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陪金盏醉红颜,回首风光杳霭间。老去未忘三级浪,近来频梦八重关。
忆陪金盏醉红颜,回首风光杳霭间。老去未忘三级浪,近来频梦八重关。
云烟旧路到何日,灯火虚堂真似山。只恐断魂收不得,更须佳句与招还。
云烟旧路到何日,灯火虚堂真似山。只恐断魂收不得,更须佳句与招还。

yuèshíjiǔyuèliùèrshísānmèngguòzhàozhòngqiángjiāzuòzhōngrénxiàopíngshíyīnzhǎngshùméngzǎojiànchóuyīntóuhuìmiànzhīwèi--zhī

péijīnzhǎnzuìhóngyánhuíshǒufēngguāngyǎoǎijiānlǎowèiwàngsānlàngjìnláipínmèngzhòngguān

yúnyānjiùdàodēnghuǒtángzhēnshìshānzhǐkǒngduànhúnshōugèngjiāzhāohái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7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¹。黄童²白叟³聚睢(huī)(xū)
译文: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
注释:¹乌:乌鸦。²黄童:黄发儿童。³白叟:白发老人⁴睢盱:喜悦高兴的样子。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¹逢人虽未惯,猿猱(náo)²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译文: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
注释:¹麋鹿:鹿类的一种。²猿猱:猿类的一种。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这首诗写谢雨路上所见之景:丽日、碧溪、游鱼、树木、黄童、白叟、麋鹿、猿猱,一景一句,恰似电影镜头,连续将客观景物一个个展现在读者面前。

  “照日深红暖见鱼”,深红温暖的夕阳斜斜地映照潭水,把潭水染得通红也增加了一份暖意,而潭中的鱼儿欢快游玩,清晰可见,染红了的潭水、欢快游动的鱼儿都是春旱过后、大雨降后的情景,词人虽未点出春旱之时的情景,但读者可以想象那是一定是潭水干枯、鱼儿无处寻觅,这样的前后对比之中、温馨的画面之中隐含了词人欣喜的心态。“连溪绿暗晚藏乌”,沿着石潭向四处望去,看见成阴的绿树接连一片,而深藏其中的乌鹊发出鸣噪的声响,动静结合,更显幽静。“黄童白叟聚睢盱”,以黄童、白叟代称所有聚集的人群,词人看到他们都呈现出喜悦兴奋的神态。上片中红、绿、黄、白等色彩和谐搭配,动景、静景巧妙结合,景物、人群完美融合,运笔灵动、构思精巧。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麋鹿在突然之间逢遇如此多的人群顿觉不习惯,有一种惊慌之感,而猿猱却一听到喧天的喜庆鼓声不招自来,极度兴奋,这一对比的描写情趣盎然。以动物的反映间接写出石潭谢雨的欢闹情景,不着一字,而风流自现,可谓神笔。“归家说与采桑姑”,结尾由实转虚,笔法灵活,词人想象这些观看长官亲自谢雨而欢喜异常、激动难耐的在场者,归家之后一定会把谢雨之时的欢腾景象向采桑姑细细说与。

  在这首小词之中,词人丝毫没有描写自己的心境,但透过词人所见、所闻、所想的一切,读者自可体会词人无比兴奋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徐房明.沁人心脾 豁人耳目——试论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吉安师专学报,1994,3

huànshā ·zhàoshēnhóngnuǎnjiàn

shì sòngdài 

ménshítánxiè dàoshàngzuòshǒu tánzàichéngdōngèrshí chángshuǐzēngjiǎnqīngzhuóxiāngyìng

