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殿西头白玉堂。湘江东畔碧油幢。北辰躔次瞻星象,南国山川解印章。
随步武,谢恩光。送公归趣舍人装。它年若肯传衣钵,今日应须酹寿觞。
浴殿西头白玉堂。湘江东畔碧油幢。北辰躔次瞻星象,南国山川解印章。
随步武,谢恩光。送公归趣舍人装。它年若肯传衣钵,今日应须酹寿觞。
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传世。 ▶ 5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héng)(gāo)¹向晚²(yǐ)³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jì)如晴昼,江练静、皎(jiǎo)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qiāng)¹⁰,引离人断肠¹¹。此际浪萍风梗(gěng)¹²,度岁¹³茫茫¹⁴
译文:天色已晚,整理轻舟向长满杜衡的岸边靠拢。在盛产鱼米的水路驿站,放下白色的船帆。面对傍晚的天空,明朗的天色如同晴朗的白昼,江水澄静,皎月耀光。怎堪听从那遥远的村落传来的悠悠羌笛声,引起离开家园和亲人的离人无限悲伤。此时,感到自己就如同水中之萍、风中之梗,过着漂荡不定的生活,马上要过年了,思绪却纷繁复杂。
注释:¹蘅皋:生长香草的水边高地。²向晚:临近晚上。³舣:船只停靠岸边。⁴云帆:高帆。⁵水驿: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驿站。⁶暮天:傍晚的天空。⁷霁色:晴朗的天色。⁸江练静:江水如素练般又白又静。⁹飞光:闪闪发光。¹⁰羌管:即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簧管乐器,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¹¹断肠:形容极度悲痛。¹²浪萍风梗:浪中之浮萍,风中之断梗。形容人漂泊不定。¹³度岁:过年。¹⁴茫茫:模糊不清。这里有糊糊涂涂的意思。
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jīn)袖依约¹,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qīn)²凤枕³,夜永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译文:怎能忍受朝欢暮散的伤悲,多情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孤寂冷落。离别以来痛苦之极,衣襟衣袖隐约还有残余的芳香。料想你此时一定坐在我们同床共枕的床头上,面对漫漫长夜,怎能不如同我一样的思念。动情处,惟有赠别之辞,一句也难以忘记。
注释:¹依约:依稀隐约。²鸳衾:绣着鸳鸯的锦被。³凤枕:绣着凤凰的枕头。⁴夜永:夜长。⁵争:怎。⁶牵情:引动感情。⁷临歧:歧路,岔路。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故把临别称为临歧。

  这是一首语言极其雅致、意境极其苍茫凄美、绘景抒情都极好的词作。

  词之开篇,“蘅皋向晚舣轻航”两句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匆匆的行客,在傍晚时分,停船靠岸,准备“卸”下“云帆”,在船上住宿。这两句简单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事由。接着词便进入了景物的描写:“当暮天、霁色如晴昼,驿练静、皎月飞光”,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美丽幽静、让人沉醉的夜景图,在清朗的夜色中,皎洁月光的照射下,平静的驿水宛如一条白色的绸带,散发着明亮的光彩,月光水色上下辉映,潋滟无际。词人轻舟独泊,置身于如此空阔的境界中,定会感到自身的极其渺小,这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也不由得使人茫然、伤感。所以词人所描绘的意境虽是优美的,而词人所透露出的情感却让人凄然。

  “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这时,远方村庄飘来阵阵的羌笛声。羌笛之声乃凄切之声,所传达的也是一种凄切之情。夜深人静,远方传来凄切的羌笛声,而词人又置身于一片茫茫苍苍的空阔之中,耳所闻、目所睹都使人生出凄清、悲凉之感,更何况是如柳永这样常年漂泊、饱受离别之苦的人。所以,他说这笛声“那堪听”,他是受不了这样凄切的笛声的,可偏偏却是声声入耳,更“引”得他这个“离人”“断肠”。“那堪”二字使离人面对此情此景所引发的凄苦之意更深一层的表达了出来。

  “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词人在这样的茫茫空际中陷入了“断肠”的悲伤中,他感到此刻的自己就如同随水漂流的浮萍或凭风吹扬的草木,不知道明天会到哪里,明天又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主宰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未来、前途、希望都是渺茫的,既不可知,也不可为,更无法去期待,“度岁茫茫”四字写尽了美好年华在迷茫中消逝的痛苦。以柳永之性格、际遇,他所引发的凄凉之感,所产生的迷茫之情,较之常人更为浓重,更加难以摆脱。

  所有眼前面对的一切,都是令人伤感的,所以词的换头仅以“堪伤”二字,直抒其怀,既是对上片感伤情感脉络的顺承,又引起了下片感伤具体内涵的进一步表述,其短促的音节,非常适于表达词人无奈的心痛。“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朝欢暮散”是曾经的享乐生活,“凄凉”是如今的现状,“多情”是痛苦的根源,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所以“别来最苦”。因“多情”而伤离别,因离别而有痛苦,层转层深,层深层叙,情感表述真切、强烈。仿佛“依约”间,词人嗅到了“襟袖”中尚存的伊人的丝丝“余香”,这其实是因思念而产生的幻觉,由此也可看出词人思念之深切。

  下片后半部分词人转换角度从对方着想。“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由自己对“伊”的“思量”推想到“伊”对己的“思量”,由自己的侧夜难眠联想到“伊”的孤枕不眠,心痛、感伤,其体贴温存,感人至深。接下来词人又把笔墨宕开,有推想转到回忆:“牵情处”,“惟有临岐”,“一句难忘”。词人舍其他不言,专择取分别时的一个镜头,就要远行,他们之间定有许多话想说,可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又无法说尽,终于只化作临分别时的那句叮咛。这个情景,这句叮咛,已深深刻印在词人的心中。词的结尾宛如一个特写的定格,有着强调、放大情感的效果,凄楚动人,令人黯然神伤。

