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纯备,经学邃深。旷世逸才,博物洽闻。箴规时政,忠谠恳恻。
孝行纯备,经学邃深。旷世逸才,博物洽闻。箴规时政,忠谠恳恻。
晚节依违,贤者之惜。
晚节依违,贤者之惜。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7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yuán)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xié)就竹丛。
译文: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莫道弦歌愁远谪(zhé),青山明月不曾空。
译文: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

  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被贬谪的苦。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夏夜凉风,春酒,竹林,这是一个有足够的条件放松自己的肢体、情感和思维的夜晚。“相携”“就”二词就十分明显的表现着这种竹林聚会,纵情畅饮的放松举止,给人一种随夏夜凉风自在飘荡的感觉。——这似乎是魏晋名士的文字。

  而作者是王昌龄,一个曾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这般充满了激昂悲壮的血性文字的边塞诗人;一个曾远赴西鄙,数被贬于荒远,宦游坎坷,而又有着极强的功业追求的盛唐诗人。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莫道”只是不要说而已,并非没有,“莫道弦歌愁远谪”,其实心中何曾放下?再深味一下开始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描绘聚会畅饮的文字,我们就能在那夏夜凉风般自在飘荡中触摸到作者心灵深处的难以释怀的沉重。欢聚、畅饮并不能使远谪的王昌龄获得真正的心理平衡,所以“青山明月不曾空”便自然而出。“青山”“明月”是天地间永恒的美好存在,是作者谴怀寄情的对象,更是诗人精神人格的物化。诗人以青山明月自诩,表现了对人生大自在大拥有的追求。

lóngbiāoyàn

wángchānglíng tángdài 

yuánxiàwǎnliángfēng chūnjiǔxiāngxiéjiùzhúcóng 
dàoxiánchóuyuǎnzhé qīngshānmíngyuècéngkōng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秋日凄且厉¹,百卉(huì)²具已腓(féi)³
译文:秋天的景象凄清而且萧肃,百草都已经枯萎衰颓。
注释:王抚军:王弘,义熙十四年(418年),王弘以抚军将军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任江州刺史。客:指庾登之和谢瞻。庾登之:原任西阳太守,此次征人为太子庶子、尚书左丞。谢瞻:原任相国从事中郎,此次赴任豫章大守,途经得阳。¹凄且厉:凄凉而且肃杀。²百卉:百草。³腓:草木枯萎。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yuán)¹以履(lǚ)霜节²,登高饯(jiàn)³将归
译文:于是在霜露降落的九月,登高饯别送友人去外地上任。
注释:¹爰:于是。²履霜节:指九月。³饯:设酒食送行。⁴归:将要离去之人,指庾登之、谢瞻。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寒气冒¹山泽,游云倏(shū)²无依。
译文:肃肃的寒气笼罩着山涧,游云飘忽不定无所依傍。
注释:¹冒:覆盖。²倏:忽然,疾速。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洲渚(zhǔ)¹四缅(miǎn)(miǎo)²,风水互乖违³
译文:遥望水中洲渚似乎是很缥缈的景象,风向与水流的方向相违背。
注释:¹洲渚:水中陆地。²缅邈:遥远的样子。³风水互乖违:风向与水流方向相反。乖违:违背,分离。
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
(zhān)¹欣良宴²,离言³(yù)云悲。
译文:眺望暮景又很欣喜逢见这样的盛筵,离别的话语使人感到伤悲。
注释:¹瞻夕:傍晚。²欣良宴:宴会中的气氛令人高兴。³离言:离别之辞。⁴聿:语助词。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晨鸟暮来还,悬车¹敛馀辉²
译文:早晨飞去的乌儿傍晚已经飞回来了,太阳渐渐收敛起余下的光辉。
注释:¹悬车:黄昏之前。²敛余晖:夕阳渐收余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逝止¹²殊路,旋驾³怅迟迟
译文:过去的人和留下的人道路完全不同,调转我的车马,无限惆怅地缓缓走在回去的路上。
注释:¹逝止:谓行者与留者留。²判:判然,分别。³旋驾:回车。⁴迟迟:缓慢的样子。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目送回舟¹远,情随万化²(yí)³
译文:眼看归去的小船越行越远,心情随着万物的变化而变化,紧紧相随。
注释:¹回舟:归去之舟。²万化:宇宙自然之变化。³遗:遗落,消失。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陶渊明于秋天的诗常常是豁达的,独在此诗中的秋天显得格外凄凉肃杀,细究其原委,也能略知其一二。陶渊明此次参加王弘的宴请时本来就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席间又婉拒王弘以名贵药材相赠的好意。强支病体送客是其心境萧疏的一个原因,虽然是送他们为官赴任,但渊明所重的是彼此间的友情。重要的还有这是刘宋新朝的第一个秋天,在陶渊明看来,自然是凄风苦雨。“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在双重感伤的压力下,陶渊明的心情黯淡,看着山涧中的寒气云蒸而起,孤独的游云四处飘荡,无所依傍,水中洲渚虽寄托了无尽的缅邈情思,无奈终将人各两地,丰盛的送别晚宴上,浸满了离别的哀伤。最后写到清晨飞出的鸟儿陆续回巢,夕阳渐渐收起最后一抹余辉。离别时间已到,最终席中之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各奔前程。“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注目行舟渐行渐远,最终也不过是这份感情随着自然变化而暗淡以趋于消亡。尽管此时心情颇为沉重,但诗人性格中达观的一面又在结尾处表现出来,在一个连死都不以为意的达观者那里,更不会为离别所累。

