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山钟秀出人龙,头角峥嵘意气雄。
须著父兄深责望,好从师友细磨砻。
始勤却是终身福,下学方收上达功。
它日前程相约处,杏园多少马头风。
伍山钟秀出人龙,头角峥嵘意气雄。
须著父兄深责望,好从师友细磨砻。
始勤却是终身福,下学方收上达功。
它日前程相约处,杏园多少马头风。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人有涉¹江者²,其³剑自舟中坠水。遽(jù)(qì)其舟,曰:“是¹⁰剑之¹¹所从坠¹²。”舟止¹³,从其¹⁴所契者入水求¹⁵¹⁶。舟已行矣¹⁷,而¹⁸剑不行,求剑若此¹⁹,不亦惑乎²⁰
译文: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¹涉:过,渡。²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³其:他的,代词。⁴自:从。⁵坠:落。⁶于:在,到。⁷遽:急忙,立刻。⁸契:刻。本指占卜时以刀凿刻龟甲,后泛指刻物。⁹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¹⁰吾:我的。¹¹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¹²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¹³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¹⁴其:他,代词。¹⁵求:找,寻找。¹⁶之:剑,代词。¹⁷矣:了。¹⁸而:然而,表转折。¹⁸若:像。¹⁹此:这样。²⁰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

zhōuqiújiàn

míng xiānqín 

chǔrényǒushèjiāngzhě jiànzhōuzhōngzhuìshuǐ zhōu yuē  shìjiànzhīsuǒcóngzhuì  zhōuzhǐ cóngsuǒzhěshuǐqiúzhī zhōuxíng érjiànxíng qiújiànruò huò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杨白花¹,风吹渡江水。
译文:杨柳轻轻地飘着白花,被风吹过长江岸。
注释:杨白花:乐府杂曲歌辞名。¹杨白花:白色的杨柳花絮。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坐令¹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译文:致使宫中绿叶凋零无颜色,你却摇荡着万里春光。
注释:¹坐令:致使。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茫茫晓日下长秋¹,哀歌未断城鸦(yā)起。
译文:旭日的光芒刚刚照进长秋宫,怨歌未了又闻啼鸦城头信雌黄。
注释:¹长秋:汉代皇后宫名。

  《杨白花》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州后期写的一首乐府旧题诗。许顗《彦周诗话》说:“子厚乐府杨白花,言婉而情深,古今绝唱也。”有人说这诗是作者自况,也有人说是作者读书咏史,不是自况。但不管是什么,读者从诗中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去探讨,就可以知道了。

  作者在诗中第一句就直描杨白花被风吹走了,吹到江南去了,风吹走的不仅仅杨花,吹走的更是宫中的春光。人去楼空,即使是春的季节,却已无春意,因为整个宫里的树木都已凋落了,没有一点春色。作者用极简洁直白的语言抒写在大好时光里却感受不到春意的遗憾之情。这就像宫廷大贬有用之才后,朝廷已无栋梁之才,就没有了勃勃生机,就不能振兴中唐业已颓败的形势。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直呼直叙,使得全诗蒙上悲愤怨恨的情绪色彩,读者读罢无不为之心中震撼,为之动容,为之流泪。

  这首诗,是作者站在朝廷的角度,从朝廷的立场来写的,所以这首诗应写于柳宗元在永州的后期。因为在永的后期,作者的思想已发生了变化,回乡无望,他作好了在永长期呆下去的思想准备,因而也改变了他刚到永州时仅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从更广阔的角度,认为朝廷大贬有识之士,也是朝廷的悲剧。宫中凋零,而江南却是柳色青青,白絮翻飞,春光融融。但是江南春色却没有人赏识,那春光就毫无意义。大贬有用之材,对朝廷,对人才个体都是重大损失。

  最后一句,作者更是借用诗题的源头,来诉说悲愤之情。通宵达旦歌之的是“悲绝的哀歌”,哀什么,悲什么呢?托“白花”抒哀怨之情者,古已有之,比如《诗经·小雅·白华》就是借菅、茅白花起兴,抒发了一个被遗弃了的女子对情人朝思暮想的哀怨。然而,这首诗决不是男女之间的相思离别情。柳宗元主张的是“文以载道”,他的诗文作品无不是饱含他个人的政治理想、治国主张和他失败之后的悲愤之情。只不过这首诗,作者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他从另一个角度借用想象,抒发自己被贬的情感。纵观柳的诗文,他写男女悲欢之情的作品是没有的。他是一个有救国复兴主张的人,这首诗的悲哀是人才的悲哀,作者是从朝廷的角度,来抒写对人才的呼唤,抒写对朝廷滥贬人才的悲愤之情,抒写的是作者对朝廷怨而不恨,悲而不怒的复杂情感。这首诗字字句句都包含了悲愤、哀婉之情,没有切肤之痛,是不可能写得出的。