zhāoshēnhóngnuǎnjiàn lián绿ànwǎncáng huángtóngbáisǒusuī 
鹿féngrénsuīwèiguàn yuánnáowén guījiāshuōcǎisāng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与客携壶¹,梅花过了²,夜来风雨。幽禽(qín)³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tí)剪,尚沾惹、残茸(róng)半缕。怅玉钿(diàn)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译文:我与好友携酒踏青,却发现一夜的风雨已将梅花摧残殆尽。梅花枝头孤鸟独鸣,啄食花心,凌空而去。出自佳人纤纤玉手的一件崭新的春衣上还残留一点儿缝制时的线头。可惜现在梅花香凋玉殒,她也被锁在深深的庭院,我们不可能再相见了。
注释:¹壶:酒器。²梅花过了:指梅花被风雨打落在地。³幽禽:幽栖的小鸟。⁴香心:花心。⁵柔荑:细向柔嫩的初生茅草,形容女子滑嫩的的纤纤玉手。⁶残茸半缕:意为女子为他缝制的春衣还残留着一缕丝茸。残茸:缝农刺绣等针线活计用过的线头。玉钿:古代女子的首饰,此处形容吹落的梅花像钗钿一样。⁷朱门:红漆大门,指意中人所居之处。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¹。扬州梦觉,彩云²飞过何许?多情须倩(qiàn)³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nèn)虚度。
译文:我伫立凝望当初和她携手同游的地方,而今只剩下那日我们系马的垂杨柳和熟悉我的鹦鹉了。当我从旧梦中醒来时,我的爱人又在何处呢?我只能借助梁间的燕子把我的深情传达给她,问一问她现在过得怎样。当初我们怎能料想到这样会虚度时光、浪费青春呢。
注释:¹认郎鹦鹉:只有架上的鹦鹉还认得我。²彩云:比喻美好事物或薄命佳人。³倩:借助。⁴吟袖:诗人的农袖,此处是作者自指。⁵弓腰:形容女子纤细柔蚓的腰肢,舞蹈时腰肢弯曲的姿态。⁶恁:如此。

  上阕描写春游的所见所感。开端从春景写起。“与客携壶”,开头便是借酒浇愁。“梅花”两句交待时令,已到仲春,更兼风雨,摧残梅花情景可知。情亦如花,倍受间隔。“自语”“啄”“度”将鸟儿的可爱情态描摹得栩栩如生。由这美丽的春光,自然地过渡到了对春衣的描写。词人身上穿着的春衣,都是恋人用白晰柔嫩的手亲自剪裁的,那衣服上至今还残留着一些断线残丝。词人将恋人的手比做柔荑,娇艳动人,令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再见无路”表达的是一片无奈的心情,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阕则描写故地凝思。“凝伫”二字看似写状态,实则写心情。在物是人非之时重游旧地,或属无心,或似有意,管不住双脚似的来到曾经良辰美景的庭院,但见人去楼空。在美人门前呆呆且久久地凝望。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八字以清淡萧条之笔写现下孤寂心态,更反衬昔日的风流。“系马垂杨”写当年潇洒神色,俊逸风采。一个’但”字,又勾回现今。“认郎鹦鹉”写常来常往之熟稔,而今垂杨依旧,无马可系,只剩一片凄凉。此处鹦鹉或许一如往常地在招呼来客,但对词人来说,却已事过境迁,人面不知何处。“扬州梦觉”化用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表达了和杜牧相似的感情历程。“彩云飞过”或象征过去的那段美好恋情,或象征昔日的爱人,如今都化为陈迹,再也寻访不到了。这里词人一片痴心,都化作对燕子的喃喃私语,流露出无限的深情。“吟袖弓腰”,以局部代表整体,从中可以想象出伊人身姿的曼妙。“倩梁间燕”,这富有情致的一笔。结尾几句自伤自叹,空怀悲戚。

