地重游,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今昔截然不同的家园,更是尘封于内心深处最为痛苦的记忆。全词情真意切,婉转缠绵。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679页
2、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339页

zhǎngtíngyuànjiùyǒugǎn--zhāngyán

wànghuāwàixiǎoqiáoliúshuǐménxiàngyīnyīnxiāoshēngjuétáikōngpèihuánchùnòngmíngyuèshíniánqiánshìchóuqiānzhéxīnqíngdùnbiéfěnfēngxiāngshuíwèizhǔdōuchéngxiāoxiēyànxiǎochuāngfēnmèichùtóngdàiyuānqīnjiéjiāngkōngsuìwǎn便biànwànglezūnqiáncéngshuōhèn西fēnghánchán便biànsǎojǐnlíncánxièyángliǔduōqíngháiyǒu绿yīnshíjié

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钿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
花正芳,楼似绮¹,寂寞上阳宫²里。钿笼³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
注释:¹绮(qǐ):有花纹的细绞。这里是形容画楼。²上阳宫:唐代宫名,在东都(洛阳)禁苑之东,遗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唐玄宗时,杨贵妃得宠,排斥有姿色的宫女,有些宫女在上阳宫里被关闭了几十年,头发都白了。白居易有《上阳白发人》诗,专咏此事。³钿笼:用金箔饰的鸟笼。⁴露华珠翠:露珠在草上如翠珠粒粒。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娇艳轻盈香雪腻¹,细雨黄莺双起。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注释:¹香雪腻:香雪借代为女子的皮肤。腻:细腻光润。
这首词写宫女的寂寥。上片写上阳宫女,正当妙龄,寂寞倚楼,空对鸳鸯,难耐露重帘冷。下片写其倚楼所见,雨细莺飞,大有辜负娇艳丽质的感叹。于是产生了后两句叛逆的假想:还不如伴那浪荡的公子,踏青郊外,桥边沉醉!词中透露出对宫女们冷落身世的无限同情。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