yángbáihuā--liǔzōngyuán

yángbáihuāfēngchuījiāngshuǐ

zuòlìnggōngshùyányáodàngchūnguāngqiānwàn

mángmángxiǎoxiàzhǎngqiūāiwèiduànchéng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风柔日薄¹春犹早,夹衫乍(zhà)²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³(bìn)上残。
译文: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心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鬓心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注释:¹日薄:谓早春阳光和煦宜人。²乍著:刚刚穿上。³梅花:此处当指插在鬓角上的春梅。一说指梅花妆。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¹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译文: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烟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注释:¹沉水:即沉水香,也叫沉香,瑞香科植物,为一种熏香料。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心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心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mán ·fēngróuchūnyóuzǎo

qīngzhào sòngdài 

fēngróuchūnyóuzǎo jiāshānzhàzhuóxīnqínghǎo shuìjuéwēihán méihuābìnshàngcán 
xiāngchùshì wàngliǎochúfēizuì chénshuǐshíshāo xiāngxiāojiǔwèixiāo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馀孙,不义,馀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 。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晋侯¹梦大厉²,被(pī)³(fà)及地,搏(yīng)而踊(yǒng),曰:“杀馀孙,不义,馀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¹⁰  。公觉¹¹,召桑田巫¹²,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¹³矣。”
译文:晋景公梦见了一个大恶鬼,披散着头发直拖到地上,拍打着胸脯跳跃着对他喊叫:“你杀了我的子孙,太不合正义了。我向天帝请求报仇,已经得到准许了!”说罢就打坏宫门和寝殿的门闯了进来。晋景公非常恐惧,躲到了内室。厉鬼又打坏了内室的小门。晋景公被惊醒了,召来桑田的巫师卜梦。巫师说的情况和晋景公的梦境相同。晋景公问道:“会怎么样呢?”巫师回答说:“您不能吃到今年的新麦了。”
注释:¹晋侯:即晋景公姬獳,公元前-前年在位。是个昏庸的国君。公元前年,他听信庄姬的谗言,杀掉无辜的大夫赵同和赵括。²厉:鬼。这里实指赵氏先祖的幻影。³被:通“披”。⁴搏:击打。⁵膺:胸。⁶踊:跳跃。⁷请于帝:向天帝请求(已允许我报仇)。请,这里是要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件事的意思。⁸寝门:寝宫的门。⁹室:寝宫的后室。¹⁰户:单扇的门。这里指寝宫与室相通的门。¹¹觉:睡醒。这里指惊醒。¹²桑田巫:桑田地方的巫者。桑田,在今河南灵宝附近。春秋时属虢国,晋灭虢后,归并于晋。¹³不食新:不能吃到新麦。意为死在麦收前。新,指新收获的麦子。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公疾病¹,求医于秦,秦伯²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³,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huāng)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kuì)¹⁰之。
译文:晋景公患了重病,向秦国求医,秦桓公派医缓去给他治疗。医缓还没到达晋国时,晋景公梦见病邪变成了两个儿童,一个说:“他是一位良医,担心会伤害我们,往哪里躲避他呢?”另一个说:“躲到肓的上边、膏的下边,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医缓到了晋国,诊断后说:“病不能治疗了。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用灸法攻治根本起不到作用,用针刺治疗效力够不着,药力也不能到达那里,所以不能治疗了。” 晋景公叹道:“良医啊!”给缓置办了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国了。
注释:¹疾病:患病而且病得很重。²秦伯:秦桓公,公元前-前年在位.(医缓)缓是医生的名字。³竖子:儿童。后人称疾病为“二竖”本此。⁴肓:我国古代医学称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位为肓。⁵膏:我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膏肓”都属人体内深层的部位,针药难以达到,因又喻重病。“病入膏肓”的成语本此。⁶攻:指用灸法攻治。⁷达:通达。指用针刺治疗。⁸厚:丰厚。指优厚的待遇和礼品的贵重。⁹为之礼:给他。¹⁰归:通“馈”。赠送。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六月¹丙午,晋侯欲麦²,使甸人³献麦,馈(kuì)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xùn)