  此词写追怀旧情。上阙由眼前风雨摧花、耳边幽禽独语、衣上残茸半缕,引出对旧情的思念和相见无路的怅恨。下阙以“凝伫”承上启下,旧游处仅见垂扬、鹦鹉,又感慨今日物是人非;虽知人去梦醒,却又欲罢不能,而向梁间燕子殷勤寄语;最后明知多情误人,虚度年华,仍在苦涩中咀嚼昔日的甜美。全词从细微处着笔,以小见大,以景衬情,回环蕴藉。这首词虽是伤春怀人之作,然而读后并不觉得沉重,清新的语言,婉转的情调,使它成为描写思念之情的动人佳作。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姜夔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第60页
2、 刘石主编,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08:第1120页
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
(lǒng)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líng)¹
译文:陇上的鹦鹉巢空了,被人关进笼中已有多少年月了啊,扭过头自己用嘴梳理羽毛的孤独寂寞之状令人不忍相看。
注释:¹梳翎:指鸟类梳理自身羽毛。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译文: 如果打开笼子把这只白鹦鹉放回家乡,那你们就是大慈大悲的观音,就会得到常念佛经为你们求福的报答。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王屋山人魏万,云自嵩宋沿吴相访,数千里不遇。乘兴游台越,经永嘉,观谢公石门。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
译文:你个小家伙,有仙人气质,出生东方,却像西方的神仙喜欢戏弄浩荡云海。精神沛然,纵神天游,独去独往,家人也不知道你的去向。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仙人东方生,浩荡弄云海。沛然乘天游,独往失所在。
译文:你是魏侯家的子孙,继承了他的大名,本家住在聊摄城。你神态卷舒,出元入化,喜欢参拜古贤遗迹。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魏侯继大名,本家聊摄城。卷舒入元化,迹与古贤并。
译文:你十三岁就舞弄文墨,看相读史,也是挥笔生花。你口齿伶俐,辩论可以折服著名辩论家田巴生,和鲁连子一样。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十三弄文史,挥笔如振绮。辩折田巴生,心齐鲁连子。
译文:你曾相西去洛阳等地,让当地文人吃惊不小。你在王屋山采气炼功,窥奥入妙,一睹洞天门。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西涉清洛源,颇惊人世喧。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译文:你也去过嵩山,遇到不少羽客道士。清早就携着月光子的素手,晚上就宿在玉女的窗前。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朅来游嵩峰,羽客何双双。朝携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译文:你曾相去鬼谷,赏其窈窕秀美,也到龙潭观其众流急奔。现在有东渡汴河水,行走三千里来拜访我。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潈。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
译文:满怀逸兴,观赏吴云,一路飘飖到了浙江岸。扬帆挥手,海渡杭州与越州之间,在樟亭观望海潮。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
译文:你又听说会稽山水秀美,来到耶溪弄溪水。会稽山水有万壑千岩,峥嵘影象都投影在镜湖里。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译文:那里的秀色不可形容,江城洒满清辉。在水中行船如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遥闻会稽美,且度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译文:你在那里逗留很久,然后入剡溪寻找王子猷与许询等名人的遗迹。你肯定笑着读了曹娥碑,沉吟了许久蔡邕题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评语,也一定知道那是绝妙好词的意思。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译文:天台山着连四明山,日落以后就入国清寺休息。看见月亮围绕五峰转,古松百里,飒飒松声如鸣琴。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此中久延伫,入剡寻王许。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译文:沿灵溪看越国,华顶峰就显得特别缥缈超忽。山上有石梁横躺在青天之上,人只得侧足而行,起码要花半个月。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天台连四明,日入向国清。五峰转月色,百里行松声。
译文:你突然就想去看看永嘉,不怕海路遥远。扬帆挂席横渡海湾,回头看见赤城一片彩霞光。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灵溪咨沿越,华顶殊超忽。石梁横青天,侧足履半月。
译文:赤城逐渐远去消失,眼前又突现一高耸的孤屿。海水连续万古流淌,孤屿上高亭历尽千年霜月。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忽然思永嘉,不惮海路赊。挂席历海峤,回瞻赤城霞。
译文:缙云河谷水急难渡,但那里的石门最雄壮可观。瀑布似乎挂在北斗星上,不知道此水的源头在那里。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赤城渐微没,孤屿前峣兀。水续万古流,亭空千霜月。
译文:瀑布才山壁喷薄而下,如洒白雪,空空濛濛,白天也寒意遽然而生。你有种,不惧恶溪的水险滩急,还想去看看恶溪是怎么个恶法。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
译文:那恶溪,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是李北海李邑开的,岩是谢康乐凿的。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喷壁洒素雪,空濛生昼寒。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译文:到处是松风和猿声,你却一洞一壑地搜索看看住没住神仙。山径出往梅花桥,双溪合并与潮水融合一体。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
译文:到金华岸落帆,看到赤松子了吗?那里有沈约题诗的八咏楼。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