  《乐府余论》云:“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论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柳永这首词“曲折委婉”,二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长短不一的句式使音节流转顿挫,极易于抒发曲折委婉之情,且有一唱三叹的效果,极为动听;这首词又“具浑论之气”,词中之景象阔大,水天一色,意境既优美凄恻又悠远苍茫;这首词还“高处足冠群流”,写景有全景亦有细节,写情有感想、幻想、推想和回想,极其铺陈,而且相思之情隐然结合了身世漂泊、志意追寻与落空的感慨,情感抒发十分丰满。但在语言上,这首词却不用俚语,颇具高雅清扬的气度。总之,这首《彩云归》堪称柳永慢词长调中的佳作。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 .柳永词新释辑评 .北京市 :中华书局 ,2005年1月第1版 :334-337 .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聪明眩曜,悦怒不平。久执不废,大命乃倾。太子岂有是乎?”太子曰:“谨谢客。赖君之力,时时有之,然未至于是也。”客曰:“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暖,燂烁热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堕窳;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醼,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沈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太子曰:“诺。病已,请事此言。”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¹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²乎?”太子曰:“惫(bèi)!谨谢客。”客因称³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dān)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sè)。纷屯¹⁰(dàn)¹¹,嘘唏¹²烦酲(chéng)¹³,惕(tì)惕怵(chù)¹⁴,卧不得瞑(míng)¹⁵。虚中¹⁶重听¹⁷,恶闻人声,精神越渫(xiè)¹⁸,百病咸¹⁹生。聪明²⁰眩曜(yào)²¹,悦怒不平²²。久执²³不废²⁴,大命乃倾²⁵。太子岂有是乎?”太子曰:“谨谢客。赖君之力,时时有之,然未至于是也。”客曰:“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²⁶而闺(guī)²⁷处,内²⁸有保母,外²⁹有傅父³⁰,欲交无所³¹。饮食则温淳(chún)³²甘膬(cuì)³³,脭(chéng)³⁴(nóng)³⁵肥厚;衣裳则杂遝(tà)³⁶曼暖³⁷,燂(xún)³⁸³⁹热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shuò)⁴⁰而挺解⁴¹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zì)⁴²支体⁴³之安者,伤血脉之和⁴⁴。且夫出舆(yú)入辇(niǎn)⁴⁵,命曰蹶(juě)(wěi)⁴⁶之机⁴⁷;洞房⁴⁸清宫⁴⁹,命曰寒热⁵⁰之媒⁵¹;皓(hào)齿蛾眉⁵²,命曰伐性⁵³之斧;甘脆肥脓(nóng)⁵⁴,命曰腐肠⁵⁵之药⁵⁶。今太子肤色靡(mí)⁵⁷,四支⁵⁸委随⁵⁹,筋骨挺解,血脉淫濯(zhuó)⁶⁰,手足堕窳(yǔ)⁶¹;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醼(yàn)⁶²,纵恣于曲房隐间⁶³之中。此甘餐毒药⁶⁴,戏⁶⁵猛兽之爪牙也。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⁶⁶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⁶⁷治内,巫咸⁶⁸治外,尚何及哉!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⁶⁹世之君子,博见强识⁷⁰,承间⁷¹语事,变度易意⁷²,常无离侧,以为羽翼⁷³。淹沈⁷⁴之乐,浩唐⁷⁵之心,遁佚(yì)⁷⁶之志,其奚由至哉!’’太子曰:“诺。病已⁷⁷,请事此言⁷⁸。”
译文:楚国太子有病,有一位吴国客人去问候他,说:“听说太子玉体欠安,稍微好点了吗?”太子说:“还是疲乏得很!谢谢你的关心。”吴客趁机进言道:“现今天下安宁,四方太平。太子正在曰壮之年,料想是您长期贪恋安乐,日日夜夜没有节制。邪气侵身,在体内凝结堵塞,以至于心神不安,烦躁叹息,情绪恶劣像醉了酒似的。常常心惊肉跳,睡不安宁。心力衰弱,听觉失灵,厌恶人声。精神涣散,好像百病皆生。耳目昏乱,喜怒无常。病久缠身不止,性命便有危险。太子是否有这种症状呢?”太子说:“谢谢你。靠国君的力量,使我能享受富贵,以至于经常得此病症,但还没有到你所说的这种地步。”吴客说:“现在那些富贵子弟,一定是住在深宫内院,内有照料日常生活的宫女,外有负责教育辅导的师傅,想与其他人交游也不可能。饮食是温厚淳美、甘甜酥脆的食物和肥肉烈酒;穿着是重重叠叠的轻软细柔、暖和厚实的衣服。这样,即使像金石那样的坚质,尚且要消溶松解呢,更何况那筋骨组成的人体啊!所以说,放纵耳目的嗜欲,恣任肢体的安逸,就会损害血脉的和畅。出入都乘坐车子,就是麻痹瘫痪的兆头;常住幽深的住宅、清凉的宫室,就是伤寒和中暑的媒介;贪恋女色、沉溺情欲,就是摧残性命的利斧;甜食脆物、肥肉烈酒,就是腐烂肠子的毒药。现在太子皮肤太细嫩,四肢不灵便,筋骨松散,血脉不畅,手脚无力。前有越国的美女,后有齐国的佳人,往来游玩吃喝,在幽深的秘室里纵情取乐。这简直是把毒药当作美餐,和猛兽的爪牙戏耍啊。这样的生活影响已经很深远,如果再长时间地拖延不改,那么即使让扁鹊来为您治疗体内的疾病,巫咸来为您祈祷,又怎么来得及啊!现在像太子这样的病情,需要世上的君子,见识广博、知识丰富的人,利用机会给您谈论外界的事物,以改变您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应常让他们不离您的身旁,成为您的辅佐。那么沉沦的享乐、荒唐的心思、放纵的欲望,还能从哪里来呢!”太子说:“好。等我病愈后,就照你这话去做。”
注释:七发:这篇赋假托吴客语,讽谏楚太子接受要言妙道,实质谏阻吴王刘濞。¹问:探望,问候。²少间:指病稍稍痊愈。³因称:就势说。⁴四宇:四方。⁵富于年:未来的年岁很多,即正当年轻。⁶耽:沉溺,迷恋。⁷无极:没有限度。⁸袭逆:指侵入体内。逆:迎,受。⁹结轖:郁结堵塞。轖:借为“塞”。¹⁰纷屯:纷乱。¹¹澹淡:心神不定的样子。¹²嘘唏:呻吟叹息。¹³烦酲:烦闷如醉。酲,醉酒。¹⁴惕惕怵怵:惊恐不安的样子。¹⁵瞑:通“眠”,小睡。¹⁶虚中:指身体虚弱。¹⁷重听:听觉不灵敏。¹⁸越渫:涣散。¹⁹咸:皆,都。²⁰聪明:指听觉和视觉,犹言耳目。²¹眩曜:眩晕,眼冒金星,是眩晕的常见症状。²²不平:失衡。²³久执:指病魔长久缠身。²⁴废:止,去。²⁵倾:倒。²⁶宫居:居住在宫中。²⁷闺:宫中小门。这里泛指深宫。²⁸内:指宫中。²⁹外:指朝廷。³⁰傅父:负责教育辅导的老师。³¹欲交无所:要结交朋友而没有地方。³²温淳:指味道厚重。³³膬:同“脆”。³⁴脭:肥肉。³⁵醲:醇酒。³⁶杂遝:众多的样子。³⁷曼暖:轻细而又暖和。³⁸燂:火热。³⁹烁:热。⁴⁰销铄:熔化。⁴¹挺解:松散,分散。⁴²恣:放纵。⁴³支体:同“肢体”。⁴⁴伤血脉之和:损害血脉的调和。⁴⁵舆辇:均为车。⁴⁶蹶痿:都是麻痹、瘫痪的意思。⁴⁷机:征兆。⁴⁸洞房:深邃的住宅。⁴⁹清官:清凉的房屋。⁵⁰寒热:感寒或受热。⁵¹媒:媒介。⁵²皓齿蛾眉:洁白的牙齿,像蚕蛾触须一样细长的眉,指代美女。⁵³性:性命。⁵⁴脓:同“酿”。⁵⁵腐肠:使肠子腐烂。⁵⁶药:指毒药。都是比喻的说法。⁵⁷靡曼:细嫩的样子。⁵⁸四支:即四肢。⁵⁹委随:麻木不灵便的样子。⁶⁰淫濯:指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受阻滞,不畅通。⁶¹堕窳:指手脚软弱无力。⁶²醼:通“宴”。⁶³曲房隐间:幽深的密室。⁶⁴甘餐毒药:把毒药当鲜食吃。⁶⁵戏:玩耍。⁶⁶淹滞:滞留、拖延。⁶⁷扁鹊:先秦时代的名医。⁶⁸巫咸:传说商代的神巫,能通过巫法给人祛病,故云“治外”。⁶⁹独宜:只需要。宜,应该,需要。⁷⁰强识:强记。⁷¹间:机会。⁷²变度易意:改变太子的胸襟和思想。度,胸襟。⁷³羽翼:辅佐之人。⁷⁴淹沈:耽溺沉迷。⁷⁵浩唐:同“浩荡”,纵情放恣。⁷⁶遁佚:放纵。⁷⁷病已:病好了。⁷⁸请事此言:照这话去做。请,敬语。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不欲闻之乎?”太子曰:“仆愿闻之。”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¹²³针刺灸(jiǔ)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不欲闻之乎?”太子曰:“仆愿闻之。”
译文:吴客说:“现在太子的病,可以不用服药、砭石、针刺、灸疗的办法而治好,可以用中肯的言论、精妙的道理劝说而消除,您不想听听这样的话吗?”太子说:“我愿意听。”