译文:六月初七(注:此处是周历,夏历应为四月),晋景公想要尝尝新收的麦子做成的食物,就让甸人献上新麦,让馈人做成食品。晋景公召来了桑田的那个巫师,将新麦做成的食物拿给他看后就杀了他。晋景公将要吃的时候,感到腹胀,便去上厕所,在厕所中由于气陷而死。有个小宦官凌晨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升天了,到了中午,他就从厕所里背出了晋景公,晋国于是就把他做了陪葬的人。
注释:¹六月:周历的六月相当夏历的四月。(丙午)丙午日,即初七。²欲麦:要尝新收获的麦子。麦,指新麦。³甸人:为天子诸侯管理藉田(由天子诸侯亲自过问耕作的土地)的官员。⁴馈人:为诸侯主办饮食的官员。⁵示而杀之:出示新麦并杀死桑田巫。因桑田巫曾预言晋平公“不食新”,故杀之以泄愤。⁶张:通“胀”。⁷如:往;到……去。⁸小臣:官名。亦称少臣。商、西周初期朝廷官员。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有时还监督管理“众人”耕种。西周中期以后,指职位低下的小吏。⁹殉:殉葬;陪葬。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徴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晋侯¹求医于秦,秦伯²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³,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yuè),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¹⁰。迟速本末以相及¹¹,中声以降¹²。五降¹³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¹⁴淫声¹⁵,慆(tāo)(yīn)心耳¹⁶,乃忘平和¹⁷,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¹⁸,以仪节¹⁹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²⁰,降生五味,发²¹为五色,徴(zhǐ)²²为五声,淫²³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²⁴为五节,过则为菑²⁵: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²⁶,雨淫腹疾²⁷,晦(huì)淫惑疾²⁸,明淫心疾²⁹。女,阳物³⁰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³¹不时,能无及此乎?”
译文:(昭公元年)晋平公患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诊治。医和诊断后说:“病不能治了。这个病是因为过度亲近女色造成的,病人心志沉迷惑乱犹如中了蛊毒,是患了蛊病 ’。这个病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饮食不调,而是由于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也不会保佑。” 晋平公问道:“女子不能亲近吗?”医和回答说:“要加以节制。先王的音乐,就是用来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节制的,所以有五音的节奏。五音速度的慢快和声音的低高递相连及,就会奏出中正和谐的音乐。一曲终了,五音都降于无声,这时就不能再弹奏了。在这时如果再弹奏的话,手法就会繁乱混杂,会奏出不中正的靡靡之乐,君子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万事万物也像演奏音乐的道理一样。如果过度了,就要休止下来,不要因为过度而导致生病。君子亲近女子,要按照礼仪的规定进行,不要因为女色而使心志惑乱。上天有六种气,降下来化生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体现为五种声音,过度就会产生六种疾病。六种气叫做阴、阳、风、雨、晦、明,在时间上区分为四季,按次序排列为五行,六气过度就会造成疾病:阴气过度造成寒性的疾病,阳气过度造成热性的疾病,风气过度造成四肢的疾病,雨湿过度造成肠胃的疾病,夜晚活动过度造成心志惑乱的疾病,白天操劳过度造成心力疲惫的疾病。女子,是男子的附属物,夜晚才能与之交合,过度亲近就会产生内热和心志惑乱的疾病。如今您亲近女色既不加以节制、又不按时,能不到这样的地步吗?”
注释:¹晋侯:指晋平公,名彪,公元前-前年在位,也是荒淫无度的昏君。²秦伯:指秦景公,公元前-前年在位。(视)看。这里指诊察。³是谓近女室:清代王念孙认为“室”为“生”之误,应作“是谓近女,生疾如蛊”。女、蛊为韵。下句食、志、佑为韵。可从。⁴蛊:蛊疾。指心志沉迷惑乱的疾病。⁵惑以丧志:迷惑于女色而丧失心志。以,而,连词。⁶良臣:指当时晋国大夫赵孟。⁷节:节制。⁸先王:前代圣王。⁹乐:音乐。¹⁰五节:指宫商角徴羽五声之节。¹¹迟速本末以相及:(五声)有迟有速,有本有末,递相连及。¹²中声以降:奏乐时五声调和而得中和之声,一曲终了,降于无声。中声,指和谐的音乐。降,降低。¹³五降:五声皆降。¹⁴烦手:指奏乐的手法繁复混乱。¹⁵淫声:不正之声。¹⁶慆堙心耳:使心志淫乱,使耳际充塞(不正之音)。慆,淫乱,惑乱。堙,填塞,堵没。“慆”、“堙”都是使动用法。¹⁷平和:指平正和谐之声,即“中声”。¹⁸琴瑟:古代弦乐器名,这里比喻女色。¹⁹仪节:指礼仪、礼节。²⁰六气:指下文的阴、阳、风、雨、晦、明。气,气象。²¹发:现;表现。²²徴:验证。²³淫:过度;失去节制。²⁴序:按次序排列。(五节)指五行之节。古人以无形中的木火金水,配属春夏秋冬四时,每时七十二天;又将每季之末的各十八日,配属于土。这就是所谓五节。一说,五节似指五声之节。²⁵菑:通“灾”。²⁶末疾:四肢的疾病。末,四末,即四肢。²⁷腹疾:指肠胃疾病。²⁸晦淫惑疾:意为夜间应安身休息,如就寝过晚,易患心神惑乱的疾病。晦,晦暗,这里指晚上。²⁹明淫心疾:意为白天如思虑操劳过度,易患辛劳疲惫的疾病。明,指白昼。³⁰阳物:意为随附男性之物。这是封建礼教的观点。³¹不节:指晋平公近女色过度,没有节制。(不时)不按时,指不分昼夜晦明。