  这首诗层次秩然,共四层:时间(兼点题)、地点、宴会、离别。前八句景语,后八句情语,淡而有味。诗人将诗中将凄厉肃杀的秋景同感伤悲愁的别绪融为一处,层层渲染,情感真挚,既表达又惜别之情,也传达出诗人旷达的情怀。

参考资料:
1、 (晋)陶渊明著;夏华等编译.陶渊明集 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2013.01:第82-84页
2、 陈庆元,邵长满注评.陶渊明集:凤凰出版社,2011.01:第84-85页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¹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²不迭³,寸眉愁碧。凉欺岸帻(zé)。暮砧(zhēn)催、银屏剪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译文:风紧雨密,池中荷叶上的水珠像击得粉碎的玉璧碎块似的向四周抛洒。密集的雨点,随着风势斜袭着紧闭的窗隙。风雨侵秋林,使林中发出似怨似泣的声音。我凝视着对面雨幕中一座孤零零的小土山,山上的草木由碧转黄,不觉兴起人生苦短之感,于是紧锁眉头,愁上心头。凉风袭人,头上虽然裹着头巾,但仍旧感到阵阵寒意。由此想起添加衣衫。但衣衫虽在,那曾经为我漏夜赶制这衣衫的人儿如今却在哪儿呢?最没有意思的是人去楼空,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室中无人打扫,常会身沾灰尘,额触蛛网。
注释:瑞鹤仙:词牌名。又名“一捻红”。此词双调一百零二字,前片十句七仄韵,后片十二句六仄韵。¹捎:一本作“梢”。²小山:画屏上的山峦。³迭:一本作“送”。⁴岸帻:头巾覆在额上,把头巾撤起露出前额。岸,露额;帻,头巾。此表示态度酒脱,不拘束。⁵砧:捣衣石。⁶银屏:代指姬之住处。⁷剪尺:女子用物,代指爱姬。⁸燕:喻指去姫。⁹罗额:罗幕的横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行客。西园有分¹,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jī)²。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qióng)残梦?归鸿心事,那听³江村夜笛?看雪飞、蘋(pín)底芦梢,未如鬓白。
译文:我这位离井背乡,在外羁旅行役,以度生计的人,此刻即使去园中所见的也无非是残柳败花,而这凄凉的秋景,又与当日与苏姬分手时的西园景色极为相似,更加引起伤感情绪。西风渐起,穿着一双破屐,在旧地林下路、水边石重游。在蟋蟀的悲鸣声中,好梦难果。因思念故土,归心似箭,根本没有心思去欣赏暮寒中江村里发出的哀笛声。空中的飞雪,浮蘋背面的茸毛,芦的花絮都是纯白色的,但与我的双鬓相比,还是不如我的头发白。
注释:¹分:情分。²屐:木鞋,鞋的通称。³那听:哪堪听。⁴蘋:水中植物。又名田字草、四字菜。

  这首词借风雨秋景抒发作者的感慨以及思念去姬之情,又从思念带出对秋天景色的感触。全词语言清丽脱俗,情景交融,浑然一片,上下阕衔接自然。

  此词发端三韵,以秋风秋雨之景渲染愁情韵是倒装句,写阴云密布,秋雨绵绵,雨水打在荷叶上,如泪珠涟涟;斜风斜雨吹进窗隙,寒气通人。一个“抛”字,勾出雨落碧荷之状,“壁”形容荷叶的色泽。“林声怨秋色”一韵,承接“雨”,写雨声淅沥,滴在荷叶上如怨如诉。“对小山捎迭”一韵,由景转人人事,词人面对屏风中连绵捎断的山峦,想起爱姬,捎禁愁眉双锁。“碧”承“秋色”,“愁”承“怨”字,揭示了词的感情基调。“凉欺岸帻”写秋雨寒气袭上额头,更感凉意。这“凉”捎仅身凉,而且道出心凉。“暮砧催、银屏剪尺”写在秋风秋雨的傍晚,听到远处砧声阵阵,禁捎住思念那心爱的美姬。此句引出爱姬,由景转到人物。“最无聊”一韵,写人去楼空,尘暗罗幕,一片凄凉景象映入眼帘,袭上心头。“最无聊”三字,直抒胸臆。歇拍处的燕去堂空”引出下片。