注释:¹无:不用。²药:泛指药物。³石:砭石,一种古代医疗器具。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遡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鹍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蔪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蚁闻之,柱喙而不能前。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龙门¹之桐²,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³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rèn)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tuān)流遡(sù),又澹(dàn)淡⁷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xiàn)、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pī)(lì)之所感¹⁰也。朝则鹂黄¹¹、鳱(hàn)(dàn)¹²鸣焉,暮则羁(jī)¹³、迷鸟¹⁴宿焉。独鹄(hú)¹⁵晨号乎其上,鹍(kūn)¹⁶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zhì)¹⁷(zhuó)斩以为琴,野茧(jiǎn)之丝¹⁸以为弦,孤子之钩¹⁹以为隐²⁰,九寡²¹之珥²²以为约²³。使师堂²⁴操《畅》²⁵,伯子牙²⁶为之歌。歌曰:‘麦秀²⁷(jiān)²⁸兮雉朝飞,向虚²⁹(hè)³⁰兮背槁(gǎo)³¹槐,依绝区³²兮临回溪³³。’飞鸟闻之,翕(xī)³⁴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qí)³⁵、蟜(jiǎo)³⁶、蝼、蚁闻之,柱³⁷(huì)³⁸而不能前。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译文:吴客说:“龙门山上的桐树,高达百尺而不分杈,树干中积聚很多盘曲的纹路,树根在土壤中向四周延伸而扩展。上有千仞的高峰,下临百丈的深涧;湍急的逆流冲击摇荡着它。它的根一半已死一半还活着。冬天寒风、雪珠、飞雪侵凌它,夏天闪电霹雳触击它,早上则有黄鹂鳱鴠在它上面鸣叫,傍晚则有失偶的雌鸟、迷路的鸟雀在它上面栖息。孤独的黄鹄清晨在桐树上啼叫,鵾鸡在树下飞翔哀鸣。在这样的环境中秋去冬来(历尽岁月),让琴挚砍伐桐树制成琴。用野生的茧丝制成弦,用孤儿的带钩做装饰,用养了九个孩子的寡妇的耳环制成琴徽。让师堂弹奏《畅》的琴曲,让伯子牙来演唱。歌词说:‘麦子抽穗出芒时野鸡在早晨飞翔,飞向空谷离开枯搞的槐树,依傍在险峻之处,下临曲折的溪涧。’飞鸟听到歌声,敛翅不能飞去;野兽听到歌声,垂耳不能行走;蚑蟜、蝼蛄、蚂蚁听到歌声,张嘴不能向前。这是天下最动人的音乐。太子能勉强起身来听吗?”太子说:“我病了,不能去听啊。”
注释:¹龙门:山名,今山西与陕西之间。²桐:树名,材质适合制琴。³郁结:积聚。⁴轮菌:纹理盘曲貌。⁵根扶疏:指树根在土中向四外伸展。⁶遡波:逆流之波。⁷澹淡:水波摇荡的样子。⁸霰:小雪粒。⁹激:激荡。¹⁰感:通“撼”,指桐木在夏天被雷电所震撼。¹¹鹂黄:鸟名,即黄鹂。¹²鳱鴠:鸟名,传说似鸡,冬无毛,昼夜鸣。¹³羁雌:失群的雌鸟。¹⁴迷鸟:迷失方向的鸟。¹⁵独鹄:孤独的黄鹄,鹄即天鹅。¹⁶鹍鸡:鸟名,黄白色,长颈赤喙。¹⁷琴挚:即师挚,鲁太师,因其工于鼓琴,故谓之“琴挚”。¹⁸野茧之丝:野蚕茧的丝。¹⁹钩:衣带的钩。²⁰隐:琴上的一种装饰。²¹九寡:生有九个儿子的寡妇。²²珥:耳饰。²³约:琴徽。²⁴师堂:古代乐师,一称师襄,孔子曾向他学过琴。²⁵《畅》:相传尧时琴曲名。²⁶伯牙子:即伯牙,古代善鼓琴者。²⁷秀:指农作物结穗。²⁸蔪:麦芒。²⁹虚:空。³⁰壑:山谷。³¹槁:枯。³²绝区:指悬崖、断岸一类的地方。³³回溪:曲折的溪流。³⁴翕:合。³⁵蚑:虫名,一种长蜘蛛。³⁶蟜:一种毒虫。³⁷柱:支撑,张开。³⁸喙:嘴。
客曰:“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胹,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犓(chú)¹之腴²,菜以笋³。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飰(fàn)¹⁰,抟(tuán)¹¹之不解¹²,一啜¹³而散。于是使伊尹¹⁴煎熬,易牙¹⁵调和。熊蹯(fán)¹⁶之胹(ér)¹⁷,芍药¹⁸之酱。薄耆(qí)之炙,鲜鲤之鱠(kuài)¹⁹。秋黄之苏²⁰,白露之茹(rú)。兰英之酒,酌(zhuó)以涤(dí)口。山梁之餐,豢(huàn)²¹之胎。小飰(fàn)大歠(chuò)²²,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译文:吴客说:“煮熟小牛腹部的肥肉,用竹笋和香蒲来拌和。用肥狗肉熬的汤来调和,再铺上石耳菜。用楚苗山的稻米做饭,或用菰米做饭,这种米饭抟在一块就不会散开,但入口即化。于是让伊尹负责烹饪,让易牙调和味道。熊掌煮得烂熟,再芍药酱来调味。把兽脊上的肉切成薄片制成烤肉,鲜活的鲤鱼切成鱼片。佐以秋天变黄的紫苏,被秋露浸润过的蔬菜。用兰花泡的酒来漱口。还有用野鸡、家养的豹胎做的食物。小口吃饭大口喝汤,就像沸水浇在雪上一样。这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了,太子能勉强起身来品尝吗?”太子说:“我病了,不能去品尝啊。”
注释:¹犓牛:即小牛。²腴:腹下肥肉。³笋:竹笋。⁴蒲:即蒲菜,多年生草,叶细长而尖,其茎心细嫩可食。⁵和:羹。⁶冒:通“笔”,用菜调和。⁷山肤:植物名,即面耳,可食用。⁸苗:指苗民所产之稻米。⁹安胡:即菰米。¹⁰飰:同“饭”。¹¹抟:聚拢在一起。¹²解:散开。¹³啜:吃,尝。¹⁴伊尹:商汤的大臣,相传伊尹以烹任见长。¹⁵易牙:春秋时人,以能善调味得到齐桓公的宠爱。¹⁶熊蹯:熊掌。¹⁷胹:烂熟。¹⁸芍药:古人常用作调料。¹⁹鱠:鱼片。²⁰苏:即紫苏,药草名,可以食用。²¹豢豹:被人畜养着的豹。²²歠:饮。
客曰:“钟、岱之牡,齿至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穱麦服处,躁中烦外。羁坚辔,附易路。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此两人者,马佚能止之,车覆能起之。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钟、岱¹之牡²,齿至³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穱(zhuō)服处,躁中烦外。羁(jī)坚辔(pèi),附易路¹⁰。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¹¹、造父¹²为之御,秦缺¹³、楼季¹⁴为之右。此两人者,马佚¹⁵能止之,车覆能起之。于是使射¹⁶千镒(yì)之重,争¹⁷千里之逐¹⁸。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译文:吴客说:“钟代一带出产的雄马,年齿适当时用来驾车;跑在前头的像飞鸟,跑在后面的像距虚。用早熟的麦子喂养它,使它性情急躁。给它套上坚固的辔头,让它在平坦的路上奔跑。在这时让伯乐在前后观察,让王良、造父来驭马,秦缺、楼季做车右。这两个人,在马受惊时能把马制服,在马车翻倒时能扶起车。用这样的马车去赛跑,可以下下千镒的赌注,可以一日千里。这是天下最好的骏马了。太子能勉强起身去骑它吗?”太子说:“我病了,不能去骑啊。”
注释:¹钟、岱:皆地名,属古赵国,其地以产马著名。²牡:雄马。³齿至:指马之年齿适中。⁴飞鸟:应作“飞凫”,骏马名。⁵距虚:骏马名。⁶穱麦:早熟的麦子。⁷服处:谓饲马使服食草料。⁸躁中烦外:穱麦饲马则马肥,马肥则易烦躁而亟思奔驰。⁹附:依附,凭藉。¹⁰易路:平坦的道路。¹¹王良:是春秋时晋国最善於驾车的人。¹²造父:周穆王的御者。¹³秦缺:古之勇士。善疾走。¹⁴楼季:战国时魏国勇士。¹⁵佚:同“逸”,奔跑。¹⁶射:睹马。¹⁷争:竞赛。¹⁸逐:奔跑。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浮游览观,乃下置酒于虞怀之宫。连廊四注,台城层构,纷纭玄绿。辇道邪交,黄池纡曲。溷章、白鹭,孔鸟、鶤鹄,鵷雏、鵁鶄,翠鬣紫缨。螭龙、德牧,邕邕群鸣。阳鱼腾跃,奋翼振鳞。漃漻薵蓼,蔓草芳苓。女桑、河柳,素叶紫茎。苗松、豫章,条上造天。梧桐、并闾,极望成林。众芳芬郁,乱于五风。从容猗靡,消息阳阴。列坐纵酒,荡乐娱心。景春佐酒,杜连理音。滋味杂陈,肴糅错该。练色娱目,流声悦耳。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太子能强起游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既登景夷¹之台,南望荆(jīng)²,北望汝海³,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浮游览观,乃下置酒于虞(yú)怀之宫。