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白浪如山高,还从巨海驱洪涛。何人戏出此伟观,撩公杰句争雄豪。
海门白浪如山高,还从巨海驱洪涛。何人戏出此伟观,撩公杰句争雄豪。
诗成飞电欲争激,战胜何尝费锋镝。更复尽出武库兵,不念长卿家四壁。
诗成飞电欲争激,战胜何尝费锋镝。更复尽出武库兵,不念长卿家四壁。
当时年少今老翁,愁将白发吹秋风。来趁千人万人出,尚记时节如元丰。
当时年少今老翁,愁将白发吹秋风。来趁千人万人出,尚记时节如元丰。
袖手人知公作语,歌儿停歌复停舞。越山迎浪看潮头,白玉传觞急飞羽。
袖手人知公作语,歌儿停歌复停舞。越山迎浪看潮头,白玉传觞急飞羽。
胸中如公多庙谋,八珍未献伊鼎羞。笑人欲买江边宅,看潮饱度残年秋。
胸中如公多庙谋,八珍未献伊鼎羞。笑人欲买江边宅,看潮饱度残年秋。

yùntíngzǎozàiguāncháo--zhōuzhī

hǎiménbáilàngshāngāoháicónghǎihóngtāorénchūwěiguānliāogōngjiézhēngxióngháo

shīchéngfēidiànzhēngzhànshèngchángfèifēnggèngjǐnchūbīngniànzhǎngqīngjiā

dāngshíniánshǎojīnlǎowēngchóujiāngbáichuīqiūfēngláichènqiānrénwànrénchūshàngshíjiéyuánfēng

xiùshǒurénzhīgōngzuòértíngtíngyuèshānyínglàngkàncháotóubáichuánshāngfēi

xiōngzhōnggōngduōmiàomóuzhēnwèixiàndǐngxiūxiàorénmǎijiāngbiānzháikàncháobǎocánniánqiū

周紫芝

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 16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译文:面前落下的花瓣在微风中飞舞着。重重翠柳笼罩在缕缕水雾之中,柳絮象漫天飞雪。雨后仍感到微微的寒意,春天的愁绪加上微醉的酒意形成病中惆怅的情绪。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枕畔(pàn)¹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qiān)绣幌(huǎng)。月明正在梨花上。
译文:躺在床上从枕边看去,青山象屏风围绕着绿湖,周围点缀这点点灯光,每天晚上只能眼看这景象。寂寞中起身来掀起窗纱,看见月亮正在花丛上缓缓移动。
注释:¹褰:撩起。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春去愁生,全以迷离幽淡之景出之。下阕写空室独处,寂寞难禁。“屏山围碧浪”,含不尽心潮;空向华灯、翠被,禁不住独褰绣幌,极哀艳。最后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于艳丽处忽生清淡,自是欧公本色。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zhù)衰翁¹。垂杨影断岸西东。处恩重,教且种芙蓉²
译文:碧绿的湖水与天空的云连接在一起,一片翠蓝拂试着天空。西湖的风光十分好看,却要我这个老头子住在这里。湖堤上的垂杨树影遮断了东西两岸。君王的恩情太深重了,照顾我这个老头子暂且在这里种芙蓉。
注释:¹著衰翁:住老头子。衰翁是作者的自称。²芙蓉:荷花的别名。叫且:且叫,因协平仄而倒置。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yīn)勤却谢打头风¹。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译文:在这个周回十多里的西湖里,还有闽王留下的水晶宫,我常去那里观赏,有时骑马去,儿童看见都笑我。在西湖游玩的时候,顶头风会给我增加不少的麻烦,但我却真情实意的感谢顶头风。船儿停住不走了,我们就在浪花中痛饮一醉吧。
注释:¹打头风:欧阳修《归田录》及叶梦得《避暑录话》俱谓“打”音滴耿反,则当读若“顶”,即今所称顶头风也。

  上片主要写三山即福州西湖的优美景象,但也透出作者自己的颓放与悲哀。首句以连云的湖水,拂天的翠柳,极写西湖的辽阔、饱满、绿意醉人。接二句写自己,写自己既得以住在风月最佳处,又与这最美的风月景象不相称。“衰翁”一词,可见其颓唐放逸的心情。“垂杨”一韵,接首句“翠拂空”而来,写自己领受了“厚重”的处恩,在西湖无柳处补种芙蓉的情态。