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穀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¹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quē),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²,任其大节³,有菑(zāi)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jì),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¹⁰。穀之飞亦为蛊¹¹。在《周易¹²》,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¹³。皆同物¹⁴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译文:医和出来后,将情况告诉了赵孟。赵孟问道:“谁称得上是良臣呢?”医和回答说:“说的就是主公您啊!主公辅佐晋国,到现在八年了。晋国国内没有动乱,与诸侯外交也没有失礼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良臣了。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大臣,荣享着国君的宠信和俸禄,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有灾祸发生了,却不能改变它,一定会受到它的祸害。如今国君到了因过度亲近女色而生病的地步,势将不能谋虑顾念国家大事了,灾祸哪一个比这更大呢?!主公不能加以阻止,我因此才说‘良臣将死,天命不佑’的话!”赵孟又问道:“什么叫做‘蛊’?”医和答道:“过度沉溺于令人心志惑乱的事所生的病叫‘蛊 ’;在文字上,皿和虫构成了‘蛊’;谷物中孳生的飞蛾也是‘蛊 ’;在《周易》中,长女迷惑了少男,就像大风吹落了山上的草木一般,同样叫做‘蛊’。这些都是同类的事理。”赵孟叹道:“良医啊!”给他置办了丰厚的礼物,然后让他回国了。
注释:¹主:指赵孟。医和受命来晋国是宾客,所以称赵孟为主。²宠禄:恩宠与利禄。³大节:重大的关键。指关系国家安危存亡的大事。⁴菑祸:指晋侯荒淫好色。⁵改:指改变晋侯的行为。⁶图恤社稷:谋虑顾念国家。图,图谋。恤,顾恤,忧虑。⁷御:阻止;制止。⁸淫溺惑乱:指晋侯沉溺霍乱于女色。⁹文:文字。¹⁰皿虫为蛊:“蛊”字由“皿”“虫”二字组成。是一个会意字。¹¹穀之飞亦为蛊:储藏过久的谷物中,孳生能飞的虫蛾,也叫蛊。¹²周易:即《易经》,简称《易》,详见本教材《周易三则》说明。¹³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意为在《周易》中,蛊卦的含义是长女迷惑少男,不是恰当的配偶,如同劲风吹落山上的草木。¹⁴同物:同类。指对“蛊”的三种解说,意义都属同一事类。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¹、来从海底,皓(hào)色千里澄辉。莹(yíng)无尘、素娥²淡伫(zhù)³,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lǐn),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译文:傍晚浮云收敛,淡净的蓝天像一片澄碧的琉璃。银灿灿的圆盘,从海底升起,皓洁的月色洒下清澈的银辉,笼罩四野。晶莹莹纤尘不染,月宫嫦娥淡装伫立,明净净历历可数,那丹桂的枝叶参差不齐。刚刚开始结露,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中再没有如此美好的秋夕。露天下久坐仰望,疏落的流萤时时闪过,惊起的乌鸦向南飞去。登上冰冷的瑶台,将栏杆倚暖,欲下台阶却迟迟疑疑。
注释:¹烂银盘:形容中秋月圆而亮。²素娥:即嫦娥。月中仙子。³淡伫:淡雅宁静。⁴丹桂: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⁵玉露初零:玉露,秋露。零,指雨露及泪水等降落掉下。⁶金风:秋风。五行中秋属金,故乏秋风为金风。⁷瑶台:美玉砌的楼台。此泛指华丽的楼台。⁸迟迟:眷恋的样子。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念佳人、音尘¹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²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xiāo),清光³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译文:我想念远方的佳人,自离别断了消息,当此夜月也应寄情千里缓解相思愁绪。最牵动情怀,是那铜漏的水声不断滴沥;暗自伤心悲惨,是那婆娑的花影偷偷转移。料想来日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依然清丽,但天气是阴是晴又怎能预知呢?我们倾心爱恋,如今离别后,又期望着隔年的相遇。但愿人们健康,清醇的美酒,淡素的月影,永远相随相伴。
注释:¹音尘:音信,消息。²漏声:铜壶滴漏之声。³清光:清美的风彩。⁴凝恋:深切思念。⁵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⁶素影:月影。