连廊四注,台城层构,纷纭¹⁰玄绿。辇(niǎn)¹¹邪交¹²,黄池¹³(yū)曲。溷(hùn)¹⁴、白鹭,孔鸟¹⁵、鶤(kūn)(hú)¹⁶,鵷(yuān)(chú)¹⁷、鵁(jiāo)(jīng)¹⁸,翠鬣(liè)¹⁹紫缨(yīng)²⁰。螭龙、德牧²¹,邕(yōng)²²群鸣。阳鱼²³腾跃,奋翼振鳞。漃(jì)(liáo)²⁴(chóu)(liǎo),蔓草芳苓²⁵。女桑²⁶、河柳²⁷,素叶²⁸紫茎²⁹。苗松、豫章³⁰,条³¹上造³²天。梧桐、并闾(lǘ)³³,极望³⁴成林。众芳芬郁,乱于五风³⁵。从容猗(yī)(mí),消息³⁶阳阴³⁷。列坐纵酒,荡乐娱心。景春³⁸佐酒,杜连³⁹理音。滋味杂陈,肴(yáo)(róu)错该⁴⁰。练色⁴¹娱目,流声⁴²悦耳。于是乃发《激楚⁴³》之结风⁴⁴,扬郑、卫之皓乐⁴⁵。使先施⁴⁶、徵(zhǐ)舒、阳文⁴⁷、段干、吴娃⁴⁸、闾娵(jū)⁴⁹、傅予之徒,杂裾(jū)⁵⁰垂髾(shāo)⁵¹,目窕⁵²心与⁵³。揄(yú)⁵⁴流波⁵⁵,杂杜若,蒙清尘,被(pī)⁵⁶兰泽,嬿(yàn)⁵⁷服而御⁵⁸。此亦天下之靡丽⁵⁹、皓侈⁶⁰、广博之乐也,太子能强起游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译文:吴客说:“登上景夷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水,左面是长江,右边是洞庭湖,这种游观之乐绝无仅有。在这时让博学善辩的士人,考订山川的本原,穷尽草木的名称,譬喻叙事,选词造句,以类相连。漫游纵览之后,在虞怀宫中摆设酒宴。宫殿的回廊四面相连,台城重叠,色泽深绿,景象缤纷。车道交错,护城河曲折。溷章、白鹭、孔鸟、鶤鹄、鵷雏、鵁鶄之类的鸟,或冠毛翠绿,或颈毛姹紫。雄鸟与雌鸟羽毛美丽,鸣叫动听。鱼儿在水中跳跃,竖起鳍翼,振动鳞片。河水清净,薵蓼丛生,莲花芬芳。河边的柔桑、柳树,或叶色单一,或枝条发紫。苗松、豫章树,枝条高达天际。梧桐、棕榈,远远望去,蔚然成林。草木芳香,在风中混和。枝条摇曳,或隐或现。列坐纵酒,纵心娱乐。让景春来劝酒,让杜连来奏乐。滋味杂陈,食品交错齐全。精选美色娱悦心目,流美的歌声悦耳动心。于是唱起《激楚》的急促的音调,弹奏郑、卫的动听的乐曲。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这样俊男美女,裙裾混杂,发髻散开,秋波暗送,情意相许;这些人以引流水洗身,以杜若香体,身上如披一层薄雾,脸抹兰膏,穿着便服来侍奉。这是天下最奢侈华丽、浩博盛大的宴乐了。太子能勉强起身来享乐吗?”太子说:“我病了,不能去享乐啊。”
注释:¹景夷:台名,在今湖北省监利县北。²荆山:即猎山,在今湖北省境内。³汝海:即汝水,源出河南嵩县,东南流入淮河。⁴江:长江。⁵湖:洞庭湖。⁶离:附丽。“比”“属”“丽”“连”四字同义,均为连缀之意。⁷浮游:漫游。⁸虞怀:宫名。⁹注:连通如水注。¹⁰纷纭:犹言“缤纷”,盛貌。¹¹辇道:驰行车辇的大道。¹²邪交:纵横交错。¹³黄池:围绕着城墙的水池。¹⁴溷章:鸟名,具体何鸟未详。¹⁵孔鸟:孔雀。¹⁶鶤鹄:就是鹍鸡。¹⁷鵷雏:凤凰。¹⁸鵁鶄:水鸟名,似凫。¹⁹鬣:头顶上的毛。²⁰缨:颈毛。²¹螭龙、德牧:俱鸟名。²²邕邕:群鸟和鸣的声音。²³阳鱼:即鱼,古人以鱼类属阳,故称。²⁴漃漻:清静之水。²⁵薵蓼、芳苓:皆草名。²⁶女桑:柔嫩的小桑树。²⁷河柳:落叶亚乔木,高丈余,夏、秋两季开红色小花。²⁸素叶:指女桑。²⁹紫茎:指河柳。³⁰豫章:樟树。³¹条:枝。³²造:达到。³³并闾:即棕榈。³⁴极望:远望。³⁵五风:五方之风。二句言草木花色,香气浓郁,随风飘荡。³⁶消息:犹言偃息,风吹树林,树冠时高时低,树叶时隐时现。³⁷阳阴:指树林的当阳面和背阴面。³⁸景春:战国纵横家,善于辞令。³⁹杜连:古之善鼓琴者,传说为伯牙之师。⁴⁰肴糅错该:名贵的肉肴错杂地陈列于前。该:备。⁴¹练色:选择音色。⁴²流声:零星唱几句。按:这是这是正式演出前的准备活动,作准备都这样好,可以想见正式演出的不凡了。⁴³激楚:楚地歌曲名,因楚地音乐声调激切,故称。⁴⁴结风:歌曲结尾的余声。⁴⁵皓乐:优美、动听的乐曲。⁴⁶先施:即西施,越国美女。⁴⁷阳文:楚国美女。⁴⁸吴娃:吴国美女。⁴⁹闾娵:战国时梁国魏婴的美人。⁵⁰杂裾:用各种美彩盛饰的衣裾。⁵¹髾:发髻后垂。⁵²目窕:窕同“挑”,用目光挑逗。⁵³心与:心中暗暗相许。⁵⁴揄:引,取。⁵⁵流波:流水。⁵⁶被:通“披”,指用兰花的香脂沐发润身。⁵⁷嬿:同“燕”。⁵⁸御:用。⁵⁹靡丽:豪华。⁶⁰皓侈:盛大奢侈。
客曰:“将为太子驯骐骥之马,驾飞軨之舆,乘牡骏之乘。右夏服之劲箭,左乌号之雕弓。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掩青苹,游清风。陶阳气,荡春心。逐狡兽,集轻禽。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慴鸷鸟。逐马鸣镳,鱼跨麋角。履游麕兔,蹈践麖鹿,汗流沫坠,寃伏陵窘。无创而死者,固足充后乘矣。此校猎之至壮也,太子能强起游乎?”太子曰:“卜病未能也。”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浸淫而上,几满大宅。
客曰:“将为太子驯骐(qí)(jì)¹之马,驾飞軨(líng)²之舆(yú),乘牡骏³之乘。右夏之劲箭,左乌号之雕弓。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¹⁰,弭(mǐ)节乎江浔¹¹。掩¹²青苹¹³,游清风。陶阳气¹⁴,荡春心。逐狡兽,集轻禽。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¹⁵¹⁶之智巧,恐虎豹,慴(zhé)¹⁷(zhì)¹⁸。逐马鸣镳(biāo)¹⁹,鱼跨²⁰(mí)²¹。履游麕(jūn)²²兔,蹈践麖(jīng)鹿²³,汗流沫坠²⁴,寃伏陵窘(jiǒng)²⁵。无创而死者,固足充后乘矣。此校猎²⁶之至壮也,太子能强起游乎?”太子曰:“卜病未能也。”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浸淫²⁷而上,几满大宅²⁸
译文:吴客说:“我要为您驯服骐骥,驾起开有窗户的轻便猎车,您坐在这雄马拉的车子上,右边带着夏后氏箭囊里的劲箭,左边带着柘木制成的花纹弓,去到云梦的林中,围绕生长兰草的沼泽地带奔弛,奔到江边然后缓缓地行进。车轮在青苹上徐徐辗过,迎面吹来微微清风。陶醉在春天的气息当中,满怀春意的心也为之动荡。然后策马追逐狡黠的走兽,许多枝箭射中了轻捷的飞鸟。这时犬马的本领发挥尽致,野兽被追赶得脚力疲困,马夫和车夫使尽了他们的智慧和技巧;虎豹恐惧了,鸷鸟慑服了。奔马响着项铃,像鱼一样腾跃,像麋鹿一样角逐,脚践麕兔,蹄压麇鹿。动物被追得汗流于身,口沫下掉,四处躲藏,走投无路,没有受伤而活活吓死的野物实在足以装满随从的车子。这是打猎最壮观的景象,太子能勉强起来去游猎吗?”太子说:“我病了,不能去。”然而这时候太子眉宇之间露出了喜色,并逐渐扩展,几乎布满整个面部。
注释:¹骐骥:骏马。²飞軨:有窗的车。³牡骏:雄骏马。⁴乘:后一个乘(shèng)作名词。⁵夏:指夏后氏。⁶服:“箙”之假借字,盛箭器。⁷乌号:相传是黄帝所用的弓,以柘木制成。⁸雕:雕饰。⁹云林:云梦中的树林。¹⁰兰泽:生有兰草的大泽。¹¹江浔:江边。¹²掩:休息。¹³苹:当作“薠”,陆生之草,屈原《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¹⁴阳气:春天阳气升。¹⁵相:向导。¹⁶御:驾车之人。¹⁷慴:畏惧。¹⁸鸷鸟:猛禽。¹⁹鸣镳:镳旁马铃子响。镳:马勒旁横铁。²⁰鱼跨:似鱼之腾跃。²¹麋角:似麋之角逐。²²麕:鹿一类的动物。²³麖鹿:鹿一类的动物。²⁴汗流沫坠:状犬马奔驰之貌。沫坠,流下口沫。²⁵寃伏陵窘:指禽兽躲藏窘迫的样子。寃:同“冤”,构形是兔子屈身于冖下,这里指藏匿。²⁶校猎:一种田猎方式。²⁷浸淫:渐进貌。²⁸大宅:《文选》李善注谓“未详”,六臣注始谓“面也”。按:当以穴位解之。眉宇之间为印堂,印堂之上为神庭,神庭之上为上星,上星又名鬼堂、明堂、神堂,但是上星已入发际一寸,平常不可见,则从位置和名称两方面看只有神庭最相符合。
客见太子有悦色,遂推而进之曰:“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旌旗偃蹇,羽毛肃纷。驰骋角逐,慕味争先。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纯粹全牺,献之公门。太子曰:“善!愿复闻之。”
客见太子有悦色,遂推而进之曰:“冥火¹²天,兵车雷运³,旌(jīng)旗偃(yǎn)(jiǎn),羽毛肃纷。驰骋(chěng)角逐,慕味争先。徼(jiào)广博,观望之有圻¹⁰;纯粹(cuì)¹¹全牺¹²,献之公门。太子曰:“善!愿复闻之。”
译文:吴客见太子有高兴的神色,就进一步说:“黑夜出猎,火光烛天,兵车像迅疾的雷声一样滚动。旌旗高举,旗上装饰的鸟羽、牛尾整齐而纷繁。车马往来奔驰竞逐,人人向往得到野味而奋勇争先。猎兽的围栏和焚烧过的野地又宽又广,远远地望去才可看到它有边缘。那毛色纯一、躯体完整的猎获物,把它进献到诸侯面前。”太子说:“说得好!我愿意再听你说。”
注释:¹冥火:指夜间纵火焚烧原野,以驱禽兽,这种狩猎方式起源很古。²薄:迫近。³雷运:言车轮运行,其声如雷。⁴偃蹇:高的样子。⁵羽毛:鸟羽和牛尾,都是旌旗上的装饰物。⁶肃纷:整齐而众多。⁷味:指美味。⁸徼:边界。⁹墨:指烧田后土变成黑色。¹⁰圻:通“垠”,边界。¹¹纯粹:指禽兽的毛色纯一。¹²全牺:身体完整,即前文所说“无创而死者”。