译文:城西边孤峰高耸孤峰高耸在四荒外,旷望群川汇合。云卷天地开阔,波涛连天,似乎要席卷浙西。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沈约八咏楼,城西孤岧峣.
译文:新安江口乱流奔涌,北岸有个严光濑。那是严子光的钓台,耸立在碧云中,邈然与苍岭相对。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岧峣四荒外,旷望群川会。云卷天地开,波连浙西大。
译文:后来你又到吴都,悠然到了姑苏城。从烟绵笼罩的九疑山样的地方出来,突然看到五湖漭荡如天。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乱流新安口,北指严光濑。钓台碧云中,邈与苍岭对。
译文:目极心远,悲歌长吁,李白你在那里?船回楚江滨,挥浆回到扬子津。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稍稍来吴都,裴回上姑苏。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
译文:身著日本布裘,神态昂然出风尘。五月份见到我,交谈以后,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人。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回桡楚江滨,挥策扬子津。
译文:你我相逢,其乐无限,天天一起游山玩水。我徒然干谒诸侯,不致意于财产积累。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风尘。五月造我语,知非儓儗人。
译文:吾的朋友杨利物句如扬子江上的云彩——飘逸潇洒,爱好弦歌,日播清芬。他虽为江宁太守,但是个山公一样豪气冲天的人。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相逢乐无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诸侯,不致百金产。
译文:我们乘兴去拜访他,让他知道我喜爱你。你以后还有机会来吗?也许我们仙台有期。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吾友扬子云,弦歌播清芬。虽为江宁宰,好与山公群。
译文:你回到家里,东窗边的绿玉树,一定又多长出三五枝枝。你家北边天坛山的人,一定会笑你,如此迟归。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乘兴但一行,且知我爱君。君来几何时,仙台应有期。
译文:我们就要远别了,写首诗歌送你,表达我悲伤的心情。我思念你的心就像黄河水永不断歇。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东窗绿玉树,定长三五枝。至今天坛人,当笑尔归迟。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我苦惜远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根据裴斐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当时李白送魏万归隐故乡王屋山。王屋山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是中国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此诗介绍了魏万一生的戎马生涯,同时表达了李白对魏万遭遇的愤慨、无奈和惋惜之情。诗中“目极心更远,悲歌但长吁”、“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等句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留恋以及替好友感到惋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¹
译文:心里的忧愁万分郁结,孤独地唉声叹气不断悲伤。
注释:¹增伤:加倍忧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思蹇(jiǎn)¹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译文:思来想去怎么也不能开怀,只恨长夜漫漫天总不亮。
注释:¹蹇产:曲折纠缠。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悲秋风之动容¹兮,何回极之浮浮!
译文:悲叹秋风一来草木枯黄,坏人当道真是一片糟糕!
注释:¹动容:指秋风吹来的状况。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数惟¹(sūn)²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译文:每当想到楚王动辄发怒,我就胆战心惊痛苦悲伤。
注释:¹惟:思,想起。²荪:香草名,这里指楚王。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¹以自镇。
译文:真想疾起狂奔远去他乡,看到百姓痛苦镇定思量。
注释:¹尤:遭罪。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结微情¹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译文:我把内心想法讲了出来,把它拿来赠给我的楚王。
注释:¹微情:一点点情意,是作者自谦。
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¹以为期²
译文:楚王曾经与我有过约定,他说黄昏时分相会一趟。
注释:¹黄昏:代指晚年。²期:约。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羌中道而回畔¹兮,反既有此他志。
译文:谁知楚王半路改变想法,一反过去态度另有主张。
注释:¹回畔:折回。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jiāo)¹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kuā)²
译文:对我炫耀他的美好姿态,向我展示他的艳丽衣裳。
注释:¹憍:通“骄”,骄傲,夸耀。²修姱:美好。其,楚怀王。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¹为余而造怒。
译文:与我有约你却言而无信,为何反而对我发怒逞强。
注释:¹盖:通“盍”,何。
愿承间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愿承间¹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译文:本想找个机会说明情况,却又怕这怕那没有胆量。
注释:¹承间:找个机会。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dàn)¹
译文:悲我忧豫不敢接近楚王,心里痛苦就如火烧一样。
注释:¹憺憺:忧心重重的样子。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yáng)¹聋而不闻。
译文:我把这情景编成了歌辞,但你假装耳聋不肯倾听。