  下片赋写自己游湖的快乐,在快乐中也透出颓放之意。首句承上文描写西湖之美的语句,再写西湖之美,但并不重复,因为此处是以“水晶宫”的想像,赋予西湖以神仙幻境般的神奇之美。“有时”两句,暗用晋代山简醉后倒载而为儿童所笑的典故,写自己在此喝得酩酊大醉,于是骑马归去时,不免为儿童辈所笑的情景,用以形容自己像山简一样的颓放。结韵为加一倍法抒情写怀,他说自己既然遭遇到迎面而来的逆风,那么就不再往前行船,索性酣醉于这被风激起的浪花中。以“打头风”象征阻碍他的政治力量,以“醉浪花”比喻自己的索性颓放,但也含有不为风浪所吓倒的风骨。

  全词用事浑化无迹,意境如同全为白描绘成,口语造就。因此神迹双清,余味隽永。

参考资料:
1、 邓红梅编著,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09月第1版,第76页

xiǎozhòngshān··sānshānfàn西--xīn

绿zhǎngliányúncuìkōngshífēnfēngyuèchùzheshuāiwēngchuíyángyǐngduànàn西dōngjūnēnzhòngjiàoqiězhǒngróng

shíshuǐjīnggōngyǒushíxiàoértóngyīnqínquèxiètóufēngchuánérzhùqiězuìlànghuāzhōng

满天星斗晓来收,万丈瑶台梦里游。
满天星斗晓¹来收,万丈瑶台²梦里游。
译文:满天的星斗到了拂晓时分都隐没了,我在梦中将那万丈瑶台游玩了个遍遍。
注释:¹晓:天刚亮。²瑶台: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物到岁寒偏耐看,一轩松竹不胜幽。
物到岁寒偏耐看,一轩松竹不胜幽。
译文:到了岁暮寒冬时总有许多耐看的事物,你看屋外的苍松和翠竹到这时才显示出了它们的独特之处。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译文:我把握着两袋红色羽毛箭,来到河北,古之燕国和赵国的地方。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译文:正是射杀天狼----骚乱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目睹军情激扬万分。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译文:在邯郸洪波台观看兵卒演习作战,我身佩长剑,遥望北疆的关塞。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译文:我想请缨参战,不愿意羁旅在南方的古越国地带,我要直趋燕然山,铭功勒石。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译文:将军的龙虎旗在风中猎猎,动员会上的歌声仍然在耳边不停歇。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译文:壮士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忧愁在投壶的活动烟消云散。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译文: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百战百胜,一举把敌人们全部消灭才回家乡。

  诗中明言其行止目:“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报国豪情日:“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或谓“发兵”指天宝十载安禄山讨契丹事,“请缨不系越”句亦涉同年发兵征云南事。总观全诗,乃北游途中抒怀之作.似不宜以时事附会。

  这首诗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光明的憧憬。

参考资料:
1、 李白.《李太白集》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3.04:第290页
2、 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1版:第120页

dēnghándānhóngtáizhìjiǔguānbīng--bái

liǎngchìláiyóuyànzhàojiān

tiānlángzhèngshègǎnshíxián

guānbīnghóngtáijiànwàngguān

qǐngyīngyuèqiěxiàngyànránshān

fēngyǐnlóngzhōngzhuīpān

zhùluògāoyuètóuchóuyán

yáozhībǎizhànshèngdìngsǎoguǐfānghái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赵人患鼠,乞¹猫于²中山³。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予而鸡亦予。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hé)去诸?”其父曰:“是非若¹⁰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¹¹吾垣墉¹²,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¹³,不病¹⁴于无鸡乎?无鸡者,弗¹⁵食鸡则已耳¹⁶,去¹⁷饥寒犹远¹⁸,若之何¹⁹而去夫猫也!”
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讨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又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也没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事了。我的祸害是老鼠,不在乎有没有鸡。有老鼠,就会偷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穿破我的墙壁,啃坏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不是比没有鸡害处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距离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注释:¹乞:向人讨,请求。²于:在。³中山:春秋时小国名,在今河北省。⁴予:给。⁵善:善于,擅长。⁶患:祸害,灾难这里做动词。⁷盍:“何不”的合音,为什么不。⁸诸:“之乎”的合音。⁹是:这。¹⁰若:你。¹¹穿:穿透,穿过。¹²垣墉:墙壁。 垣:墙耳:语气词。¹³焉:是语气助词,所以可以不被翻译。没有意义的。¹⁴病:害处。¹⁵弗:不。¹⁶已耳:罢了。¹⁷去:距离。¹⁸远:表示距离。¹⁹若之何:固定句式,这里的意思是“为什么要”。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捕鼠》)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