客曰:“未既。于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毅武孔猛,袒裼身薄。白刃磑磑,矛戟交错。收获掌功,赏赐金帛。掩苹肆若,为牧人席。旨酒嘉肴,羞炰脍灸,以御宾客。涌觞并起,动心惊耳。诚不必悔,决绝以诺;贞信之色,形于金石。高歌陈唱,万岁无斁。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强起而游乎?”太子曰:“仆甚愿从,直恐为诸大夫累耳。”然而有起色矣。
客曰:“未既。于是榛(zhēn)¹深泽,烟云闇(àn)²,兕(sì)虎并作³。毅武孔猛,袒(tǎn)(xī)身薄。白刃磑(ái),矛戟(jǐ)交错。收获掌功,赏赐金帛。掩¹⁰¹¹¹²,为牧人¹³席。旨酒嘉肴,羞¹⁴(páo)¹⁵(kuài)(jiǔ),以御宾客。涌觞¹⁶并起,动心惊耳。诚¹⁷不必悔,决绝¹⁸以诺;贞信¹⁹之色,形于金石²⁰。高歌陈唱²¹,万岁无斁(yì)²²。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强起而游乎?”太子曰:“仆甚愿从,直恐为诸大夫累耳。”然而有起色矣。
译文:吴客说:“这还没有说完。在那丛林深泽之间,烟蒸云腾一片昏暗,野牛老虎一起出现。打猎的人刚毅武勇、非常强悍,他们脱衣露体,弃车亲身擒搏野兽。只见雪白的刀刃闪闪发光,长矛大戟纵横交错。打猎结束,按照获取猎物多寡记录功劳,赏赐金银和布帛。压平地上的青苹,铺开杜若,为打猎的官员设宴庆功。浓浓的美酒,可口的鱼肉,烹煮脍炙的食物,用来款待佳宾贵客。大家一齐斟满酒杯,起身祝酒,宾客们的豪言壮语入耳动听。言语信诚果必而不悔改,遇事或答应或拒绝都很坚决。坚贞信诚的表情,就像镂刻在金石上一样。人们放声歌唱,热烈欢呼,丝毫也不感到厌倦。这正是太子所喜爱的,您能勉强起来去游玩吗?”太子说:“我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去,只怕成为各位大夫的累赘。”不过,太子有想起身的样子了。
注释:¹榛林:丛林。²闇莫:昏暗不明貌。³并作:一起出现。⁴孔:很,非常。⁵袒裼:指裸体。⁶薄:靠近。指靠近禽兽搏击。磑磑:同“皑皑”,白的样子,指刀光剑影。⁸掌功:指记录功劳、成绩。⁹掩:盖。¹⁰苹:薠。¹¹肆:陈列。¹²若:杜若。¹³牧人:田官。¹⁴羞:精美的食物。¹⁵炰:用火烤熟的食物。¹⁶涌觞:满杯。觞:盛酒器。¹⁷诚:忠诚。¹⁸决绝:坚决。¹⁹贞信:诚信。²⁰金石:指乐器。²¹陈唱:久歌。²²无斁:无厌。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瀁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日母。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于是澡槩胸中,洒练五藏,澹澉手足,頮濯发齿。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伛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懑,酲醲病酒之徒哉!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¹,与诸侯远方交游²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³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xù)足以骇(hài)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擢(zhuó)者,所扬汩(yù)者,所温汾(fén)者,所涤(dí)(qì)者,虽有心略¹⁰辞给¹¹,固未能缕形¹²其所由然也。怳(huǎng)兮忽兮¹³,聊兮栗兮¹⁴,混¹⁵(gǔ)¹⁶兮,忽兮慌兮,俶(tì)兮傥(tǎng)¹⁷,浩瀇(wǎng)(yáng)¹⁸兮,慌旷旷¹⁹兮。秉意²⁰乎南山²¹,通望²²乎东海。虹洞²³兮苍天,极虑乎崖涘(sì)²⁴。流揽²⁵无穷,归神日母²⁶。汩乘流而下降²⁷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²⁸往而不来。临朱汜²⁹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³⁰离散³¹而发曙³²兮,内存心而自持。于是澡槩(gài)³³胸中,洒练³⁴五藏³⁵,澹澉(gǎn)手足,頮(huì)濯发齿。揄弃³⁶恬怠(dài)³⁷,输写³⁸(tiǎn)³⁹,分决⁴⁰狐疑,发皇耳目⁴¹。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⁴²,犹将伸伛⁴³起躄⁴⁴,发瞽(gǔ)⁴⁵披聋⁴⁶而观望之也,况直⁴⁷眇小烦懑(mèn),酲(chéng)(nóng)⁴⁸病酒之徒哉!故曰:发蒙解惑⁴⁹,不足以言⁵⁰也。”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⁵¹哉?”
译文:吴客说:“我们将要在八月十五日,和诸侯及远方来的朋友兄弟们一同去广陵的曲江观涛。初到时还未曾看到江涛涨起的迹象,不过看到水力所到之处,就足以使人惊恐异常了。当看到那后浪推前浪的状况,浪头高高掀起的情形,波涛激荡纷乱的情景,水流结聚回转的势态,水势到处冲激的力量,即使有心多谋略、言辞敏捷的人,也绝对不能描绘出因为波涛而形成的这种壮景。既是那么浩荡无边啊,使人恍惚难辨;又是那样汹涌澎湃啊,叫人心惊胆战;波浪滚滚滔滔啊,发出汩汩的喧声。时而迷茫一片啊,令人目眩;时而奇峰突起啊,何等壮观;那水势浩大深广啊,那江涛超越旷远。集中注意力从南山之下一直望到东海之滨,只见江涛汹涌,与天相接,竭尽思虑吧,请去想象哪里是涛水的尽头。流览无穷无尽的江水,将心神归向日出之处。那江涛急速地随着汩汩的水流往下游流去啊,也许没有人知道它将流到哪里才会停歇。有时那众多的浪头流转曲折啊,忽然又纠结奔流不再回头。浪涛冲到朱汜又向远处流逝啊,使人见了心虚烦闷精神更加倦怠。观涛之后,整个晚上都心意散乱啊,直到天亮才能把心收起来保持情绪安稳。于是胸中经过荡涤,五脏经过洗濯,手足冲刷得更加干净,颜面发齿也洗得更加洁白光亮。扬弃了安逸懒惰,排除了污垢肮脏,使迷惑不清得以分辨决断,使耳朵眼睛也由此通透明亮。在这种情况下,纵使有久病不起,患有顽疾的人,尚且要将驼背伸直,跛脚抬起,瞽目张开,聋耳通启而来观看这江涛的宏伟景象,何况只是胸中小小的烦闷、伤食于肥肉烈酒的人呢!所以说,这江涛对于启发愚蒙、解除昏惑,实在不值得一提啊。”太子说:“太好了。既然如此,那么江涛究竟是一种什么气象呢?”
注释:¹望:阴历十五日。²交游:朋友。³广陵:扬州。按:《七发》所记之潮是古代著名的广陵潮。⁴恤然:惊骇的样子。⁵驾轶:超越,此指一浪高过一浪。⁶擢拔:指浪头高耸拔起。⁷扬汩:指波涛速度快,与《离骚》“汩余若将不及兮”之“汩”同。⁸温汾:指水流结聚回转。⁹涤汔:洗荡,冲刷。¹⁰心略:心智谋略。¹¹辞给:敏捷的言辞。¹²缕形:详细描述。¹³怳兮忽兮:怳忽,同“恍惚”,形容江涛浩荡无际,令人看不真切。¹⁴聊兮栗兮:聊栗,惊恐战栗的样子。¹⁵混:水势浩大。¹⁶汩汩:水流声。¹⁷俶兮傥兮:卓异独特的样子。¹⁸瀇瀁:水热浩大无边的样子,义近“汪洋”。¹⁹慌旷旷:形容江涛茫茫一片。慌:义同“恍惚”。旷旷:空阔的样子。²⁰秉意:执意,指集中注意力。²¹南山:指南山之下江涛壮观处。²²通望:一直望到。通:彻。²³虹洞:这里指水势汹涌,上与天连接。²⁴极虑乎崖涘:指观涛者竭尽思虑,想流览潮水的尽头。崖诶,水的边际。²⁵流揽:同“流览”。²⁶日母:指太阳。²⁷汩乘流而下降:指江涛迅速地顺水向下游流去。²⁸缪:纠结在一起。²⁹朱汜:地名。³⁰莫:通“暮”。³¹离散:指观涛者观涛之后心神散乱。³²发曙:天发亮。³³澡槩:洗濯。槩,同“溉”。³⁴洒练、澉澹、頮濯:均洗涤之意。³⁵五藏:根据上下文,应指的五脏。³⁶揄弃:抛弃,扬弃。³⁷恬怠:安逸懒惰。³⁸输写:排除。写,通“泻”。³⁹淟浊:污垢。⁴⁰分决:分辨决断。⁴¹发皇耳目:使耳聪目明。皇,明。⁴²淹病滞疾:指延挨日久的疾病。⁴³伸伛:使伛偻者伸直腰板。⁴⁴起躄:使跛足者起立行走。⁴⁵发瞽:使盲人重见光明。⁴⁶披聋:使聋子恢复听觉。⁴⁷直:只。⁴⁸酲醲:指酒醉后的烦闷之感。⁴⁹发蒙解惑:启发愚蒙,解除迷惑。⁵⁰不足以言:不值得说。⁵¹气:气象,景象。
