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抹于天之末兮,弥隐隐而弥妍。
松矫矫龙其脊兮,飒张髯而自全。
有美一人兮,桥之外水之边。
意其悠然有见兮,双鹭飞飞而在天。
山一抹于天之末兮,弥隐隐而弥妍。
松矫矫龙其脊兮,飒张髯而自全。
有美一人兮,桥之外水之边。
意其悠然有见兮,双鹭飞飞而在天。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不是婷婷倩女魂。
花气霭(ǎi)芳芬,翠幕¹重帘不染尘。梦里真香通鼻观,氤(yīn)(yūn)²。不是婷婷倩女魂。
注释:¹翠幕:翠色的帷幕。²氤氲:弥漫貌。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赢得嘉名自冠群。
细蕊缀(zhuì)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懒与凡葩(pā)争艳冶,清新。赢得嘉名¹自冠群。
注释:¹嘉名:好名称。

  词作于戊午(1858年)至癸亥(1863年)之间。

  瑞香属木木花种,香气馥郁是最重要的特点。这首咏花词,上片集中赞叹它的芳香。说它“花气霭芬芳”,如团团云雾久久不散,以致令“翠幕重帘不染尘”,灰尘也被香雾驱走了。又说它“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它已不是花香,而是能使通体澄明虚静的一种梦里真香,如佛家修炼获得的通透鼻观的内心感受。因而又怀疑它莫不是倩女的离魂就在这里。香气异常抽象,以瑞香的馥郁感受,不是一个统称的“香”可以说清,词人调动了各种方法来表现它,获得了艺术的效果。下片着重写花的品格和姿色的可爱。“细蕊缀纷纷”,是说它花蕊细小,多而密,好像连缀在一起的样子。瑞香有不同品种,词人又特别举出“淡粉轻脂”的一种“最可人”。从一般到个别。又说它色泽淡雅,“懒与凡葩争艳冶”,见之有一种“清新”之感。这里又通过词人的主观品鉴,赞扬了它的品格高雅,甘为寂寞。它“赢得嘉名”并不是去与凡葩争奇斗妍获得的,是自然而然获得的,即所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人们喜爱它,才“自冠群”,自成为群芳之冠。上下两片层次分明。瑞香以香著称,所以值得注意的是词人从多方面多角度,以及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一突出特点,几近于可触可摸。

nánxiāngzi··yǒngruìxiāng--tàiqīng

huāǎifāngfēncuìzhòngliánrǎnchénmèngzhēnxiāngtōngguānyīnyūnshìtíngtíngqiànhún

ruǐzhuìfēnfēndànfěnqīngzhīzuìrénlǎnfánzhēngyànqīngxīnyíngjiāmíngguānqún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¹画鼓²三通³。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译文:在小院里弯曲的红色围栏中来来回回,城中的彩绘画鼓已经发出了三叠鼓声。风向已转,天上云翳散去,月色光明。回归时瑞香的香味缭绕竟涌进了梦境之中。
注释:¹重城:古时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这里泛指城市。²画鼓:有彩绘的鼓。³三通:指三叠鼓声。⁴光风:光明。⁵香云:谓瑞香花的香气缭绕如云。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翠袖¹争浮大白²,皂(zào)³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nóng)。妙语一时飞动。
译文:劝酒的群妓抢着用大杯劝我们饮酒,她们发髻上一半斜插着红花。夜已深了,灯油残烬零落,而宴会还在热烈地进行,各种酒后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
注释:¹翠袖:翠绿衣袖。这里指侍酒群妓。²浮大白:本谓罚酒,后世则称满饮大杯酒为浮大白。³皂罗:宋时妇女发髻名。⁴斜红:斜戴着的红花。⁵酒花:谓饮酒后面色酣红如花。⁶秾:花木繁盛的样子。

  上片开头首先写院中赏花的流连忘返:“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游兴正浓,特别在雨过天晴之后,月亮趁着微风爬上树梢,草木都散发着熠熠光泽。“归去香云入梦”,等到回归卧室一觉睡去,那缭绕如云的瑞香花香气,竟涌进了梦境之中。词篇倍写出了瑞香花的秾艳魅人,移步换影,时空相映。