  此词写中秋月景而兼怀人。词中以清婉和雅的语言,对中秋月景和怀人情思作了细腻传神的描写。

  开头两句“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一笔放开,为下边的铺叙,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晚云收尽,淡淡的天空里出现了一片琉璃般的色彩,这就预示着皎洁无伦的月亮将要升起,此下的一切景和情都从这里生发出来。接着“烂银盘”句写海底涌出了月轮,放出了无边无际的光辉,使人们胸襟开朗,不觉得注视着天空里的玉盘转动。“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写嫦娥素装伫立,丹桂参差可见,把神话变成了具体的美丽形象。“莹无尘”、“静可数”和上边所说的“晚云收”、“千里澄辉”的脉理暗通。到这里,月光和月中景已经写得很丰满。中秋是露水初降,已凉天气未寒时,是四季中最宜人的节候,美景良辰,使人留连。“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化用了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和韦应物“流萤度高阁”的名句,写出了久坐之中、月光之下所看到的两种景物,这是一片幽寂之中的动景,两种动景显得深夜更加静谧。“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中的“栏干凭暖”表明,赏月人先是坐着的,而且坐得很久;后来是凭栏而立的,立的时间也很长,以致把阑干凭暖,从而委婉地表现出词人不是单单地留恋月光,而是对月怀人。结语明说词人的怀人情意,曰“欲下迟迟”。

  过片“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这两句,上承“欲下迟迟”,下启对情思的描写。过片接得自然妥贴,浑然无迹,深得宛转情致。下边主要从对方写起。遥想对方此夜里“最关情”的当是“漏声正永”,“暗断肠”的应为“花影偷移”。随着漏声相接、花影移动,时间悄悄地消逝,而两人的相会仍遥遥无期,故而有“暗断肠”之语。料想明天夜月,清光也未必会减弱多少,只是明天夜里是阴是晴,谁能预料得到呢?两人之所以共同留恋今宵清景,是因为今年一别之后,只能待明年再见了。这是接写对方的此夜情,自己怀念对方的情思,不从自己方面写出,而偏从对方那里写出,对方的此夜情,也正是自己的此夜情;写对方也是写自己,心心相印,虽悬隔两地而情思若一,越写越深婉,越写越显出两人音尘别后的深情。上片“露坐久”,“栏干凭暖”的深刻含意,通过对对方此夜情的两层描写揭示出来。歇拍三句“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结得雍容和婉,有不尽之情,而无衰飒之感。这首词的结句东坡的《水调歌头》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来。但苏词劲健,本词和婉,艺术风格不同。

  这首长调词操纵自如,气脉贯串,不蔓不枝,徘徊宛转,十分出色。其佳处于起得好,过得巧,而结得奇。正如沈义父评说长调慢词时,所说的,“第一要起得好,中间只铺叙,过处要清新,最紧是末句,须是有一好出场方妙”(《乐府描述》),这首词的末句堪称“一好出场”,显露了全词的和婉之妙。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第96-97页

绿tóu ·yǒngyuè

cháoduān sòngdài 

wǎnyúnshōu dàntiānpiànliú lànyínpán láicónghǎi hàoqiānchénghuī yíngchén édànzhù jìngshǔ dānguìcēn chūlíng jīnfēngwèilǐn niánjiāshí zuòjiǔ shūyíngshí quèzhèngnánfēi yáotáilěng lángānpíngnuǎn xiàchíchí 
niànjiārén yīnchénbiéhòu duìyīngjiěxiāng zuìguānqíng lòushēngzhèngyǒng ànduàncháng huāyǐngtōu liàoláixiāo qīngguāngwèijiǎn yīnqíngtiānyòuzhēngzhī gòngníngliàn jīnbiéhòu háishìnián rénqiángjiàn qīngzūnyǐng chángyuànxiāngsu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