客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顒顒卬卬,椐椐强强,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磕,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当者坏。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回翔青篾,衔枚檀桓。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篲扶桑,横奔似雷行,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混混庉庉,声如雷鼓。发怒庢沓,清升逾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瀄汩潺湲,披扬流洒。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闇凄怆焉。此天下怪异诡观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不记¹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²者三:疾雷闻百里³;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ái),如素车白马帷(wéi)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¹⁰如三军之腾装¹¹。其旁作¹²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¹³之勒兵¹⁴。六驾蛟龙,附从太白¹⁵。纯¹⁶驰皓(hào)(ní)¹⁷,前后络绎。顒(yóng)顒卬(áng)¹⁸,椐(jū)椐强强¹⁹,莘(shēn)莘将(qiāng)²⁰。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hōng)隐匈磕(gài)²¹,轧盘涌裔(yì)²²,原²³不可当²⁴。观其两旁,则滂渤²⁵(fú)²⁶,闇(àn)漠感突²⁷,上击下律²⁸,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²⁹,穷曲随隈(wēi)³⁰,逾岸出追³¹。遇者死,当者坏³²。初发乎或围³³之津涯,荄(gāi)(zhěn)谷分³⁴。回翔³⁵青篾(miè)³⁶,衔(xián)³⁷(tán)³⁸。弭节³⁹伍子之山⁴⁰,通厉⁴¹骨母之场⁴²,凌赤岸⁴³,篲(huì)扶桑⁴⁴,横奔似雷行⁴⁵,诚奋厥武⁴⁶,如振⁴⁷如怒,沌(dùn)沌浑浑⁴⁸,状如奔马。混混庉(tún)⁴⁹,声如雷鼓。发怒庢(zhì)⁵⁰(tà)⁵¹,清升⁵²逾跇(yì)⁵³,侯⁵⁴波奋振,合战于藉藉⁵⁵之口。鸟不及飞,鱼不及回⁵⁶,兽不及走。纷纷翼翼⁵⁷,波涌云乱,荡取南山⁵⁸,背击⁵⁹北岸。覆亏⁶⁰丘陵,平夷⁶¹西畔⁶²。险险戏戏⁶³,崩坏陂池,决胜乃罢。瀄(zhì)⁶⁴汩潺(chán)(yuán)⁶⁵,披扬流洒⁶⁶。横暴之极,鱼鳖(biē)失势,颠倒偃(yǎn)⁶⁷,沋(yóu)沋湲(yuán)⁶⁸,蒲伏⁶⁹连延⁷⁰。神物怪(guài)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bó)⁷¹焉,洄(huí)⁷²凄怆(chuàng)焉。此天下怪异诡观⁷³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译文:吴客说:“这不见于记载。但我从老师那里听说,江涛似神而又非神的特点有三条:一是涛声似疾雷,闻于百里之远;二是江水倒流,海水潮涨往上灌;三是山谷吞吐云气,日夜不断。江水满溢,水流湍急,波浪汹涌。那江涛开始出现的时候,山洪飞泻而下,似白鹭向下飞翔。稍进一步,水势浩浩荡荡,白茫茫一片,像白马驾着素车,车上张设着车盖帷幔,当波涛汹涌乱云一般滚来,纷乱的样子就如大军奋起装束列队向前。当波涛从两旁掀腾卷起,飘飘荡荡的样子就像将军坐在轻车上率领军队作战。驾车的是六条蛟龙,跟随在河神的后面。又好似一条白色长虹在奔驰,前后连续不断。潮头高大,浪头相随,互相激荡,像军营壁垒重叠而又坚固;其杂乱纷纭,又像人多马众的军行。江涛轰鸣,奔腾澎湃,其势本不可挡。看那靠岸的两旁,更是水势汹涌,汪洋一片,左冲右突,一会儿向上冲击,一会儿往下跌落。好似勇壮的士卒,奋勇突进而无所畏惧。潮水拍打岸壁,冲击渡口,流遍江湾,注满水曲,跨越堤岸,漫出沙堆。碰着它就要死亡,挡住它就要毁坏。波涛开始时从或围那地方的水边出发,撞到山陇而回转,遇到川谷而分流,到青篾打着旋涡,经过檀桓时像战马衔枚无声疾进。再缓缓流过伍子山,一直远奔到叫做胥母的战场。它超越赤岸,扫向扶桑,横冲直撞,如疾雷迅行,直奔前方。江涛确实奋发了它的威武,既像示威,又像发怒。呼啸嘶鸣,如万马奔腾。轰轰隆隆,似擂鼓震天。水势因受阻而怒起,清波因相互超越而升腾。大波奋起震荡,交战在藉藉的隘口。鸟来不及起飞,鱼来不及回转,兽来不及躲避。水势浩渺劲健,波涌似飞云乱翻。江涛荡击南山,转身又冲撞北岸。摧毁了丘陵,荡平了西岸。多么危险多么可怕啊,它冲垮堤岸,破坏池塘,直到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方才罢休。然后流水激荡澎湃,浪花飞溅不息。任意泛滥,已到极点。鱼鳖不能自主,腹背颠倒上下翻覆,匍匐而行,连接不断。水中神物可怪可疑,难以尽述,简直叫人惊倒在地,吓得神志不清,丧魂失魄。这是天下怪异罕见的奇观,太子能勉强起来去观赏它吗?”太子说:“我还有病,不能去。”
注释:¹不记:没有记载。²似神而非:江涛似有神助、其实并非神力所致的。³疾雷闻百里:涛声似疾雷,闻于百里之远。这是特征之一。⁴上潮:涨潮。这是特征之二。⁵出内:通“出纳”,指云气在山谷中出入。这是特征之三。⁶衍溢漂疾:指江水涨满,流速很快。⁷洪淋淋焉:洪涛上空淋下。洪:洪水。⁸浩浩溰溰:同前文“白刃磑磑”之“磑磑”,即“皑皑”,形容波涛在空中白茫茫一片。⁹云乱:云气翻滚。¹⁰扰扰焉:纷乱的样子。¹¹腾装:带着装备腾跃而起。¹²旁作:指波涛向两旁涌起。¹³轻车:一种兵车。这里指将帅所乘的指挥车。¹⁴勒兵:统率军队。¹⁵太白:据《文选》李善注,即《淮南子》里的“冯迟太白”,就是河伯即河神。“六驾蛟龙”是说河伯出行以六蛟龙像马那样驾车。¹⁶纯:专也。¹⁷皓蜺:素蜺。蜺:同“霓”,就是虹。¹⁸顒顒卬卬:高大的样子。¹⁹椐椐强强:形容江涛前后相随的样子。²⁰莘莘将将:形容波涛互相激荡的样子。²¹訇隐匈磕:都是象声词,形容江涛发出的巨大轰鸣声。²²轧盘涌裔:形容波涛翻滚奔腾的样子。轧:排挤。盘:盘桓。裔:流动。²³原:本。²⁴当:抵挡。²⁵滂渤:同“磅礴”,形容气势。²⁶怫郁:形容激怒。²⁷闇漠感突:形容江涛汪洋一片,左冲右突。感,通“撼”。²⁸上击下律:向高空冲击,向下坠落。律,当作“硉”,石从高处滚下。²⁹蹈壁冲津:指波涛拍打江岸,冲击渡口。³⁰穷曲随隈:指波涛冲向所有江岸弯曲之处。曲、隈,均指江水弯曲的地方。³¹出追:超出沙滩。追:古“堆”字。³²坏:崩坏。³³或围:疑为地名。³⁴荄轸谷分:草根被冲动,山谷被冲开。荄:据《说文》为草根。轸,转动。³⁵回翔:指江水回旋。³⁶青篾:地名,一说车名。³⁷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兵口中衔枚以免喧哗,这里形容波涛初起时无声前进。按:水势浩大而初起时无声,有似海啸之初起。³⁸檀桓:同“盘桓”。³⁹弭节:缓慢行进。⁴⁰伍子之山:即伍子山,因纪念伍子胥而得名。⁴¹通厉:远行。⁴²骨母之场:祭祀伍子胥的祠庙,“骨”为“胥”之误,胥母,山名,在今江苏省。⁴³凌赤岸:超越赤岸。赤岸,地名。⁴⁴篲扶桑:扫向扶桑。篲:扫帚,用作动词。扶桑,神话传说中的日出之处。⁴⁵雷行:如疾雷般迅行。⁴⁶诚奋厥武:确实发挥了它的威武。⁴⁷振:通“震”,盛怒的意思。⁴⁸沌沌浑浑:波涛相逐的样子。沌:《广韵·魂韵》,“水势”。⁴⁹混混庉庉:波涛相逐。就是“沌沌浑浑”换个样子又说一次。⁵⁰庢:阻碍。⁵¹沓:激溅而出。⁵²清升:清波升起。⁵³逾跇:超越。⁵⁴侯:波神,这里以侯波代指大波。⁵⁵藉藉:地名。⁵⁶回:回转。⁵⁷纷纷翼翼:繁多的样子。⁵⁸荡取南山:向南冲荡。取:通“趋”,趋向。⁵⁹背击:回击。⁶⁰覆亏:倾覆亏蚀。⁶¹夷:平,指荡平。⁶²畔:岸。⁶³险险戏戏:危险的样子。戏戏:通“巇巇”,危险的样子。⁶⁴瀄:水波相击声。⁶⁵潺湲:水流的样子。⁶⁶披扬流洒:形容江水汹涌,浪花四溅。⁶⁷偃侧:犹言东倒西歪。偃,仰躺。侧,歪斜。⁶⁸沋沋湲湲:形容鱼鳖歪歪倒倒的样子。⁶⁹蒲伏:同“匍匐”,伏地而行的样子。⁷⁰连延:连续不断。⁷¹踣:跌倒。⁷²洄闇:神智不清的样子。⁷³诡观:奇观。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筹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
客曰:“将为太子奏¹方术之士有资略²者,若庄周、魏牟(móu)、杨朱、墨翟(dí)、便蜎(yuān)、詹(zhān)³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筹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
译文:吴客说:“那么我将给太子进荐博学而有理论的人中最有资望智略的,就像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一类的人物。让他们议论天下精深微妙的道理,明辨万事万物的是非曲直,再请孔子、老子这类人物为之审察评说,请孟子这类人物为之筹划算计,这样一万个问题也错不了一个。这是天下最切要最精妙的学说啊,太子难道想听听这些吗?”
注释:¹奏:进,这里是推荐的意思。²资略:资望智略。³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詹何:这些人物都是春秋战国时有资略的人。⁴伦:辈,类。⁵精微:指精深微妙的道理。⁶孔、老:孔子、老子。⁷览观:审察,评说。⁸筹:筹划,计算。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于是太子据几(jī)¹而起,曰:“涣乎²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niǎn)³汗出,霍然病已。
译文:于是太子扶着几案站了起来,说:“你的话真使我豁然清醒,好像一下子听到了圣人辩士的言论了。”太子出了一身透汗,忽然之间病症全消。
注释:¹据几:扶着几。几:小桌。²涣乎:清醒的样子。³涊然:出汗的样子。⁴霍然:忽然。