  下片则细致地描写饮宴场景,衬托出瑞香花赋予人们的无比乐趣。“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在酒宴上,甩着翠色衣袖,在皂罗特髻上斜插着红花的漂亮侍酒女郎,往来奔忙着给大家斟满大杯劝酒。写得生动逼真,可谓察物密致。“灯花零落酒花秾”,看来宴席已经很久了,灯花为之零落,而脸上因酣酒所浮现出的红光却异常耀眼。末句“妙语一时飞动”,则尤其传神妙绝。由于过分酣酒,人们已失去常态,各种酒后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飞动”二字,把情不自禁之态,状溢目前,写形传情,令人揣摩不已:醉人或者跳跃欢唱,或者猜拳罚酒,或者挑逗戏谑,或者跑动打闹……总之,赏瑞香花后的欢乐,尽情表露在酒宴之中了。

  此词抒写了赏瑞香花和饮酒作乐的场景心态。全词词彩清华,流丽蕴藉,意象跳跃,章法高老。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06-1108页

西jiāngyuè··zuòjiànyùn--shì

xiǎoyuànzhūlánzhòngchénghuàsāntōnggèngkànwēiyuèzhuǎnguāngfēngguīxiāngyúnmèng

cuìxiùzhēngbáizàoluóbànchāxiéhóngdēnghuālíngluòjiǔhuānóngmiàoshífēidòng

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嵒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嵒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家本紫云山¹,道风未沦落。
译文:我原本住在四川紫云山,家父与我都一直喜欢道家精神。
注释:¹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里,峰峦环秀,古木樛翠,地里书谓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其北为天仓,为龙洞;其东为风洞,为仙人青龙洞,为露香台;其西为蟆颐,为白云洞;其南为天台,为帝舜洞,为桃溪源,为天生桥。有道宫建其中,名崇仙观,观中有黄箓宝宫,世传为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神人由他山徙置于此,宫之三十六柱皆檀木,铁绳隐迹在焉。此山地志不载,宋魏鹤山作记,载集中。太白生于绵州,所谓家本紫云山者,盖谓是山。
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沉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译文:常常想归隐山林,喜欢空灵沉寂的环境。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朅来游闽¹荒,扪涉穷禹凿。
译文:离开故乡来到闽越一带寻找大禹等的仙迹。
注释:¹闽:今福建地,在唐时为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五郡之地。东瓯与闽地相连接,在唐时为温州、台州、处州三郡之地。秦时立闽中都,合东瓯在内。至汉始分东瓯,以立东海王。太白生平未尝入闽,而温、台、处三州则游历多见于诗歌,疑此诗所谓“闽荒”者,指东瓯之地而言也。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译文:攀登高山,泛舟沧海,又来到庐山霍山修炼。
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
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
译文:借助雷声打开人的天耳,远听千里之外;居高阁玩赏霞光云影。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译文:很喜欢登高一览美景,也喜爱这种隐居生活。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三山¹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译文:在三山四岳中度过美好的时光。
注释:¹三山:谓海中三神山。
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
故人契嵩颍,高义炳丹雘。
译文:老朋友元丹丘素来住在嵩山与颍水,高尚的道行连皇家都知道。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译文:不与尘世来往,断绝俗风骚扰,自言山林中人。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译文:珍惜山林美趣,不羡慕俗世的欢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译文:突然与真意相偶合,发现天机,便感觉世间的一切都索然无味。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译文:你喜欢采撷桂枝的高洁,我也喜欢收纳兰草之清馨。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译文:我的爱人喜欢求仙,我女儿也好道。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¹
译文:我们志同道合,相互帮助,一起修炼,一起升天。
注释:¹金药:金丹,上药也。

sōngshānrényuándānqiūshān--bái

báijiǔzàihuòyuángōngjìnyóusōngshānjiāoshēnqíngchūchùjiānyánxìnpínwèizhǔrénxīnránshìhuìběndāngzhǎngwǎngfǎn便biànjiājiùzhījiānshūgòngyóuyīnyǒuzèng

