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绿扶疏红倒垂,红閒黄染数茎丝。
牢存本色心为主,懒竞时妆面向谁。
受二气中开止昼,当三伏里傲炎曦。
阴崖故国长安路,万里倾阳共藿葵。
嫩绿扶疏红倒垂,红閒黄染数茎丝。
牢存本色心为主,懒竞时妆面向谁。
受二气中开止昼,当三伏里傲炎曦。
阴崖故国长安路,万里倾阳共藿葵。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前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驾钝之材也。
(jì)¹不称²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³之。日啖(dàn)豆至数斗,饮泉一斛(hú),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zhòu)而驰,其初¹⁰若不甚疾。比¹¹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迅¹²示骏¹³。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¹⁴(ān)甲而不息¹⁵、不汗¹⁶,若无事然¹⁷。此其¹⁸为马,受大¹⁹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²⁰,致远之材²¹也。值²²复襄阳,平杨幺,不幸²³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²⁴,而秣(mò)²⁵不择粟(sù)²⁶,饮不择泉。揽辔(pèi)²⁷未安,踊跃前驱。甫²⁸百里,力竭汗喘²⁹,殆(dài)³⁰欲毙然³¹。此其为马,寡取易盈³²,好逞易穷³³,驾钝³⁴之材也。
译文:良马值得赞美的不是力量,值得赞美的是素质。我有两匹马,过去曾经感到它们令人惊叹。它们每天要吃几斗豆,喝十斗泉水,但如果不是精细的饲料、洁净的水,那么宁愿饿死也不吃喝。给它们披上盔甲骑上奔驰,起初好象不太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才抖动马鬃长声嘶叫,加快速度显示出骏马的神速。从正午到傍晚,仍能跑二百里路。御掉马鞍、护甲,它们气不喘、身无汗,像没有跑路一样。这样的马,食量大但不随便接受,体力足但不逞能,是能跑千里的良马。在收复襄阳、讨平杨幺的时候,不幸先后死去。现在我所骑乘的马却不这样。每天吃的不超过儿升,而且不择马料精粗,喝水也不择泉水清浊。我跨上马还未掌牢缰绳,它就蹦跳着快速奔跑。才跑一百里路,就跑不动了,喘着粗气,浑身淌汗,就像要倒下去了一样。这样的马,吃的少,容易满足,喜欢逞能,但很快就跑不动了,是资质低下的驽马。
注释:本文见《金陀粹编》卷七,有题作《良马对》,前且有这么一段:“(绍兴七年)春正月,入见。上从容与谈用兵之要,因问先臣目:‘卿在军中,有良马否?’先臣日”,系岳珂口气,故删去。亦有题作《论马》。一般认为录自绍兴七年三月应召时与高宗的谈话。邓广铭《岳飞传》独认为考诸其他史料,乃岳珂所作溢美乃祖之作。¹骥:良马。²称:值得赞美。³故常:即故尝,过去曾经。⁴奇:感到惊奇。⁵啖:吃。⁶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⁷精洁:精细洁净。⁸受:饮食。⁹介胄:铠甲头盔。此作动词用,披铠甲戴头盔。¹⁰其初:起初。¹¹比:及。¹²奋迅:加快速度。¹³示骏:显示出骏马的速度。古以十二地支计时,午时为中午11至12时,酉时为下午5至6时。自午至酉,即从正午到傍晚。可,可以跑到。¹⁴褫:解除。¹⁵息:喘息。¹⁶汗:流汗。¹⁷无事然:无事一样。¹⁸其:句中表推测、论断。¹⁹大:多。²⁰逞:逞能。²¹材:材料,此指马的素质。²²值:时值,适逢。²³幸:原文误作“事”,据《宋史》本传改。²⁴升:量名,一斗的十分之一。²⁵秣:饲料。此处用作动词,吃。²⁶粟:此指马的饲料。²⁷揽辔:掌缰绳。²⁸甫:刚、才。²⁹汗喘:出汗喘气。³⁰殆:几乎;近于。³¹欲毙然:要倒下去的样子。毙,倒下。³²盈:满足。³³穷:穷尽、力竭。³⁴驽钝:拙劣、低下。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译文:纵使风大浪高,也不要慌,不要愁,要一笑了之。
近看两日远三月,气力穷时会自休。
近看两日远三月,气力穷¹时会自休。
译文:少则两天,多则三月,风力减弱后,浪头自会平静下来。
注释:¹穷:穷尽。