  《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

  文章的开头是“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之”,接着就从这个“疾”字引发了一连串令人拍案叫绝的议论。吴客在楚太子面前没有说半句奉承献媚的话,而是理直气壮地告诉楚太子:“你的病太重了,简直无药可医。其病根就在你天天迷恋于声色犬马,玩乐无度,如此庸俗腐朽的物质刺激,造成了空虚的精神境界:于是病魔就在你这个空虚的精神境界中爆发出来。所以使你的精神陷入萎靡不振而不能自拔,最后才奄奄一息,药石无效。”这里提出楚太子的病源何在。接着分别从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等生活的角度描述其中的利与害,启发楚太子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然后在文章的最后正面向楚太子提出了养生之道,即所谓“要言妙道”。他提醒楚太子要用精力来与有识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用高度的文化修养来抵制腐朽愚昧的生活方式。这样一说,使楚太子忽然出了一身大汗,“霍然病已”,病全好了。从而证实了《七发》中的“要言妙道”,是治疗楚太子疾病的惟一方法。

  《七发》之妙,就妙在用艺术形象论述物质与精神的辨证关系。高度的物质文明,如果没有配合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毕竟是一种缺陷,甚至各种“病魔”都会在这个缺陷中滋生繁衍。一个人如此,推而广之,整个国家民族也是如此。

  《七发》是运用了心理学的方法,通过为一个沉溺于安逸享乐的深宫生活的太子讲述广博有力的大千世界生动事实,最终成功医治了太子物质生活充实而心灵上空虚衰弱的严重疾病!

  《七发》的艺术特色是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七发》体制和描写手法虽已具后来散体大赋的特点,但却不像后来一般大赋那样堆叠奇字俪句,而是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对事物做逼真的描摹。如赋中写江涛的一段,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绘声绘色地描写了江涛汹涌的情状,如:“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曰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再如赋中用夸张、渲染的手法表现音乐的动听,用音节铿锵的语句写威武雄壮的校猎场面,也都颇为出色。在结构上,《七发》用了层次分明的七个大段各叙一事,移步换形,层层逼进,最后显示主旨,有中心,有层次,有变化,不像后来一般大赋那样流于平直呆板。枚乘《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后来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很多,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徵》、张协《七命》等等。因此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殢酒情怀,恨春时节。柳丝巷陌黄昏月。把君团扇卜君来,近墙扑得双蝴蝶。
(tì)¹情怀,恨春时节。柳丝巷陌黄昏月。把²君团扇³君来,近墙扑得双蝴蝶。
译文:我苦闷无聊时常常以酒解愁,加上春日将尽,更让人伤感不己。我邀他于黄昏人静、月上树梢之际,在细柳掩映的街巷相会。我拿他赠送的团扇占卜,预测他是否会如约前来,结果,在墙根扑住了一对双栖双宿的蝴蝶。
注释: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格。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¹殢酒:苦闷无聊之时以酒解愁,为酒所病。²把:拿,持。³团扇:一种丝制小圆扇,古时女子用来遮面。⁴卜:占卜,预测吉凶之兆。
笑不成言,喜还生怯。颠狂绝似前春雪。夜寒无处著相思,梨花一树人如削。
笑不成言,喜还生怯。颠(diān)¹绝似前春²雪。夜寒无处著(zhuó)³相思,梨花一树人如削
译文:我笑得无法言说,但惊喜之余,还是有些担心和不安。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似早春的雪。夜已经很深了,并不时袭来阵阵轻寒。我的一腔相思之情,有如游丝一样,无处寄托。我依在开满白花的梨树下,好像瘦削了许多。
注释:¹颠狂:谓高兴得手舞足蹈。²前春:早春。³著:依附,牵系。⁴人如削:谓人好像瘦削了许多。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恋爱中的女子赴约前后一波三折的情绪变化,开篇描写了她赴约前的抑郁苦闷,歇拍及过片描写她占卜后得到吉兆的欣喜若狂,末二句则描写了她赴约时的失望和痛苦。此词全篇充满生活情趣,生动地展现出市井女子的性格特征,相当真切地再现出古代中国普通妇女追求幸福爱情的心灵世界。

    词起笔以“殢酒情怀,恨春时节”表现出她的情绪非常不好,这应是因他们爱情出现了波折或变故而引起的。

    “殢酒”是苦闷无聊之时以酒解愁,为酒所病: “恨春”是春日将尽产生的感伤, “情怀”和“时节”都令人不愉快。“柳丝苍陌黄昏月”,是他们密约的地点和时间。

    从约会的地点,大致可以推测女主人公属于市井之辈,如果富家小姐或宦门千金绝不会到此等巷陌之地赴约的。这样良宵好景的幽期密约,本应以欢欣的心情期待着甜密的幸福,然而这位市井女子却是心绪不宁,对于约会能否成功似乎尚无把握,于是在焦急无聊之中,想着试测一下当晚的运气。

    “把君团扇卜君来”,即用情人赠给的团扇来占卜非常意外,她竟在近墙花丛之处扑着一双同宿的蝴蝶,惊喜不已,词情到此来了一个极大的转折,女主人公的心境由苦闷焦虑忽然变得开朗喜悦起来。下片顺承上片结句,表述新产生的惊喜之情。

    “双蝴蝶”的吉兆使她喜悦,也感到有趣而可笑,甚至难以控制喜悦的笑声,这预兆又使她在惊喜之余感到羞涩和畏怯,而畏怯之中更有对幸福的向往,于是她高兴得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自己也觉得有似前春悠扬飘飞的雪花那样轻狂的状态了。这句为读者勾画出一位天真活泼、热情坦率的女子形象,显示出其个性的真实面目,也表现了市井女子的性格特征。