jiāběnyúnshāndàofēngwèilúnluò

chén怀huáidānqiūzhìchōngshǎngguī

qièláiyóumǐnhuāngménshèqióngzáo

yínyuánfàncháohǎiyǎnjiǎnzhìhuò

píngléiniètiānchuāngnòngjǐngxiá

qiěxīndēngtiàoměiqièyǐnlúnnuò

sānshānkuàngyōuyuèliáosuǒtuō

rénsōngyǐnggāobǐngdān

mièfēnxiāozhōngyánběnfēng

jīnlíntuānhǎoxiàncháoshì

ǒuzhēnbìngdùnjuéshìqíngbáo

ěrnéngzhéfāngguìcǎilánruò

zhuōhǎochéngluánjiāoàifēi

xié访fǎngshénxiāncóngliànjīnyào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日落沧(cāng)¹晚,停桡(ráo)问土风²
译文:夕阳隐没苍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问当地乡俗土风。
注释:¹沧江:泛指江水。²土风:乡土歌谣或乐曲。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城临巴子国¹,台没汉王宫²
译文: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高台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
注释:¹巴子国:古国名。²汉王宫:指永安宫,蜀汉先主刘备卒于此。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荒服仍周甸(diàn)¹,深山尚禹(yǔ)²
译文: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
注释:¹周甸:周朝甸服之国,意指周朝的领域。²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岩悬青壁¹断,地险碧流通。
译文: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地势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
注释:¹青壁:青色的山壁。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古木¹生云际²,归帆出雾中。
译文: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
注释:¹古木:一作“古树”。²云际:云中。言其高远。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¹何穷。
译文: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旅客的愁思因此更无尽无穷。
注释:¹坐:因为。

  根据诗题,此诗应为怀古诗,其实称之以“旅游诗”可能更恰当。此诗描写了这位年轻的西部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中心区域(虽然仅在南方边缘)的旅程。他不断地回顾“巴”(四川),细心地寻访“周甸”(不包括四川),寻访“禹功”所覆盖的地区。他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倾倒。他在白帝城怀古,所缅怀的既不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盛衰过程,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

  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与较老练诗人的修辞练习不同,陈子昂这首诗更多地与情绪的激发有关,而不是与技巧有关。他的旅行诗并不像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同类诗,而更接近李百药的诗。诗中对句的排列比王勃、卢照邻的诗较不板滞。他的风格离开骆宾王的风格更远。骆宾王的怀古旅行诗用了高度矫饰的语言,即使最真诚的感情也会黯然失色,从而彻底破坏诗的情调。

  陈子昂描写自然景物的对偶句不似上官仪那样复杂,可是在这首诗中,这些对句也一铺到底,破坏了诗篇的流畅。此外,诗人还隐喻性地运用动词描写直观景象,表现了宫廷诗的一定影响。

参考资料: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2-73

báichénghuái怀

chénáng tángdài 

luòcāngjiāngwǎn tíngráowènfēng 
chénglínguó táihànwánggōng 
huāngréngzhōudiàn shēnshānshànggōng 
yánxuánqīngduàn xiǎnliútōng 
shēngyún guīfānchūzhōng 
chuānxiàn zuòqióng 
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
荷芰(jì)¹风轻帘幕香,绣衣鸂(xī)(chì)²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
注释:¹芰:菱科植物,生水中,叶浮水面,夏日开花,白色,果实为菱角。²绣衣鸂鶒:鸂鶒的羽毛如绣花衣裳。潇湘:这里指屏风上的画景。
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
恨泳空帷鸾(luán)¹独,泪凝双脸渚莲光²,薄情年少悔思量。
注释:¹鸾影:鸾镜中的人影。²渚莲光:形容面如荷花,光彩诱人。

  这首词是写闺妇秋思。上片写室内外景物,“闲掩”二字,已见空虚无聊之意。下片写思妇的心情:空帷含恨,泪凝双脸,悔自己多情而少年薄情。“泪凝双脸渚莲光”一句,造形绝艳。

  顾敻八首《浣溪沙》,是写男女相互思念的词作。汤显祖评道:“此公管调,动必数章。虽中间铺叙成文,不如人之字雕句琢,而了无穷措大酸气。即使瑜瑕不掩,自是大家。”

huànshā··fēngqīngliánxiāng--xiòng

fēngqīngliánxiāngxiùchìyǒnghuítángxiǎopíngxiányǎnjiùxiāoxiāng

hènkōngwéiluányǐnglèiníngshuāngliǎnzhǔliánguāngbáoqíngniánshǎohuǐlià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