mènxíngshíèrshǒu--yángwàn

fēngxiāntiānlàngtóuzhǐxiàochóu

jìnkànliǎngyuǎnsānyuèqióngshíhuìxiū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金粉¹东南十五州²,万重恩怨³(zhǔ)名流
译文:在那繁华绮丽的江南富庶之地,无限的恩宠和肆意报怨齐集于名流士林。
注释:¹金粉:古代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这里指景象繁华。²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³恩怨: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悲怨之情。⁴属:表结交。⁵名流:知名之士。这里指当时社会上沽名钓誉的头面人物。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牢盆¹(xiá)²操全算,团扇³才人(jù)上游
译文:权贵、幕僚把持着全部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
注释:¹牢盆:古代煮盐器具。这里借指盐商。²狎客:权贵豪富豢养的亲近的清客。³团扇:圆扇,古代宫妃、歌妓常手执白绢团扇。⁴才人:宫中女官。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⁵踞上游:指占居高位。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避席¹畏闻文字狱²,著书都为稻粱谋³
译文:书生离席畏惧文字狱,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
注释:¹避席:古人席地而坐,为表示恭敬或畏惧离席而起。²文字狱:指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在作者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康熙、雍正、乾隆几代文字狱尤为厉害。³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原指鸟类寻觅食物,转指人们为衣食奔走。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¹
译文: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注释:¹列侯:爵位名。汉制,王子封侯,称诸侯;异姓功臣受封,称列侯。

  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首联写在繁华的东南地区,那些依附权贵、沽名钓誉的所谓“名流”,都是从个人利害出发互相勾结和倾轧,造成了无穷无尽的恩怨,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作者客居昆山,俯仰东南士风,感慨颇多,所以在诗中着重讽刺了江南一带“社会名流”争名逐利的卑劣品行以及官场为小人所把持的现状。

  颔联中说“名流”中之官场,既有手柄大权、铜气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那些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即所谓的“名流”,在当时的社会操纵全局、窃据高位。诗句中虽未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也没直接描写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但整个社会被这样一批狐群狗党所统治,不难想见这表面上繁华绮丽的金粉世界是怎样的乌烟瘴气,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作者所厌憎。一“操”字、一“踞”字本无褒贬,此处却写得极富动感、极冷峻,鞭挞之意鲜明自见。

  颈联反映了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诗句中既表现了诗人对清政府利用文字狱镇压士人的愤恨,也对那些不顾国家利益、只醉心于个人名利的士人表示了不满和慨叹,对现实的另一端、与官场相对照的“士林”心态予以揭皮见骨的描摹,痛下针砭。表示了作者对高压下的知识群体的柔媚、怯懦充满愤懑与同情,从而引出结尾两句。

  尾联作者锋芒所向是玩弄士人于股掌之间的最高统治层。从刘邦假惺惺的不可能兑现的封侯许诺,到李世民“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的洋洋得意,再到朱元璋“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即“自外其教”,应“诛其身而没其家”的酷法,再到清初以来不绝如缕的文字狱案,谙熟史事的龚自珍深悉底里,于是借田横的故事告诫世人不要轻信清政府的怀柔政策。借这一历史故事,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他们才是造就这些“黑幕”的总后台。作者真正可贵的思考蕴藏在最后这一问中。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一是表现为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二是表现为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三是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参考资料:
1、 姚电,康丽云,胡毓智.大学国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第120页
2、 吴跃平,晏培玉.大学语文 第2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第151页
3、 阎增山,李洪光.大学语文经典读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第262页

yǒngshǐ

gōngzhēn qīngdài 

jīnfěndōngnánshízhōu wànchóngēnyuànshǔmíngliú 
láopénxiácāoquánsuàn tuánshàncáirénshàngyóu 
wèiwénwén zhùshūdōuwèidàoliángmóu 
tiánhéngbǎirénānzài nándàoguīláijìnlièhóu 
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奈何¹²!天下人何限³,慊(qiàn)只为汝(rǔ)
译文:怎么办呀!天下人何其多,但我的空虚寂寞却全都是因为你。
注释:¹奈何:无奈何。怎么样;怎么办。没办法。²许:几许。如许。³何人限:有何人的限制。何多人也。⁴慊慊:诚敬貌。心不满足貌;不自满貌。⁵汝:你。

huàshān ·nài

míng nánběicháo 

nài tiānxiàrénxiàn qiànqiànzhǐwèi 

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王鲁为当涂宰¹,颇以资产为务,会²部民³连状诉主簿(bù)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译文:王鲁在当涂做县令的时候,专门从事贪污财物的勾当。恰逢自己统属下的百姓连名上状告发他的主簿贪污受贿。王鲁在状子上批道:“你们虽然打的是草,但我这伏在草丛里的蛇却已经惊骇不已了!”
注释:¹宰:主官,这里指县令。当涂为今安徽当涂县。²会:恰巧、适逢。³部民:统属下的人民;邑民。⁴连状:连名上状。⁵主簿:管理文书簿籍的官员。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