  但占卜的吉兆并不能代替生活的客观现实,随着相约时期的流逝,逐渐证实预兆的虚妄,因而词的结尾出现了意外的结局:情人无端失约了,这个结局好似让主人公从喜悦的高峰突然跌落到绝望的深渊,对她无异是又一次精神打击。

  作者妙于从侧面着笔,用形象来表示。春夏之交的“夜寒”说明夜已深了,她一腔相思之情似游丝一样无物可以依附。梨树于春尽夏初开花,这里照应词开头提到的“恨春时节”。此时她已不再“颠狂”了,依在梨花下痴痴地不忍离去,似乎一时瘦削了许多,难以承受这惨重的打击。

  这首小词语言不事雕琢,但却写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作者通过典型事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又通过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形象,使词情的发展由沉郁而轻快而沉郁,主人公的心境由苦闷焦虑而开朗喜悦而凄凉悲伤,这一变化过程既突然而又具有合理性和真实性。这些都足以表现民间词所达到的较高的艺术水平。

参考资料:
1、 兰世雄编注 .婉约词 第2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283-284页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¹²时,读书养晦(huì)³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jìn)淫日广。每履之,足苦¹⁰(zhì)¹¹焉。既久而遂安之。
译文: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注释:习:积习、习惯。¹蓉:作者自称。²少:年少,年龄小。³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县。⁴俯:低头。⁵弗得:没有心得。⁶旋:徘徊。⁷径尺:直径一尺。⁸浸淫日广:日渐向外扩展。⁹履:踩,走。¹⁰苦:总是。¹¹踬:绊倒。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语之¹,顾²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³?”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jué)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译文: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回头看看那处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方似乎突然高起来了,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以后踏这块地,仍旧还有这样的感觉。又过了好些日子,才慢慢习惯。
注释:¹语之:对他谈了这事。语,告诉。²顾:看。³何……为:哪里还谈得上……。⁴童子:未成年的仆人。⁵平:填平。⁶蹶然:受惊而疾起的样子。⁷坦然:地面平坦的样子。⁸既:已。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噫!习之中(zhòng)¹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²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译文: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
注释:¹中人:适合于人,这里是影响人的意思。中,深入影响。²不与洼适:不能适应凹地。适,适应。³洼者若平:走凹地像平地一样。⁴故:缘故。⁵窒焉:受阻碍的样子。窒,阻碍。⁶宁:安宁。⁷慎始:一开始就慎重。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少年在书房中读书的事情,告诉人们:一个人是很容易适应外物的,适应了外物,也就由不习惯变为习惯。而习惯养成之后,对外物是否合理,对外物的是非优劣,往往也就不加详察,不予追究了。这篇文章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于日常琐事中寄寓哲理,于平淡质朴中透出思想力度。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这一描述,就生动地勾勒了一个善于思考的读书人的形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善于思考,就很难说学有所获,更谈不上什么有独到的见解。文章以“思”为经,贯穿始末。因“思”而“绕室以旋”,从“旋”而极其自然地引渡到主题的阐发。总之,这都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书房里有一块洼地,愈来愈向外扩展。在这块地上踱来踱去,当然很不自在。可是时间久了,却习以为常了。等到填平这块洼地,却又感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经过一段时间,这才恢复到正常的感觉。洼地踩惯了如履平地,一旦填平,反而感到不适应。这是什么缘故呢?作者深有感触地说:“习之中人甚矣哉!”这是一篇之警策,撮辞举要,统摄全文。习惯成自然,这是一个很朴素的真理。由此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乃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文章最后的结论是:“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意即治学一开始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良好的习惯,就有了良好的开端。这一体会,不仅对育才树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做好一切事情,都有着普遍的借鉴作用。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7,第2003-2004页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孤蛩暗语。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zhǔ)。孤蛩(qióng)暗语¹。正长安²乱叶³,万家砧(zhēn)(chǔ)。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
译文:早过了经霜开花时候,洲渚边已没有一片花如锦的江蓠了。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正是长安木叶飘零,万户夜晚捣衣的时候。在京都很长久,衣裳尘污黑了,却没有遇到知己,没有人顾念倦于行旅的天涯游子。想回去,但又未能,只有惆怅地极目望江上远远归去的船只和天边烟树。
注释:扫花游: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韵,下片十句七仄韵。¹孤蛩暗语: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²长安:代指杭州。³乱叶:形容秋风一起,霜叶纷飞。⁴砧杵:捣衣(即洗衣或缝制衣服)的器具。砧:捣衣石。杵:棒槌。⁵倦旅:倦于行旅的天涯游子。
心事曾细数。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回文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心事曾细数¹。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情丝恨缕。倩(qìng)²回文³为织,那时愁句。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译文:心事萦绕,无可排遣,只怕美好的往事将如沉红梦云,一逝难返。所有的情事总结成一缕。请你像晋代苏蕙织成锦字回文诗一样,将当时的离愁别绪,写成诗章或书信。即使书信也讲不了多少相思情,装不下许多愁。暗自凝眸伫立看重阳景象,一到近重阳节,只是满城风雨。
注释:¹数:计算。²倩:请。³回文:即织成锦字回文。⁴雁字无多:是说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没有多少字。⁵几许:多少。

  头三句“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描写重阳时节的典型景物江蓠,一种香草,出自屈原《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李商隐《九日》诗用过这个典故:“空教楚客咏江蓠”,这里也用为九月九日景物,开江蓠因幽怨而呈现碧色,早过了经霜开花时候,水边已没有一片花如锦的江蓠了。下面接“孤蛩暗语”句,转而写听到的声音蟋蟀正在孤单地暗自鸣叫。姜夔《齐天乐》咏蟋蟀:“凄凄更闻私语”这里是指九月蟋蟀初鸣。下面两句:“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长安这里指杭州,南宋的都城。长安乱叶句本贾岛送别诗“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和周美成《齐天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形容落叶随风飞舞,飘落满地。“万家砧杵”本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扌寿衣声”,家家用砧杵为将要远服兵役的人制征衣。姜夔《齐天乐》也描写蟋蟀叫声“相和砧杵”。

  这两句点明了作者当时的时间、地点和氛围。

  “尘染秋衣,谁念西风倦旅。”转入写客况凄凉。尘染秋衣一句,脱于西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意思是说:在京城呆得很久了,衣裳已经被尘土染黑,却没有人来关心我这个满怀疲惫的异乡旅客。北宋晁端礼《水龙吟》“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也是这个意思上阕结尾三句:“恨无据。怅望极归舟,天际烟树。”描写心中的乡愁无以依托,只有惆怅地眺望江上远去的归船和天边如烟的树木。词用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语,表示自己想回去又不能,只有遥望江上舟树以寄托乡思《古诗》“远望可以当归”即是这种心情下阕起首一句“心事曾细数”,统领以下各句,表明作者由写景寄情转入全写内心世界。“怕水叶沉红,梦云离去”“怕水叶沉红”,是写红荷凋落。翁元龙《隔浦莲近》“沉红入水,渐做小莲离藕”,语意相近。“梦云离去”,语出楚王梦遇神女,及朝为行云的故事。这三句是说,作者心事重重,无法轻松,只担心美好的往事象荷花凋谢、梦云离去一样,再也不能重视了。下句“情丝恨缕”稍停顿一下。一语概括所有的心事,再细说“倩回纹为织,那时愁句”,是说像晋代苏蕙织锦字回文诗一样,将当时的离愁别绪,写成词章或书信。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接着上面两句的意思,转折了一下,说即使书信也装不了多少相思情雁只排成人字、一字,没有多少字,怎能写出多少相思,言外意是思无限。人们又常用鸿雁指书信。秦观《减字木兰花》有“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句,虽都用鸿雁作比,却用法相反,各从不同角度作出恰当的比喻。下阕结尾三句:“暗凝伫。近重、满城风雨。”作者心潮起伏、思绪难平之后,又回到重阳节和那时景色上,首尾呼应。自己一个人伫立凝望重阳景象,却只见到满城风雨。这正同上阕“锦空洲渚”、“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等句同样凄清。“近重阳、满城风雨”一句来自潘大临“满城风雨近重阳”,但只颠倒词序,例由豪放变凄凉。

  这首词凄而不惨,哀而不伤,很好地把握了重阳节的景象与作者自己的心情。词人铺陈上的抑扬顿挫也恰到好处,令读者心有戚戚焉。这首词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用典颇多,句多出处,虽见研习前人之功,但亦略多了些。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68页

sǎohuāyóu··jiǔ怀huáiguī--zhōu

jiāngyuànzǎoguòleshuānghuājǐnkōngzhōuzhǔqióngànzhèngzhǎngānluànwànjiāzhēnchǔchénrǎnqiūshuíniàn西fēngjuànhènchàngwàngguīzhōutiānyānshù

xīnshìcéngshùshuǐchénhóngmèngyúnqínghènqiànhuíwénwèizhīshíchóuyànduōxiěxiāngànníngzhùjìnzhòngyángmǎnchéngf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