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钟残人渐定。庭户沉沉,月落梧桐井。闷倚琐窗灯炯炯。兽香闲伴银屏冷。淅沥西风吹雁影。一曲胡笳,别後谁堪听。誓海盟山虚话柄。凭书问著无言应。
楼上钟残人渐定。庭户沉沉,月落梧桐井。闷倚琐窗灯炯炯。兽香闲伴银屏冷。淅沥西风吹雁影。一曲胡笳,别後谁堪听。誓海盟山虚话柄。凭书问著无言应。

diéliànhuā··lóushàngzhōngcánrénjiàndìng--chényǔnpíng

lóushàngzhōngcánrénjiàndìngtíngchénchényuèluòtóngjǐngmènsuǒchuāngdēngjiǒngjiǒngshòuxiāngxiánbànyínpínglěng西fēngchuīyànyǐngjiābiéhòushuíkāntīngshìhǎiméngshānhuàbǐngpíngshūwènzheyányīng

陈允平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3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
译文:上元是谁的夫人?偏偏最得王母娘娘的宠爱。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嵯峨三角髻,馀发散垂腰。
译文:头发梳成山样高,余发下垂到臀腰。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
译文:身着大红袍,上面还罩着锦绣小青袄。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手提嬴女儿,闲与凤吹箫。
译文:手携美女弄玉,弄玉与凤(箫史)悠闲地吹着玉箫。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译文:眉目频频传情,忽然不见了他们的踪影。

shàngyuánrén

bái tángdài 

shàngyuánshuírén piānwángjiāo 
cuóésānjiǎo sǎnchuíyāo 
qiúqīngmáojǐn shēnzhuóchìshuāngpáo 
shǒuyíngér xiánfèngchuīxiāo 
méiliǎngxiào ránsuífēngpiāo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译文:桃花的花瓣深浅不一,就像女子的妆容一样,浓妆淡抹总相宜。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译文:春风吹过一片片粉白的花瓣,吹落在树下人白色的衣裙上。

táohuā

yuánzhěn tángdài 

táohuāqiǎnshēnchù yúnshēnqiǎnzhuāng 
chūnfēngzhùchángduàn chuīluòbáicháng 
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驰铁骑,阵势纵横。人在油幢,戎韬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万马不嘶(sī),一声寒角,令行柳营。见秋原如掌,枪刀突出,星营铁骑¹,阵势纵横。人在油幢(zhuàng)²,戎韬(tāo)总制³,羽扇从容(qiú)带轻。君知否,是山西将种,曾系诗盟。
译文:演习场上,军纪严明,军容肃整,万马齐喑。随着一声号角声响,全军立即开始行动。秋日的平原如同手掌,而那枪林刀丛则像手指一样突出挺立其上,队队铁骑奔营,速度快如流星; 队形纵横,变化莫测。而检阅官张路分正端坐在油幢军帐之中,他按照兵法指挥着外面的千军万马,手执羽扇,神态从容,身着轻裘缓带,大有儒将之风。诸君可否知道,此人(张路分)不但是天生的将种,还颇富文才诗情。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¹星营铁骑:带甲的骑兵如流星般奔营。²油幢:油布制的帐幕。³戎韬总制:以兵法来部勒指挥。戎韬指的是兵法。⁴羽扇从容:三国时诸葛亮常手执羽扇,从容指挥战事。⁵裘带轻:即轻裘缓带,用羊祜故事。⁶山西将种:古人认为华山以西之地是出将才的地方。
龙蛇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龙蛇¹纸上飞腾。看落笔四筵(yán)风雨惊。便尘沙出塞,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未惬(qiè)²平生。拂拭腰间,吹毛剑³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译文:他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书写时笔走龙蛇,落笔后则风雨为之惊,四座为之倾。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万里封候,印金如斗,但这些并不足以平心意。他时时在拭擦腰间的宝剑,决意要驱散金兵,将那金人首领拿下斩首,否则就心意不能平。傍晚归来,那随军乐队所演奏的鼓乐,听起来却已经带上了那沙场上的边声。
注释:¹龙蛇:喻书法。²惬:满足,畅快。³吹毛剑:指锋利的剑。⁴楼兰:此指金统治者。

  刘过虽终身未仕,但对北伐甚为关心,一直期盼全国统一。该词即是作者这种心境的最好体现。词的开篇从听觉角度对“秋阅”开始前和刚开始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万马不嘶”,足以让人联想到当时整肃的军容以及严明的军纪。随即,“一声寒角”陡然响起,嘹亮之极。“寒”字用得妙,既与词题中的“秋”字呼应,又烘托出战场上的肃杀气氛。 “枪刀突出”三句,又从视觉的角度,在不同侧面描绘了演兵场上的盛况;“人在油幢”三句,从士兵写到将领,描绘了张路分指挥千军万马的仪态:只见他“羽扇从容裘带轻”,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君知否”三句,点出张路分“曾系诗盟”,即参加过诗人集会,展现出这位善于用兵治兵的统帅的另一面,使人物形象愈加丰满、完整。