注释:¹详:通“佯”,假装。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固切人¹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译文:言辞懇切之人不受欢迎,小人以我为患把我提防!
注释:¹切人:直率坦诚的人。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初吾所陈之耿著¹兮,岂至今其庸²(wàng)³
译文:当初我把意见陈述明白,至今难道他会完全遗忘?
注释:¹耿著:明白清楚。²庸:乃,就。³亡:通“忘”,忘记。
何毒药之謇謇兮?原荪美之可完。
何毒药之謇(jiǎn)¹兮?原荪美之可完。
译文:为何直想反复讲述这话?我盼楚王美德得到发扬。
注释:¹謇謇:忠直敢言。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望三五¹以为像²兮,指彭咸以为仪。
译文:希望三皇五帝作为榜样,就像彭咸谏君不听投江。
注释:¹三五:三王五霸,三王即夏禹、商汤、周文王;五霸先秦时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汉代以后说法不一。²像:榜样。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夫何极¹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译文:学习三五彭咸何事不成?定会无亏无损名声远扬。
注释:¹极:方向。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¹
译文:美好品德要靠自我修养,名声好坏哪凭自己宣扬。
注释:¹虚作:假造。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¹而有获?
译文:怎能君不施恩望臣回报,怎能春不下种秋来收粮?
注释:¹实:播种。
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少歌¹曰:与美人抽思²兮,并日夜而无正³
译文:小歌:我把内心所想向他诉说,日以继夜等待却无反响。
注释:¹少歌:古代乐章音乐的名称。这里是前半部分内容的小结。²抽思:一作“抽怨”。抽,抒写。³正:同“证”,证据。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ào)¹朕辞而不听。
译文:楚王对我炫耀他的美好,并不把我所说放在心上!
注释:¹敖:通“傲”,轻慢。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¹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译文:唱道:一只鸟儿从南方飞来,停留在汉水之北。
注释:¹倡:通“唱”,古代音乐章节的名称。这里指诗的下半部分的开始。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好姱佳丽兮,牉(pàn)¹独处此异域。
译文:毛羽十分美丽,孤单地在异乡作客。
注释:¹牉:分离。
既惸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既惸(qióng)¹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译文:没有一个知交,也没有谁介绍。
注释:¹惸:同“茕”,孤独。
道卓远而日忘兮,原自申而不得。
道卓远¹而日忘兮,原自申而不得。
译文:相隔既远而被人忘怀。要自荐也没有路道。
注释:¹卓远:遥远。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¹
译文:望着北山而流眼泪,对着流水而自哀悼。
注释:¹太息:叹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望孟夏¹之短夜兮,何晦明²之若岁。
译文:孟夏的夜景本来很短,为什么长起来就像一年?
注释:¹孟夏:夏历的四月。²晦明:从黑夜到白天,指一夜。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惟郢(yǐng)¹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译文:郢都的路途确是遥远,梦魂一夜要走九遍。
注释:¹郢路:由汉北通往郢都之路。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¹月与列星。
译文:我不管是弯路还是捷径,只顾南行戴着日月与星星。
注释:¹南指:南行的指示标志。
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¹
译文:想直走但又未能,梦魂往来多么劳顿。
注释:¹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译文:为什么我的性情这样端直,别人的看法却和我不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¹弱而媒²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译文:替我媒介的人都欠工夫,也还不知道我的从容。
注释:¹理:使者,媒人。²媒:动词,说合。
乱曰: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¹曰:长濑(lài)²湍流,溯³江潭兮。
译文:尾声:水浅滩长,我溯沧浪而上。
注释:¹乱:尾声。²濑:浅滩上的流水。³溯:逆流而上。⁴潭:深渊。
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狂顾¹南行,聊以娱心兮。
译文:回望南方,聊以解慰愁肠。
注释:¹狂顾:急切地回顾。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zhěn)¹(wēi)(wéi),蹇(jiǎn)²吾愿兮。
译文:怪石崎岖,行走不如人愿。
注释:¹轸石:扭曲的怪石。²蹇:阻止,阻碍。
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超回志度¹,行隐进兮。
译文:迂回超越,使我进退两难。
注释:¹志度:考虑。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低徊¹夷犹²,宿北姑兮。
译文:迟疑不进,落宿在这北姑。
注释:¹低徊:徘徊。²夷犹:犹豫。
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烦冤瞀(mào)¹容,实沛徂²兮。
译文:心烦意乱,万事颠沛胡涂。
注释:¹瞀:心绪烦乱。²沛徂:颠沛流离。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愁叹苦神¹,灵遥思兮。
译文:叹息悲伤,神魂飞向远处。
注释:¹苦神:神思劳苦。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¹兮。
译文:地偏路远,没人代为诉苦。
注释:¹行媒:媒介。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道思¹作颂,聊以自救兮。
译文:调整思路,作歌聊以自娱。
注释:¹道思:一路哀思。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忧心不遂¹,斯言谁告兮?
译文:忧愁难解,有谁可以告诉?
注释:¹遂:顺畅。