  过片捎变,继“燕去”展开。“西园有分”写苏州西园乃是词人与爱姬共居之地,“有分”二字颇具意蕴,捎仅写出昔日二人情意绵绵,而且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恩爱苟捎亏,在远分日亲”诗意,表达了今日人虽去,但情更亲的企盼。然而眼前景物却是“断柳凄花”一片萧疏凄凉,“似曾相识”一句用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表达了两层意思,“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反用,言姬去而捎归;“无可奈何花落去”是正用,抒发了惆怅无奈的情怀。“西风破屐”二韵,继写今情,西风飒飒,词人踏上昔日的“林下路、水边石”去探访遗踪,追怀当日美境;但此时,只有蟋蟀凄泣,孤雁哀鸣,更哪堪江村夜笛鸣咽。这几句景由一个“念”字贯下,“残梦”“心事”与“念”字呼应,表明此景乃情中景。结句“看雪飞”一韵,言愁绪满怀,头白胜雪。此处以飞雪、芦花、白蘋花作比。结句情景交融,神完气足。

  此词特色主要是:一、善于以景托情,西风、秋雨、泪荷、暮砧、暗幕、断柳、寒蛩、孤鸿、夜雨,这一切景物都满蕴着悲情。二、精于造语,去陈脱俗。如“漏云筛雨”在云雨之前加上“漏筛”二字,形象地勾出了秋雨连绵之态。“银屏剪尺”以借代法,代指爱姬,“燕去”“行客”代指姬之离去。“有分”“似曾相识”化用曹植、晏殊的诗词语句,增加了词的内涵,深化了词境。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北京:中国书店,2007:19-22

ruìxiān ·qiūgǎn

wényīng sòngdài 

lèipāosuì zhènglòuyúnshāi xiéshāochuāng línshēngyuànqiū duìxiǎoshāndié cùnméichóu liángàn zhēncuī yínpíngjiǎnchǐ zuìliáo yàntángkōng jiùànchénluóé 
xíng 西yuányǒufēn duànliǔhuā céngxiāngshí 西fēng línxià shuǐbiānshí niànhánqióngcánmèng guīhóng鸿xīnshì tīngjiāngcūn kànxuěfēi píngshāo wèibìnbái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昼出耘(yún)¹夜绩(jì)²,村庄儿女各当家³
译文:白天去田里从事田间劳动,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注释:¹耘田:治田除草,从事田间劳动。²绩麻:把麻搓成线。³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未解¹²(gēng)织,也傍(bàng)³(sāng)学种瓜。
译文: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注释:¹未解:不懂。²供:从事,参加。³傍:靠近。⁴阴:树荫。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逸趣横生。

shítiányuánxìng ·sānshí

fànchéng sòngdài 

zhòuchūyúntián cūnzhuāngérdāngjiā 
tóngsūnwèijiěgònggēngzhī bàngsāngyīnxuézhòngguā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度两陂 一作:度西陂)
石梁¹茅屋有弯碕(qí)²,流水溅溅³度两陂(bēi)
译文: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流水溅溅流入西边的池塘。
注释:¹石梁:石桥。²弯碕:曲岸。³溅溅:流水声。⁴陂:池塘。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¹
译文:晴天暖风微拂,麦子的气息迎面扑来。绿树青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注释:¹花时:花开的季节,指春天。
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的诗。前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写了岸边的景色:曲折的岸边有石桥、茅屋,溪水潺潺;后两句先从嗅觉上写,暖风阵阵、麦子的气息扑鼻而来,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接着写视觉上的感受:绿树青草比春天的百花更美丽。初夏季节,还没到雨季,溪水水流不大,麦子长势喜人,绿树青草,令人欣喜,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chūxiàshì

wángānshí sòngdài 

shíliángmáoyǒuwān liúshuǐjiànjiànliǎngbēi  (liǎngbēizuò 西bēi )
qíngnuǎnfēngshēngmài 绿yīnyōucǎoshènghuāsh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