  下片“龙蛇纸上飞腾”三句承接上片,写张路分文采飞扬、才思敏捷的一面,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能文能武。“便尘”以下几句写张路分的内心世界。通过描写拂拭佩剑的动作,表现了其不甘于平凡的志向。末三句写秋阅结束时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感慨。“归来晚”一句,表明演习时间之长。“随军鼓吹”,听起来也好似“边声”,足见作者北伐抗金的迫切心情以及期望朝廷尽早出兵的急切心情。

  全词风格豪放,极具画面感,是宋词中描写军事场面的优秀词作。

参考资料:
1、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270页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我劝髯(rán)¹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译文:我劝张弼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不要担忧前路,安心回杭州吧。我心中没有波澜了。世俗之念我已经消除了,心已经平静淡泊了。不论是江南还是塞情,都可以居住、任职。
注释:¹髯张:张弼,字秉道,杭州人,苏轼的友人。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zǔ)¹庚桑²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愿闻吴越³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
译文:我真的不值得受杭州百姓的如此之厚的爱戴啊,还请你把这话转告杭州百姓。希望听到杭州传来丰收的消息。皇帝如果问起我在杭州的政绩,请说全赖百姓的爱戴。
注释:¹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亦泛指各种礼器。这里借指杭州人民对苏轼的爱戴。²庚桑:复姓,此处为庚桑楚,老子的弟子。庚桑楚治理地区受人民爱戴,而自认为无功。这里借指苏轼自己。由此说:“真过矣”南荣:庚桑楚的弟子。此处指杭州百姓。³吴越:杭州位于吴越一带,此处指杭州。⁴结袜赖王生:化用王生结袜典故。出自《汉书·张释之传》。西汉处士王生为成全张释之尊老礼贤的名声,曾有意在公卿集合时命廷尉张释之为自己结袜。此处谦称治理杭州之功并不属于自己。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
有时忽惆(chóu)(chàng),匡坐¹至夜分²
译文:有时我忽觉心情惆怅,兀然独坐直至夜半。
注释:¹匡坐:正坐。²夜分:夜半。
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
平明¹空啸咤(zhà)²,思欲解世纷³
译文:天亮时空怀壮志,仰天长啸,欲为世间解乱释纷,一展怀抱。
注释:¹平明:天明。²啸咤:高号长啸。³纷:世间的纷争。
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
心随长风空,吹散万里云。
译文:我的心随长风直上万里,吹散天空中的浮云。
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
羞作济南生¹,九十诵古文。
译文:我羞作济南伏生,九十多岁了还在啃书本,吟诵古文。
注释:¹济南生:即西汉伏生,名胜,济南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传九篇,即今文《尚书》。汉文帝时召伏生,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译文:不如撰剑而起.到沙漠上去拚杀厮斗,为国立功。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
译文:一辈子老死于阡陌之间,怎能扬大名呢?
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
夫子¹今管乐²,英才冠三军。
译文:夫子您是当今的管仲和乐毅,英才名冠三军。
注释:¹夫子:指何昌浩。²管乐:指春秋时齐相管仲、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终与同出处,岂将¹(jǔ)(nì)²群?
译文:我想您终会一起建功立业,岂能一辈子与长沮、桀溺为伍呢?
注释:¹将:与。²沮溺:指春秋时两位著名隐士长沮、桀溺。见《论语·微子》。

  此诗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最终以摆脱这种苦闷而展示出诗人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可分三段,第一段为前四句。开篇”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两句,直接点出积郁于心的”惆怅“。这惆怅虽仅时而出现,但对积极进取、乐观豪爽的诗人来说,却也是非常严重的。为此,他正襟危坐,自夜至明,最后竟不得不用长啸声来加以发泄:”平明空啸咤!“然而,”啸咤“是无济于事的,只不过聊以发泄胸中的不平之气而已,所以用了一个”空“字。”思欲解世纷“,用了战国时鲁仲连的典故。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之所以”惆怅“,原因是为了解除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这就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中的矛盾和苦闷心情也是产生于这里。

  诗的第二个特点便是在积极用世和消极思想的对比之中进行多层次的交叉抒写。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诗的第二段。这一段共八句,在揭示诗人内心活动方面较之第一段更加深入具体。”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二句,上承”解世纷“作飞动的描写,用以状写理想与抱负的远大。这是正面的直抒。”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是反面的对比。就李白看来,面对安史之乱的混乱局面,即使自己已年逾花甲,但也不能像伏生那样,老死于经文之中,于国于民毫无补益。这是一层。”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又是一层。这两句承上而言。如果自己不能乘风破浪,实现”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那么,也应在国难当头之时,拔剑而起,为统一祖国而建立功勋。这是正面的发挥。”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又是反面的对比。

  诗的第三个特点是把古人、友人与自己交织在一起来加以描写。这明显地体现在第三段,即最后四句里边。”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诗人用管仲、乐毅来比喻何昌浩,同时,也是在写自己的怀抱。李白在诗中多次把管仲、乐毅作为自己仰慕和效法的榜样。最后”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二句表示,自己将跟何昌浩一样,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而决不能像长沮、桀溺那样做逃避现实的隐士。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300-302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