  “抽思”取之于诗篇中“少歌”之首句。对“抽思”的解释,王逸《楚辞章句》谓:“为君陈道、拔恨意也。”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抽,拔也。思,意也。”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抽,绎也。思,情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以为:“抽,拔也。抽思,犹言剖露其心思,即指上陈之耿著言。”

  从体式上看,此篇有个与它篇不尽合一的独特篇章结构:除篇尾有“乱辞”外(这是《九章》中多数篇所具备),还增加了“少歌”与“倡曰”两种形式,此为它篇(如《离骚》、《九歌》及《九章》其它篇等)所罕见。所谓“少歌”,朱熹《楚辞集注》认为乃类同于“小歌”,是诗章前部分内容的小结。

  所谓“倡曰”,即是“唱曰”,是诗章第二部分内容的发端。联系此篇整体内容,这别具一格的“少歌”与“倡曰”至少起了两个作用:其一,内容结构上的转换,由前半部分刻画与君不合、劝谏无望而生的忧思之情,转向了独处汉北时心情的描摹,“少歌”与“倡曰”在这里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诗篇顺理成章;其二,诗篇的结构体式有所突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避免了单一化叙述的单调与呆板,产生了回旋曲折的艺术效果。

  此诗回忆自己向楚王建议革新政治,遭受谗害而被放逐的情况,所写的是把作者蕴藏在内心深处像乱丝般的愁情抽绎出来。全诗流贯着缠绵深沉、细腻真切的怨愤之情,它贯穿了诗的始终,又紧扣了诗题“抽思”,并时时与之相照应。

  诗篇一开首即扣住了题目”抽思“——以忧伤入题,用一连串具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词汇一下子将读者引入了“忧伤”的氛围,从而步入了诗人刻意营造的感情王国。

  诗人丰富复杂的情感是随着诗章的逐步展开而渐次委婉吐露的。诗篇先从比喻入手,描述了诗人的忧思之重犹如处于漫漫长夜之中,曲折纠缠而难以解开,由此自然联系到了自然界——“谓秋风起而草木变色也”(朱熹语);继而写到了楚怀王,由于他的多次迁怒,而使诗人倍增了忧愁,虽有一片赤诚之心,却仍无济于事,反而是怀王多次悔约,不能以诚待之。诗人试图再次表白自己希冀靠拢君王,却不料屡遭谗言,其心情自不言而喻——“震悼”、“夷犹”、“悝伤”、“惦儋”,一系列刻画内心痛苦词语的运用,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诗人的忠诚与不被理解的窘迫。“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成以为仪”,“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一番表露,既是真诚的内心剖白,也是寄寓深邃哲理、予人启迪的警策之句,赋予诗章以理性色彩。

  “少歌”后的“倡日”部分,叙述角度有所转换。这部分以由南飞北的鸟儿作譬,刻画了诗人独处汉北时“独而不群”、“无良媒”的处境,其时其地,诗人的忧思益增:“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两句,令人读之怃然。值得注意的是,诗篇至此巧妙地插进了一段梦境的描写,以此抒写诗人对郢都炽烈的怀念,使读者似乎看到诗人的梦魂由躯体飘出,在星月微光下,直向郢都飞逝,而现实的毁灭在空幻的梦境中得到了暂时的慰藉。这是一段极富浪漫色彩的描绘。

  诗篇最后部分的“乱辞”完全照应了开头,也照应了诗题。诗人最终唱出的,依然是失望之辞——因为,梦幻毕竟是梦幻,现实终究是现实,处于进退两难之中的诗人,无法也不可能摆脱既成的困境,他唯有陷入极度矛盾之中而藉诗章以倾吐心绪,此外别无选择。

  全诗最大的特色,应该是流贯全篇的缠绵深沉、细腻真切的怨愤之情,它贯穿了诗的始终,又紧扣了诗题“抽思”,并时时与之相照应。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26-831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